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动力灸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灸是在传统的太乙神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创新灸法,动力灸既有艾灸的通调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又具备推拿按摩的疏通经络、活血调气的积极作用,是一种把灸法和手法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法,赋予艾条灸、实按灸以新的内涵,与单纯的艾灸或单纯的推拿按摩相比,提高了治疗效果。传统的动力灸是用浸泡过中药汤液的红布包裹点燃的艾条,对穴位进行熏烤和按摩,艾火和药布之间有隔热纸,隔热纸大都为皱纹纸。为了保证艾条不断裂,要求艾条要包裹紧实,施灸时,为了手持方便和减少热量损失,需要药布包裹艾条燃烧处,形成密闭空间。施灸时皱纹纸和药布会隔断艾条燃烧需要的氧气,艾火很快就会熄灭,施灸过程需要点燃很多的艾条备用,造成了浪费,也产生了较多的烟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灸装置,以解决动力灸施灸过程中艾火熄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灸装置,包括通风结构和与通风结构连接的艾条固定结构,所述通风结构设有用于排出燃烧艾条烟气的排烟孔和用于通入艾条燃烧所需空气的进气孔。
更进一步的,通风结构为手柄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艾条固定结构包括用于与通风结构通风口处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艾条插入的钉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固定板上设有与通风结构排烟孔和进气孔相通的通孔。
更进一步的,动力灸装置还包括套在固定结构上的用于罩住艾条的盖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盖状结构上设有用于散发燃烧艾条热量的散热孔。
更进一步的,动力灸装置呈保龄球瓶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风结构的排烟孔能够及时排出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烟气,进气孔能够将空气送至艾条燃烧处,防止艾条与空气隔离导致艾火熄灭。艾条固定结构能够使艾条的位置固定,施灸时不需要手持艾条,艾条固定结构位于通风结构通风口处,能够使艾条燃烧处的空气保持流通。
手柄状的通风结构便于施灸者握持。
盖状结构能够避免在施灸过程中由于艾条的韧性不足导致艾条折弯的现象,也能够避免艾条燃烧处与人体的皮肤直接进行接触。
盖状结构上开设的散热孔,有利于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对人体穴位进行熏烤,提高了动力灸的治疗效果。
盖状结构与固定结构、通风结构构成了保龄球瓶状的结构,使整个动力灸装置具备美感,增加了施灸者握持的舒适感,也有利于对穴位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1中通风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1中通风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1中通风结构的A—A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1中艾条固定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1中艾条固定结构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1中盖状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1中盖状结构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1动力灸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1中动力灸装置的A—A截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灸装置的实施例2中动力灸装置的使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灸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灸装置包括通风结构、艾条固定结构和盖状结构,艾条固定结构与通风结构螺钉连接,盖状结构套在艾条固定结构上。如图1至图3所示为通风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通风结构1为手柄状结构,便于施灸者握持,2为螺纹孔,3为通风结构的进气孔,4为排烟孔。如图4-图5为本实施例艾条固定结构中固定板的示意图,图示5为艾条固定结构的固定板,6为与通风结构1中螺纹孔2连接的螺纹孔,7为与通风结构进气孔3相通的孔,8为与通风结构排烟孔4相通的孔,15为限制盖状结构在固定结构上位置的挡块。如图6-图7为盖状结构示意图,图示,9为盖状结构,盖状结构9上顶部和侧壁上设有散热孔10。如图8-图9为动力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动力灸装置包括通风结构1、固定结构、盖状结构9,通风结构1与固定结构的固定板5通过螺钉12连接,盖状结构9套在通风结构1和固定结构的固定板5上,固定板5上设有钉状结构11,3为通风结构进气孔,4为通风结构排烟孔,7为固定结构进气孔,8为固定结构排烟孔,10为盖状结构的散热孔。动力灸装置整体呈保龄球瓶状。
使用时,固定结构的固定板5和通风结构1通过螺钉连接,将艾条插在钉状结构11上,点燃艾条,将盖状结构9套在固定结构的固定板5上。将浸泡过药液的红布盖在盖状结构9上,在排烟孔4处接小型抽风机对艾条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抽吸,由于对盖状结构9内腔进行抽吸,使内腔压力降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空气由通风结构进气孔3流经固定结构进气孔7进入盖状结构9内腔,使内腔中保持空气流通,使艾条保持点燃状态,而且空气的流通能够加快艾条的燃烧,散发更多的热量。手持通风结构1,可以控制盖状结构9与人体穴位进行接触治疗,而且盖状结构9避免了传统的动力灸艾条燃烧灼伤皮肤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灸装置的具体实施例2,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1动力灸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的动力灸装置只有通风结构1和固定结构,将艾条13插在钉状结构11上,在外层包裹皱纹纸14和药布16,皱纹纸14和药布16将固定结构的进气孔7和排烟孔8包裹在内。施灸时,用手夹住艾条进行施灸,保证艾条燃烧处与固定结构的进气孔和排烟孔相通,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动力灸装置,操作不方便,但仍可以实现艾条的持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