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4937阅读:3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消毒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包括抑菌、灭菌、杀菌、防霉、防腐。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者阻止细菌生长繁殖的过程是抗菌的总称。抗菌剂是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

抗菌剂主要分为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有机抗菌剂抗菌性能高、杀菌速度快,但是对环境和人体有害且作用寿命短,耐热性差;天然抗菌剂抗菌效率高、安全无毒,但是加工困难、耐热性差。无机抗菌剂因其有效抗菌期长、耐热性能好、抗菌谱广等特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抗菌剂。

在无机抗菌剂中,含金属离子的无机盐或络合物的无机抗菌剂品种最多,用途最广,产量最多,其中抗菌性大小排序为:Hg>Ag>Cd>Cu>Zn>Fe>Ni等,但是仅仅具有抗菌性是不够的,还要求其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Hg、Cd、Pb等金属也具有抗菌能力,但对人体有害。金属离子的安全性排序为:Ag>Co>Ni>Al>Zn>Cu=Fe>Mn>Sn>Ba>Mg>Ca,所以就安全性和抗菌性共同考虑的结果,以Ag离子最好,其次是Cu系和Zn系,因此以无机化合物为载体的这三种无机抗菌剂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Cu离子因其本身带有颜色,会影响产品的表现力;银因其易氧化变色、价格昂贵、容易团聚等问题,使用范围均受到限制。

金属锌由于本身的抗菌能力为金属银的1/1000,导致大多数研究机构和生产厂家都把精力集中于Ag和纳米银的改性研发中来提高其作为抗菌剂的性能,从而忽略了锌作为抗菌剂的诸多优点,对其研究很少。实际上,纳米锌抗菌剂能够克服纳米银抗菌剂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缺陷,如容易氧化、变黑、价格昂贵、难分散等,并且具备显著的抗菌效果,大大延长了抗菌时效性,尤其是可以较为容易地分散于相应的制品中,如塑料、纺织纤维、浆料、水性液体、油溶性液体,极大地扩展了应用范围。因此,研究开发纳米锌抗菌剂能够极大地满足社会要求。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肥皂、香皂来作为卫生洗手用品。肥皂、香皂虽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但是在使用时易滑落,遇水和高温会软化而自然消耗,肥皂、香皂呈碱性,清洗过后会使皮肤干燥,缺乏光泽,肥皂、香皂在清洗过程中,杀菌效果有限,并且在使用后一定会沾染手上的污垢和细菌,产生二次污染,而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具有抗菌、护肤、使用及清洗方便等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随之转变,对卫生清洁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从而使免洗抗菌洗手凝胶替代传统肥皂、香皂,成为广泛使用的洗手用品,应用于工作、家庭及公共场合。

目前市面上抗菌洗手凝胶的主要杀菌成分以对氯间二甲苯酚、葡萄糖酸氯已定、碘类、醇类、季铵盐类及其复合抗菌剂为主,这些抗菌剂都在不同程度上容易导致抗药性和过敏反应的产生,并且存在作用时间短、杀菌范围窄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免洗抗菌洗手凝胶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括纳米锌抗菌剂的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具有优秀的杀菌效果和非常低的皮肤刺激性,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皮肤及物体表面的抗菌、抑菌、消毒。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洗抗菌洗手凝胶,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纳米锌抗菌剂0.5~3质量份、乙醇20~65质量份、增稠剂0.1~5质量份、润肤剂0.1~5质量份、去离子水10~90质量份、香精0~0.5质量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香精的含量不为零。

所述的增稠剂优选选自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卡波、黄原胶、瓜尔豆胶、阿拉伯胶和果胶中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的主要作用是使溶液呈凝胶状,抗菌剂在其中分散均匀,使用后能在皮肤表面稳定快速释放。

所述的润肤剂优选选自甘油、二甲基硅油、芦荟油、维生素E、丙二醇、透明质酸钠和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润肤及的主要作用在于在清洁和杀菌过程中,保持皮肤的光滑和润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免洗抗菌洗手凝胶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纳米锌抗菌剂1质量份、乙醇55质量份、羟乙基纤维素1质量份、甘油0.5质量份、去离子水42质量份、香精0.03质量份。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所述免洗抗菌洗手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比例量的纳米锌抗菌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随后加入2/3配方量的去离子水搅拌3-10min;优选为4-6min;更优选为5min;

