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色素蛋白光稳定性的包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112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色素蛋白光稳定性的包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主要涉及化妆品和食品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提高色素蛋白光稳定性的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活性色素由于其生理活性、安全性和天然的色泽,在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天然活性色素普遍面临稳定性差的问题,特别是一类色素蛋白:即由发色基团与蛋白质亚基组成的色素,由于与蛋白质相结合,其稳定性更差。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就是两种典型的色素蛋白。藻蓝蛋白主要存在于蓝藻、红藻和隐藻中,是这些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捕光色素之一,特别是在螺旋藻中的含量高达10%-20%(郝玮,潘岭.螺旋藻藻蓝蛋白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2):111-113)。藻蓝蛋白在620nm具有特征吸收,较高浓度下可呈现美丽的宝石蓝,较低浓度为天蓝色,所以可作为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藻蓝蛋白具有多种皮肤功效:它可以减少活性氧(ROS)对皮肤角质细胞的损伤,缓解皮肤过氧化压力(CastangiaI,MancaML,Catalán-LatorreA,MaccioniAM,FaddaAM,ManconiM.Phycocyanin-encapsulatinghyalurosomesascarrierforskindeliveryandprotectionfromoxidativestressdamage.JMaterSciMaterMed.2016Apr;27(4):75.);也可以通过局部使用,发挥显著的皮肤抗炎活性(ManconiaM,PendásJ,LedónN,MoreiraT,SinicoC,SasoL,FaddaAM.Phycocyaninliposomesfortopicalanti-inflammatoryactivity:in-vitroin-vivostudies.JPharmPharmacol.2009Apr;61(4):423-30.);还可以提高机体抗过敏能力(RemirezD,LedónN,GonzálezR.Roleofhistamineintheinhibitoryeffectsofphycocyanininexperimentalmodelsofallergicinflammatoryresponse.MediatorsInflamm.2002Apr;11(2):81-5.);藻蓝蛋白可促进皮肤角质细胞增殖及成纤维细胞迁移,具有延缓皮肤衰老,促进皮肤更新的功效(CSGur,DKErdogan,InvitroandinvivoinvestigationsofthewoundhealingeffectofcrudeSpirulinaextractandC-phycocyanin;MadhyasthaHK,RadhaKS,NakajimaY,OmuraS,MaruyamaM.uPAdependentandindependentmechanismsofwoundhealingbyC-phycocyanin.JCellMolMed.2008Dec;12(6B):2691-703.);藻蓝蛋白还能促进伤口愈合(MadhyasthaHK,RadhaKS,NakajimaY,OmuraS,MaruyamaM.uPAdependentandindependentmechanismsofwoundhealingbyC-phycocyanin.JCellMolMed.2008Dec;12(6B):2691-703.);而且,藻蓝蛋白能够提升小鼠抵抗60Coγ辐射损伤(王程,杨金平,罗炜,柯鸿,蒋瑶,苏子颖.藻蓝蛋白、铁皮石斛多糖及两者配伍对辐射损伤模型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南药学,2016,10:1033-1036.)。总而言之,藻蓝蛋白在化妆品及食品领域有着很好的功效和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藻蓝蛋白的特殊结构:四吡咯发色基团结合蛋白亚基,这种结合方式导致其稳定性差,包括耐热性和光照稳定性。特别是在光照下,藻蓝蛋白容易失活褪色(欧瑜,叶瑞玲.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稳定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4):11-14),导致藻蓝蛋白的颜色呈现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而也限制了藻蓝蛋白的应用。有很多学者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比如欧瑜等发现0.5mol/L-2mol/L的NaCl能提高藻蓝蛋白稳定性(欧瑜,叶瑞玲.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稳定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4):11-14);王巍杰等在2010年第09期《粮油加工》发表了《螺旋藻藻蓝蛋白微囊的制备工艺》,该文献公开了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囊材,对螺旋藻藻蓝蛋白(C-PC)进行微囊,通过试验确定了制备藻酸钠壳聚糖C-PC微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74%,转速600r/min,搅拌时间30min,针头距离凝胶浴液面10cm,滴加速度30滴/min,海藻酸钠浓度2.5%(w/v),壳聚糖浓度0.6%(w/v),C-PC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1∶4(w/w),CaCl2浓度2.0%(w/v)。但该工艺方法相对繁琐,且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张以芳等发现糖溶液能提高藻蓝蛋白热稳定性(张以芳,刘旭川,李琦华等.螺旋藻藻蓝蛋白提取及稳定性试验[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3):230-232.),但是效果不明显,而且在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损失较大。并且,王兵等尝试将藻蓝蛋白进行包裹以提高稳定性,并提交了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10243071.X),通过螺旋藻藻蓝蛋白微囊和未微囊化的螺旋藻藻蓝蛋白做平行试验取平均值,微囊化的螺旋藻藻蓝蛋白的特征吸光值没有明显变化,证实了以微囊制备的螺旋藻藻蓝蛋白非常稳定,但是,该技术针对的是螺旋藻藻蓝蛋白不稳定,易失活变性,氧化变质,影响螺旋藻藻蓝蛋白的应用,没有根本上解决提高藻蓝蛋白光稳定性的技术瓶颈。巴斯夫也公开了一项与藻蓝蛋白稳定技术有关的发明(CN112014000067572):先通过酸或酶,将天然藻蓝蛋白降解,然后加入多酚类物质(主要是酚酸类物质)形成藻蓝蛋白降解产物-多酚络合物,其稳定性可显著提高,但该络合物的可见光吸收从天然藻蓝蛋白的620nm左右,降低到600nm左右,可判断出,色泽发生了部分改变。该专利也披露了,500ppm天然藻蓝蛋白溶于pH2的水中,光照加速实验5天(模拟30天货架期),颜色损失100%;如果同时加入100ppm的单宁酸,光照加速实验5天,颜色损失64%,有小幅提高。