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喂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97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喂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喂养装置,适用于婴幼儿的牛奶、果汁、维生素制剂等液体的喂养以及特殊人群的喂养。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于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喂养食品的种类上也有了较大扩充,如牛奶、果汁、维生素制剂,用于喂养的液体食物与药物逐渐丰富。对于婴幼儿的喂养,普遍的使用了各种用具,包括奶瓶、水杯等用具。当然,特殊人群的照顾,也需要这些用具,诸如病人、老年人、残障智障等特殊人群。

由于给婴幼儿喂食的配方奶一般是即冲即喝,所以,目前的喂养装置功能均比较单一。随着配方奶喂食的广泛普及,用户发现了目前奶瓶存在很多不足,为此,很多厂家针对这些

不足也做了很多弥补的配套产品,但是,仍然不能真正克服这些问题。目前的喂养装置还是出现了诸多问题。

1、不适合喝奶时的姿势,比如婴幼儿处于躺着、靠着时,需要将奶瓶竖直才能喝到全部的奶,这个过程一直靠手臂支撑,手臂容易疲劳,降低了婴幼儿的体验,容易产生厌食的情绪。

2、容易形成残留,总有少量的液体无法流到奶嘴,造成浪费,同时残液不及时清洗会造成细菌病毒的滋生,在清洗过程中如果清洗不彻底会出现残留奶液或水滴,由于婴儿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而残留奶液或水滴极易发霉或滋生细菌,进而影响婴儿健康。

3、刚冲泡好奶粉的奶瓶,由于热气的存在,打开盖子时,液体奶便和热气一起冲出,使婴幼儿受到惊吓,影响喂养体验。同时,热气和热奶容易烫伤或呛到婴幼儿,危及生命、健康。

4、喂养不够智能化。在婴幼儿的各个阶段,月龄、性别、体重的差异均会使得喂养的频率和量有所区别和变化,其他人群的照顾也会如此。尤其是很多父母年龄较大,或文化知识水平有限,不懂得如何喂养,使得喂养存在盲目性。目前市场中的婴儿奶瓶功能单一,且不能对每次喂奶量进行记录,而这一数据对于婴儿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在每次喂奶同时获得本次喂奶量并将该数据进行长期记录,对数据进一步处理分析,就可有效掌握婴儿生长状况、指导未来婴儿喂养。

5、对于婴儿奶粉冲制过程,一般来说都是用40~60摄氏度的温水冲较好。这个温度不仅有利于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促使糖、奶粉等在液体里的溶解,调出比较均匀的溶液,且能保证奶粉里的营养物质不被破坏。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婴儿奶瓶并不具备主动调温或者保温功能,因而在婴儿奶粉冲制过程中需要花费时间准备合适温度的温水,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麻烦。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喂养工作的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帽的智能管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喂养装置,包括奶嘴、乳晕部分、盖体、容器,以及智能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奶嘴为偏心奶嘴,即奶嘴位置中心不处于容器中轴线上,而是靠近容器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的上部分相对于下部分倾斜的,并且上述倾斜带着上部分所连接着的盖体、乳晕部分、奶嘴一起形成倾斜。所述的上部分占整个容器的1/3-2/3位置,对应的下部分占整个容器的1/3-2/3,上述比例可以是体积或高度。所述倾斜,使得上部分容器中轴线与下部分容器中轴线形成10-40°的倾斜,优选11°-39°(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之间的任何一个角度。

相对应的,为了使智能喂养装置整体保持平衡,在其下部分增加配重,作为选择,所述配重可以是增加下部分所使用材料的密度,或增加下部分容器的厚度,或者在与倾斜相反位置的容器壁上,增加所使用材料的密度或者厚度。

所述容器4的上部分内壁上设计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上部分容器的倾斜方向。所述导流槽包括两部分,浅导流槽5和深导流槽6,所述浅导流槽5为多条,深度较浅,多条浅导流槽5呈射线状,将各处的液体汇聚到深导流槽6,深导流槽6为一个整体槽,其相对于浅导流槽5略深,用于将从浅导流槽5汇聚的液体导入乳晕部分2,进而导入奶嘴1。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容器内壁采用疏水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容器内壁,尤其是导流槽部分,经过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处理,使其表面具有疏水特性。