(2)控制搅拌转速为180~200rpm,边搅拌边将增稠剂分1~3次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透明均匀的A液;

(3)将余量的水加入到另一反应釜中,随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润肤剂,搅拌至混合均匀;

(4)在搅拌下往由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中加入配方量的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B液;

(5)在搅拌下将B液缓慢地加入至A液中,持续搅拌至混合均匀;

(6)在搅拌下滴加入配方量的香精,并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后得到免洗抗菌洗手凝胶。

其中,步骤(2)所涉及的搅拌速度小于180rpm时产生的气泡较少,但混合周期较长;当搅拌速度大于200rpm时混合周期短,但会产生较多的气泡,混合不均匀。

本发明的纳米锌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例如可以参见中国专利申请CN 201510532442.5,在这里通过参考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其中,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图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文的说明以及下文对实施例的描述作出多种不同的改进和变形,其均不会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据此,本发明的范围仅意图通过各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来进行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制备过程如下:(1)将1g纳米锌抗菌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随后加入60g去离子水搅拌5min;(2)控制搅拌转速为180rpm,边搅拌边将0.8g羟乙基纤维素分3次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透明均匀的A液;(3)将30g水加入到另一反应釜中,随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g甘油,搅拌至混合均匀;(4)在搅拌下往由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中加入50g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B液;(5)在搅拌下将B液缓慢地加入至A液中,持续搅拌至混合均匀;(6)在搅拌下滴加入0.01g香精,并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后得到免洗抗菌洗手凝胶。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制备过程如下:(1)将1g纳米锌抗菌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随后加入28g去离子水搅拌5min;(2)控制搅拌转速为200rpm,边搅拌边将1g羟乙基纤维素分2次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透明均匀的A液;(3)将14g水加入到另一反应釜中,随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0.5g甘油,搅拌至混合均匀;(4)在搅拌下往由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中加入55g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B液;(5)在搅拌下将B液缓慢地加入至A液中,持续搅拌至混合均匀;(6)在搅拌下滴加入0.03g香精,并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后得到免洗抗菌洗手凝胶。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制备过程如下:(1)将1g纳米锌抗菌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随后加入50g去离子水搅拌5min;(2)控制搅拌转速为190rpm,边搅拌边将0.5g羟乙基纤维素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透明均匀的A液;(3)将25g水加入到另一反应釜中,随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1g甘油,搅拌至混合均匀;(4)在搅拌下往由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中加入60g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B液;(5)在搅拌下将B液缓慢地加入至A液中,持续搅拌至混合均匀;(6)在搅拌下滴加入0.01g香精,并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后得到免洗抗菌洗手凝胶。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制备过程如下:(1)将0.5g纳米锌抗菌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随后加入8g去离子水搅拌3min;(2)控制搅拌转速为180rpm,边搅拌边将0.1g羟乙基纤维素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透明均匀的A液;(3)将4g水加入到另一反应釜中,随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0.5g甘油,搅拌至混合均匀;(4)在搅拌下往由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中加入64g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B液;(5)在搅拌下将B液缓慢地加入至A液中,持续搅拌至混合均匀;(6)在搅拌下滴加入0.01g香精,并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后得到免洗抗菌洗手凝胶。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免洗抗菌洗手凝胶制备过程如下:(1)将3g纳米锌抗菌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随后加入60g去离子水搅拌5min;(2)控制搅拌转速为200rpm,边搅拌边将5g羟乙基纤维素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透明均匀的A液;(3)将30g水加入到另一反应釜中,随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4.7g甘油,搅拌至混合均匀;(4)在搅拌下往由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中加入20g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B液;(5)在搅拌下将B液缓慢地加入至A液中,持续搅拌至混合均匀;(6)在搅拌下滴加入0.5g香精,并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后得到免洗抗菌洗手凝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