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气压式弹力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5263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气压式弹力按摩装置,属于神经内科领域。



背景技术: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身体的表面部分的行为,用于治疗和保养,保健按摩是指医者运用按摩手法,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信息,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保健按摩施术手法很多,如常用的表面按摩法、揉捏池颈法、棉布摩擦法、背腰部的法、拍打法、四肢抽抖法等,它动作轻柔,运用灵活,便于操作,使用范围甚广,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有无病症,均可采用不同的施术手法,进行保健按摩。

现有的按摩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需要借助人力才能完成按摩,长时间按摩人们的手腕和胳膊会感到酸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按摩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需要借助人力才能完成按摩,长时间按摩人们的手腕和胳膊会感到酸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神经内科气压式弹力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一种神经内科气压式弹力按摩装置,其结构包括:气管、充气孔、气缸、伸缩杆、把手、弹簧、立板、按摩头、按压打气板;气缸内部设有容纳伸缩杆的空腔,所述气缸右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充气孔,所述气管的一端与充气孔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按压打气板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置于气缸的空腔内,另一端与立板右端面实现焊接固定,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按摩头实现焊接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立板的左端面实现焊接固定。

所述把手为U型结构设计,所述把手的两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气缸回转面的一侧中心位置。

所述气缸内部设有容纳伸缩杆的空腔纵向截面直径大于伸缩杆的纵向截面直径。

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弹簧分别对称分布在立板左端面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新颖独特,借助气压式的设计结构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解决了现有的按摩装置需要借助人力才能完成按摩,长时间按摩人们的手腕和胳膊会感到酸楚的问题,省时省力,便于人们使用,提高使用者满意度。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部件材质价格低廉,工艺性好,制作成本低,应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中:1气管、2充气孔、3气缸、4伸缩杆、5把手、6弹簧、7立板、8按摩头、9按压打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神经内科气压式弹力按摩装置,其结构包括:气管1、充气孔2、气缸3、伸缩杆4、把手5、弹簧6、立板7、按摩头8、按压打气板9;气缸3内部设有容纳伸缩杆4的空腔,所述气缸3右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充气孔2,所述气管1的一端与充气孔2连接,所述气管1的另一端与按压打气板9连接,所述伸缩杆4的一端置于气缸3的空腔内,另一端与立板7右端面实现焊接固定,所述弹簧6的一端与按摩头8实现焊接固定,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立板7的左端面实现焊接固定,所述把手5为U型结构设计,所述把手5的两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气缸3回转面的一侧中心位置,所述气缸3内部设有容纳伸缩杆4的空腔纵向截面直径大于伸缩杆4的纵向截面直径,所述弹簧6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弹簧6分别对称分布在立板7左端面的上下两侧。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气压式弹力按摩装置,使用时将按摩头8置于需要按摩的位置,然后按动按压打气板9,气缸3内的伸缩杆4对弹簧6形成挤压,则带动按摩头8震动,本实用新型新颖独特,借助气压式的设计结构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解决了现有的按摩装置需要借助人力才能完成按摩,长时间按摩人们的手腕和胳膊会感到酸楚的问题,省时省力,便于人们使用,提高使用者满意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部件材质价格低廉,工艺性好,制作成本低,应用性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