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黑豆叶提取物及从其分离的黄酮醇苷作为活性成分的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或用于抗氧化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409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包含黑豆叶提取物及从其分离的黄酮醇苷作为活性成分的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或用于抗氧化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或用于抗氧化的组合物,其包含黑大豆叶提取物及其分离的黄酮醇苷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发明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人高卡路里的摄入,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也被称为成人或现代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卫生和福利部分析了2010年至2012年第五次韩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结果报告了至少有两种疾病一起发生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非常高,占韩国男性的30.4%,女性的28.5%,由此引发的心脏病和脑中风已成为韩国第二大和第三大死亡原因。上述现象是由代谢平衡失败引起的代谢废物,以及释放毒素失败而在人体内积累的废物而产生的症状,导致人体各项功能的丧失,已知这种症状发展成代谢综合征,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所述代谢综合征通过立即引起冠状动脉内损伤而引起心脏病或中风,通过降低肾脏消除盐分的能力引起高血压,增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比例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加重血液凝固,或者使2型糖尿病导致高血糖和胰岛素分泌紊乱,导致眼睛、肾脏和神经的损伤。α-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在碳水化合物消化过程结束时所涉及的酶,其中对其有抑制活性的物质可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并抑制饭后血糖水平的快速升高,使得这些物质被用于控制糖尿病和肥胖患者(int.j.obes.11(增刊2):28,1987)。同时,据报道,现有的血糖调节剂如阿卡波糖等药物的连续使用对抑制血糖上升有很强的作用,但是这种连续服用可能会引起副作用,例如由大肠中的淀粉分解菌的异常发酵引起的低血糖性休克,由未消化的淀粉立即流入大肠引起的气体发生、腹胀、腹泻等(j.pharm.exp.ther.,241:915-920,1987;糖尿病护理,14:732-737,1991)。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比现有药物更安全、副作用更小的降血糖药。二肽基肽酶-4(dpp-4;ec3.4.14.5)功能上属于丝氨酸蛋白酶(barretta.j.等,arch.biochem.biophys.,318:247-250,1995),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包括肾脏、肝脏和小肠(hegen,m.等,《免疫学杂志》,144:2908-2914,1990)。dpp-4是降解小肠中胰高血糖素样蛋白-1(glp-1)的关键酶(mentlein,r.等,欧洲生物化学杂志,214:829-835,1993)。也已知glp-1响应于摄入小肠的营养素,因此对于餐后血糖水平的控制,胰岛素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creutzfeldt,wo.等,糖尿病护理,19:580-586,1996)。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dpp-4抑制剂已经显示出其作为非常强的治疗剂的潜力,并且正在加速开发ddp-4抑制剂的研究。近来,随着成人疾病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也大量增加。作为代表性的血管障碍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疾病,随着脂质和纤维元素积聚在动脉壁上而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吸烟、肥胖、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等。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在脑动脉或冠状动脉发生,发展成如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循环系统疾病。ldl的氧化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硬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因素(circulation,91:2488-2496,1995;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17:3338-3346,1997)。在身体内外外产生的氧化应激将血液中的ldl转化为氧化型ldl,然后通过粘附分子流入内膜。流入其中的氧化型ldl被单核细胞吞噬,从而形成泡沫细胞并产生脂纹,这是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与身体或成人疾病老化有关的各种疾病是由体内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引起的。这些自由基对细胞膜内的不饱和脂肪酸、核苷酸和巯基连接起反应,从而导致组织损伤,包括细胞生物化学性质的变化。dpph是一种自由基,其中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作为评估抗氧化活性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另外,活性氧(ros)由来自氧的正常代谢的天然副产物形成,并且在细胞信号传导和体内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在诸如紫外线(uv)暴露或热暴露的环境压力下,ros水平可能大大增加,导致对细胞结构造成相当大的损害。而且,已知90%的现代人疾病与活性氧有关,特别是与癌症、动脉硬化、糖尿病、脑中风、心肌梗塞、肝炎、肾炎、特应症、帕金森病和炎症与其相关。氧的使用对人体有氧能量代谢至关重要,其中在呼吸过程中供给人体的一部分氧被转化为ros(o2·-、ho·、roo·、h2o2等),这是正常细胞代谢的副产物,因此对细胞造成氧化应激。位于细胞质中的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在过氧化物酶体(细胞器)内将h2o2分解成水和氧的酶,并且在哺乳动物的肝细胞或红细胞中也以高浓度存在,使其在保护细胞免受h2o2引起的氧化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physiol.rev.50:319-375,197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主要分布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激活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并诱导成泡沫细胞,加速动脉硬化的发作(动脉粥样硬化.147:213-225,1999)。近来,已知在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mcp-1的增加诱导炎症细胞进入脂肪组织,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j.clin.endocrinol.metab.90:2282-2289,2005;生物分子.5:1563-1579,2015)。由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导致的纤溶蛋白病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活性增加有关(糖尿病.41:1009-1015,1992)。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肝细胞分泌的pai-1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血液凝固和血栓溶解过程的不平衡,从而导致血液凝固增生(j.clin.invest.88:1067-1072,1991)。事实上,pai-1似乎在急性心肌梗塞中增加,也被认为是心肌梗塞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新英格兰医学期刊.313:1557-1563,1985)。大豆是一年生植物,属于蚕豆科,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通常作为食用植物种植。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质,还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黄豆中含量较高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黄豆苷、染料木苷、异黄酮(isf)、丙二酸脱氢酶(6“-o-丙二酰染料木甙)、大豆黄素和染料木黄酮。通过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对大豆(黄豆)的功能性进行了许多研究。更具体地说,据报道,大豆(黄豆)对预防成人疾病具有效果,例如抑制冠心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的发作,抑制骨质疏松、激素相关疾病、高脂血和动脉硬化等。同时,黄豆叶片由三五片小叶组成,覆盖着短绒毛。如下面的表1中所示,这种黄豆叶中含有的成分与黄豆或其根中的成分非常不同。黄豆叶中含有极少量的异黄酮,它是大豆的主要成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用作功能材料。然而,近来已经发现,大豆叶中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根据其生长季节而变化,特别是在发芽后90天收获的大豆叶含有大量的山奈酚。因此,本发明人曾经公开过黄豆叶提取物对肥胖、高脂血、动脉硬化、脂肪肝或糖尿病有作用(韩国专利注册号10-1158856)。【表1】黑豆与黄豆(glycinemax.(l.)merr.)属于同一科豆科,但是它们是彼此不同的植物。在韩国,黑豆(seoritae,heuktae;一种典型的黑豆,青仁黑豆;g.max(l.)merr.seoritae)、韩国小黑豆(seomoktae,rhynchosianulubilis)等属于黑豆。特别地,本发明中的黑豆包括所有的黑色豆,如黑色涂层大豆(glycinemax(l.)merr.seoritae),韩国小黑豆(rhynchosianulubilis)等。在韩国,黑豆被称为“药豆(yak-kong)”,也被认为对养血、治疗中风、改善视力、治疗头痛等有作用,因此广泛用于民间疗法,还用于东方医学中的退热剂、解毒剂和其他药用。近来,由于黑豆种皮中所含的花青素和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黑豆已被广泛地用作保健食品的原料(lee,l.-s.等,韩国食品科学技术期刊,46:757-761,2014)。然而,对黑豆功能材料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同时,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将其公开为相关的现有技术,黄豆叶提取物,其部分或分离的化合物有效地抑制酰基辅酶a的活性: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活性,抑制血液和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增加,抑制了主动脉窦病变的大小的增长和巨噬细胞在动脉病变中的沉积,并调节与肥胖和动脉硬化有关的基因的表达(韩国专利注册号10-1158856),还证明了槲皮素改善了肥胖动物模型zucker大鼠中的炎症和代谢综合征的状态(rivera,l.等,肥胖症16:2081-2087,2008),但迄今为止,还不知黑豆叶提取物和其含有的黄酮醇苷用于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效果。因此,本发明人试图找到有效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特别是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肪肝、高脂血、动脉硬化或其并发症的物质。因此,本发明人公开了,与黄豆叶提取物相比,通过水、有机溶剂或其混合溶剂提取的黑豆叶提取物以及分离的黄酮醇苷,对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肪肝、高脂血、动脉硬化等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或治疗效果更显著,并且对抗氧化活性也具有优异的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发明详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或抗氧化的组合物,其包含黑豆叶提取物及其分离的黄酮醇苷作为活性成分。