在乳晕部分2的范围内形成若干乳晕突起7,乳晕突起7的数量一般选择1、2、3、4、5个,同时对应的形成凹部。在乳晕部分2的边缘,形成若干热气孔8,数量一般为1、2、3、4、5…个,热气孔8联通容器4内部与空气外部,该热气孔设计为:当容器4内气压超过一定值时能够向外释放热气,而同时能够防止液体的流出,也能够防止外部的液体流入。

作为一种优选,热气孔8倾斜朝外,避免伤人,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角度为30-60°,一般选择40°、45°、50°、55°。

作为一种选择,乳晕部分2或者乳晕突起7的材料采用伸缩性能较好的材料,或者称之为弹性材料,上述材料使得乳晕部分2或者乳晕突起7能够随着容器4内的气压而产生伸缩,能够适应容器内气压。

所述智能控制结构,包括智能控制端和显示端,通过智能控制端的操作,喂养的信息被输入。输入信息的内容可以是婴幼儿月龄、体重、性别,智能控制端会根据输入信息来匹配喂养的时间和量,以及喂养物。用户还可以直接将喂养的时间和量输入智能控制端,使得直接按照用户的要求来喂养。

所述显示端被安装在容器4的外侧,其上具有刻度的数量标示,并且在每个整数刻度位置(10ml的倍数位置)处设计有通过颜色和/或闪烁灯光标示的显示形式。

所述显示端包括信号接收芯片、无线通讯端子,其通过无线的方式实现与智能控制端的连接,接收智能控制端的指令信号。

刻度显示条10是显示端的组成部分。

在工作时,智能控制端按照设定的时间,提前将喂养的量的信息发送给显示端,显示端通过颜色和/或闪烁灯光在容器4上进行标示,便于用户进行配奶、果汁,或者其他营养物质、药物。上述的量可以是多个,如水量、配好后的总量等等。

当喂养结束后,显示端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结束提示,或者根据智能控制端的指令结束提示。

喂养的信息将被记录,用于对喂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导喂养工作。

作为一种优化,智能控制结构还包括服务器,服务器与智能控制端通过网络连接。当用户在智能控制端输入信息后,服务器会推送相匹配的喂养方案,用户可以对喂养方案进行选择和调整,并且该喂养方案经用户确定后,则被记录,用于进行喂养。服务器中的喂养方法,主要来源于权威卫生组织的推荐,以及相关专家和个人的推荐。喂养方案的数据库收集整理工作是需要预先进行的。

服务器还对婴幼儿或特殊人群的身体状况等情形进行预测和分析,给出理论值或合理值,帮助用户进行自我评价。服务器还可以帮助用户与相关的专家和或医学组织建立联系,实现对用户的多重帮助。

所述智能控制结构包括可调节底座9。

可调节底座9包括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可调节底座中柱94、螺纹95、密封体96。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三层结构是平行设置的,每层为圆柱状,可调节底座中柱94也为圆柱状且竖直设置,可调节底座中柱的直径小于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的直径。可调节底座中柱94连接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下层93,并贯穿可调节底座中层92,使得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的圆周设置密封体96,使得当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被置于容器4内时,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能够紧密的结合到容器壁41的内侧。所述可调节底座下层93的周围有一圈围挡,且可调节底座下层93的直径大于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使得当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被置于容器4内时,围挡正好包裹在容器壁41的外侧。容器壁41与围挡接触的位置,均有若干适配的螺纹95。通过旋转可调节底座下层93,可以使得可调节底座9沿着容器壁41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容器4的容量。同时,由于密封体96的存在,使得容器4保持不漏水的状态,并且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外缘均有密封体,形成双重保障,两层之间的间隙,还能容纳一部分渗水,防止液体的溢出。

显示端包括的刻度显示条10安装于容器壁41的外侧。当确定了喂养方案后,智能控制端会控制刻度显示条10显示两个刻度,一个上线刻度,一个下线刻度,上线刻度可以是容器的最高刻度位置,而下线刻度是根据喂养量进行动态显示的。当下线刻度确定后,使用者需要通过旋转可调节底座下层93,将容器量调整到相应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围挡的外侧具有滚花,增大摩擦力。

作为一种优选,上述旋转还可以配合无线控制的电机自动实现,进一步提高智能化。

作为一种优选,可调节底座9内设置中空结构,采用隔热保温材料,用于保温存储热水或冷水,或奶粉,或搅拌用具、勺子。

所述可调节底座9还可以采用如下的形式:

