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物质、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和周围神经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534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P物质、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和周围神经病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5年5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162,972的申请日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文提供了局部皮肤炎症对小纤维神经病的发生的作用以及使用p物质(sp)、肥大细胞(mc)脱颗粒抑制剂或其组合以延迟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发作,或逆转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或降低获得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的方法。还提供了用于在糖尿病受试者中使用p物质、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或其组合加速创伤愈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的最常见并发症,在临床上影响约50%的患者。参见例如neurology1995;45:1115-21。它是经常随后出现下肢截肢的严重病症(如疼痛性神经病和足部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参见例如painmedicine2008;9:660-74和diabetescare2000;23:606-11。尽管采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神经生长因子和蛋白激酶cβ抑制剂进行了广泛的努力,但还不存在缓和或逆转疾病进展的fda批准的治疗。更确切地说,唯一被证实缓和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生和进展的技术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参见例如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2;6:cd007543和jperiphernervsyst2012;17增刊2:22-7。

小纤维神经病(sfn)是dpn的一部分,并影响体薄髓鞘aδ、无髓鞘c和自主神经纤维(currentdiabetesreports2012;12:384-92)。其可能是糖尿病中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第一个异常,并且其可以通过估计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ienfd)而准确评估。参见例如journalofneurology2008;255:1197-202;musclenerve2007;35:591-8;journaloftheneurologicalsciences1993;115:184-90;和diabetes/metabolismresearchandreviews2011;27:678-84。近期的研究已经显示在经历胰腺移植并达到正常血糖的i型糖尿病患者(t1dm)中,ienfd的恶化并未逆转,表明早期干预是预防sfn发生所需要的。参见例如diabetescare2008;31:1611-2和diabetes2009;58:1634-40。

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变得明显的是炎症是糖尿病性神经病(naturereviewsneurology2011;7:573-83),血脂异常(diabetes2009;58:1634-40),ldl氧化(diabetes2009;58:2376-85),聚(adp-核糖)激活(freeradicbiolmed2011;50:1400-9)的主要因素,并且高级糖化终产物(age)及其受体rage的增加的水平(diabetes2013;62:931-43)是这种增加的炎症应答的主要原因(diabetologia2009;52:2251-63)。此外,使用各种因素减轻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动物模型中的炎症,例如tnf-α的中和,增加了ienfd。参见例如americanjournalofphysiology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2011;301:e844-52。总的来说,这些数据已经提供了减轻炎症可能是合理的新治疗方法的观念的证据。

然而,几乎所有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干预已经是基于测试试剂在人(diabetescare2009;32:1256-60,diabetescare2011;34:2054-60和jama2000;284:2215-21)和实验性糖尿病(diabetologia2006;49:3085-93,generalphysiologyandbiophysics2010;29:50-8,brainres1994;634:7-12和diabetologia2010;53:1506-16)二者中的全身性施用。鉴于与全身性治疗相关的问题以及与sfn相关的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需要识别sfn的发生中的新因素以及非全身性地针对这样的因素并最终逆转sfn的进展的治疗性疗法。

在此,本申请部分地聚焦于局部皮肤炎症对sfn的发生的作用,并识别在sfn和dpn的发生中起作用的多个新因素,例如,神经肽之间的相互作用,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并且特别是糖尿病模型中增加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和m1巨噬细胞激活。参见例如图16。



技术实现要素:

现已发现神经肽、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事件如增加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和m1巨噬细胞激活,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模型中起重要作用。参见例如图1-3。在一个方面,肥大细胞脱颗粒在糖尿病患者中增加,而p物质产生减少。

不希望受理论束缚,糖尿病患者中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特别是其增加)是与皮肤炎症和相关病症相关的主要因素,并且全身和/或局部mc稳定化预防或逆转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性小纤维神经病)或愈合糖尿病患者的创伤(例如足部溃疡)。

现已发现使用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和/或p物质以逆转小纤维神经病(sfn)的进展。这样的方法包括例如局部和/或非全身施用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p物质或其组合以调节(mc)脱颗粒和m1巨噬细胞激活。参见例如图14。

在一个方面,本文提供在受试者中(例如在患有糖尿病的人中)延迟周围神经病(pn)发作,逆转周围神经病或降低获得周围神经病的风险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p物质、肥大细胞(mc)脱颗粒抑制剂或其组合。

进一步的方面涉及在受试者中(例如在患有糖尿病的人中)加速创伤(例如足部溃疡)愈合,其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p物质、肥大细胞(mc)脱颗粒抑制剂或其组合。