但是该技术模拟的是30天货架期,颜色已经损失64%,对于食品特别是化妆品领域,货架期长达2-3年,显然仅依赖多酚的作用不足以解决藻蓝蛋白光不稳定的性质,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现有技术可知多酚类物质对于藻蓝蛋白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为了满足食品特别是化妆品领域2-3年的货架期,因此现有技术进行了条件更加强烈的实验,结果发现多酚类物质虽然能够减少藻蓝蛋白的光降解,但是容易导致藻蓝蛋白溶液颜色由蓝色向绿色转变,更进一步的,还会导致绿色沉淀。因此,想要不改变藻蓝蛋白的天然结构,又希望能拥有稳定的蓝色,仍然是非常困难的。藻红蛋白也是四吡咯发色基团结合蛋白亚基结构的色素蛋白,在560nm左右有最大吸收而呈现红色,光照后容易褪色、沉淀或发生变色,面临类似藻蓝蛋白的应用困难(吕彩真,欧光南.红毛菜藻红蛋白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7(1):15-19.)。所以如果能够开发针对色素蛋白的光保护技术,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现状,特别是不改变色素蛋白的天然结构,又获得稳定的色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色素蛋白光稳定性的包合物及其应用,通过提供多酚类-环糊精包合物,显著降低光降解,还能维护色素蛋白准确的色泽,其在化妆品和食品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提高色素蛋白光稳定性的包合物,所述包合物为至少一种多酚分子或多酚分子部分基团处于环糊精空穴内形成的包裹物。本发明中,所述包合物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步骤1:称取至少一种多酚,加入乙醇,充分溶解。步骤2:称取环糊精,加入水,搅拌使溶解,置于水浴加热,边搅拌边将多酚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至包裹完全,冷却至室温,静置,抽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即获得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多酚、环糊精、多酚-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分别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多酚-环糊精物理混合物的红外光谱是多酚和环糊精光谱特征的叠加,若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多酚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多酚基团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本发明中,所述的多酚完全或部分基团处于环状糊精的空穴内。本发明中,所述的环状糊精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中的任意一种或进一步改性后得到的环糊精。优选地,所述的环状糊精为β-环糊精。更加优选的,所述的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本发明中,所述多酚包含至少两个苯酚环的化合物,每个苯环至少一个苯环氢被一个羟基所取代。本发明中,所述多酚的酚羟基可以与至少一种酸结合成酯,和/或与至少一种糖结合成苷,和/或其羟基氢被烷基或环烷基取代。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的多酚至少具有黄酮母核、二苯乙烯母核和两分子羟基苯丙烯酸形成的酯中的一种。更加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二苯乙烯母核的多酚优选白藜芦醇或者白藜芦醇苷。更加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黄酮母核的多酚优选二氢杨梅素。更加优选的,本发明中,两分子羟基苯基丙烯酸形成的酯优选二咖啡酰奎宁酸。本发明中,所述的包合物为含有多酚的植物提取物与环状糊精形成包合物与色素蛋白混合。本发明中,所述多酚-环状糊精的包裹方法是研磨法、溶剂回流法中一种或两种。本发明中,多酚-环状糊精的包裹过程通过超声、搅拌方法促进。本发明中,多酚-环状糊精的包裹采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中的一种或两种干燥方法干燥。本发明中,环状糊精和多酚的质量比是3:1-1000:1。优选的,本发明中,环状糊精和多酚的质量比为5:1-50:1。更加优选的,本发明中,环状糊精和多酚的质量比为5:1-20:1。本发明中,所述的色素蛋白结构包括发色基团与蛋白质亚基。优选的,本发明中,色素蛋白为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本发明中,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可与色素蛋白在固体状态按比例混合,形成固体混合物;或分别称取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和色素蛋白溶于5-100倍去离子水,溶液混合均匀,再干燥,即得到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和色素蛋白的均匀混合物。本发明中,多酚-环状糊精包合物与色素蛋白的质量比可以是1:20-100:1。优选的,本发明中,多酚-环状糊精包合物与色素蛋白的质量比优选1:10-50:1。更加优选的,本发明中,多酚-环状糊精包合物与色素蛋白的质量比为1:5-20:1。本发明中,多酚-环状糊精包合物与色素蛋白混合物中加入单糖、二糖或寡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填充剂。优选的,本发明中,赤藓糖醇、海藻糖、低聚木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填充剂。本发明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色素蛋白光稳定性的包合物,多酚类物质经过环状糊精包裹获得包合物,其具有良好的水溶解,可在各种食品、化妆品配方中广泛应用;多酚的环糊精包合物可提高色素蛋白的光稳定性,从而帮助色素蛋白维持天然的色泽和活性;而且,该发明不需要对色素蛋白进行预处理,不会对色素蛋白的结构进行改变,使得色素蛋白显著降低光降解,经过2年货架期的模拟实验,色素蛋白剩余率从接近0%提高到30%左右,还能维护色素蛋白准确的色泽,对于色素蛋白在化妆品和食品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与白藜芦醇的保护效果对比。图2显示为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与白藜芦醇的保护效果外观对比。在图2中,1-样品1、2-样品2、3-样品3、4-样品4、5-样品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氙灯老化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固体KBr、α-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白藜芦醇(501-36-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989-51-5)、橙皮苷(520-26-3)、二氢杨梅素(27200-12-0)、虎杖甙(27208-80-6)、3,4-二咖啡酰奎宁酸(14534-61-3)、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56973-66-1)、葡萄皮提取物(白藜芦醇含量10%,总多酚含量90%)、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30%,总多酚含量90%)、金银花提取物(3,4-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5%,总多酚含量80%);白藜芦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橙皮苷、二氢杨梅素、虎杖甙、3,4-二咖啡酰奎宁酸、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纯度均>98%;藻蓝蛋白为市售色价18的螺旋藻提取物,藻红蛋白以条斑紫菜为原料,按照文献方法制备(吕彩真,欧光南.