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黑豆叶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而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黄酮醇苷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减轻代谢综合征的保健功能性食品,所述保健功能性食品包含黑豆叶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此外,本发明提供用于预防或减轻代谢疾病或其并发症的保健功能食品,所述保健功能食品包含黄酮醇苷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而且,本发明提供抗氧化用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选自黑豆叶提取物、黄酮醇苷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中的一种作为活性成分。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氧化用化妆品组合物,所述化妆品组合物包含选自黑豆叶提取物、黄酮醇苷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中的一种作为活性成分。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抗氧化的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添加剂包含选自黑豆叶提取物、黄酮醇苷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中的一种作为活性成分。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及其分离的黄酮醇苷类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效抑制ldl氧化和ddp-4,并有效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中黑豆叶提取物抑制由高脂饮食引起的体重和体脂增加,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非酯化脂肪酸(nefa)、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homa-ir),降低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与tc的比例,降低血液中肝毒性指标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和谷氨酸转氨酶(gpt)的含量,增加脂肪组织中血浆脂联素水平和脂联素的表达,增加肝脏的ampk活性,调节与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在超重或肥胖的成年男性和女性中具有极好的降低腰围/臀围比的能力,降低血浆nefa和tg浓度,增加血浆hdl-胆固醇的浓度,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增加红细胞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减少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tbars,降低炎性细胞因子mcp-1和pai-1、以及作为脂肪细胞中分泌的激素抵抗素的浓度,并增加血浆脂联素的浓度,因此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肥胖症、胰岛素抵抗、脂肪肝、高脂血、动脉硬化或与之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并且由于其优异的抗氧化活性而被有效地用作抗氧化组合物。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标准物质的hplc分析图。图2是黄豆(glycinemax.(l.)merr.)70%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图3是黑豆(glycinemax.(l.)merr.seoritae)70%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图4是韩国小黑豆(rhynchosianulubilis)70%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图5是黄豆(glycinemax.(l.)merr.)叶70%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图6是黑豆(glycinemax.(l.)merr.seoritae)叶70%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图7是韩国小黑豆(rhynchosianulubilis)叶70%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图8是黄豆(glycinemax.(l.)merr.)叶70%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7.5-15分钟放大)。图9是黑豆(glycinemax.(l.)merr.seoritae)叶70%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7.5-15分钟放大)。图10是韩国小黑豆(rhynchosianulubilis)叶70%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7.5-15分钟放大)。图11是黄豆(glycinemax.(l.)merr.)叶95%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图12是黑豆(glycinemax.(l.)merr.seoritae)叶95%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图13是韩国小黑豆(rhynchosianulubilis)叶95%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图。图14是黄豆(glycinemax.(l.)merr.)叶75%乙醇提取物富含黄酮醇苷的部分的hplc分析图。图1至13表示浓度为10mg/ml,图14至15表示浓度为1mg/ml。图15是黑豆(glycinemax.(l.)merr.seoritae)叶75%乙醇提取物富含黄酮醇苷的部分的hplc分析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制备黄酮醇苷化合物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7显示了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的肝脏中,作为adipor1的下游机制的ampk酶活性的变化。图18显示了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腹部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变化。图19显示了在由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中,调节脂肪酸降解和胰岛素信号传递的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的表达的变化。图20显示了在由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的肝脏中,用于传递胰岛素信号的基因(glut-2、irs-2、foxo1和foxa2)的表达的变化。图21显示了在由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的肝脏中,作为adipor2下游机制的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转录因子(pgc-1、pparα、pparγ和pparδ)的表达的变化。图22显示了在由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的肝脏中,下游基因(cpt-1α、acc1、acc2和fas)表达的变化。图23显示了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的腹部脂肪组织中,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调节剂的insr、irs-1、glut-4和tnfα基因表达的变化。图24显示了在高脂肪饮食诱导的小鼠的腹部脂肪组织中作为脂肪分解调节剂的hsl和ucp3表达的变化。图25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试验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的腰臀比。图26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图27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血浆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图28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的血浆hdl-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图29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试验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中致动脉粥样化指数水平的变化。图30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中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变化。图31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中红血球抗氧化物酶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图32显示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中红细胞抗氧化物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图33显示在临床研究中摄取试验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受试者中红细胞抗氧化物酶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变化。图34显示在临床研究中摄取试验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受试者中作为脂质过氧化物的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性物质(tbars)的浓度变化。图35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血浆mcp-1(一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图36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血浆pai-1(一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图37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血浆抵抗素(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的水平的变化。图38显示了在临床研究中服用受试物质12周之前和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血浆脂联素(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的水平的变化。发明模式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黑豆叶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优选地,黑豆叶提取物是通过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但不限于此:1)加入提取溶剂提取黑豆叶;2)过滤步骤1的提取物;和3)在减压下浓缩步骤2的过滤提取物,并干燥所得浓缩物以制备黑豆叶提取物。在所述方法中,步骤1的黑豆叶可以是生长的、市售的等,没有限制。每个黑色豆的叶子可以用作黑豆叶,其中黑色豆可以是黑豆、韩国小黑豆等,但不限于此。在所述方法中,步骤1的提取溶剂优选水、醇及其混合物和有机溶剂。醇优选为c1至c2低级醇,并且低级醇还优选为乙醇和甲醇。提取方法优选为振荡提取、索氏提取和回流提取,但不限于此。优选添加干燥黑豆叶量的倍的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更优选倍。提取温度优选为更优选为最优选为室温,但不限于此。另外,提取时间优选为小时,更优选为小时,最优选为24小时,但不限于此。此外,提取次数优选为次,更优选为次,最优选为2次,但不限于此。在上述方法中,步骤2的减压浓缩和干燥过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使用的常规方法进行。上述获得的黑豆叶提取物可以在冷藏库中储存直至使用。代谢综合征优选为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肪肝、高脂血、动脉硬化或其并发症,但不限于此。并发症优选为冠状动脉疾病、心绞痛、颈动脉疾病、脑中风、脑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结石、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白内障、肾病、神经病、慢性炎症和感染,但不限于此于此。