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护理胶贴,特别是公开一种立体型水胶体伤口护理胶贴,应用于医疗卫生、家庭护创领域。
背景技术:
水胶体胶贴可用于轻微伤口的护创或是脚后跟的护理,其中的水胶体垫有吸收伤口渗液,促进创口愈合,阻隔细菌入侵等作用,为干燥结痂的创面提供足够的水分,保持伤口湿润,减轻疼痛,减少换药次数。市面上现有的水胶体胶贴中的水胶体是岛型的,即水胶体垫固定在黏性基材中间,水胶体提供吸收垫的作用,黏性材料一般是单面涂布有胶粘剂的聚氨酯薄膜,它提供黏性,贴在完好皮肤上,起固定作用,水胶体垫起吸收创口渗液的作用。由于聚氨酯膜一般比较薄,在揭开离型纸后,涂好胶的聚氨酯膜容易卷起,给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制造水胶体胶贴的工艺中,先要对聚氨酯膜涂胶,然后再与水胶体垫复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舒适、工序简单的立体型水胶体伤口护理胶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体型水胶体伤口护理胶贴,包括聚氨酯膜、水胶体层、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膜与水胶体层的背面相互贴合,所述的水胶体层的外轮廓形状与聚氨酯膜的外轮廓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所述水胶体层由连为一体的皮肤粘贴层和伤口接触层组成,所述皮肤粘贴层位于所述伤口接触层的四周,所述伤口接触层四周边缘的厚度小于所述伤口接触层中间的厚度,所述皮肤粘贴层的厚度等于所述伤口接触层四周边缘的厚度、且所述皮肤粘贴层的正面和伤口接触层的正面相连形成连续的曲面,所述皮肤粘贴层的背面和伤口接触层的背面相连形成连续的平面,所述水胶体层的正面与离型纸相互贴合。
所述伤口接触层中间的厚度为1.3mm~1.5mm,所述伤口接触层四周边缘的厚度为0.3~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浅表烧伤、部分皮层烧伤、供皮区伤口、手术后伤口、皮肤擦伤、褥疮、下肢溃疡、感染性溃疡。本实用新型的水胶体层覆盖住整片聚氨酯膜,所述水胶体层由连为一体的皮肤粘贴层和伤口接触层组成,所述伤口接触层四周边缘的厚度小于伤口接触层中间的厚度,使得伤口接触层的主体相对于皮肤粘贴层向正面方向凸起,从而形成中间厚、四周薄的立体形状,水胶体层的伤口接触层与伤口接触提供吸收性能,能吸收创面渗液,促进创口愈合,阻隔细菌入侵,保持创面合理的湿润状态,并为创面提供湿润环境,所述水胶体层的伤口接触层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从而避免胶贴与创面粘连;所述水胶体层的皮肤粘贴层提供胶贴的自粘性,能粘贴在完好皮肤上,起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在揭开离型纸后不易卷起,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爆炸示意图。
在图中:1、聚氨酯膜; 2、水胶体层; 21、皮肤粘贴层;22、伤口接触层;3、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聚氨酯膜1、水胶体层2、离型纸3。所述聚氨酯膜1与水胶体层2的背面相互贴合,所述的水胶体层2的外轮廓形状与聚氨酯膜1的外轮廓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所述水胶体层2由连为一体的皮肤粘贴层21和伤口接触层22组成,所述皮肤粘贴层21位于所述伤口接触层22的四周,所述伤口接触层22四周边缘的厚度小于所述伤口接触层22中间的厚度,所述伤口接触层22正面为中间相对于四周凸起的弧形面,所述皮肤粘贴层21的厚度等于所述伤口接触层22四周边缘的厚度、且所述皮肤粘贴层21的正面和所述伤口接触层22的正面相连形成连续的曲面,即水胶体层2的正面为连续的曲面,所述皮肤粘贴层21的背面和伤口接触层22的背面相连形成连续的平面,所述水胶体层2的正面与离型纸相互贴合。所述伤口接触层22中间的厚度为1.3mm~1.5mm,所述伤口接触层22四周边缘的厚度为0.3~0.5mm。
本实用新型的水胶体层2覆盖住整片聚氨酯膜1上,水胶体层2通过压延处理,形成中间厚、四周薄的立体形状,所述水胶体层2的伤口接触层22提供吸收性能,能吸收创面渗液,促进创口愈合,阻隔细菌入侵,保持创面合理的湿润状态,并为创面提供湿润环境,所述水胶体层2的伤口接触层22中间厚四周薄,用于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从而避免胶贴与创面粘连;所述水胶体层2的皮肤粘贴层21提供胶贴的自粘性,能粘贴在完好皮肤上,起固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