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缝线梳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09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缝线梳理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夹,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术缝线梳理器,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缝线常常使用间断缝合方式,先缝合后打结,缝合数针后手术缝线较多,常规临床使用血管钳及卵圆钳梳理多根缝线,但实际情况缝线顺序往往较乱,而且较多的血管钳及卵圆钳往往影响手术视野及手术操作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术缝线梳理器,包括基座、夹壁,两个夹壁为一组形成缝线夹,夹壁固定在基座的上部,夹壁由弹性材料制成,夹壁面上设有防滑凸愣,所述基座的底部还设有呈T形的凸轨,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轨道槽,所述凸轨与轨道槽相应,基座底部的凸轨插入固定板上的轨道槽内沿固定板纵向上滑动。

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凸柱,所述基座的另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凸柱与所述凹槽相应,凸柱插入另一个基座的凹槽内,使得两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基座上设有2-4个夹壁。

所述固定板轨道槽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

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还粘帖有固定贴。

所述凹槽开口大,中部直径逐步变小,底部最小,所述凹槽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凸柱顶端直径小,中部直径逐步变大,底部直径最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手术缝线梳理器由夹壁构成的缝线夹可以用于固定手术线,根据手术缝线实际需要可通过增加一定数量基座的方式来增加缝线夹的数量,从而达到对手术缝线进行梳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手术缝线梳理器可以梳理较多的手术缝线,有效保障了手术缝线打结有序,还有利于手术视野暴露,缩短手术时间,而且还能依据手术缝线数量的需要增减相应数量的缝线夹,临床上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座、缝线夹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座、缝线夹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板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固定板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座的凸轨插入固定板凹槽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基座在固定板内滑动状态示意图图;

图7为四个夹壁的缝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夹壁结构示意图;

其中,基座1、夹壁2、防滑凸愣3、凸轨4、固定板5、轨道槽6、凸柱7、凹槽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8所示,一种手术缝线梳理器,包括基座1、夹壁2,两个夹壁为一组形成缝线夹,夹壁2固定在基座1的上部,夹壁2由弹性材料制成,夹壁2面上设有防滑凸愣3,所述基座1的底部还设有呈T形的凸轨4,还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轨道槽6,所述凸轨4与轨道槽6相应,基座1底部的凸轨4插入固定板5上的轨道槽6内沿固定板5纵向上滑动。

所述基座1的一侧设有凸柱7,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设有凹槽8,所述凸柱7与所述凹槽8相应,凸柱7插入另一个基座的凹槽8内,使得两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基座1上设有2-4个夹壁。

所述固定板5轨道槽6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

所述固定板5的底面还粘帖有固定贴。

所述凹槽8开口大,中部直径逐步变小,底部最小,所述凹槽8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凸柱7顶端直径小,中部直径逐步变大,底部直径最大。

实施例2:如图1-8所示,下面结合手术操作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用法。首先对伤口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伤口需要缝线的大致数量,通过将基座1底部设置的凸轨4插入固定板5上凹槽6内的方式,置入一定数量的基座1,通过基座1左右两侧设置的凹槽8和凸柱7,将左右两侧的基座连接在一起固定。然后进行手术缝线,手术中依次间断缝合,将第一组缝线嵌入第一枚缝线夹(缝线夹由一对或两对夹壁构成),将第二组缝线嵌入第二枚缝线夹,一次类推,依次缝合,缝合完毕后,将每一组缝线依次取出并打结,手术缝线梳理器可以梳理较多的手术缝线,打结有序,同时有利于手术视野暴露,减少手术时间。

夹壁1由塑料材质制成,每一个基座上可设置2-4对夹壁。固定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贴2,为双面贴,一面固定由夹壁围城的缝线夹,另一面可将整体手术缝线梳理器固定于拉钩、手术敷料等部位,用于手术操作,手术中将整个梳理器贴于拉钩、手术敷料等部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