黑豆叶提取物的特征在于抑制由高脂肪饮食引起的体重增加和体脂肪增加,降低空腹血糖、hba1c、nefa、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hdl-胆固醇与总胆固醇的比例,降低got和gpt水平(血肝毒性指标),增加脂肪组织中血浆脂联素水平和脂联素的表达,增加肝脏中的ampk活性,并调节肝脏和脂肪组织中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肪代谢有关的基因表达。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hplc分析以比较黑豆叶和黄豆叶的每种乙醇提取物之间的活性成分,证明黑豆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含有大量的槲皮素糖苷和异鼠李素糖苷,而黄豆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含有大量的山奈酚糖苷,因此两种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不同(参见实验例1的图1至15和表3和4)。此外,确认了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糖苷化合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这对于碳水化合物代谢非常重要的(参见实验例2的表5)。此外,证明了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抑制dpp-4活性(一种降解胰高血糖素样蛋白-1(glp-1)的关键酶),这对调节餐后血糖水平有大的作用(参见实验例3的表6)。此外,证明了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增加高葡萄糖诱导的胰β细胞中的胰岛素分泌(参见实验例4的表7和实验例5的表8)。此外,显示了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这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非常重要的早期因素(参见实验例6的表9)。此外,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参见实验例7的表10)。此外,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对活性氧(ros)积累具有抑制活性(参见实验例8的表11)。此外,为了鉴定黑豆叶提取物对代谢综合征,特别是高脂血、糖尿病、肥胖症和脂肪肝的效果,通过小鼠模型进行实验,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饮食组(阴性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对照组)和喂食高脂饮食与黑豆叶提取物的组(实验组)。结果,在12周的喂食期后,对照组的体重显著增加,而实验组体重增加被抑制了17.8%,并且腹部脂肪组织重量的增加也被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肌肉重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肝脏重量下降,因此表明黑豆叶提取物显著抑制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脂肪肝(参见实验例9的表12)。此外,测量小鼠的肝组织中tc和tg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每克肝脏的tc含量显著减少了30.4%,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每克肝脏的tg含量显著减少了50.6%(参见实验例9的表13)。此外,通过从禁食后从小鼠模型收集的血液分离的血浆,测量其空腹血糖、hba1c、nefa、胰岛素和homa-ir水平,测定作为脂质含量指标的tc,hdl-胆固醇/tc和tg水平,以及作为肝脏功能指标的got和gpt。结果表明,服用青仁黑豆叶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空腹血糖降低、hba1c降低、nefa降低、胰岛素降低、homa-ir降低、脂联素增加。另外,实验组证明tc降低、hdl-胆固醇与tc的比例增加、甘油三酯减少、got降低、gpt降低(参见实验例9的表14)。而且,为了观察黑大豆叶提取物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检查从小鼠取出的肝脏组织中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的活性。实验组中的活性显著增加约三倍(参见图17)。另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定量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在施用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的实验组中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增加。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脂联素基因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显着增加(参见图1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的表达显著增加(参见图19)。此外,用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glut-2和irs-2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并且叉头框o1(foxo1)和叉头框a2(foxa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参见图20)。此外,与脂肪酸氧化和胰岛素敏感性相关的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和pparδ的表达增加,脂肪累积相关pparγ表达下降。补充黑豆叶提取物上调ppar的转录辅因子pgc-1基因的表达水平,其有效调节脂质代谢(参见图21)。脂肪酸氧化相关cpt-1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α)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脂肪累积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acc2和脂肪酸合酶(fas)的表达显著降低(参见图22)。此外,与对照组相比,作为腹部脂肪组织中胰岛素敏感性调节剂的胰岛素受体insr、irs-1和glut-4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参见图23)。与对照组相比,脂肪组织相关因子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解偶联蛋白-3(ucp3)降解的表达增加(参见图24)。此外,为了鉴定黑大豆叶提取物对代谢综合征,特别是高脂血、糖尿病和肥胖症的补充作用,对岁超重(bmi>23)或肥胖(bmi>25)且空腹血糖达100mg/dl以上的亚健康成年男性和女性进行临床试验。降低腰围/臀围比例的能力非常好,血浆nefa和tg浓度下降,血浆hdl-胆固醇浓度升高,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下降,红细胞过氧化氢酶、sod和gr活性增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tbars降低,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mcp-1、pai-1和抵抗素的浓度降低,血浆脂联素浓度升高,在12周后,在实验组(施用黑豆叶提取物)与对照组(施用安慰剂)相比(参见实验例10的图25至38)。因此,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可以有效地用作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可以是淀粉、糊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聚维酮、胶体二氧化硅、磷酸氢钙、乳糖、甘露醇、太妃糖、阿拉伯胶、预胶化淀粉、玉米淀粉、粉末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欧巴代、羟基乙酸淀粉钠、巴西棕榈蜡、合成硅酸铝、硬脂酸、硬脂酸镁、硬脂酸铝、硬脂酸钙、白糖、右旋糖、山梨醇、滑石等。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相对于组合物优选包含0.1-90重量份,但不限于此。换句话说,在实际的临床给药期间,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各种口服和肠胃外制剂给药。在制备成制剂的情况下,制剂可以通过使用稀释剂或赋形剂如填充剂、增量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等来制备。用于口服给药的固体制剂包括片剂、丸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其中该固体制剂可以通过将至少一种赋形剂例如淀、碳酸钙、蔗糖、乳糖、明胶等混入黑豆叶提取物中来制备。而且,除了简单的赋形剂之外,可以使用润滑剂如硬脂酸镁滑石粉。用于口服的液体制剂相当于悬浮液、内用液体、乳液、糖浆等,其中除了常用的简单稀释剂水和液体石蜡以外,还可以使用各种赋形剂,例如保湿剂、甜味剂、香料、防腐剂等。用于肠胃外给药的制剂可以包括无菌水溶液、非水溶剂、悬浮液、乳剂、冷冻干燥制剂和栓剂。非水溶剂和悬浮溶剂可以是丙二醇、聚乙二醇、植物油如橄榄油、可注射酯如油酸乙酯等。栓剂的基质可以是合成脂肪酸酯(witepsol)、聚乙二醇、吐温61、可可脂、月桂酸甘油酯、甘油明胶等。根据预期的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口服或胃肠外给药。在肠胃外给药的情况下,优选选择皮肤外用或腹腔内注射、直肠注射、皮下注射、静脉内注射、肌内注射或胸内注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饮食、给药时间、给药方法、排泄率、疾病严重程度等在某一范围内变化。本发明组合物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饮食、给药时间、给药方法、排泄速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在其范围内变化,基于黑豆叶提取物的量,每日剂量为0.0001至100μg/ml,优选为0.001至10μg/kg,并且可以每天给药1至6次。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与手术、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化学治疗和使用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方法组合使用。而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黄酮醇苷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黄酮醇苷化合物的特征在于是下式1至7的化合物:[式1][式2][式3][式4][式5][式6]和[式7]本发明包括由式1至7表示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由其制备的溶剂化物、水合物、外消旋体或立体异构体。本发明可以以由式1至7表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形式使用,其中,通过药学上可接受的游离酸形成的常规酸加成盐可用作盐。而且,药学上可接受的金属盐可以通过使用碱来制备。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减轻代谢综合征的健康功能性食品,其包含黑豆叶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或减轻代谢综合征或其并发症的保健功能性食品,其含有黄酮醇糖苷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减轻代谢综合征或其并发症的健康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黄酮醇糖苷化合物是式1至式7的化合物。本说明书中的“保健功能食品”是指用在日常膳食中可能错过的营养素制备的一种,或对人体具有有用功能的原料或成分(功能性原料)。它也指通过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来维持和改善健康或者按照食品药品安全部专员的规定激活其生理功能,但不限于此,不应被解释为排除常规意义上的健康食品。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或黄酮醇糖苷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具有ddp-4抑制作用,并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并且还通过对小鼠模型的实验证明黑豆叶提取物具有预防代谢综合征的作用,因此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或黄酮醇苷可以有效地用作用于预防或减轻代谢综合征或其并发症的保健功能食品的活性成分。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或黄酮醇苷可以直接添加到食品中,也可以与其他食品或食品原料一起使用,也可以按照常规方法适当使用。活性成分的混合量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预防或改善)适当地确定。通常,保健功能食品中的化合物的量可以相对于整个食物重量加入0.01至90重量份。但是,为了健康和卫生的目的或者为了保健的目的长期使用,化合物的量可以等于或小于其范围,并且活性成分可以等于或大于其范围,因为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保健功能性饮料组合物可以含有各种调味剂、天然碳水化合物等作为常规饮料的附加成分,对其他成分没有特别的限制,排除以指定比例包含黑豆叶提取物或黄酮醇苷作为基本成分。