附图说明

图1说明p物质(sp)在糖尿病患者和小鼠中减少。

图2说明脱颗粒的皮肤肥大细胞的数量在糖尿病患者中增加,并且与炎症有关,其中a)代表前臂人皮肤活组织检查中的未脱颗粒(非dm)和脱颗粒(dm)的肥大细胞(mc),其中脱颗粒细胞接近在dm患者中增加的炎性细胞;b)代表当与健康对照受试者(非dm)相比时,糖尿病患者(dm)中总mc计数增加(*p<0.05);c)显示在dm中脱颗粒mc的数量也增加(**p<0.01);d)显示在dm中未脱颗粒mc的数量减少(*p<0.05);e)显示作为脱颗粒mc的函数的真皮炎性细胞;f)显示作为脱颗粒mc的函数的il-6;和g)显示作为脱颗粒mc的函数的tnfα。

图3说明在dm患者的足部皮肤处的增加的m1/m2比率。

图4说明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肤中m1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的增加,其中a)代表tnf-α;(b)代表il-1β;和c)代表m2相关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基因表达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肤中降低。

图5说明健康和糖尿病性神经病患者中的ienfd水平的差异,其中c)是健康个体中的正常ienfd并且其中dm-pdn显示在患有糖尿病性神经病的患者中减少的ienfd。

图6说明在患有1型糖尿病的许多个体中,和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大多数中,ienfd在远端腿处降低至病理水平。

图7说明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中sp基因表达降低且中性内肽酶(nep)增加。

图8说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皮肤中脱颗粒mc的数量增加,其中a)代表来自用mc稳定剂色甘酸二钠(dscg)处理或未处理的非糖尿病(非dm)和stz诱导糖尿病小鼠(stz-dm)的未脱颗粒(黑色箭头)和脱颗粒(红色箭头)的肥大细胞(mc);b)代表广泛脱颗粒的mc;和c)代表未脱颗粒的mc。

图9说明小鼠皮肤中m1和m2巨噬细胞的染色,其中a)代表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中m1/m2巨噬细胞比率增加;其中b)和c)代表非糖尿病和糖尿病nk1rko和tac1ko小鼠。

图10说明dscg处理对非dm小鼠的m1/m2比率没有影响,但在stz-dm中将其大幅降低至正常水平。

图11说明如a)和b)所示,在stz-dm、非dm、stz-dmnk1rko和tac1ko小鼠中il-6皮肤基因表达增加。如c)和d)所示,在kc(等同于人il-8)基因表达中观察到类似的结果。

图12说明在非dm(左图)和糖尿病(dm)小鼠(右图)的创伤中的局部sp施用(红色)在第3天诱导急性炎症应答(如通过il-6和m1/m2比率响应所看到的),并在第10天在dm小鼠中减少慢性炎症。

图13说明在糖尿病小鼠(dm)和用局部sp施用(dm-sp)处理10天的糖尿病小鼠中使用pgp9.5染色的ienfd。

图14说明与未治疗的非dm(n=4)相比,在非dm小鼠(n=3)的创伤周围区域的正常皮肤的局部sp施用不影响ienfd。dm小鼠(n=4)未治疗的小鼠倾向于具有在sp治疗的dm小鼠中返回至正常水平的较低ienfd,其由于动物的小数量而不显著。

图15说明神经病组具有较高的血清水平瘦蛋白、g-csf(p<0.05)、se-selectin、sicam、svcam、crp、tnfα和纤维蛋白原。

图16说明与糖尿病相关的某些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不受理论束缚,本公开涉及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减少的p物质(sp)皮肤表达导致慢性局部炎症状态和肥大细胞脱颗粒和巨噬细胞激活,其进而引起小纤维神经病(sfn)的发现。图16提供了该发现与附加要素的总体示意图。

不受理论束缚,本文还提供了对于p物质和/或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的局部施用可以预防或逆转小纤维神经病的发现。

因此,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在患有糖尿病的受试者中延迟周围神经病(pn)发作,逆转周围神经病或降低获得周围神经病的风险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p物质、肥大细胞(mc)脱颗粒抑制剂或其组合。

在另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延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发作,逆转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或降低获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风险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p物质、肥大细胞(mc)脱颗粒抑制剂或其组合。

在一个方面,本文所述方法中的周围神经病是小纤维神经病(sfn)。

在一个方面,本文所述方法的受试者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另一方面,本文所述方法的受试者患有2型糖尿病。

