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用气囊式开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60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内科用气囊式开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科用气囊式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医用开口器包括横向U形支架和L形活动拉片,L形活动拉片由竖片和弧形横片组成,在横向U形支架的上横梁上设有2个U形上颌固定片,拉片支撑座与横向U形支架的下横梁固定相连,竖片与拉片支撑座滑动相连,在拉片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控制竖片与拉片支撑座相对位置关系的锁紧装置,该弧形横片的下表面为光滑面,实际使用时,使2个U形上颌固定片扣紧上颌,使弧形横片的下表面压住舌头,通过上下方向调节竖片在拉片支撑座上的位置,从而调节U形上颌固定片和弧形横片之间的距离,从而起到调节口腔开口程度的作用。利用锁紧装置,能锁死L形活动拉片与拉片支撑座的相对上下位置关系。

上述现有的医用开口器存在着以下缺陷:由于舌头上充满唾液,因此弧形横片容易在舌头上产生打滑现象,从而导致整个麻醉定位开口器在口腔中产生相对移位,最终影响后续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方便、治疗快捷、定位准确、手术视野宽、口腔开口程度可控的内科用气囊式开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科用气囊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开口插板、左驱动臂、右驱动臂、左撑开装置、右撑开装置、同步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左撑开装置和所述右撑开装置分别包括上牙定位板、下牙定位板和撑开气囊,所述上牙定位板和下牙定位板经撑开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同步驱动装置、撑开气囊分别经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开口插板前端呈弧形,所述开口插板上端面前端设有牙缝开启斜面,以利于开启牙缝,后端设有同步驱动装置,上端面左侧设有左撑开装置和左驱动臂,上端面右侧设有右撑开装置和右驱动臂,所述左驱动臂前端下臂与左撑开装置中的下牙定位板固定连接,后端与同步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右驱动臂前端与右撑开装置中的下牙定位板固定连接,后端与同步驱动装置相连接,以利于通过同步驱动装置驱动左撑开装置和右撑开装置同步移动,使之垫在口腔内两侧的牙齿之间,以利于通过同步驱动装置驱动,将左撑开装置和右撑开装置自动移动到口腔两侧,并通过撑开气囊将口腔撑开,达到操作方便、口腔开口程度可控、扩大手术视野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上牙定位板和下牙定位板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气囊,所述定位气囊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定位气囊的短边与撑开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气囊经控制装置控制,以达到通过定位气囊将上牙定位板和下牙定位板的外侧分别撑开,将上牙定位板两侧顶起并向上弯曲,下牙定位板两侧顶起并向下弯曲,使上牙定位板呈弧形卡在上牙上,下牙定位板呈弧形卡在下牙上,达到在撑开过程中定位准确的作用,大大方便了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分别是由前移动臂、后驱动臂和定位销组成,所述定位销是由手柄螺冠、齿轮轴段和轴段同轴心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前移动臂后端设有插头,插头径向设有定位齿孔,所述后驱动臂前端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上端面径向设有齿形定位通孔,下端面径向设有轴段穿孔,且轴段穿孔小于齿形定位通孔,齿形定位通孔与定位齿孔齿形、齿数和外径相同,所述前移动臂经插头插在后驱动臂的插槽内,且经定位销的齿轮轴段插在齿形定位通孔和定位齿孔中,定位销的轴段插在轴段穿孔内,以利于通过定位销的齿轮轴段将前移动臂和后驱动臂固定,当需要调整左撑开装置和/或右撑开装置的角度时,可通过手持手柄螺冠,将定位销拔出,当轴段位于定位齿孔和齿形定位通孔时,前移动臂离开后驱动臂的限制,可自由转动,当左撑开装置和右撑开装置与患者的牙齿完全贴合后,将定位销再次插入,通过定位销的齿轮轴段将前移动臂与后驱动臂固定连接,达到操作方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同步驱动装置是由驱动马达、驱动丝杠、导向螺母和导向滑轨,所述开口插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一侧或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滑轨,所述驱动丝杠设在凹槽内,所述驱动丝杠两端分别经轴承与开口插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丝杠经固定在开口插板一侧的驱动马达驱动,所述驱动丝杠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导向螺母,所述左驱动臂与一导向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右驱动臂与另一导向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下端设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与导向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以利于在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移动过程中进行导向位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开口插板后端中心设有手把,以达到方便操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方便、治疗快捷、定位准确、手术视野宽、口腔开口程度可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撑开装置或右撑开装置压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撑开装置或右撑开装置撑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开口插板1、左驱动臂2、右驱动臂3、左撑开装置4、右撑开装置5、同步驱动装置6、牙缝开启斜面7、上牙定位板8、下牙定位板9、撑开气囊10、定位气囊11、上