一种治疗秃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030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秃疮的药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秃疮俗称癞头疮,生在头上,初起白痂,搔痒难耐,蔓延成片,久则发枯脱离,形成秃斑,多由不洁的理发工具或梳、帽等传染而致。西药治疗秃疮疗效不佳,而且还有副作用。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秃疮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药物的有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并通过临床的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秃疮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秃疮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苦树皮、桃花、蚯蚓、洋葱、凤尾草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秃疮的复发。其中选用苦树皮是因为其性味性寒,味苦,有毒,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的功能,治菌痢,胃肠炎,胆道感染,蛔虫病,急性化脓性感染,疥癣,湿疹,烧伤。选用桃花是因为其性味苦,平,无毒,入少手阴、足厥阴经,有利水,活血,通便的功能,治水肿,脚气,痰饮,积滞,二便不利,经闭。选用蚯蚓是因为其性味咸,寒,入肝、脾、肺经,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功能,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1719)选用洋葱是因为其有治疗创伤、溃疡及妇女滴虫阴道炎的功能。(487)选用凤尾草是因为其性味淡微苦,性寒,入肾、胃二经,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能,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药物的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苦树皮 15-25克 桃花 15-25克 桃花 15-25克

洋葱 30-40克 凤尾草 40-50克。

优选用量为

苦树皮 20克 桃花 20克 蚯蚓 20克

洋葱 35克 凤尾草 45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苦树皮:拣净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2、桃花:3月间桃花净开放时采收,阴干,放干燥处;

3、蚯蚓:拣去杂质,用水漂净,及时捞出,晒干,切段;

4、洋葱:洗净,去外皮;

5、凤尾草:全年可采,拣净杂质,晒干。

二、制备

1、将苦树皮、桃花和蚯蚓在白酒中浸泡5天后,取出在瓦上焙干,研成药粉;

2、将洋葱与凤尾草捣烂调均成药糊;

3、将研细的药粉加入药糊中拌匀即得秃疮药膏。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燥湿,活血通络,解毒杀虫的功能,用于治疗秃疮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

下面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24例。

2、诊断标准

患者头部蔓延成片的白色结痂,过分的搔痒常把结痂抓破而渗出血液,并伴有腥臭气味。

3、治疗方法

清理表层白屑,取秃疮药膏涂敷患处,每日2次,7日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4、治疗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23人痊愈,其中1人中断治疗无效,有效率为95.8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