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护理悬臂吊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99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CU护理悬臂吊塔。



背景技术:

ICU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用于抢救病情较重的病人,需要放置各种检测负载仪器,比如心电仪、呼吸器、吊水支架等一系列医疗用具,由于医疗用具过多,不便于放置,不能有效的供护理人员进行使用和观察,如何设置一种工具,能够便于各类医疗用具的放置和使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内,医疗用具过多,不便于放置,不能有效的供护理人员进行使用和观察电脑问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ICU护理悬臂吊塔,可悬置在空中,并设置有第一固定基台、第二固定基台,便于各种医疗用具的放置,并可调节第一固定基台、第二固定基台的高度和水平位置,而且还设置有LED灯条,用于照明,方便护理人员的拿放及观察,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ICU护理悬臂吊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顶基座,所述吸顶基座安装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房顶部,并位于护理床的正上方,所述吸顶基座的下表面轴接有可水平旋转的第一、第二水平悬臂,所述第一水平悬臂的端部垂直向下设置有第一垂直连杆,所述第一垂直连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基台,所述第一固定基台的底部设置储物抽屉,所述储物抽屉上方的第一固定基台侧边插接有工具放置板,所述第二水平悬臂的端部轴接有第三水平悬臂,所述第三水平悬臂的端部垂直向下设置有第二垂直连杆,所述第二垂直连杆的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基台,所述第二固定基台两侧边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横杆,各横杆上设置垂直吊水支架,所述第二固定基台的底部设置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上表面为放置平台。

前述的一种ICU护理悬臂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的侧面为开口面。

前述的一种ICU护理悬臂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连杆、第二垂直连杆均为可伸缩杆。

前述的一种ICU护理悬臂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放置板、储物箱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前述的一种ICU护理悬臂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平悬臂的下表面设置有LED灯条。

前述的一种ICU护理悬臂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上设置有透明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ICU护理悬臂吊塔,可悬置在空中,并设置有第一固定基台、第二固定基台,便于各种医疗用具的放置,并可调节第一固定基台、第二固定基台的高度和水平位置,而且还设置有LED灯条,用于照明,方便护理人员的拿放及观察,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ICU护理悬臂吊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ICU护理悬臂吊塔,包括吸顶基座1,所述吸顶基座1安装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房顶部,并位于护理床的正上方,所述吸顶基座1的下表面轴接有可水平旋转的第一水平悬臂2、第二水平悬臂3,所述第一水平悬臂2的端部垂直向下设置有第一垂直连杆4,所述第一垂直连杆4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基台5,所述第一固定基台5的底部设置储物抽屉6,所述储物抽屉6上方的第一固定基台5侧边插接有工具放置板7,所述第二水平悬臂3的端部轴接有第三水平悬臂8,所述第三水平悬臂8的端部垂直向下设置有第二垂直连杆9,所述第二垂直连杆9的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基台10,所述第二固定基台10两侧边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横杆11,各横杆11上设置垂直吊水支架12,可以吊放吊水,所述第二固定基台10的底部设置有储物箱13,所述储物箱13的上表面为放置平台,能够水平旋转第一水平悬臂2、第二水平悬臂3、第三水平悬臂8,根据护理人员的需要,能够实现第一固定基台、第二固定基台的水平位置的调整。

所述储物箱13的侧面为开口面,便于取放物品(医疗用具),所述第一垂直连杆4、第二垂直连杆9均为可伸缩杆,能够根据护理人员的需要,调整第一垂直连杆4、第二垂直连杆9的高度,实现第一固定基台、第二固定基台的高度调整。

所述工具放置板7、储物箱1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增加摩擦力,防止放置的医疗用具滑落。

所述第三水平悬臂8的下表面设置有LED灯条14,LED灯条14上设置有透明防护罩,能够在光线不好时,能够便于护理人员观察病人或者医疗用具的使用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ICU护理悬臂吊塔,可悬置在空中,并设置有第一固定基台、第二固定基台,便于各种医疗用具的放置,并可调节第一固定基台、第二固定基台的高度和水平位置,而且还设置有LED灯条,用于照明,方便护理人员的拿放及观察,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