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离子灌注冷循环自体回收集束射频消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177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冷离子灌注冷循环自体回收集束射频消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消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冷离子灌注冷循环自体回收集束射频消融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消融电极是一种常用的电极,常被用来治疗肝癌,肺癌,乳腺癌等疾病,用于针对不同的疾病执行肿瘤的热消融等。这种治疗方法避免了病患开腹、开胸之苦,为不可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微创治疗,还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国内外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射频消融电极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在消融过程中组织会受热碳化,影响组织的热传导功能和射频消融的范围,限制了射频消融在较大肿瘤中的应用。

现有技术仅通过利用室温20-25℃下的“液体”(比如生理盐水,盐酸等)进行灌注,虽说相对于传统的消融方式提升了射频治疗的范围,但由于该温度的离子液体带走消融电极的能量有限,仅靠离子增加电流的传导,射频范围增加有限;也有方法为单纯利用冷循环降低电极温度或单纯使用离子液体灌注来增加电流的传导提高射频疗效,射频范围增加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冷离子灌注冷循环自体回收集束射频消融系统,使消融电极利用更高的功率达到更加广泛的的消融范围。

冷离子灌注冷循环自体回收集束射频消融系统,包括射频仪、冷离子灌注泵、冷循环泵、三腔管和射频针;所述的射频仪的入口与体表相连形成电流回路,射频仪的出口与射频针相连,提供射频脉冲能量;冷离子灌注泵的入口与离子液体相连通,出口通过灌注管道与射频针相连,通过设定流量和累计流量来传送冷离子液体;冷循环泵的入口与自来水的出口端相连通,自来水的入口端与电极针的冷循环液体回收管道相连通,冷循环泵的出口与射频针相连通。

在所述的灌注管道上设有三腔管。

所述的设定流量为0.5-5mL/min。

所述的冷循环泵流量为100-150mL/min。

所述的冷离子灌注泵包括制冷部件,根据设定的温度对冷离子液体和冷循环的液体制冷至0~10℃。

所述的射频针包括三至五根电极针。

每根所述的电极针结构相同,包括电极针灌注管道和设置在电极针灌注管道外周的两个冷循环管道,在两个冷循环管道之间设有冷循环液体回收管道。

所述的冷离子灌注泵的出口通过灌注泵管道与电极针灌注管道相连通,完成离子灌注过程;所述的冷循环泵的出口经出水口与冷循环管道相连通,自来水的入口端与冷循环液体回收管道相连通,完成冷循环使用自体液体回收。

工作原理:为了能够达到更广的消融范围,在射频消融的同时,降低射频针的温度以及在射频消融的区域灌注冷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可增加电流的传导性),这样可以使消融电极利用更高的功率达到更加广泛的的消融范围。冷离子液体灌注不仅可以降低电极的温度,且可通过灌注的离子增加电流的传导,冷循环用于带走射频消融电极针的热量,保持消融电极周围处于合适的温度,减少电极表面碳化的形成,以上两种机制结合可以扩大射频消融的范围,提高射频治疗疗效。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冷离子灌注冷循环自体回收集束射频消融系统,通过冷循环使用自体液体回收,避免了液体的浪费和操作的复杂性;在灌注电极上多为多孔,避免了堵管造成离子液体无法灌注;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射频针,可以施加足够的消融能量,从而更有效地增加射频消融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仅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结构合理紧凑,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冷离子灌注冷循环自体回收集束射频消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每个电极针纵截面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每个电极针横截面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冷离子灌注冷循环自体回收集束射频消融系统,包括射频仪1、冷离子灌注泵2、冷循环泵3、三腔管4和射频针5。

射频仪1的入口与体表相连,即射频仪1的入口处需要一张导电贴片贴在人体体表,形成电流回路;射频仪1的出口与射频针5相连,提供射频脉冲能量。冷离子灌注泵2的入口与离子液体相连通,出口通过灌注泵管道与射频针5相连,在灌注管道上设有三腔管4,通过设置三腔管4不仅可以灌注冷离子液体,还可以在射频治疗前后灌注化疗药等其它介质;冷离子灌注泵2通过设定流量和累计流量来传送冷离子液体,其中冷离子灌注的流速为0.5-5mL/min,一般可设为1mL/min。冷循环泵3的入口与自来水的出口端相连通,冷循环泵3的出口与射频针5相连通。自来水的入口端与射频针5的出水口相连通。冷循环泵3流量为100-150mL/min,一般可设为110mL/min。

冷离子灌注泵2具有自动制冷功能,其包括制冷部件,用于根据设定的温度对冷离子液体和冷循环的液体制冷,可以将离子液体和冷循环的液体制冷至合适的低温,如0~10℃,采用低温的冷离子盐水在消融时进行灌注,冷循环泵3的液体对消融电极进行冲刷,增加组织的电流传导和更好地降低射频针5表面的温度,可以施加足够的消融能量,从而更有效地增加射频消融的范围。

射频针5包括三至五根电极针。当射频针5包括三根电极针时,三根电极针呈三角形排布;当射频针5包括四根电极针时,四根电极针呈正方形排布;当射频针5包括五根电极针时,五根电极针呈五角星端点排布。

如图2-3所示,每根电极针结构相同,包括电极针灌注管道53和设置在电极针灌注管道53外周的两个冷循环管道51,在两个冷循环管道之间设有冷循环液体回收管道52;每根电极针的冷循环管道51汇流后与进水口相连,冷循环液体回收管道52汇流后与出水口相连,电极针灌注管道53汇流后与离子灌注口相连。

其中,冷离子灌注泵2的出口通过灌注泵管道经离子灌注口与电极针灌注管道53相连通,离子液体从电极针针尖直接流出,完成离子灌注过程,冷循环泵3的出口经出水口与冷循环管道51入口相连通,自来水的入口端与冷循环液体回收管道52出口相连通,冷循环管道51出口与冷循环液体回收管道52入口相连通,完成冷循环使用自体液体回收。

工作过程:对组织进行射频消融时,使用冷离子灌注泵进行冷盐水或冷离子灌注,将电极插入目标组织中,联通电源,通过射频仪调节合适的射频消融功率和消融时间,通过冷离子灌注泵将设定好速率(一般用1ml/min)的冷却的离子液体(0-10℃)在射频的同时匀速灌注进入目标组织中,通过冷循环泵将设定好的速率(一般选110ml/min)持续灌注0-10℃的自来水进入电极针,通过循环降温电极和增加离子双重作用来增加目标组织的射频的消融体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