天然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通常为每100g本发明组合物约1至20克,优选约5-12g。除了上述描述之外,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或黄酮醇苷也可含有各种营养补充剂、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调味剂例如合成调味剂和天然调味剂、着色剂和增强剂(奶酪,巧克力等)、果胶酸及其盐、海藻酸及其盐、有机酸、保护胶体增稠剂、ph调节剂、稳定剂、防腐剂、甘油、酒精、用于碳酸饮料的碳酸化剂。此外,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糖苷可以含有用于制备天然果汁和果汁饮料和蔬菜饮料的果肉。这些成分可以独立使用或与其组合使用。这些添加剂的比例并不重要,但通常选择在每100重量份本发明黑豆叶提取物0.1至约20重量份的范围内,或每100重量份本发明黑豆叶提取物的黄酮醇苷化合物0.0001至约0.02重量份。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氧化用药物组合物,其含有选自黑豆叶提取物、黄酮醇苷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的一种。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证明了与黄豆叶提取物(26.7-42.7%)相比,黑豆(glycinemax.(l.)merr.seoritae)叶和韩国小黑豆(rhynchosianulubilis)叶提取物在40μg/ml的浓度下具有54.5-93.1%的优异的ldl-抗氧化剂活性,由式1至5表示的黄酮醇苷化合物有有效的ldl-抗氧化剂活性(ic50值),ldl-抗氧化剂活性被抑制50%时的浓度为0.4-2.3μm,由式6至7表示的黄酮醇苷化合物在100μg/ml的浓度下具有55.7-65.7%的ldl-抗氧化剂活性(参见实验例6的表9)。另外,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与黄豆叶提取物(18.8-23.8%)相比,在200μg/ml的浓度下,黑豆叶和韩国小黑豆叶提取物具有36.5-64.6%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由式1至5表示的黄酮醇苷化合物在50μm的浓度下具有52.0-85.9%的有效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参见实验例7的表10)。此外,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结果表明,与黄豆叶提取物(8.1-36.2%)相比,在100μg/ml的浓度下,黑豆叶和韩国小黑豆叶提取物具有30.5-45.2%的ros积累的有效抑制活性,由式1至7表示的黄酮醇苷化合物在100μm的浓度下具有的ros积累抑制活性(参照实验例8的表11)。因此,通过鉴定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及其分离的黄酮醇苷对ldl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ros积累的抑制活性是优异的,它们可以有效地用作抗氧化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氧化用化妆品组合物,其含有选自黑豆叶提取物、黄酮醇苷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的化合物。通过鉴定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及其分离的黄酮醇苷对ldl-抗氧化剂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ros积累的抑制活性是优异的,它们可以有效地用作抗氧化化妆品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至少一类的与黑大豆叶提取物及其分离的黄酮醇糖苷化合物显示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活性成分。而且,本发明的化妆品组合物的具体制剂可以包括如润肤液、柔肤水、爽肤水、收敛剂、洗液、滋养乳液、保湿乳液、营养乳液、按摩霜、营养霜、湿润霜、护手霜、精华素、营养精华、面膜、肥皂、洗发水、洁面泡沫、洁面乳、洁面霜、润肤露、沐浴露、精华液、粉饼、散粉、眼影等。此外,化妆品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常用于化妆品领域的辅助剂,如脂肪物质、有机溶剂、增溶剂、浓缩剂和胶凝剂、软化剂、抗氧化剂、悬浮剂、稳定剂、成形剂、香料、表面活性剂、水、离子或非离子乳化剂、填充剂、螯合剂和络合剂、防腐剂、维生素、封闭剂、保湿剂、精油、染料、颜料、亲水或亲脂活化剂、脂囊泡或化妆品中常用的其他成分,(除了)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可优选含有0.005至90重量%的黑豆叶提取物及其分离的黄酮醇苷化合物,但是也可以以根据其用途,在其具有保湿效果并且不显示任何毒性的程度上,大于或小于其范围(分别包括在内)。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氧化用饲料添加剂,其含有选自黑豆叶提取物、黄酮醇糖苷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下面,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和实验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然而,下面的实施例和实验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因此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黑豆叶提取物的制备<1-1>黑豆叶乙醇提取物在忠清南道周边地区播种并在生长期后50天以一定时间段收获的黑豆(glycine(l.)merr.seoritae)叶和韩国小黑豆(rhynchosianulubilis)叶在热空气中干燥。在每100g干燥的黑豆叶和韩国小黑豆叶中加入1l50%、70%或95%的乙醇,之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天以获得提取物,并用滤纸收集乙醇可溶部分。将所得到的滤液以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再次过滤,然后将第一和第二乙醇可溶部分混合并减压浓缩,从而获得黑豆叶的乙醇提取物。<1-2>黑大豆叶的热水提取物在每100g干燥的黑豆叶和韩国小黑豆叶中,在85-90℃下加入1l蒸馏水2小时以获得提取物,重复进行两次提取。将得到的提取物用滤纸过滤除去沉淀,减压浓缩,得到热水提取物。<实施例2>从黑豆叶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黄酮醇糖苷将由实施例<1-1>得到的黑豆叶的乙醇提取物减压浓缩,以制备全部去除乙醇的水悬浮液。将水悬浮液缓慢吸附到合成吸收剂diaionhp-20树脂柱(95×200mm)中,然后用水洗涤未吸附物质。进行柱层析,用甲醇/水混合溶液(0:10→3:7→1:1→7:3→10:0)作为洗脱溶剂依次进行洗脱,从而得到五个馏分(a至e)。在五个馏分中,在馏分b和c中含有大量黄酮醇苷化合物。在馏分中,馏分b和c的组合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混合馏分(55.5g)。将混合馏分进行c18反相柱色谱(rp-c18,95×150mm),并在梯度条件(meoh/h2o=0:10→1:9→2:8→3:7→4:6→5:5→7:3)下用meoh/h2o混合溶液洗脱以获得七个馏分(bc1到bc7)。在馏分中,通过用甲醇/水混合物(1:1)作为洗脱溶剂进行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50×900mm),将级分bc2和bc3(21.0g)的组合再次分离成五个馏分(fr.1至fr.5)。在sephadexlh-20柱层析的5个馏分中,将馏分2(fr.2)施加至c18反相制备型hplc柱色谱(柱:ymc-packproc18,20×250mm,5μm,ymc,日本;洗脱速率:4.0ml/min;检测条件:uv254nm;制备hplc装置:带有pda检测器的shimadzulc-8a系列,日本),使用乙腈/水混合物(9:93)作为洗脱剂洗脱,最终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1(黄绿色)和式2所示的化合物2(黄绿色)。另外,在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的5个馏分中,对馏分4(fr.4)进行c18反相制备hplc柱层析(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并用乙腈/水混合物(3:22)溶剂洗脱,最终得到式6所示的化合物6(黄绿色)。此外,在sephadexlh-20柱层析的五个馏分中,将馏分5(fr.5)进行c18反相柱色谱(ods-sepak,merck,美国),并用甲醇/水混合物(1:4至3:7)洗脱,得到三个馏分(fr.5-1至fr.5-3)。在这些馏分中,将馏分5-1(fr.5-1)进行c18反相制备型hplc柱色谱(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并用乙腈/水混合物(9:91)洗脱,最终得到式3所示的化合物3(深褐色)和式4所示的化合物4(深褐色)。此外,将馏分5-2(fr.5-2)进行c18反相制备型hplc柱色谱法(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并用乙腈/水混合物(11:89)洗脱,最终得到式5所示的化合物5(黄绿色)。此外,将级分5-3(fr.5-3)进行c18反相制备型hplc柱色谱(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乙腈/水混合物(11:89),最终得到式7所示的化合物7。本发明制备黄酮醇苷化合物的方法的流程图在图16中示出。通过使用ft-nmr光谱仪(jeoljnm-eca600,600mhz,jeolltd.,日本)和质谱仪(esi-ms,安捷伦(agilent)6410三重串联四极杆lc/ms,安捷伦科技,美国)进行分离的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其结果示于下表2中。这些化合物分别被证明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式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式2)、槲皮素3-o-(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式3)、槲皮素3-o-(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式4)、槲皮素3-o-(2-α-d-吡喃鼠李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式5)、异鼠李素3-o-(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式6)和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式7)。[表2]<实施例3>来自黑豆叶提取物的富含黄酮醇苷的馏分为了证明黑豆叶的主要活性是黄酮醇苷的多功能功效,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富含黄酮醇苷的馏分。将由实施例<1-1>得到的黑豆叶的浓缩70%乙醇提取物(18.9g)溶于30%甲醇中以制备悬浮液。将30%甲醇悬浮液和等量的氯仿(chcl3)倒入分液漏斗中,使得得到的混合物通过分层进行分级。该过程重复进行三次,然后合并所得溶液并减压浓缩,得到30%甲醇部分(16.8g)。将该部分缓慢吸附到合成吸收剂diaionhp-20树脂柱(45×200mm)中,然后将未吸附物质用水洗涤。用甲醇/水混合溶液(0:1→1:4→3:2→2:3→4:1→1:0)作为洗脱溶剂依次进行洗脱,从而获得五个亚馏分(a至e)。通过薄层色谱(以下称为tlc)鉴定这些亚馏分,六个馏分中的馏分c是富含黄酮醇苷的组分(4.4g)。<对比例1>黄豆叶乙醇提取物的制备除了使用1kg黄豆叶代替黑豆叶(黑豆叶或韩国小黑豆叶)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1>中所述相同的方法制备黄豆叶的乙醇提取物。<对比例2>制备山奈酚糖苷1<对比例3>制备山奈酚糖苷2<对比例4>制备染料木黄酮糖苷(染料木黄酮)<对比例5>黄豆叶提取物中富含黄酮醇苷的馏分通过与实施例3中所述相同的方法制备来自大豆叶提取物的富含黄酮醇苷的部分(6.0g),不用大豆叶的70%乙醇提取物(24.6g)代替黑豆叶的70%乙醇提取物。<实验例1>黑豆叶和黄豆叶的乙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为了比较黑豆(黑豆或韩国小黑豆)叶或黄豆叶的各乙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将由实施例<1-1>和<对比例1>制备的乙醇提取物用滤纸(no.6)过滤,然后用0.45μm膜过滤器再次过滤所得滤液用于hplc。然后,使用hplc分析提取的活性成分(柱:brownleesppc18,4.6×100mm,2.7μm,perkinelmer,美国;溶剂:乙腈(b)/水(a)[b5-71%0-40分钟,b71-100%40-50分钟,b100-5%50-55分钟,b5%55-60分钟];样品:5-10μl;洗脱速度:1.0ml/分钟;检测条件:uv254nm;用于分析的hplc装置:具有pda检测器的shimadzu10a系列,日本)。结果,如图2至4所示,黄豆、黑豆(g.max(l.)merr.seoritae)和韩国小黑豆(rhynchosianulubilis)70%乙醇提取物中主要成分是大豆苷、染料木苷、异黄酮(isf)、6“-o-丙二酰基源生长素、大豆黄素、染料木黄酮等。另一方面,黄豆叶70%乙醇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异黄酮糖苷中的山奈酚化合物和紫檀碱化合物。