可调节底座9包括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可调节底座中柱94、螺纹95、密封体96。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三层结构是平行设置的,每层为圆柱状,可调节底座中柱94也为圆柱状且竖直设置,可调节底座中柱的直径小于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的直径。

可调节底座中柱94连接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下层93,并贯穿可调节底座中层92,使得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的圆周设置密封体96,使得当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被置于容器4内时,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能够紧密的结合到容器壁41的内侧。

所述可调节底座下层93高度高于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圆柱外侧上部分有螺纹95,该螺纹与容器壁41内侧底部的螺纹相适配。当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被置于容器4内时,上述相适配的螺纹正好紧密结合,同时密封体96与容器壁41内侧也紧密结合。

通过旋转可调节底座下层93,可以使得可调节底座9沿着容器壁41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容器4的容量。同时,由于密封体96的存在,使得容器4保持不漏水的状态,并且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外缘均有密封体96,形成双重保障,两层之间的间隙,还能容纳一部分渗水,防止液体的溢出。

所述智能控制结构包括智能注水结构。

所述智能注水结构包括控制芯片、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热元件、注水装置。

所述注水装置包括两个储存器,储存器一储存纯净水,储存器二储存温水和热水,加热元件安装于储存器二底部,并通过线路外接电源,加热过程受到控制芯片的控制。两个储存器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芯片通过网络连接智能控制端,并接收智能控制端的信号,接收智能控制端的控制。当控制芯片接智能控制端发送的喂养方案后,提取其中喂养量(比如120ml)、冲泡温度(40-60摄氏度为最佳冲泡温度,冲泡温度为40-60摄氏度之间的一个温度),通过两个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获取各自存水量和温度,存水量和温度信息被反馈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经过分析,匹配出需要冷水和温热水的量,通过储存器一、储存器二的注水管路进行注水,将水注入容器4中,使得混合后的水温为冲泡温度±1℃。当储存器二中的温热水温度不够时,触发加热元件进行加热。

容器壁41上设置温敏元件,当液体温度冷却到35-38℃时(此时为最佳饮用温度)时,温敏元件发射某种颜色的光,如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等任何一种现有的光,或闪烁;具体的可以是温感变色条。以提醒使用者进行喂养。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适合喂养对象的各种姿势,提供喂养对象的舒适度,避免产生厌食的情绪。

2、避免喂养物的残留,避免细菌的滋生,有益于喂养对象的健康。

3、避免喂养容器的胀气,减小因热气造成的损害。

4、便于制定科学、规范的喂养方案,且能够获得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数据被记录,有效掌握喂养对象的生长状况、指导未来喂养工作。

5、便于冲泡,使用适宜的冲泡温度,保证营养物质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喂养装置结构;

图2是本发明导流槽示意图;

图3a-3b是本发明乳晕部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可调节底座与容器结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形式的可调节底座与容器结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奶嘴----1、乳晕部分----2、盖体----3、容器----4、容器壁----41、浅导流槽----5、深导流槽----6、乳晕突起----7、热气孔----8、可调节底座----9、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可调节底座中柱----94、螺纹----95、密封体----96、刻度显示条----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主要介绍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喂养装置的主体结构。

如附图1,这是现有技术中喂养装置的一般结构。本发明是在这种初级喂养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

一种智能喂养装置,包括奶嘴、乳晕部分、盖体、容器,以及智能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奶嘴为偏心奶嘴,即奶嘴位置中心不处于容器中轴线上,而是靠近容器边缘。

所述的奶嘴为偏心奶嘴,即奶嘴位置中心不处于容器中轴线上,而是靠近容器边缘,使得奶嘴更接近使用者,让使用者使用更少的力气就能接触到奶嘴。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的上部分相对于下部分倾斜的,并且上述倾斜带着上部分所连接着的盖体、乳晕部分、奶嘴一起形成倾斜。所述的上部分占整个容器的1/3-2/3位置,对应的下部分占整个容器的1/3-2/3,上述比例可以是体积或高度。所述倾斜,使得上部分容器中轴线与下部分容器中轴线形成10-40°的倾斜,优选11°-39°(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之间的任何一个角度。

相对应的,为了使智能喂养装置整体保持平衡,在其下部分增加配重,作为选择,所述配重可以是增加下部分所使用材料的密度,或增加下部分容器的厚度,或者在与倾斜相反位置的容器壁上,增加所使用材料的密度或者厚度。