红毛菜藻红蛋白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7(1):15-19.);α-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为市售医药级;赤藓糖醇、海藻糖、低聚木糖为市售食品级。实施例一:提高藻蓝蛋白光稳定性的多酚-环糊精包合物称取至少一种多酚,加入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环糊精,加入水,搅拌使溶解,置于40℃水浴,边搅拌边将多酚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4h,冷却至室温,静置0.5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1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多酚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多酚基团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藻蓝蛋白与多酚-环糊精包合物混合,溶于5倍去离子水,再冷冻干燥,即得到藻蓝蛋白与多酚-环糊精包合物的均匀混合物。实施例二:提高藻蓝蛋白光稳定性的多酚-环糊精包合物称取至少一种多酚,加入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环糊精,加入水,搅拌使溶解,置于80℃水浴,边搅拌边将多酚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8h,冷却至室温,静置2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3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多酚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多酚基团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藻蓝蛋白与多酚-环糊精包合物混合,溶于100倍去离子水,再喷雾干燥,即得到藻蓝蛋白与多酚-环糊精包合物的均匀混合物。实施例三: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对比测试一、实验样品准备称取白藜芦醇10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10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白藜芦醇含量10%。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白藜芦醇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白藜芦醇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二、实验平台氙灯老化仪器,波长范围290nm-800nm,实验条件为340nm下,辐照强度0.35W/m2,黑板温度45℃,光照射24h,模拟2年货架期。肉眼观察颜色和外观,并在620nm处检测吸光度。三、光保护效果藻蓝蛋白400ppm,溶于去离子水,放置于4℃,避光,为对照,标样品1。藻蓝蛋白400ppm,溶于去离子水,接受氙灯老化,为样品2。藻蓝蛋白400ppm,白藜芦醇40ppm,溶于去离子水,接受氙灯老化,为样品3。藻蓝蛋白400ppm,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400ppm(白藜芦醇含量10%),溶于去离子水,接受氙灯老化,为样品4。藻蓝蛋白400ppm,羟丙基-β-环糊精360ppm,溶于去离子水,接受氙灯老化,为样品5。实验结束后,对比外观,并在620nm处测试吸光度,计算藻蓝蛋白剩余率。藻蓝蛋白剩余率=(样品吸光度/对照样品吸光度)*100%。参见附图1和附图2。表1: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与白藜芦醇的保护效果对比样品名称氙灯老化后的颜色外观藻蓝蛋白剩余率样品1蓝色澄清透明100.00%样品2接近无色微浑浊2.10%样品3浅蓝绿色绿色沉淀14.50%样品4浅蓝色微浑浊36.40%样品5极淡蓝色微浑浊8.30%实施例四:白藜芦醇-α-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称取白藜芦醇5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α-环糊精10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α-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减压干燥,粉碎,即获得白藜芦醇-α-环糊精包合物,白藜芦醇含量5%;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白藜芦醇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白藜芦醇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白藜芦醇-α-环糊精包合物2g,藻蓝蛋白4g,海藻糖4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五:白藜芦醇-γ-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称取白藜芦醇2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γ-环糊精10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γ-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白藜芦醇-γ-环糊精包合物,白藜芦醇含量2%;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白藜芦醇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白藜芦醇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白藜芦醇-γ-环糊精包合物6g,藻蓝蛋白4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六: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称取白藜芦醇20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10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白藜芦醇含量20%;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白藜芦醇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白藜芦醇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1g,藻蓝蛋白5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七:二氢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二氢杨梅素8