作为黑豆叶片的黑豆和韩国小黑豆70%乙醇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异黄酮糖苷化合物中的槲皮素糖苷化合物和异鼠李素糖苷化合物,几乎没有检测到紫檀碱化合物。另外,在黑豆叶提取物中未检测到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它们是槲皮素糖苷和异鼠李素糖苷的甘草酸苷。因此,如图1至15所示,黑豆叶提取物与黑豆提取物的活性成分非常不同,与黄豆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也非常不同。换句话说,黑豆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是大量的槲皮素糖苷和异鼠李素糖苷,黑豆提取物中含有大豆苷、染料木苷、异黄酮(isf)、6“-o-麦芽酮木苷、大豆黄素、染料木黄酮等作为活性成分,黄豆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有大量的山奈酚糖苷。本发明中分析的黑豆和韩国小黑豆叶的组分与目前已知的文献的黄豆叶、黑豆和韩国小黑豆相比较,(ho,h.m.等,生物医学.pharmacother.,56:289-295,2002;zang,y.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化学,75:1677-1684,2011;yukh.j.等,食品化学,126:1057-1063,2011;yukh.j.等,农业食品化学期刊,59:12683-12690,2011;murai,y.等,nat.prod.commun.,8:453-456,2013;kim,u.-h.等,分子生物学,19:18493-18510,2014;li,h.等,j.med.food,18:899-908,2015;li,h.等,农业食品化学期刊,2015年7月26日.印刷前电子公开,pmid:26211813)连同图1至15的结果一起,其结果示于下表3中。[表3]如表3所示,表明黑豆和韩国小黑豆叶中所含的组分与黄豆叶非常不同。换句话说,黄豆叶含有大量的山奈酚糖苷和紫檀素,而黑豆和韩国小黑豆叶含有大量的槲皮素糖苷和异鼠李糖苷,并检测到紫檀碱类化合物,但含量很低。此外,使用通过<实施例3>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富含黄酮醇苷的馏分以及与<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的hplc装置和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地说,以注射提取液的浓度为1-10μg/ml、注入的提取液的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345nm进行分析。将作为标准化合物的黄酮醇糖苷溶解在乙醇中以制备6.25-500.0μg/ml范围内的标准溶液,并以如下方式绘制标准曲线:根据hplc分析条件,通过测试标准溶液来确定对应于x轴的参考标准的浓度和从对应于y轴的浓度的色谱图获得的峰面积值。用于分析的标准物质是黑豆叶的主要成分,槲皮素3-o-(2-α-d-吡喃鼠李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式1),和黄豆叶的主要成分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其中使用的每种标准物质具有95%或更高的纯度。结果,从图14和图15可以看出,在富含黄酮醇苷的部分中的黄酮醇苷的含量比在黑豆叶和黄豆叶的70%乙醇提取物中高得多,还证明黑豆叶中富含黄酮苷的部分中的指示剂组分的含量比黑豆叶的70%乙醇提取物中的指示剂组分的含量高9.9倍,如下表4所示。另外,通过wolfe等人的方法测量总酚和总黄酮含量(wolfek.,wux.,liur.h.食品化学,51:609-614,2003),证明黑豆叶的富含黄酮醇苷的部分中的总酚含量比在黑豆叶的70%乙醇提取物中高5.1倍,黑豆叶黄酮醇苷部分总黄酮含量比在黑豆叶70%乙醇提取物中高6.2倍。[表4]<实验例2>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为了研究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对碳水化合物代谢必需的α-葡糖苷酶活性的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具体而言,使用硝基苯酚法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如kato等人所述(j.med.chem.48:2036-2044,2005),稍作修改。通过单糖,如葡萄糖的发色团的光密度来测定积累量,其通过借助于α-葡糖苷酶水解底物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sigma-aldrich)而产生(ec3.2.1.20,贝克酵母)。将50μl缓冲溶液(70mm磷酸钙,ph6.8)、50μl溶解在50%dmso中的样品提取物或化合物、和50μlα-葡糖苷酶(0.1单位/ml)注入96孔板(nunctmco.),最后加入底物(5mm,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之后将所得平板在37℃下反应30分钟,加入2mnaoh终止反应。通过使用酶标仪(anthostmco.)在405nm测量产生的发色基团的量计算抑制活性。[表5]如表5所示,50μg/ml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显示约20.5~39.1%的α-葡糖苷酶抑制活性,100μm式1至7所示的黄酮醇苷化合物显示约8.7~63.9%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而50μg/ml黄豆叶提取物具有约15.6~26.7%的α-葡糖苷酶抑制活性。因此,可以看出,与黄豆叶提取物相比,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对α-葡糖苷酶具有显著优异的抑制活性。<实验例3>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对dpp-4抑制作用为了研究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对dpp-4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具体地,将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100μl/ml)和黄酮醇苷化合物(200μm)溶解在dmso中以制备样品溶液。然后,将10μl浓度为1μg/ml的人重组dpp-iv(prospec,美国)、78μl温育缓冲液(50mmtris,ph7.5)和2μl上述制备的样品溶液加入到96孔微量培养板中,之后加入10μl(终浓度达到40μm)底物丙氨酸-脯氨酸-7-氨基-4-三氟甲基香豆素(ala-pro-afc)(esp公司-enzymesystemproductco.),并引发反应。反应在室温下进行60分钟后,用荧光计测量产物产生的afc的量,并通过方程式1确定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的dpp-4抑制活性。阳性对照组是0.5μm的kr-62436溶液(西格玛奥瑞奇,美国;欧洲药理学杂志.518:63-70,2005),阴性对照组是不含样品的溶剂,因此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确定dpp-4抑制效果。[方程式1]dpp-4抑制活性(%)=100-(a/a1×100)a:样品的afc浓度a1:阴性对照组的afc浓度[表6]分类样品浓度dpp-4抑制活性(%)黑豆(seoritae)叶的50%乙醇提取物100μg/ml29.5±1.1黑豆(seoritae)叶的70%乙醇提取物100μg/ml36.0±1.5黑豆(seoritae)叶的热水提取物100μg/ml22.8±0.7式1(糖苷)200μm48.4±1.0式2(糖苷)200μm42.2±0.9式3(糖苷)200μm46.7±1.5式4(糖苷)200μm42.5±1.5式5(糖苷)200μm48.7±0.4槲皮素200μm14.5±1.5式6(糖苷)200μm39.4±2.5式7(糖苷)200μm48.1±3.1异鼠李素200μm21.6±0.5结果,如表6所示,100μg/ml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显示dpp-4抑制活性为22.8-36.0%,式所示的黄酮醇苷化合物在200μm的浓度下,dpp-4抑制活性为另一方面,作为槲皮素糖苷的式1至5的糖苷配基的槲皮素具有14.5%的低dpp-4抑制活性,与槲皮素相比,式1至5具有非常优异的dpp-4抑制活性(42.4%至48.7%)。另外,异鼠李素是式6和7的异鼠李素糖苷的糖苷配基,具有21.6%的dpp-4抑制活性,但式6和式7的dpp-4抑制活性分别为39.4%和48.1%,因此与异鼠李素相比非常优异。<实验例4>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和黄酮糖苷化合物的促胰岛素分泌活性的验证<4-1>细胞培养min6β-细胞是小鼠胰腺β细胞株,在含有15%fbs(gibco公司)、100单位/μ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的dmem(lonza公司)中于37℃、5%潮湿的co2培养箱中培养。<4-2>min6β-细胞中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测定将min6细胞接种到24孔板(1×105个细胞/孔)中并在37℃下在5%潮湿的co2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首先换成不含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之后将培养基放置60分钟,使得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样品以一定浓度放到含有30mm葡萄糖的dmem中,反应30分钟。对照组是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没有添加样品的组,并用elisa胰岛素试剂盒(alpcodiagnostics)测定分泌到培养基中的胰岛素。[表7]如表7所示,在胰岛β细胞中高葡萄糖(30mm)诱导的胰岛素分泌中,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的乙醇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式1至7)增加胰腺β-细胞中高葡萄糖(30mm)诱导的胰岛素分泌,特别是表明115日龄黑豆(seoritae)叶的70%乙醇提取物诱导胰岛素分泌量增加89.6%。另一方面,115日龄黄豆叶的70%乙醇提取物的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量非常低,为36.2%,这与本发明的115日龄黑豆(seoritae)叶的70%乙醇提取物形成明显对比。另外,与提取物相比,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的富含黄酮醇苷的部分的胰岛素分泌量显著增加,表明在100μl/ml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了206.4%。此外,由本发明的式4表示的槲皮素糖苷诱导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是槲皮素(糖苷配基)诱导的两倍。一般来说,与其糖苷相比,糖苷配基通常显示出更好的活性,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是意外的效果。此外,与作为糖苷配基的异鼠李素相比,本发明的式6和7表示的异鼠李素糖苷诱导的胰岛素分泌量显著增加,其中特别是式7表示的异鼠李素糖苷诱导的胰岛素分泌量比异鼠李素(其糖苷配基)的分泌量增加四倍。另外,对比例2和3(存在于黄豆叶提取物中的糖苷的和作为其糖苷配基的山奈酚)均导致胰岛素分泌量轻微增加19%或更少。因此,与黄豆叶提取物中存在的黄豆叶提取物、山奈酚糖苷、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相比,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和式1至7所示的糖苷具有显著优异的诱导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的能力。<实验例5>根据日龄比较黑豆(seoritae)叶胰岛素分泌诱导活性为了根据日龄来评估胰岛素分泌诱导活性,在50、65、80、95或115天时,从黄豆叶或黑豆(seoritae)叶中制备70%乙醇提取物,然后按照与<实验例4>中所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其结果示于下表8中。[表8]如表8所示,随着其日龄的增加,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诱导胰岛素分泌量的连续增加。<实验例6>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的ldl(低密度脂蛋白)-抗氧化活性的示例为了证明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的ldl-抗氧化活性,使用通过cu2+诱导ldl氧化并且测量二醛(其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物)的tbars(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性物质)方法(packer,l.ed.(1994)酶学方法第234卷,oxygeradicalsinbiologicalsystemspartd.学术出版社,圣地亚哥),并通过用略微修改的标准曲线对所产生的丙二醛的量进行定量(jeongt.s.等,bioorg.med.chem.lett.14:2719-2723,2004)。其结果示于下表9中。