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801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



背景技术: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它不仅在外、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且相较于内服法具有更多多优点。

如图1和图2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透药贴。透药贴主要由医用无纺布粘膏11和防渗圈12组成,其中医用无纺布粘膏11剪切为四方形,在中央位置粘有一个防渗圈12。具体使用时,将保湿药垫13放置到防渗圈中间,并贴在患处。主要工作原理:将保湿透药贴贴在病人患处,通过药垫中的药物渗透到患处皮肤中,以此将药物作用到病人患处的皮肤深处。

现有技术中的保湿透药贴主要是通过病人自身体温加热透药贴或使用硅胶电极外用固定贴,以此来加速透药贴的发作,但这种方法存在通常不能很好的使药力透入人体,而且药物作用速度不够快及药物不能完全吸收并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透药贴药物作用不够完善、迅速且渗透性不够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包括医用无纺布粘膏,设置于医用无纺布粘膏底部上的防渗圈,还包括设置于防渗圈内的铝箔,所述铝箔和所述无纺布粘膏之间设置有按扣。

进一步的,所述医用无纺布粘膏设置有与防渗圈大小相同的凹槽,开口面向医用无纺布粘膏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按扣在所述医用无纺布粘膏背部露出一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医用无纺布粘膏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医用无纺布粘膏底部粘合有与医用无纺布粘膏大小相同的铜纸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操作简便,粘贴牢固,省去了硅胶电极。

2.即可进行透药治疗,又可进行贴敷治疗。

3.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节约成本,方便卫生。

4.渗透性较强,药物作用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底部结构图;

图2是带有医用无纺布粘膏的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背部结构图;

图3是铜版结构图;

图4是带有按扣的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底部结构;

图5是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背部结构图;

图中标记:11-医用无纺布粘膏,12-防渗圈,13-药垫,21-开口,22-医用无纺纱粘,23-防渗圈,24-铝箔,25-按扣,26-铜版纸。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3、图4、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底部结构图。

其中,沿用了现有技术中的医用无纺布粘膏22和防渗圈23作为主体部分。

特点在于:在防渗圈23内设置有铝箔24,主要作用是导电;在铝箔24和防渗圈23之间设置有按扣25,主要作用是连接治疗设备延伸出来的接线和铝箔24;在无纺布粘膏22 上设置有与防渗圈23大小相同的凹槽,开口面向医用无纺布粘膏22底部,主要作用是用于将防渗圈23镶嵌在医用无纺布粘膏22中;医用无纺布粘膏22底部粘合有与医用无纺布粘膏22大小相同的铜纸版26,主要作用是保护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的底部;医用无纺布粘膏上部设置有开口21,主要作用是便于人们去除铜纸版26。

如图5所示,是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背部结构图。其中,按扣25顶端一部分穿过医用无纺布粘膏,用于连接治疗设备的接线。

实际使用时,首先需要将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从铜纸版26上撕下来,并将保湿药垫放入防渗圈25内;然后,将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沿底部面向人体的方向贴在病人患处;最后,将治疗设备的接线通过按扣25连接到一次性保湿垫透药电极上。通过治疗装置接线传导的安全电压,能使药物迅速作用,且加强药物渗透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