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8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二氢杨梅素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二氢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中二氢杨梅素含为10%;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二氢杨梅素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二氢杨梅素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二氢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4g,藻蓝蛋白4g,赤藓糖醇2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8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为8%;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1g,藻蓝蛋白20g,赤藓糖醇5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九:橙皮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橙皮苷5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8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橙皮苷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橙皮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中橙皮苷含为5%;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橙皮苷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橙皮苷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橙皮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20g,藻蓝蛋白1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虎杖甙-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虎杖甙8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8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虎杖甙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60℃减压干燥,粉碎,即获得虎杖甙-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中虎杖甙含为10%;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虎杖甙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虎杖甙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虎杖甙-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50g,藻蓝蛋白1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一:葡萄皮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葡萄皮提取物5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8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葡萄皮提取物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葡萄皮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葡萄皮提取物含5%;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葡萄皮多酚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葡萄皮多酚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葡萄皮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4g,藻蓝蛋白4g,海藻糖92g,溶于5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二:绿茶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绿茶提取物2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8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绿茶提取物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绿茶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中绿茶提取物含为2%;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绿茶多酚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绿茶多酚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绿茶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8g,藻蓝蛋白2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三:白藜芦醇二氢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白藜芦醇6g,二氢杨梅素4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8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白藜芦醇二氢杨梅素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白藜芦醇二氢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中总多酚含为10%;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白藜芦醇和二氢杨梅素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白藜芦醇和二氢杨梅素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白藜芦醇二氢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7g,藻蓝蛋白1g,海藻糖2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四: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白藜芦醇10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30g,加入13