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界把静脉滴注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滴注前,通常要按医嘱在液体瓶内加入病情需要的药液,护理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先用砂轮隔断安瓿瓶头,在用无菌注射器套上针头,将针头插入安瓿或密封瓶内的液面下进行吸药,再将药液注入液体瓶内,如需要多种药液,就要重复上述操作,加药完毕,将一次性输液管插入液体内进行静脉滴注。这种人工加药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容易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造成药液污染,是临床上引起输液反应的护源性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操作的效率低,不能尽快将多种药液加入液体瓶内进行滴注,影响对病人及时用药抢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液体瓶内加入药液时防止药液污染,增加工作效率的液体加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加药台,其特征是在加药台下侧设有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加药台上侧设有前滑臂和后滑臂,前滑臂和后滑臂左侧设有连接臂,前滑臂和后滑臂之间设有滑盒,滑盒内设有多个上下贯通安瓿瓶槽,滑盒右侧设有漏斗,漏斗宽度大于安瓿瓶槽宽度,后滑臂上侧设有升降臂,升降臂左侧设有锁紧螺栓,升降臂上侧设有电机盒,电机盒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前侧设有转轴,转轴前侧设有砂轮,电机盒上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侧设有推簧,推簧前侧设有半月形推臂,前滑臂前侧设有安瓿瓶头收集盒,安瓿瓶头收集盒与半月形推臂方向相对应,升降臂右侧设有液体瓶托板,液体瓶托板上侧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下侧设有一次性注射针头,连接管内设有气管和液管,气管上侧设有负压管,液管上侧设有加药管,液体瓶托板右侧设有倒L形支架,倒L形支架后侧设有辅助轮A,倒L形支架上侧设有斜臂,斜臂前侧设有辅助轮B,倒L形支架前侧设有圆环,圆环内设有硬质管,圆环下侧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在硬质管表面,硬质管左侧与加药管相连接,硬质管下侧设有一次性加药针头,硬质管上侧设有拉绳,右支撑腿左侧设有弹力脚踏板,弹力脚踏板下侧设有支撑弹簧,拉绳穿过辅助轮A和辅助轮B与弹力脚踏板相连接,加药台下侧设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上侧与负压管相连通,负压装置下侧设有导线,导线下侧设有负压脚踏开关,负压脚踏开关左侧设有电机脚踏开关,电机脚踏开关上侧设有数据线,数据线上侧与驱动电机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滑盒左侧设有T形推柄。
作为优选,所述漏斗下侧设有挂钩。
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性加药针头下侧设有多个抽吸针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在液体瓶内加入药液时防止药液污染,增加工作效率,给医务人员减轻了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药装置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盒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加药针头的示意图。
图中,1、加药台,2、左支撑腿,3、右支撑腿,4、前滑臂,5、后滑臂,6、连接臂,7、滑盒,8、安瓿瓶槽,9、漏斗,10、升降臂,11、锁紧螺栓,12、电机盒,13、驱动电机,14、转轴,15、砂轮,16、支撑杆,17、推簧,18、半月形推臂,19、安瓿瓶头收集盒,20、液体瓶托板,21、连接管,22、一次性注射针头,23、气管,24、液管,25、负压管,26、加药管,27、倒L形支架,28、辅助轮A,29、斜臂,30、辅助轮B,31、圆环,32、硬质管,33、复位弹簧,34、一次性加药针头,35、拉绳,36、弹力脚踏板,37、支撑弹簧,38、负压装置,39、导线,40、负压脚踏开关,41、电机脚踏开关,42、数据线,43、T形推柄,44、挂钩,45、抽吸针体。
具体实施方式:液体加药装置,包括加药台1,其特征是在加药台1下侧设有左支撑腿2和右支撑腿3,加药台1上侧设有前滑臂4和后滑臂5,前滑臂4和后滑臂5左侧设有连接臂6,前滑臂4和后滑臂5之间设有滑盒7,滑盒7内设有多个上下贯通安瓿瓶槽8,滑盒7右侧设有漏斗9,漏斗9宽度大于安瓿瓶槽8宽度,后滑臂5上侧设有升降臂10,升降臂10左侧设有锁紧螺栓11,升降臂10上侧设有电机盒12,电机盒12内设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前侧设有转轴14,转轴14前侧设有砂轮15,电机盒12上侧设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上侧设有推簧17,推簧17前侧设有半月形推臂18,前滑臂4前侧设有安瓿瓶头收集盒19,安瓿瓶头收集盒19与半月形推臂18方向相对应,升降臂10右侧设有液体瓶托板20,液体瓶托板20上侧设有连接管21,连接管21下侧设有一次性注射针头22,连接管21内设有气管23和液管24,气管23上侧设有负压管25,液管24上侧设有加药管26,液体瓶托板20右侧设有倒L形支架27,倒L形支架27后侧设有辅助轮A28,倒L形支架27上侧设有斜臂29,斜臂29前侧设有辅助轮B30,倒L形支架27前侧设有圆环31,圆环31内设有硬质管32,圆环31下侧设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套在硬质管32表面,硬质管32左侧与加药管26相连接,硬质管32下侧设有一次性加药针头34,硬质管32上侧设有拉绳35,右支撑腿3左侧设有弹力脚踏板36,弹力脚踏板36下侧设有支撑弹簧37,拉绳35穿过辅助轮A28和辅助轮B30与弹力脚踏板36相连接,加药台1下侧设有负压装置38,负压装置38上侧与负压管25相连通,负压装置38下侧设有导线39,导线39下侧设有负压脚踏开关40,负压脚踏开关40左侧设有电机脚踏开关41,电机脚踏开关41上侧设有数据线42,数据线42上侧与驱动电机13相连接。在液体瓶内加入药液时,将液体瓶放在液体瓶托板20上,一次性注射针头22插入液体瓶内,根据医嘱将所需安瓿瓶插入安瓿瓶槽8内,推动滑盒7,脚踩电机脚踏开关41,砂轮15隔断安瓿瓶头,半月形推臂18将离体瓶头推入到安瓿瓶头收集盒19内,脚踩弹力脚踏板36,将硬质管32升高,在推动滑盒7,安瓿瓶槽8置于倒L形支架27下方,松开脚,弹力脚踏板36自动复位,一次性加药针头34同时插入多个安瓿瓶内,在脚踩负压脚踏开关40,负压装置38将液体瓶形成负压,通过加药管26将安瓿瓶内液体抽入到液体瓶内,抽净后脚踩弹力脚踏板36,将硬质管32升高,推动滑盒7,已抽净的安瓿瓶进入漏斗9内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滑盒7左侧设有T形推柄43。这样设置,可以通过T形推柄43推动滑盒7。
作为优选,所述漏斗9下侧设有挂钩44。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挂钩44钩住污物袋。
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性加药针头34下侧设有多个抽吸针体45。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抽吸针体45同时插入多个安瓿瓶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