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创面自动恢复生长的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184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辅助创面自动恢复生长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修复肌腱、骨外露,创面缺损修复、增强局部血运解决烧伤后疤痕等情况下常用皮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是通过移植身体其他地方的皮肤及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来修复损伤的部分,但是在皮瓣移植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最常见的皮瓣血运障碍、皮瓣下血肿、皮瓣撕脱等,主要是因为在移植过程中皮瓣的大小设计不合理,皮瓣移植后与新的环境不适应,不能正常顺畅供血通血,另外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及手术换药回复中也容易出现诸多影响因素。实际上,伤口具有修复生长能力,如果对伤口的自我修复生长能力进行利用,生长出足够的组织对缺损伤口进行填充,就会避免皮瓣移植术的一系列弊端,因此研发一种辅助创面自动恢复生长的牵引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辅助创面自动恢复生长的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肌肉连接片、机械伸缩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机械伸缩机构的输入端,所述机械伸缩机构输出端设置肌肉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械伸缩结构与肌肉连接片相连,机械伸缩结构能带动肌肉连接片伸缩运动,机械伸缩结构为铰钳结构,铰钳的一端连接肌肉连接片,另一端连接调节机构,通过调节丝杆与调节轮的配合调节铰钳的张开与收拢,从而控制肌肉连接片的张开与收拢;在固定连座上设置有刻度尺,能够根据刻度进行调节,逐渐对肌肉进行拉伸,适应肌肉的生长速度;在联销和铰钳上都设置了备用孔,能够对装置进行固定,减少装置的自由活动,减轻病人的痛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易,为缺损性肌肉自由恢复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肌肉连接片,2-铰钳,3-联销,4-调节连座,5-固定连座,6-调节轮,7-锁紧件,8-调节丝杆,9-螺母,10-备用孔,11-连接孔,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肌肉连接片1、机械伸缩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机械伸缩机构的输入端,所述机械伸缩机构输出端设置肌肉连接片1。

所述机械伸缩机构包括铰钳2、联销3、固定连座5和调节连座4,所述铰钳2交叉连接处设置联销3,所述铰钳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固定连座5和调节连座4,所述铰钳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肌肉连接片1。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轮6、锁紧件7和调节丝杆8,所述调节丝杆8一端与固定连座5固结,所述调节丝杆8穿过调节连座4的过孔设置,所述调节连座4垂直过孔设置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调节轮6,所述调节轮6与调节丝杆8螺纹配合,所述调节丝杆8上设置锁紧件7,所述锁紧件7与调节连座4外壁锁紧配合。

所述联销3上设置备用孔10。

所述铰钳2的两支钳腿上均设置有备用孔10。

所述肌肉连接片1上设置有连接孔11。

所述肌肉连接片1成对设置,并通过螺栓12和螺母9连接在铰钳2的钳腿端部。

所述固定连座5上设置刻度尺,所述刻度尺与调节丝杆8平行设置。

所述锁紧件7设置为锥形,所述锥形锁紧件的轴心设置内螺纹与调节丝杆8配合,所述锥形的小端与调节连座4配合、大端上设置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械伸缩结构与肌肉连接片1相连,机械伸缩结构能带动肌肉连接片1伸缩运动,机械伸缩结构为铰钳结构,铰钳2的一端连接肌肉连接片1,另一端连接调节机构,通过调节丝杆8与调节轮6的配合调节铰钳2的张开与收拢,从而控制肌肉连接片1的张开与收拢;在固定连座上设置有刻度尺,能够根据刻度进行调节,逐渐对肌肉进行拉伸,适应肌肉的生长速度;在联销3和铰钳上都设置了备用孔,能够对装置进行固定,减少装置的自由活动,减轻病人的痛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易,为缺损性肌肉自由恢复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技术支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