[表9]分类样品浓度ldl氧化抑制活性黄豆叶50%乙醇提取物40μg/ml33.0±0.3%黄豆叶70%乙醇提取物40μg/ml42.7±0.6%黄豆叶热水提取物40μg/ml26.7±0.3%黑豆(seoritae)叶的50%乙醇提取物40μg/ml93.1±0.6%黑豆(seoritae)叶的70%乙醇提取物40μg/ml91.1±0.4%黑豆(seoritae)叶的热水提取物40μg/ml54.5±0.3%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的50%乙醇提取物40μg/ml93.0±0.1%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的70%乙醇提取物40μg/ml91.9±0.4%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的热水提取物40μg/ml54.5±0.2%式1(糖苷)ic50值1.8μm式2(糖苷)ic50值1.9μm式3(糖苷)ic50值2.1μm式4(糖苷)ic50值2.3μm式5(糖苷)ic50值0.4μm式6(糖苷)100μm65.7±0.1%式7(糖苷)100μm55.7±0.5%对比例2100μm28.4±0.3%对比例4100μm41.3±0.5%如表9所示,在40μg/ml的浓度下,本发明的所有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均具有50%或更高的ldl氧化抑制活性,特别是50%和70%的乙醇提取物具有91%或更高的显著优异的ldl氧化抑制活性。另外,在40μg/ml的浓度下,所有黑豆(seomoktae)提取物均具有54%或更高的ldl氧化抑制活性,特别是50%和70%乙醇提取物具有91%或更高的优异的ldl氧化抑制活性。另一方面,在40μg/ml的浓度下,所有黄色大豆叶提取物的ldl氧化抑制活性小于43%,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绿仁黑豆叶或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提取物的ldl氧化抑制活性比黄大豆叶提取物更优异。此外,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中存在的式1至5的异鼠李素糖苷具有非常高的ldl氧化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0.4-2.3μm,而在100μm的浓度下,式6和7的异鼠李糖苷的ldl氧化抑制活性相对较高,分别为65.7%或55.7%。另一方面,对比例2和4中,在100μm的浓度下,黄色大豆叶提取物中的糖苷的ldl氧化抑制活性相对较低,分别为28.4%或41.3%。由此可以看出,与黄豆叶提取物中的糖苷相比,黑豆叶提取物中的糖苷具有明显优异的ldl氧化抑制活性。<实验例7>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类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评估为了证明本发明的黑大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将受试物质(200μg/ml或50μm)和dpph(1-二苯基-2-苦基肼基,25μm)分别溶于甲醇中。将2mldpph溶液与1ml测试物质溶液混合,之后将所得混合物充分搅拌。用uv/vis分光光度计以1分钟的间隔在517nm测量光密度20分钟以评估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程度。其结果显示在下表10中。[表10]如表10所示,在200μg/ml的浓度下,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全部在36%以上,特别是50%和70%的乙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优异,在48%以上。此外,在200μg/ml的浓度下,本发明的所有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在36%以上,特别是50%和70%的乙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优异,在54%以上。另一方面,在200μg/ml的浓度下,所有黄豆叶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小于24%,因此可以看出,与黄豆叶提取物相比,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或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提取物具有显著优异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此外,与提取物相比,本发明黑豆叶中富含黄酮醇苷的部分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增加,因此在50μl/ml的浓度下,具有优异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82%)。此外,<对比例2和3>中的黄豆叶提取物中的山奈酚糖苷和<对比例4>中的染料木黄酮糖苷的ldl氧化抑制活性小于8%,而本发明的所有黑豆叶提取物中的式1至5的黄酮醇苷的ldl氧化抑制活性在52%以上,可以看出黑豆叶提取物中的糖苷比黄豆叶提取物中的糖苷的ldl氧化抑制活性更优异。因此,可以看出,与黄豆叶提取物及其黄酮醇苷化合物相比,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黑豆和韩国小黑豆品种)及其黄酮醇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更优异。<实验例8>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对ros的积累抑制活性的评估为了证明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对ros的积累抑制活性,将raw264.7细胞接种于96孔板(5×104个细胞,100μl/孔)中,在37℃下在5%潮湿的co2培养箱中培养,培养至细胞数达到80%或更多。用dmem制备每种浓度的测试物质,然后将测试物质以每100μl/孔加入其中,反应2小时。然后用lps(1μg/ml)刺激细胞18小时,使得以15μm的终浓度加入dcfh2-da(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使其反应30分钟。一旦反应完成,将细胞用pbs洗涤5次,并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dcf的荧光值(480/530,ex/em)(hayakayam.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杂志,22:3356-3366,2003)。其结果示于下表11中。[表11]分类样品浓度ros积累抑制活性黄豆叶50%乙醇提取物100μg/ml8.1±0.8%黄豆叶70%乙醇提取物100μg/ml36.2±0.8%黄豆叶热水提取物100μg/ml18.7±0.4%黑豆(seoritae)叶的50%乙醇提取物100μg/ml40.4±1.1%黑豆(seoritae)叶的70%乙醇提取物100μg/ml45.0±0.6%黑豆(seoritae)叶的热水提取物100μg/ml30.5±0.7%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的50%乙醇提取物100μg/ml40.2±1.5%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的70%乙醇提取物100μg/ml45.2±0.1%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的热水提取物100μg/ml31.5±0.6%式1(糖苷)100μm37.3±1.8%式2(糖苷)100μm31.8±1.7%式3(糖苷)100μm44.1±2.8%式4(糖苷)100μm26.0±1.9%式5(糖苷)100μm23.7±1.4%式6(糖苷)100μm58.8±0.9%式7(糖苷)100μm21.9±0.6%如表11所示,在100μg/ml的浓度下,本发明的所有黑豆(seoriktae)叶提取物的ros积累抑制活性在30%以上,特别是50%和70%的乙醇提取物具有40%以上的优异的ros积累抑制活性。此外,在100μg/ml的浓度下,本发明的所有韩国小黑豆(seomoktae)叶提取物的ros积累抑制活性在31%以上,特别是50%和70%的乙醇提取物具有40%以上的优异的ros积累抑制活性。另一方面,在100μg/ml的浓度下,所有黄豆叶提取物的ros积聚抑制活性小于36%,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黑豆叶和韩国小黑豆叶提取物)比黄豆叶提取物的ros积累抑制活性更优异。此外,可以看出,在100μm的浓度下,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中的式1至7的黄酮醇苷化合物的ros积累抑制活性为22至59%。因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和黄酮醇苷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炎活性。<实验例9>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在动物模型体内的代谢综合征预防作用的示例为了观察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对代谢综合征,特别是高脂血、糖尿病、2型糖尿病、肥胖症和脂肪肝的作用,进行下列实验。<9-1>动物的繁殖实验动物是从日本的slc进口的c57bl/6j雄性小鼠。使动物适应实验室环境,使其以正常饮食(ain-76a饮食)和水自由喂食2周,之后将6周龄的健康小鼠用于实验。实验组分类如下:(1)正常饮食(ain-76a饮食)的阴性对照组;(2)喂以高脂饮食(60千卡%高脂饮食;dyetsinc.)的对照组;和(3)喂食补充了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的乙醇提取物(1%,wt/wt饮食)的高脂饮食的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了12周的实验,观察脂滴、抗糖尿病和抗肥胖作用。在恒定温度(25±2℃)、恒定湿度(50±5%)和12小时间隔(照明早上7点至晚上7点)的光周期的一定条件下维持动物繁殖室的环境,其中实验动物分成组,每组3到4只,并允许自由饮食和喝水。每周在特定时间测量并记录他们的饮食摄入量和体重,在禁食12小时后,每隔2周用edta包被的毛细血管收集下腔静脉的血液,其中使用edta来防止其凝结。为了测定生化参数,将血液样品在4℃以3000rpm离心15分钟,其中在血液收集后30分钟内进行分离,使得血浆在-70℃下储存并在之后分析。在实验期结束时,实验动物在处死前禁食12小时,之后收集其血液并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处理。然后,在采血后立即取出各实验动物的器官组织(脂肪组织、胰脏、肝脏、肌肉),称重。将用于rna实验的那些保存在rna稳定化溶液(qiagen)中,使得在1周内分离出rna,并用液氮淬灭,将其储存在-70℃冰箱中。<9-2>动物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验证将来自阴性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偏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shoctest)(软件,sas研究公司,美国)评估各组之间的显著差异,当显著差异小于5%时,认为结果是统计学显著的(p<0.05)。这意味着在具有不同上标a、b和c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9-3>体重和脂肪组织、肝脏和肌肉重量的变化的测量实验例<9-1>的每个实验动物的体重和腹部脂肪组织、肝脏和肌肉重量的测量结果显示在下表12中。[表12]*a、b、c:表示在具有不同上标a、b和c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如表12所示,与实验开始时相比,在12周后,正常饮食的阴性对照组的体重增加,为12.5±1.1g,喂食高脂饮食的对照组体重增加,为23.6±0.5g,而用黑豆(seoritae)叶的乙醇提取物喂养高脂饮食的实验组的体重增加量为19.4±1.3g,由于补充乙醇提取物,体重增加率被抑制了17.8%。12周后,阴性对照组腹部脂肪组织重量为0.60±0.06g,对照组为1.06±0.07g,实验组为0.98±0.10g,由于乙醇提取物的补充,体内脂肪的增加被抑制。12周后,阴性对照组肌肉重量为0.29±0.01g,对照组为0.32±0.01g,而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相比,补充了黑豆(seoritae)叶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增加至0.34±0.00g。12周后,阴性对照组肝脏重量为1.29±0.05g,对照组为1.56±0.10g,而补充黑豆(seoritae)叶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降至0.98±0.10g,使得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脂肪肝被显著抑制。<9-4>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测定在实验例<9-1>禁食后,测定从每个实验动物收集的肝组织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根据folch等人(j.biol.chem.226:497-509,1957)的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每种实验动物的肝脂质,之后通用从牙山制药(韩国)购买的酶测定试剂盒测量tc和tg含量,其结果显示在下表13中。[表13]*a、b、c:表示在具有不同上标a,、b和c的组之间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如表13所示,对照组肝脏tc含量为1.48±0.06mg/g肝脏,但实验组(1.03±0.05mg/g肝)显著下降30.4%。另外,对照组的肝脏tg含量为44.93±3.67mg,但实验组(22.18±2.25mg/g肝)明显下降50.6%。<9-5>血脂生物指标的分析在实验例<9-1>中禁食后,从每只实验动物收集的血液中分离出血浆,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非酯化脂肪酸(nefa)、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之后测定作为脂质含量指标的tc、hdl-胆固醇/tc和tg水平,以便测定作为肝功能指标的got和gpt。