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1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白藜芦醇含量25%;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白藜芦醇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白藜芦醇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0.1g,藻蓝蛋白2g,海藻糖7.9g,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五: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白藜芦醇1.5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1500g,加入6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3L,喷雾干燥,粉碎,即获得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白藜芦醇含量1‰;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白藜芦醇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白藜芦醇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100g,藻蓝蛋白1g,溶于1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六: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白藜芦醇12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10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白藜芦醇含量12%;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白藜芦醇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白藜芦醇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1g,藻蓝蛋白10g,海藻糖9g,低聚木糖80g,溶于5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七:3,4-二咖啡酰奎宁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3,4-二咖啡酰奎宁酸5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10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3,4-二咖啡酰奎宁酸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3,4-二咖啡酰奎宁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3,4-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5%;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3,4-二咖啡酰奎宁酸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3,4-二咖啡酰奎宁酸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3,4-二咖啡酰奎宁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1g,藻蓝蛋白2g,海藻糖27g,低聚木糖20g,赤藓糖醇50g,溶于50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八: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0.5g,加入1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10g,加入4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含量5%;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3g,藻蓝蛋白1g,低聚木糖2g,赤藓糖醇4g,搅拌使均匀,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十九:金银花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金银花提取物4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10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金银花提取物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金银花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金银花提取物含量4%;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金银花提取物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金银花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2g,藻蓝蛋白1g,低聚木糖2g,赤藓糖醇5g,溶于5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蓝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二十:二氢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二氢杨梅素8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8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二氢杨梅素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二氢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中二氢杨梅素含为10%;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二氢杨梅素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二氢杨梅素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二氢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4g,藻红蛋白4g,赤藓糖醇92g,溶于1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红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二十一:虎杖甙-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虎杖甙8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8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虎杖甙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60℃减压干燥,粉碎,即获得虎杖甙-