在一个方面,本文所述方法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p物质或其组合被局部施用。

在一个方面,本文所述方法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是钙通道阻断剂或经典受体电位(trpc)通道阻断剂。在另一方面,本文所述方法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是钙释放激活钙(crac)通道阻断剂。

周围神经病的确定、诊断和/或评估可以根据标准指南进行,例如在diabetescare2010;33:2285-93,diabetescare2010;33:2629-34,jperiphernervsyst2013;18:153-61,和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2009;94:2157-63中定义的。特别地,这可以包括,例如,使用神经病症状评分(neuropathysymptomscore,nss)和犹他早期神经病量表(utahearlyneuropathyscale)问卷(jperiphernervsyst2008;13:218-27)的症状评估,由神经病残疾评分(neuropathydisabilityscore,nds)和nis(ll)量化的身体检查,使用medoctsaii热和振动分析仪(medocltd.,israel)的定量感官测试(quantitativesensorytesting),使用vikingiiipemg仪器(viasyshealthcare,madison,wi)的神经传导研究(nerveconductionstudies),自动化测试(autonomictesting)(handbookofclinicalneurology2013;115:115-36),和通过采用1%氯化乙酰胆碱与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监测仪(moorinstruments,millwey,devon,england)的离子电渗疗法的神经轴突反射相关血管舒张(narv)。参见例如neurology2003;60:297-300和journalofneurology,neurosurgery,andpsychiatry2006;77:927-32。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多伦多标准(torontocriteria)分类,如例如diabetescare2010;33:2285-93所述。为了确保具有宽范围的神经病严重度的受试者的组,患者群体将被分类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神经病,并且将从每个类别招募大致相同数量的患者。

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色甘酸,β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例如沙丁胺醇,左旋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吡布特罗,丙卡特罗,克仑特罗,奥西那林,非诺特罗,甲磺酸比托特罗,利托君,异丙肾上腺素,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班布特罗,奥达特罗和茚达特罗),酮替芬及其盐(例如富马酸酮替芬),甲基黄嘌呤,吡嘧司特,槲皮素,奥马珠单抗,色甘酸钠,色甘酸钠胶囊剂(gastrocrom),全身性酮替芬(ketotifensystemic)和萨地同。

钙通道阻断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二氢吡啶类(例如氨氯地平,阿雷地平,阿折地平,巴尼地平,贝尼地平,西尼地平,氯维地平,伊拉地平,依福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马尼地平,尼卡地平,硝苯地平,尼伐地平,尼莫地平,尼索地平,尼群地平和普拉地平),非二氢吡啶类(例如维拉帕米,加洛帕米和芬地林),苯并硫氮杂(例如地尔硫),米贝拉地尔,苄普地尔,氟桂利嗪,氟司必林,芬地林,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和齐考诺肽。

钙释放激活钙通道阻断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例如wo2005/009954(例如,synta-66(n-(2',5'-二甲氧-[1,1'-二苯基]-4-基)-3-氟异烟酰胺),wo2010/122089(例如,(2,6-二氟-n-(1-(2-苯氧基苄基)-1h-吡唑-3-基)苯甲酰胺)和(2,6-二氟-n-(1-(4-羟基-2-(三氟甲基)苄基)-1h-吡唑-3-基)苯甲酰胺),us8524763,wo2013/164769,wo2013/164773,wo2009/017819,wo2011/042797,us8377970,us8921364,us8623871,us8614321,us7816535,wo2012056478,wo2011063277和wo2011042797中所述的那些。

经典受体电位(trpc)通道阻断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skf96365和例如wo2006/023881,wo2008/138126,us8133998和us2012/0264804中所述的那些。

如本文所用,延迟本文记载的病症(外周神经病(pn),小纤维神经病(sfn)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发作,逆转本文记载的病症或降低获得本文记载的病症的风险意味着在由于病症/疾病(例如糖尿病)而具有升高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水平的受试者中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的量。已经发现患有糖尿病的受试者具有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增加。