具体地,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20,日立医药,日本)测量血糖和nefa,用easya1ctm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infopia有限公司,韩国]测定hba1c,用胰岛素elisa试剂盒(alpcodiagnostics,美国)测定胰岛素浓度,并用脂联素elisa试剂盒(r&dsystems,inc.,美国)测量脂联素浓度。根据参考文献(matthews等,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res.commun.341:507-514,2006),通过方程式[胰岛素浓度(ng/ml)×24.8×葡萄糖浓度(mg/dl)÷405]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作为脂质组合物生物指标的tc、hdl-胆固醇、tg浓度,和作为肝功能生物指标的got和gpt浓度,均用购自牙山制药(韩国)的单独测量试剂盒进行量化。其结果显示在下表14中。[表14]*a、b、c:表示在具有不同上标a、b和c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5)。如表14所示,阴性对照组的空腹血糖是106.0±2.8mg/dl,对照组的空腹血糖是143.7±3.9mg/dl,而补充黑豆(seoritae)叶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空腹血糖显著下降至124±8.6mg/dl。阴性对照组hba1c为4.4±0.0%,对照组为4.6±0.1%,实验组hba1c显著下降至4.2±0.0%(p<0.05)。阴性对照组nefa为2.3±0.1meq/l,对照组为1.9±0.1meq/l,实验组nefa显著下降至1.4±0.0meq/l(p<0.05)。阴性对照组胰岛素为0.3±0.0meq/l,对照组为3.4±0.3meq/l,实验组胰岛素明显降至0.9±0.2meq/l(p<0.05)。阴性对照组homa-ir指数为1.8±0.4,对照组homa-ir指数明显增加至28.6±0.6,实验组homa-ir指数显著降至6.8±1.6(p<0.05)。另外,脂联素是一种肥胖抑制性激素,作用于肥胖抑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抗动脉硬化,阴性对照组的脂联素为12.8±0.3μg/ml,对照组为9.7±0.6μg/ml,实验组显著增加至12.6±6.6μg/ml(p<0.05)。阴性对照组tc为111.3±2.6mg/dl,对照组为145.5±3.9mg/dl,而补充黑豆(seoritae)叶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tc降至126.7±9.3mg/dl。阴性对照组的hdl胆固醇比例为52.3±5.4%,对照组为42.6±3.8%,而实验组显著增加至55.6±1.0%(p<0.05)。阴性对照组tg为139.8±10.5mg/dl,对照组为88.2±5.7mg/dl,而实验组tg显著降低至59.2±3.0mg/dl(p<0.05)。与正常饮食喂养12周的阴性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的对照组患有脂肪肝症状,并且血液肝毒性指标go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gp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含量增加,阴性对照组got含量为56.2±1.3iu/l,对照组为69.8±2.7iu/l,而补充黑豆(seoritae)叶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got降至62.9±2.3iu/l。阴性对照组gpt含量为33.5±1.3iu/l,对照组为40.2±1.9iu/l,实验组gpt含量显著降至28.5±1.1iu/l(p<0.05),低于阴性对照组,表明对肝脏有保护作用。<9-6>动物组织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分析为了研究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对肝酶活性以及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具体地,从实验例<9-1>的阴性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取出的肝组织中证实了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酶活性。从肝脏组织分离微粒体,用ampk测定试剂盒(cyclex有限公司,日本)测量肝脏ampk活性。结果如图17所示,通过adipor1激活的ampk酶的活性在实验组中显著增加,比对照组多三倍。另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实验例<9-1>的阴性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除去的肝脏和腹部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方面进行了证明。使用trizol(ambion,美国)溶液和rneasy微型试剂盒(qiagen,美国)从每个肝脏和腹部脂肪组织提取rna,之后用quantitect逆转录酶试剂盒(qiagen)制备cdna并且将该cdna用作模板,用sybrgreensupermix试剂(appliedbiosystemsco.)在实时rt-pcr装置(appliedbiosystems7500实时pcr系统,生命科学,美国)上展示cdna的扩增过程,其中使用了sybrgreen,其特征在于与dsdna一起并入寡聚体中以扩增每个基因。因此,证明了使用的引物在pcr扩增过程中形成约150至200bp的单扩增子,其中引物序列与下表15中所示的相同。[表15]将基因表达水平表示为cdna被扩增以致其荧光达到饱和的点处的pcr循环数,之后通过gapdh的值校正所得数值,从而最终将得到的值计算为相对于摄入高脂肪饮食的对照组的相对值。结果如表15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补充了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的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血浆脂连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如图18所示。其脂联素基因在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如图19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补充了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的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的adipor1和adipor2的表达显著增加,所述adipor1和adipor2是肝脏中的脂联素受体。如图20所示,实验组glut-2和irs-2的表达明显增加,其受ampk调节并增加肝脏中的胰岛素敏感性,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叉头框o1(foxo1)和叉头框a2(foxa2)的表达显着下降。而且,如图21所示,用于调节adipor2下游机制所致肝细胞中脂质代谢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pparγ和pparδ)基因以及作为ppar转录辅因子的pgc-1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变为有效调节脂质代谢。换言之,与对照组相比,补充了黑豆(seoritae)叶的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中的用于增强脂肪酸氧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pparα和pparδ的表达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内脂肪堆积增加的pparγ表达显著降低,pgc-1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而且,如图2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通过转录因子调节脂肪酸氧化的cpt-1α基因表达显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调控脂肪积累的acc1、acc2和fas基因表达显著降低。此外,如图2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补充了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的乙醇提取物的实验组中作为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剂的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irs-1和glut-4的基因表达有效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用于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的tnfα表达显着降低;并且如图2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调节脂肪组织降解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解偶联蛋白-3(ucp3)的表达增加。<实验例10>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预防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的示例为了研究本发明的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对代谢综合征,特别是高脂血、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作用,进行以下临床研究。<10-1>临床研究对象的选择和设计这一临床研究经过庆北国立大学的机构审查委员会(irb)审查和批准后进行(批准号:knu2015-0032,批准日期:2015年4月9日)。在半数健康的成年男性和女性中测试黑豆(seoritae)叶的功效,所述成年男性和女性超重(bmi>23)或肥胖(bmi>25),年龄为35至65岁且空腹血糖高于100mg/dl,其中对照组以2g/天的剂量摄取玉米淀粉作为安慰剂对照物质,或者实验组以12g/天的剂量服用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持续12周,从而在测试之前和之后进行各种身体测量和血液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受试者人数分别为20人左右。通过在测试期间每两周进行一次监测来研究可能发生的测试食物的摄入和副作用或不适(腹泻,肠气的发生,眩晕,胃痛,呕吐等)。进行营养调查、24小时饮食记录、身体测量、身体成分测定、腰围和臀围测量、血压和空腹血糖测量、处方食物分配、采血和尿液收集,总共进行四次(0、4、8和12周)。在测试之前(0周)和之后(12周)收集禁食12小时后的空腹血液和尿液。将收集的血液收集到肝素处理过的试管中,然后通过在1000xg和4℃下离心分离血浆15分钟,使得到的血浆在-70℃下保存直到样品分析。<10-2>临床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通过使用spss统计程序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所有临床研究结果表示为每个实验组的平均值和标准误差,并且通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各组间平均差异的显着性检验。通过duncan的多重范围测试(统计原理和程序,macgraw-hill,1960),多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的水平进行测试,并进行t检验以比较试验前后各组之间的值,并比较摄取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值,因此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结果是统计学显著的。<10-3>黑豆(seoritae)叶补充前后身体成分和体重的测量分别在服用受试物质前后12周测量受试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p)、腰围和臀围(juwonmedical,韩国),之后测量腰围/臀围比率,其结果示于图25中。如图25所示,在摄入测试物质之前各组之间没有差异。此外,对照组在12周后的腰围/臀围比没有差异,而黑豆(seoritae)叶中摄入后的实验组腰围/臀围比明显下降了3.4%。<10-4>黑豆(seoritae)叶补充前后血脂和糖尿病生物指标的分析在摄入测试物质之前和之后12周,测量全血的hdl-胆固醇、ldl-胆固醇、tc和tg浓度,并测定血浆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空腹血糖。通过使用allain等人(临床化学.20:470-475,1974)的用于测定测试溶液(牙山制药试剂盒)的酶方法测定从实验例<10-1>的每个受试者获得的血液的tc。通过使用asanpharmaceuticals的试剂(临床化学.28:1379-1388,1982)测定hdl-胆固醇。根据比色法的原理,用mcgowan等人的酶方法(临床化学.29:538-542,1983)用甘油三酯的试剂(牙山制药试剂盒)测定血液中的中性脂质浓度,通过[(tc-hdl-胆固醇)/hdl-胆固醇]]计算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根据使用酶法的比色法的原理,用测定游离脂肪酸的试验溶液(非酯化脂肪酸,nefa试剂盒,和光,大阪,日本)测定血浆nefa。