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的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000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的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动脉瘤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未破裂的动脉瘤一般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将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会引发剧烈的头痛,出血会损伤脑细胞,压迫脑组织或引起血管狭窄(又称为血管痉挛)。当动脉痉挛引起脑组织缺血时就导致了中风。目前针对动脉瘤的治疗方案主要有开放性手术治疗(夹闭治疗、搭桥手术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弹簧圈,液体栓塞剂等)、保守治疗。开放式的治疗方案需要打开包裹动脉瘤的人体腔体,如开颅和开胸等,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的损伤,且术后恢复周期长。而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成为目前很多医学专家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复杂的动脉瘤,如分叉部动脉瘤,单独放置弹簧圈容易发生弹簧圈脱入血管内的风险,不仅不能治疗动脉瘤,还会对病人造成额外的损害。针对分叉部的动脉瘤,目前多使用金属支架作为辅助装置,防止弹簧圈脱出动脉瘤。但这种支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支架会阻挡血流,减缓血流速度;对于一些较细的血管,易出现堵塞血管或出现血栓的风险,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的辅助支架,以成功堵塞动脉瘤,并减小对载瘤血管的影响,防止血管栓塞并发症的出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置于主枝血管内的可降解的支架主体,所述的支架主体的一端设有能够置于动脉瘤内的固定部分。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部分能够卡在动脉瘤中,防止支架主体移位。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部分为多瓣形。

更优选地,所述的固定部分的根部设有用于支撑的交叉丝线。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部分为能够降解的材料或非降解材料,当为非降解材料时,支架主体和固定部分通过固定件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主体包含多个闭环结构,闭环结构的中部形成能够使血流通过的通孔。

更优选地,所述的通孔的面积为3-15mm2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主体和固定部分包括可降解材料以及附着在可降解材料外的X射线显影剂涂层。

更优选地,所述的可降解材料可为镁合金、聚乳酸、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乙醇酸等可降解金属或高分子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的辅助支架,针对分叉部动脉瘤,可有效完成对复杂动脉瘤的封堵;该辅助支架可有效防止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闭环的设计和对闭环大小的设定,有效降低了手术初期对两侧枝血管的影响;支架主体为可降解材料,当动脉瘤闭塞后,支架逐渐降解、消失,载瘤动脉瘤内无异物存在,将手术对病人后期的影响降到最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的辅助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叉部动脉瘤示意图;

图4为辅助支架在放置在分叉部动脉瘤时示意图;

图5为释放辅助支架后,采用弹簧圈栓塞闭塞动脉瘤示意图。

图6为支架完全可降解后分叉血管示意图;

图7为支架部分降解后分叉血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的辅助支架,包括能够置于主枝血管内的可降解的支架主体2,所述的支架主体2的一端设有能够置于动脉瘤5内的固定部分3。所述的固定部分3能够卡在动脉瘤中,防止支架主体2移位。

所述的支架主体2包含激光切割形成的多个闭环结构,支架主体2具有较好的径向支撑力,可保证其很好地贴合主枝血管5,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闭环结构的中部形成能够使血流通过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的面积为10mm2。闭环结构的大小适应分叉血管的直径,放入后对血流影响小。放置时应尽量将闭环结构的通孔对准分支血管7。

如图2所示,所述的固定部分3为多瓣形,向四周膨出,其根部设有用于支撑的交叉丝线4。固定部分3放置于动脉瘤内,并卡在动脉瘤颈处,防止支架主体2过大的移动。交叉丝线4为弹簧圈提供支撑,防止其脱入血管。交叉丝线4为可降解材料。所述的支架主体2和固定部分3包括可降解材料以及附着在可降解材料外的X射线显影剂涂层。所述的可降解材料为聚乳酸。所述的X射线显影剂为碘海醇。

如图3所示,为分叉部动脉瘤示意图,临床手术中单独放置弹簧圈容易发生弹簧圈脱入血管内的风险,不仅不能治疗动脉瘤,还会对病人造成额外的损害。

如图4所示,临床手术中,首先将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的辅助支架放入指定位置,并确保固定部分3恰好卡在动脉瘤中,支架主体2很好地贴合主枝血管6。此时再通过鞘管释放多根弹簧圈9,弹簧圈9均卡在动脉瘤5内,进入动脉瘤5内血液急剧减少,完成动脉瘤的初步封堵,如图5所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动脉瘤逐渐完成闭塞,此时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的辅助支架在人体环境中逐渐降解、吸收直至消失,载瘤动脉内无异物存在,最终状态为图6。

实施例2

类似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的固定部分3和网状丝线4为非降解材料,如锦纶线,进一步确保弹簧圈的安全性,支架主体2和固定部分3通过固定件相互连接,所述的固定件为可降解材料如聚乳酸制成的丝线,支架主体2和固定部分3通过该丝线缠绕固定在一起。其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最终状态为图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