如本文所用,加速创伤愈合意味着如本文所述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p物质或其组合导致加速或促进创伤愈合的细胞环境。例如,如本文所述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p物质或其组合可以导致细胞因子例如cxcl8,ccl2和cxcl7的释放,所述细胞因子各自是创伤愈合的第一阶段所必需的,由此促进创伤愈合。创伤愈合的第一阶段是持续约三天的炎症阶段,并且其后续是持续两到三周的增殖阶段。在慢性创伤中,这种线性进展被消除,并且特征为低度慢性炎症的存在。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剂、p物质或其组合的施用可以将慢性低度炎症转化为剧烈急性炎症阶段,其然后进展至增殖阶段并促进创伤愈合。

i.小纤维功能、皮肤p物质表达和慢性炎症的测量。

全身性炎症与周围神经病相关,并且在主要特征在于小纤维神经病的疼痛性神经病中更为明显。

研究了以下三组:55名健康对照受试者,80名非神经病和77名神经病dm患者。将神经病患者细分为31名无痛性神经病受试者和46名疼痛性神经病受试者的亚组。如图15所示,与其他两组相比,神经病组具有更高的血清水平瘦蛋白,g-csf(p<0.05),se-selectin,sicam,svcam,crp,tnfα和纤维蛋白原。与无痛性神经病相比,疼痛性神经病患者具有更高的sicam-1(p<0.05)和crp水平(p<0.01)。这些数据已被公布。还参见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2009;94:2157-63。

血清p物质在糖尿病性神经病患者中减少

如图1所示,血清sp在糖尿病患者和小鼠中降低。

肥大细胞(mc)脱颗粒在糖尿病患者中增加并且与炎症相关。

根据下文描述和先前定义的程序,从10名健康对照(非dm)和58名dm患者的皮肤活组织检查分析前臂皮肤中的未脱颗粒(黑色箭头)和脱颗粒的mc(红色箭头)(图2)。参见例如,annalsofneurology2010;67:534-41和annalsofneurology2010;68:888-98。使用标准技术用0.1%甲苯胺蓝染色mc(jperiphernervsyst2008;13:218-27,handbookofclinicalneurology2013;115:115-36,immunolrev2007;217:65-78,procnatlacadsciusa2006;103:7759-64和nature1982;297:229-31),并且发现其与对照受试者相比更加脱颗粒。有趣的是,1型糖尿病(t1dm)患者(n=25)与1型糖尿病(t2dm)患者相比具有分别更低数量的总mc和脱颗粒mc,(19±11vs26±18,p=0.076)和(16±11vs22±17,p=0.095)。

巨噬细胞激活在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中朝向m1极化。

根据先前定义的方法,通过免疫荧光评估dm患者和非dm患者的皮肤中的hla-dr+/cd68+(m1-)和cd206/cd68+(m2-)巨噬细胞的数量。参见例如jperiphernervsyst2008;13:218-27,handbookofclinicalneurology2013;115:115-36,immunolrev2007;217:65-78,procnatlacadsciusa2006;103:7759-64和nature1982;297:229-31。如图3所示,存在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肤处的增加的m1/m2比率。m1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图4,小图a)和il-1β(图4,小图b)的基因表达也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肤中升高,而m2相关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减少(图4,小图c)。

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降低。

基于以上内容,并且不希望受理论束缚,小纤维功能看起来与p物质表达相关,并且与其他炎症标志物(例如中性内肽酶表达,肥大细胞脱颗粒,和m1/m2比率)反向相关。这特别是通过上文呈现的数据显示,其中在糖尿病患者中,p物质减少,中性内肽酶表达增加,并且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加,其与全身性炎症和在上肢和下肢两者处增加的m1/m2巨噬细胞比率相关。如上所述,炎症与糖尿病性神经病有关。参见例如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2009;94:2157-63;diabetescare2009;32:680-2,diabetescare2013;36:3663-70,naturereviewsneurology2011;7:573-83,diabetes2009;58:1634-40和diabetes2009;58:2376-85。部分基于肥大细胞脱颗粒在糖尿病患者中增加的这个新发现,并且鉴于肥大细胞脱颗粒、炎症和糖尿病性神经病之间的相关性,假设(并且事实上在下文中显示)在糖尿病受试者中使用肥大细胞的治疗性稳定剂将延迟周围神经病发作,逆转周围神经病或降低受试者获得周围神经病的风险。