牙定位板12、下牙定位板13、前移动臂14、后驱动臂15、定位销16、驱动马达17、驱动丝杠18、导向螺母19、导向滑轨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内科用气囊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开口插板1、左驱动臂2、右驱动臂3、左撑开装置4、右撑开装置5、同步驱动装置6和控制装置,所述左撑开装置4和所述右撑开装置5分别包括上牙定位板8、下牙定位板9和撑开气囊10,所述上牙定位板8和下牙定位板9经撑开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同步驱动装置6、撑开气囊10分别经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开口插板1前端呈弧形,所述开口插板1上端面前端设有牙缝开启斜面7,以利于开启牙缝,后端设有同步驱动装置6,上端面左侧设有左撑开装置4和左驱动臂3,上端面右侧设有右撑开装置5和右驱动臂3,所述左驱动臂2前端下臂与左撑开装置4中的下牙定位板固定连接,后端与同步驱动装置6相连接,所述右驱动臂3前端与右撑开装置5中的下牙定位板固定连接,后端与同步驱动装置6相连接,以利于通过同步驱动装置6驱动左撑开装置4和右撑开装置5同步移动,使之垫在口腔内两侧的牙齿之间,以利于通过同步驱动装置6驱动,将左撑开装置4和右撑开装置5自动移动到口腔两侧,并通过撑开气囊10将口腔撑开,达到操作方便、口腔开口程度可控、扩大手术视野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上牙定位板8和下牙定位板9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气囊11,所述定位气囊11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定位气囊11的短边与撑开气囊10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气囊11经控制装置控制,以达到通过定位气囊11将上牙定位板12和下牙定位板13的外侧分别撑开,将上牙定位板12两端顶起并向上弯曲,下牙定位板13两端顶起并向下弯曲,使上牙定位板12呈弧形卡在上牙上,下牙定位板13呈弧形卡在下牙上,达到在撑开过程中定位准确的作用,大大方便了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左驱动臂2和右驱动臂3分别是由前移动臂14、后驱动臂15和定位销16组成,所述定位销是由手柄螺冠、齿轮轴段和轴段同轴心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前移动臂14后端设有插头,插头径向设有定位齿孔,所述后驱动臂15前端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上端面径向设有齿形定位通孔,下端面径向设有轴段穿孔,且轴段穿孔小于齿形定位通孔,齿形定位通孔与定位齿孔齿形、齿数和外径相同,所述前移动臂14经插头插在后驱动臂15的插槽内,且经定位销16的齿轮轴段插在齿形定位通孔和定位齿孔中,定位销的轴段插在轴段穿孔内,以利于通过定位销16的齿轮轴段将前移动臂14和后驱动臂15固定,当需要调整左撑开装置和/或右撑开装置的角度时,可通过手持手柄螺冠,将定位销向上拔,当轴段位于定位齿孔和齿形定位通孔时,前移动臂离开后驱动臂的限制,可自由转动,当左撑开装置和右撑开装置与患者的牙齿完全贴合后,将定位销再次插入,通过定位销的齿轮轴段将前移动臂与后驱动臂固定连接,达到操作方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同步驱动装置6是由驱动马达17、驱动丝杠18、导向螺母19和导向滑轨20,所述开口插板1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一侧或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滑轨20,所述驱动丝杠18设在凹槽内,所述驱动丝杠18两端分别经轴承与开口插板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丝杠18经固定在开口插板1一侧的驱动马达17驱动,所述驱动丝杠18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导向螺母19,所述左驱动臂2与一导向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右驱动臂3与另一导向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下端设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与导向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以利于在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移动过程中进行导向位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开口插板后端中心设有手把,以达到方便操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使用时,先根据病人的口腔大小,点击控制装置,将驱动马达旋转,带动左撑开装置和右撑开装置分别相对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停止,再手持手把,将开口插板对准病人口部并压入口中,在撑开气囊和定位气囊没有充气时,左撑开装置中的上牙定位板后端与左驱动臂前端相抵触,右撑开装置中的上牙定位板后端与右驱动臂前端相抵触,当左撑开装置和右撑开装置插入到口腔内时,操作控制装置,充气阀动作,使撑开气囊张开,将病人的口腔打开,此时,为了将左撑开装置和右撑开装置分别移动到口腔两侧的牙齿之间,可将控制装置设置成同时控制和单独控制方式,点击控制装置的单独控制,充气阀将左撑开装置中的撑开气囊和定位气囊内的气体分别放气,使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距离缩小,然后,将左撑开装置上的左驱动臂中的定位销向上拔,当轴段位于定位齿孔和齿形定位通孔时,左驱动臂中的前移动臂离开后驱动臂的限制,可自由转动,医生可手动将左撑开装置移动至口腔左侧的牙齿间,然后,再点击控制装置,向左撑开装置中的撑开气囊和定位气囊注入气体,定位气囊将上牙定位板和下牙定位板的外侧分别撑开,将上牙定位板两侧顶起并向上弯曲,下牙定位板两侧顶起并向下弯曲,使上牙定位板呈弧形卡在上牙上,下牙定位板呈弧形卡在下牙上,来支撑口腔左侧牙齿,解决了在撑开过程中打滑的实质性不足,达到定位准确的作用,大大方便了手术操作,当左撑开装置与患者的牙齿完全贴合后,将左驱动臂中的定位销再次插入,通过左驱动臂中的定位销的齿轮轴段将左驱动臂中的前移动臂与后驱动臂固定连接;用上述同样方法,再移动右撑开装置,使右撑开装置将右侧牙齿定位撑开,此时,患者的口腔在左撑开装置和右撑开装置的支撑下,视野完全暴露,医生可顺利对患者进行检查、手术、插气管等一系列操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方便、治疗快捷、定位准确、手术视野宽、口腔开口程度可控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