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物中虎杖甙含为10%;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虎杖甙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虎杖甙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虎杖甙-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5g,藻红蛋白2g,海藻糖93g溶于1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冷冻干燥,得藻红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二十二:3,4-二咖啡酰奎宁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称取3,4-二咖啡酰奎宁酸5g,加入100ml乙醇,充分溶解;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100g,加入400ml水,搅拌使溶解,置于60℃水浴;边搅拌边将3,4-二咖啡酰奎宁酸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6h。冷却至室温,静置1h,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ml,冷冻干燥,粉碎,即获得3,4-二咖啡酰奎宁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3,4-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5%;包合物加入适量固体KBr,充分研磨均匀并压片,测试红外光谱;包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所含3,4-二咖啡酰奎宁酸的部分光谱特征消失,表明3,4-二咖啡酰奎宁酸已经处于环状糊精空穴内,包合物形成。3,4-二咖啡酰奎宁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1g,藻红蛋白1g,海藻糖2g,低聚木糖2g,赤藓糖醇4g,溶于5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使溶解充分,进口温度120℃,出口温度90℃,喷雾干燥,得藻红蛋白混合粉末。实施例二十三:藻红蛋白水溶液称取藻红蛋白粉末,去离子水配制成含量为400ppm的水溶液,放置于4℃,避光,为藻红蛋白的对照样品。实施例二十四:部分多酚-环糊精包合物提高藻蓝蛋白光稳定性的性能测试分别称取实施例四至十九制备的含有藻蓝蛋白与多酚-环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适量,溶于去离子水使藻蓝蛋白含量为400ppm;称取实施例二十至二十二制备的含有藻红蛋白与多酚-环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适量,溶于去离子水使藻红蛋白含量为400ppm;取实施例二十三制备的藻红蛋白水溶液,共同接受氙灯老化:波长范围290nm-800nm,实验条件为340nm下,辐照强度0.35W/m2,黑板温度45℃,光照射24h,模拟2年货架期;肉眼观察颜色和外观,藻蓝蛋白相关实施例在620nm处检测吸光度,藻红蛋白相关实施例在560nm处检测吸光度。色素蛋白剩余率=(样品吸光度/对照样品吸光度)*100%表2:部分多酚-环糊精包合物提高藻蓝蛋白光稳定性的效果呈现实施例序号氙灯老化后的颜色外观色素蛋白剩余率实施例四淡蓝色微浑浊28.1%实施例五淡蓝色微浑浊25.5%实施例六淡蓝色至蓝色微浑浊39.6%实施例七淡蓝色微浑浊27.2%实施例八淡蓝色微浑浊26.7%实施例九淡蓝色微浑浊30.1%实施例十淡蓝色至蓝色微浑浊38.6%实施例十一淡蓝色至蓝色微浑浊35.2%实施例十二淡蓝色微浑浊30.3%实施例十三淡蓝色至蓝色微浑浊40.2%实施例十四淡蓝色微浑浊26.1%实施例十五淡蓝色至蓝色微浑浊34.7%实施例十六淡蓝色至蓝色微浑浊39.2%实施例十七淡蓝色至蓝色微浑浊34.8%实施例十八淡蓝色微浑浊28.4%实施例十九淡蓝色微浑浊30.2%实施例二十浅红色至红色微浑浊34.7%实施例二十一浅红色至红色微浑浊36.1%实施例二十二浅红色微浑浊29.1%实施例二十三几乎无色微浑浊0.6%实施例二十五:多酚-环糊精包合物提高色素蛋白光稳定性的机理与效果从褪色机理分析,多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紫外吸收和抗氧化性,可减少紫外线对色素蛋白的直接影响;同时减少紫外线以及可见光、热等原因产生的自由基,从而减少自由基链式反应,抑制色素蛋白的降解。但是多酚类物质对蛋白质有一定的不良作用,比如熟知的单宁酸能够沉降蛋白质,机理是多酚在蛋白质的表面结合,然后在蛋白质分子之间形成多点交连而成网络结构,最终导致混浊沉淀。所以在溶液中,当多酚直接接触蛋白质,并在强烈光照的影响下,会加速蛋白质的沉淀和变性。以藻蓝蛋白为例,作为是一种色素蛋白,多酚对其影响是光保护和沉淀的双重影响。但是多酚被环状糊精包裹,对藻蓝蛋白的不良影响得到纠正,从而表现出更显著的保护作用。藻蓝蛋白溶解于水中,其光稳定性差,在老化实验后,颜色几乎完全褪去,参见说明书附图2;藻蓝蛋白溶解于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多酚,如白藜芦醇,其光稳定性得到一定的改善。在老化实验后,颜色保留14.5%,但是色泽发绿,参加说明书附图2;藻蓝蛋白溶解于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多酚-环状糊精包合物,选取的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其光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在老化实验后,颜色保留36.4%,而且色泽为准确的蓝色,参加说明书附图2;藻蓝蛋白溶解于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环状糊精,选取羟丙基-β-环糊精,其光稳定性仅得到微弱的改善。在老化实验后,颜色保留8.3%,参加说明书附图2。实施例二十六:提高藻蓝蛋白光稳定性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在食品中的应用表3:藻蓝蛋白饮料的制备制备方法:准确称取各个成分,充分溶解于水中,灭菌,灌装。取成品接受氙灯老化,实验结束后,藻蓝蛋白剩余率为32.1%。实施例二十七:提高藻蓝蛋白光稳定性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表4:藻蓝蛋白护肤水的制备制备方法:将汉生胶和透明质酸分散于水中30min,加入其他成分,充分溶解为A相;按以上比例分别称取B、C两相,各自搅匀,边搅拌边将B相缓慢加入至A相,搅匀后加入C相,搅拌溶解均匀即得藻蓝蛋白护肤水。取成品接受氙灯老化,实验结束后,藻蓝蛋白剩余率为33.6%。上述含有提高藻蓝蛋白光稳定性的多酚-环糊精包合物的食品和化妆品,在2-3年货架期内,颜色保留30%以上。实施例二十八:提高藻红蛋白光稳定性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在食品中的应用表5:藻红蛋白饮料的制备制备方法:准确称取各个成分,充分溶解于水中,灭菌,灌装。取成品接受氙灯老化,实验结束后,藻红蛋白剩余率为32.1%。实施例二十九:提高藻红蛋白光稳定性多酚-环糊精包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表6:藻红蛋白护肤水的制备制备方法:将汉生胶和透明质酸分散于水中30min,加入其他成分,充分溶解为A相;按以上比例分别称取B、C两相,各自搅匀,边搅拌边将B相缓慢加入至A相,搅匀后加入C相,搅拌溶解均匀即得藻红蛋白护肤水。取成品接受氙灯老化,实验结束后,藻红蛋白剩余率为33.6%。上述含有提高藻红蛋白光稳定性的多酚-环糊精包合物的食品和化妆品,在2-3年货架期内,颜色保留30%以上。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