ii.局部小纤维神经病治疗和肥大细胞稳定化在预防或逆转小纤维神经病中的功效

a.在stz-dm小鼠模型中观察到类似的相关性

c57bl/6jstz-dm小鼠具有降低的皮肤sp和增加的nep表达。

小鼠患有糖尿病八周。与其非dm同窝出生仔畜相比,在dm小鼠中sp基因表达降低且nep增加(图7)。

stz-dm小鼠的皮肤中脱颗粒mc的数量增加。

通过甲苯胺蓝染色评估来自非dm和具有8周dm的stz-dmc57b16小鼠的背部皮肤活组织检查中的完整的或未脱颗粒的和脱颗粒的mc的数量。用0.1%甲苯胺蓝(ph2)(细胞质颗粒在蓝色背景上呈紫色)异染性地染色切片。由不知情的(blinded)观察者确定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的细胞数量和程度,并且脱颗粒被评分为广泛(>50%的颗粒表现出融合,染色改变,和从细胞挤出),中等(10-50%的颗粒改变)或不存在。参见例如jperiphernervsyst2008;13:218-27,handbookofclinicalneurology2013;115:115-36,immunolrev2007;217:65-78,procnatlacadsciusa2006;103:7759-64和nature1982;297:229-31。非dm和stz-dm小鼠也用mc稳定剂色甘酸二钠(dscg)腹膜内处理十天。未观察到非dm和stz-dm之间的mc的总计数的差异。然而,与非dm对照相比,在stz-dm小鼠中,广泛脱颗粒的mc的数量增加,而未脱颗粒的细胞的数量减少。色甘酸二钠能够在stz-dm小鼠中有效减少脱颗粒细胞的数量(图8)。

在stz-dm小鼠和不表达sp(tac1ko)及其nk1受体(nk1rko)的ko小鼠中m1/m2巨噬细胞比率增加。

使用与在上述人样品中相同的方法,观察到c57bl/6jstz-dm小鼠中增加的m1/m2比率。为了评估sp在这些变化中的作用,还测试了不表达sp的速激肽前体1缺陷型小鼠(tac1-/-)和缺陷在于sp经由其发挥其作用的主要受体(受体nk-1r)的小鼠(nk1r-/-)。测试了非dm和stz-dmko小鼠两者及其正常同窝出生仔畜。

与非dm相比时,c57bl/6jstz-dm小鼠具有更高的m1/m2比率(图9)。此外,与其同窝出生仔畜相比时,非dmnk1rko和tac1ko具有增加的m1/m2比率。与在c57bl/6j小鼠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与非dm同窝出生仔畜相比时,stz-dm同窝出生仔畜也具有增加的m1/m2比率。stz-dm正常同窝出生仔畜和ko小鼠之间不存在差异。

b.mc稳定化

用色甘酸二钠进行mc稳定化降低m1/m2比率。

在还测试其创伤愈合能力的非dm和stz-dmc57b16小鼠中评估10天的色甘酸二钠(dscg)腹膜内施用的效果。治疗结束后10天进行的测量显示dscg处理对非dm小鼠没有效果(图10)。还参见woundrepairandregeneration2013;21:a45-a。然而,未用dscg处理的stz-dm小鼠具有高m1/m2比率,而dscg处理将该比率降低至与非dm小鼠类似的水平。

糖尿病和sp或其受体nk1r的缺乏增加皮肤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评估了il-6和kc(等同于人il-8)皮肤基因表达,发现它们在stz-dmc57b16中和在非dm和stz-dmnk1rko和tac1ko小鼠两者中均增加(图11)。有趣的是,糖尿病没有导致ko小鼠的任何变化。这个结果支持了糖尿病在皮肤水平上诱导慢性炎症。此外,sp或其受体nk1r的缺乏诱导甚至更强烈的炎症,所述炎症不被糖尿病的诱导进一步影响。这支持了糖尿病诱导的sp缺乏是观察到的结果的主要因素。

p物质的局部施用通过在晚期创伤愈合阶段诱导急性早期炎症应答和减少糖尿病相关慢性炎症而改善创伤愈合。

在非dm和stz-dm小鼠背部创建的6mm切除创伤中的每日局部p物质(sp)施用在造成创伤后三天增加了il-6表达和m1/m2比率,模仿急性创伤中的创伤愈合的急性炎症阶段(图12)。然而,在第10天,sp在stz-dm小鼠中减少了这些炎性因子两者,其与非dm小鼠相比时增加。这些结果支持了局部sp治疗恢复了创伤愈合动力学,并且甚至可能更重要的是,减少了长期糖尿病相关的慢性皮肤炎症。