利用用于测量葡萄糖的商业化试剂(牙山制药试剂盒)来测定血浆葡萄糖的含量。如图26至30所示,对照组在12周后的血浆nefa、甘油三酯、hdl-胆固醇和葡萄糖浓度没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的实验组的血浆nefa浓度明显下降了11.9%,血浆tg浓度与摄入前相比显著下降21.1%。另外,由于血浆hdl-胆固醇浓度显著增加11.6%,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也显著下降15.8%。此外,服用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的实验组血浆葡萄糖浓度与其摄入前相比显著下降了9.1%。<10-5>黑豆(seoritae)叶补充前后抗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在摄入测试物质之前和之后12周测定过氧化氢酶和sod(红细胞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过氧化物含量。过氧化氢酶用于降解过氧化氢并通过aebi等人(欧洲生物化学期刊.48:137-145,1974)的修改和补充方法测定其活性。sod是用于催化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降解成h2o2和o2的反应的酶,其中通过测定碱性状态下的sod抑制连苯三酚的自动氧化的程度来测量其活性,根据marklund等人的修改方法(欧洲生物化学期刊.47:469-474,1974)。当通过消耗nadph的gr作用将gssg还原成gsh时,通过测量nadph降低的程度来测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欧洲生物化学期刊.112:109-115,1969)。通过tarladgis等人的tbars方法测定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农业与食品科学杂志.15:602–604,1964)。如图31至34所示,与摄入前相比,摄入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后红细胞过氧化氢酶、sod和gr活性分别增加了9.5%,7.9%和46.3%,与对照组相比,摄入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tbars显著降低(20.9%),即使与对照组相比时,在摄入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后与其摄入前相比显著下降(13.9%)。<10-6>黑豆(seoritae)叶补充前后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脂肪细胞分泌激素含量的测定在摄入受试物质之前和之后12周测量血浆mcp-1、pai-1、抵抗素和脂连蛋白浓度。通过用多重检测试剂盒(伯乐公司-bio-rad,美国)测定mcp-1、pai-1和抵抗素,并用人总脂联素/acrp30(r&dsystems)测定脂联素。mcp-1和pai-1是炎性细胞因子。抵抗素和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中抵抗素是所谓的成人疾病如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主要原因,而脂联素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如图35至38所示,摄入黑豆(seoritae)叶提取物后,血浆mcp-1、pai-1和抵抗素浓度分别比摄入前下降20.0%、27.9%和14.2%。摄入黑豆(seoritae)叶后,血浆脂联素浓度比摄入前明显增加9.9%。工业适用性本发明的黑豆叶提取物及其分离的黄酮醇苷化合物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效抑制ldl氧化和ddp-4,有效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中黑豆叶提取物抑制由高脂饮食引起的体重和体脂质量增加,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游离脂肪酸、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hdl-胆固醇与总胆固醇的比例,降低血液肝毒性生物指标got和gpt的含量,增加脂肪组织中血浆脂联素水平和脂联素的表达,增加肝脏ampk活性,调节肝脏和脂肪组织中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在超重或肥胖的成年男性和女性中有极好的降低腰围/臀围比的能力,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和血浆甘油三酯的浓度,增加血浆hdl-胆固醇浓度,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增加红细胞过氧化氢酶、sod和gr活性,减少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tbars,降低炎性细胞因子mcp-1和pai-1的浓度,以及作为脂肪细胞中分泌激素的抵抗素,并增加血浆脂联素的浓度,因此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肥胖症、胰岛素抵抗、脂肪肝、高脂血、动脉硬化或与之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并且由于其优异的抗氧化活性,其还可有效地用作抗氧化组合物。序列表<110>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120>包含黑豆叶提取物及从其分离的黄酮醇苷作为活性成分的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或用于抗氧化的组合物<130>2016fpo-05-012_pct<150>kr10-2015-0116976<151>2015-08-19<160>44<170>kopatentin3.0<210>1<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agtttcccagccagcagatt20<210>2<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atccatcaccacagccttca20<210>3<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cccatcaccactccttctga20<210>4<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4gtccgagtctccacagcaat20<210>5<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5catgccgaagatgacgttac20<210>6<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6cgatacacataagcggcttc20<210>7<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7ctcatctacctctccatcgt20<210>8<211>19<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8aacactcctgctcttgtct19<210>9<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9gattgtcatctgtgtgctgg20<210>10<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0tagggatgattccactcagg20<210>11<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1ctgcactcctggaagaagaa20<210>12<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2gttcttcgtctggcttgaca20<210>13<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3tgtgagtggttcagaggcat20<210>14<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4ttctgtagtgccagcaagct20<210>15<211>19<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5tgggccctaattcggtcat19<210>16<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6ttgggtcaggcggttcatac20<210>17<211>23<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7ccttcaaccaccccttctctatc23<210>18<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8gtggctgtggtgatgttgct20<210>19<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19tttgtcatcgccctctgctt20<210>20<211>22<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0gcagcgatttcctcaaaagact22<210>21<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1gccccacagaaggtgattga20<210>22<211>21<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2agcgtagtgagggtgccttgt21<210>23<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3ttcgagggtgatgaaggact20<210>24<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4actctgggtctatggcgaat20<210>25<211>24<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5ctgaacaaagatgacaacgaggaa24<210>26<211>23<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6cttacagatggttgggcaaactt23<210>27<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7cctgaacatcgagtgtcgaa20<210>28<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8gtactggcatttgttccggt20<210>29<211>22<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29gagaagagactggctcggaaga22<210>30<211>22<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0gcctattctgcccaactcaact22<210>31<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1gtgcagccaagactctgtat20<210>32<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2ggtcgctacaccacttcaat20<210>33<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3cctgaacatcgagtgtcgaa20<210>34<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4gtactggcatttgttccggt20<210>35<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5gcagcctcaacatggaatgt20<210>36<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6gttgcggttcttcttctgga20<210>37<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7tgggagattctcctgttgac20<210>38<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8aggtggagatgcaggttcta20<210>39<211>31<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39ctcagatcatcttctcaaaattcgagtgaca31<210>40<211>25<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40cttcacagagcaatgactccaaagt25<210>41<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41agacccgatacatgaacgct20<210>42<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42taaggccctcttcagttgct20<210>43<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43ggtcggaaaccatcgtcatt20<210>44<2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400>44atccatcaccacagccttca20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