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牛羊保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695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牛羊保定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牛羊保定架,具体涉及一种能增加牛、羊等大型牲畜固定时稳定性能的保定架,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保定架用于限制牛羊的活动范围,可对牛羊做到有效固定,方便兽医和繁殖人员对奶牛进行配种、治疗、免疫注射、妊检、胚胎移植、修蹄等工作,同时,还能避免兽医工作人员在诊断治疗工作时,受到牛羊等动物的攻击,确保人身安全。传统保定架结构如现有专利文献CN201097548Y (一种新型保定架,2008.08.13)记载的,由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组成,活动部件包括腹带、后腿带和栏杆门,可作用在牲畜腹部、前后腿和颈部;固定部件包括框架、支撑杆、底板和前腿架,可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与活动部件配合,实现牲畜的有效固定,如图1、图2结构所示。实际使用时,腹带操作机构和后腿带操作机构一样,均由大小链轮、链条、传动轴和操作手柄组成,通过操作手柄能带动大链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转动,实现套卷在传动轴上的腹带或后腿带的升降,达到保定牲畜腹部或后腿的目的。

现有情况是:

1)因保定架结构设计不合理,在遭遇泥土、砂砾等不平整地面、人为操作不当或野性大的牲畜时,会出现保定架的倾倒,不利于牲畜的有效固定;

2)根据牲畜年龄段的不同,体积差别较大,在使用腹带、后腿带等作用在牲畜身体部位的固定件时,会因体积差别造成对牲畜固定效果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牛羊保定架,本实用新型根据牛羊的生物特征进行设计,着眼于牛羊的头部、腹部和后腿进行保定,同时设计充气垫,有利于不同体积大小的牛羊均得到有效固定,方便兽医和繁殖人员对奶牛进行配种、治疗、免疫注射、妊检、胚胎移植、修蹄等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牛羊保定架,包括设有底板和栏杆门的框体,所述栏杆门上设牲畜头部通过的缺口,在所述框体上设腹带和后腿带,设有栏杆门一侧的框体上设前腿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缺口、腹带、后腿带和前腿架上均设有作用于动物体的充气垫。

所述框体由合金钢管焊接而成。为保证保定架的使用寿命,框体采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钢管焊接而成,并有效地限制其活动范围,从而达到保定的目的,避免在使用中因为保定架稳定性较差,极大的影响保定效果的情况发生。

在所述底板底部设地垫,地垫与地面的接触面设摩擦层。

在所述底板上设固定底板的地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缺口、腹带、后腿带和前腿架上均设有充气垫,在绑定牛羊等牲畜时,如遇较小体型的牲畜,对应牲畜身体相应不足的部位,选择性的在缺口、腹带、后腿带和前腿架上的冲气垫上充气,充气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使所有牲畜都能稳定的被绑定,解决了较小体型牲畜保定效果不好的问题,在保证牲畜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了保定效果,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框体采用合金钢管焊接而成,一方面,合金材质能提高钢管强度,提高保定架质量和稳固性;另一方面,适应钢管焊接,可以在不影响操作的位置增加合金钢管的数量,进一步增加框体的稳定性,使保定效果得到大幅提高,减少保定牲畜和操作人员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设地钉或设具有摩擦层的地垫的方式,实现底板与地面的固定,能有效的增加框体的稳定性,增加了保定架的整体稳定效果,使保定架在任何条件的地面上,都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保定架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框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前腿架,3—侧围链,4—操作手柄,5—小链轮,6—连杆机构,7—大链轮,8—框体,9—操作手柄,10—小链轮,11—大链轮,12—拉锁,13—后腿带,14—支撑杆,15—腹带,16—活动杆,17—合金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牛羊保定架,包括设有底板1和栏杆门的框体8,栏杆门上设牲畜头部通过的缺口,在框体8上设腹带15和后腿带13,设有栏杆门一侧的框体8上设前腿架2。操作时,将腹带15和后腿带13的一端从框体8上取下,打开栏杆门,让牲畜进入保定架的框体8;关闭栏杆门,同时使牲畜的头部从栏杆门的缺口伸出;当牲畜站好后,将腹带15固定在牲畜的腹部,然后,通过前腿架2和后腿带13绑定牲畜,进行修蹄、配种或治疗等操作。

本实施例在缺口、腹带15、后腿带13和前腿架2上均设有作用于动物体的充气垫。 如遇体型较小的牲畜时,在对应牲畜身体相应不足的部位,可选择性的对缺口、腹带15、后腿带13和前腿架2上的冲气垫上充气,充气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使所有牲畜都能稳定的被绑定,解决了较小体型牲畜保定效果不好的问题,在保证牲畜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了保定效果,实用性强。

为提高保定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使用合金钢管17焊接制作框体8,可以在不影响操作的位置增加合金钢管17的数量,如图3所示结构,通过增加框体8自身质量和数量的方式,同时在底板1上设固定底板1的地钉,提高保定架的稳固性,减少保定牲畜和操作人员的损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框体8上还设有支撑杆14、腹带操作机构、后腿带13操作机构和栏杆门操作机构等结构。如图1、图2所示,腹带操作机构由操作手柄4、小链轮5和大链轮7组成,后腿带13操作机构由操作手柄9、小链轮10和大链轮11组成,栏杆门操作机构由连杆机构6、拉锁12和活动杆16组成。

腹带操作机构和后腿带13操作机构结构一样,只是安装在框体8不同位置,控制不同的绑带,前者栓接在保定架的前侧门,用于控制腹带15的升降,从而绑定牲畜的腹部,后者栓接在保定架的后侧面,用于控制后腿带13的升降,从而绑定牲畜的两后退。所述腹带15和后腿带13都是宽面塑胶带,充气垫设于宽面塑胶带的内侧,不仅能实现不同体积牲畜的绑带,充气垫的设置还能减轻牲畜被绑定时的不适,适应效果好。

栏杆门操作机构的活动杆可通过保定架后侧面的拉锁和保定架前侧门的连杆机构6控制其开启或闭合。

底板1采用木质底板,其四周由槽钢包边,木质底板底部设地垫,地垫与地面的接触面设摩擦层,增加底板1与地面的摩擦。

前腿架2为方木条,牲畜的两前腿可分别通过绳索屈膝绑定在保定架左右两边的木条上,前腿架2上设充气垫,避免因牲畜体积小固定时拉扯牲畜前腿的情况发生。

侧围链3可围住保定架的左、右侧门和后面,其前面由栏杆门操作机构控制,从而形成保定架内四周封闭或开放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