ienfd在wtstz-dm和tac1ko小鼠中减少,并且局部sp或dscg治疗在stz-dm小鼠中使其恢复。

在不知情的模式中,评估了未用或用如上所述局部sp施用治疗10天时间的非dm和dm中的创伤附近的正常皮肤区域中的ienfd(图13和14)。非dm小鼠中sp治疗对ienfd无明显效果。然而,dm小鼠趋于具有更低的ienfd,并且sp治疗将ienfd增加至与非dm小鼠相似的水平。在评估用dscg进行mc稳定化的效果的初步研究中发现类似的结果。更具体地,与四只未经治疗的dm小鼠(55±17,p<0.05)相比,两只dm小鼠中的dscg治疗倾向于在ienfd方面具有有益效果(151±55纤维/mm)。在tac1ko小鼠中的初始观察也表明减少的ienfd(28±12,n=2只小鼠),其以与在sp治疗之后的前述实验(41±16,n=2)相似的方式改善。

iii.局部sp治疗在1型dm和2型dm动物模型中预防和逆转sfn的功效。

基于之前证明的藻酸盐水凝胶和通用dna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参见例如,procnatlacadsciusa2012;109:19590-5,biomaterials2010;31:1235-41和advancedmaterials2011;23:1117-21),本文预期用嵌有dna纳米容器的藻酸盐水凝胶进行受控局部皮肤sp释放。一个目的是用sp装饰dna纳米结构,所述dna纳米结构基于尺寸和形状设计成延迟所结合的nk1受体的内化,由此延长其激活。另外,由于细长结构可以引起更大的nk1r激活,另一个目标是用相同量的sp装饰不同形状的dna纳米结构并研究nk1r激活。另外的目的包括例如开发更复杂的纳米结构,其仅在第二结构域的变构激活之后展示sp,其将允许特异性靶向表皮内神经纤维。

局部和全身性mc稳定化治疗在t1dm和t2dm动物模型中预防sfn的功效。

如上述数据所示,人和实验性糖尿病两者都与增加的mc脱颗粒有关。近期工作还显示,mc缺陷与受损的创伤愈合有关,并且消除了sp在创伤愈合方面的有益效果。参见例如,woundrepairandregeneration2013;21:a45-a和diabetologia2011;54:s471-s。用dscg治疗逆转了这些异常,并且还将m1/m2比率降低至正常水平。这些结果与已经显示mc稳定化在喂食西方饮食的小鼠中减少肥胖、炎症和脂肪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的其他研究相容。参见例如natmed2009;15:940-5。局部或全身性的肥大细胞稳定化将减少皮肤炎症,应当因此预防sfn的发生。

mc脱颗粒通过由钙池操纵钙(storedoperatedcalcium,soc)介导的升高的胞质钙水平控制,并且在较小程度上,通过经典受体电位(trpc)通道控制。最好地表征的soc通道是钙选择性orai(calciumselectiveorai),也被称为由mc表达的钙释放激活钙(crac)通道。mc的激活刺激orai通道对钙流入开放。orai/crac通道在mc效应器功能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其基因切割严重减少mc脱颗粒和促炎介质释放的事实而证实。参见例如natureimmunology2008;9:89-96。显示小分子orai/crac通道阻断剂强有力地抑制mc脱颗粒(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chemistry&cellbiology2011;43:1228-39)和t细胞激活(the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2001;276:48118-26)。选择性orai通道阻断剂在例如wo2010/039036和wo2005/009954中描述。本文还预期了双orai/trpc通道阻断剂。

局部组合sp和mc稳定化治疗在1型dm和2型dm动物模型中预防和逆转sfn的功效。

正在进行的研究已经显示,与wt小鼠相比时,tac1ko小鼠具有增加的mc脱颗粒,而dm的诱导不诱导类似于在wt小鼠中诱导的mc脱颗粒的增加。另外,局部创伤sp治疗在mc缺陷型小鼠中缺乏在wt小鼠的创伤愈合中看到的有益效果。这些结果表明sp和mc之间已经知晓的相互作用,其也可以由mc表达nk1r受体的事实而预期(jinvestdermatol2007;127:362-7,woundrepairregen1998;6:8-20,和procnatlacadsciusa2010;107:4448-53)。用sp和mc稳定化试剂的组合局部治疗应当在预防和逆转sfn方面具有加性效应,如果不是协同效应的话。

尽管我们已经描述了这个的大量实施方式,但显然我们的基本实例可以被改变以提供利用本公开的化合物和方法的其它实施方式。因此,将意识到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而不是由已经作为实例表现的具体实施方式限定。

本申请通篇引用的所有引文(包括参考文献,授权专利,公布的专利申请和共同未决专利申请)的内容特此通过引用整体明确并入本文。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符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知的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