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孔镜导向穿刺硬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14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间孔镜导向穿刺硬针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手术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椎间孔镜导向穿刺硬针系统。



背景技术:

经皮经椎间孔入路完全脊柱内镜技术(椎间孔镜)是当前最流行的脊柱微创手术之一。而穿刺对于椎间孔镜非常重要,穿刺不准会影响工作通道的放置,工作通道放不理想则会影响镜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从而手术效果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传统的用于椎间孔镜穿刺的穿刺针相对较软,穿刺的时候碰到骨性结构会弯曲,从而不在预定的穿刺轨迹上,这样弯曲的穿刺针引导的轨迹就到达不了穿刺靶点,从而影响工作通道的放置。另一方面,传统的用于椎间孔镜穿刺的穿刺针严重依赖于术者的经验进行调整,无法完全适应新的导向技术。

中国专利CN101129270A公开了一种新型骨穿刺针,包括针芯、针鞘和手柄,手柄固定设置在针芯上部,手柄针芯拔出后,建立工作通道后不再占有有限空间,治疗疾病需要多个穿刺针在有限的空间内同时穿刺时,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空间,提高穿刺治疗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采用设置在针芯上的径向突起与针鞘顶端面的径向凹槽啮合,向上完全自由,向下以及圆周方向相对固定,在进行穿刺过程中,能轻易将针芯拔出,操作简单。然而,中国专利CN101129270A公开的新型骨穿刺针的手柄设置在针芯上,随针芯拔出,主要解决空间占有问题。其针芯与手柄并不能简单分离,因此并不适用于椎间孔镜的导向穿刺。目前需要一种针芯、针鞘和手柄都能轻易组装和分离的硬针,同时匹配可以横向分离的导向器,适用于椎间孔镜的导向穿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准确保持在预定穿刺轨迹的椎间孔镜导向穿刺硬针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椎间孔镜导向穿刺硬针系统,包括穿刺硬针和导向器,其中穿刺硬针包括硬针针芯,手柄及针鞘。

所述的硬针针芯的顶部卡接在手柄内,所述的针鞘套设在硬针针芯外,所述的硬针针芯可以通过导向器的通道进入所预定导向的穿刺轨迹。

所述的硬针针芯的尾部设有缺口,该硬针针芯从手柄的针槽中推入,缺口与手柄内的弹簧结构抵接完成硬针针芯的卡位。

所述的手柄上设有锁紧分离装置(如按钮),该锁紧分离装置与手柄内部的弹簧结构连接,控制弹簧结构与硬针针芯尾部缺口连接或分离。

所述的手柄的顶部带有顶帽,可用于承受敲打,硬针即可扎穿阻挡前进方向的骨头,从而始终保持在预定的穿刺轨迹上。

所述的硬针针芯的表面带有刻度,用于判断导向穿刺与穿刺靶点的距离。

所述的针鞘的顶部与手柄经螺纹连接。

所述的导向器设有开关装置,控制导向器与硬针的横向分离。

所述的导向器设有导向通道,控制硬针的穿刺方向在预定的轨迹上。

所述的硬针针芯为钢性材料,高温高压消毒不变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非常简便,针与套管组装或分离都方便,针与把手分离或组装也比较灵活,可以完全与椎间孔镜后续的操作步骤兼容,采用的穿刺硬针在穿刺时碰到骨性结构也不会弯曲,可以准确地保持在预定的穿刺轨迹上,从而完成导向穿刺。因此,该椎间孔镜导向穿刺硬针系统具有保持在预定导向穿刺轨迹的优势,同时可以实现硬针针芯、手柄、针鞘三者的快速分离和简易组装,对改进椎间孔镜穿刺的方式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穿刺硬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硬针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硬针针芯、2-手柄、3-锁紧分离装置、4-顶帽、5-针鞘、6-导向器、7-开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椎间孔镜导向穿刺硬针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穿刺硬针和导向器6,其中穿刺硬针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硬针针芯1,手柄2及针鞘5。硬针针芯1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顶部卡接在手柄2内,针鞘5套设在硬针针芯1外,针鞘5的顶部与手柄2经螺纹连接。硬针针芯1可以通过导向器6的通道进入所预定导向的穿刺轨迹,硬针针芯1为钢性材料,高温高压消毒不变型。

硬针针芯1的尾部设有缺口,该硬针针芯1从手柄2的针槽中推入,缺口与手柄2内的弹簧结构抵接完成硬针针芯的卡位。在手柄2上设有锁紧分离装置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个按钮,锁紧分离装置3与手柄内部的弹簧结构连接,控制弹簧结构与硬针针芯尾部缺口连接或分离。另外,手柄2的顶部带有顶帽4,可用于承受敲打,从而使得硬针针芯1的尖端扎穿阻挡前进方向的骨头,从而始终保持在预定的穿刺轨迹上。在硬针针芯1的表面带有刻度,用于判断导向穿刺与穿刺靶点的距离。在导向器6设有开关装置7,控制导向器6与穿刺硬针的横向分离。导向器6的导向通道控制硬针的穿刺方向在预定的轨迹上。

该穿刺硬针系统操作非常简便,硬针针芯与针鞘组装或分离都方便,穿刺硬针和导向器分离或组装也比较灵活,可以完全与椎间孔镜后续的操作步骤兼容,对改进椎间孔镜穿刺的方式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