通过上述的偏心奶嘴和倾斜设计,使得使用者更加容易的接触到奶嘴,尤其是当使用者处于躺着、靠着时,降低了使用者对喂养装置的支撑高度,省力,降低了疲劳,提高了使用者体验,避免产生厌食的情绪。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前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介绍本发明的防止残留结构。

所述容器4的上部分内壁上设计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上部分容器的倾斜方向。

如附图2所示,所述导流槽包括两部分,浅导流槽5和深导流槽6,所述浅导流槽5为多条,深度较浅,多条浅导流槽5呈射线状,将各处的液体汇聚到深导流槽6,深导流槽6为一个整体槽,其相对于浅导流槽5略深,用于将从浅导流槽5汇聚的液体导入乳晕部分2,进而导入奶嘴1。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容器内壁采用疏水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容器内壁,尤其是导流槽部分,经过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处理,使其表面具有疏水特性。

经过上述设计,避免了液体的残留。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前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介绍本发明的乳晕部分。

如附图3a-3b所示,在乳晕部分2的范围内形成若干乳晕突起7,乳晕突起7的数量一般选择1、2、3、4、5个,同时对应的形成凹部。在乳晕部分2的边缘,形成若干热气孔8,数量一般为1、2、3、4、5…个,热气孔8联通容器4内部与空气外部,该热气孔设计为:当容器4内气压超过一定值时能够向外释放热气,而同时能够防止液体的流出,也能够防止外部的液体流入。现有技术已经能够完成上述功能。

附图3a示意的是多级乳晕设计在非偏心奶嘴上的情形,附图3b示意的是多级乳晕设计在偏心奶嘴上的情形。

作为一种优选,热气孔8倾斜朝外,避免伤人,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角度为30-60°,一般选择40°、45°、50°、55°。

作为一种选择,乳晕部分2或者乳晕突起7的材料采用伸缩性能较好的材料,或者称之为弹性材料,上述材料使得乳晕部分2或者乳晕突起7能够随着容器4内的气压而产生伸缩,能够适应容器内气压。

采用本发明的乳晕结构之后,使得喂养装置能够容纳更多的热气,并便于热气的输出,避免造成胀气,以及热气造成的损害。本发明附图中的乳晕突起和凹陷程度进行了夸大,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是更加平缓的。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前述实施例1或2或3,或者上述实施例任意组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介绍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结构。

智能控制结构,包括智能控制端和显示端,通过智能控制端的操作,喂养的信息被输入。输入信息的内容可以是婴幼儿月龄、体重、性别,智能控制端会根据输入信息来匹配喂养的时间和量,以及喂养物。用户还可以直接将喂养的时间和量输入智能控制端,使得直接按照用户的要求来喂养。

显示端被安装在容器4的外侧,其上具有刻度的数量标示,并且在每个整数刻度位置(10ml的倍数位置)处设计有通过颜色和/或闪烁灯光标示的显示形式。

显示端包括信号接收芯片、无线通讯端子,其通过无线的方式实现与智能控制端的连接,接收智能控制端的指令信号。

如附图4-5所示,刻度显示条10是显示端的组成部分。

在工作时,智能控制端按照设定的时间,提前将喂养的量的信息发送给显示端,显示端通过颜色和/或闪烁灯光在容器4上进行标示,便于用户进行配奶、果汁,或者其他营养物质、药物。上述的量可以是多个,如水量、配好后的总量等等。

当喂养结束后,显示端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结束提示,或者根据智能控制端的指令结束提示。

喂养的信息将被记录,用于对喂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导喂养工作。

作为一种优化,智能控制结构还包括服务器,服务器与智能控制端通过网络连接。当用户在智能控制端输入信息后,服务器会推送相匹配的喂养方案,用户可以对喂养方案进行选择和调整,并且该喂养方案经用户确定后,则被记录,用于进行喂养。服务器中的喂养方法,主要来源于权威卫生组织的推荐,以及相关专家和个人的推荐。喂养方案的数据库收集整理工作是需要预先进行的。

服务器还对婴幼儿或特殊人群的身体状况等情形进行预测和分析,给出理论值或合理值,帮助用户进行自我评价。

服务器还可以帮助用户与相关的专家和或医学组织建立联系,实现对用户的多重帮助。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在前述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者上述实施例任意组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介绍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结构的可调节底座。

所述智能控制结构包括可调节底座9。

如附图4所示,可调节底座9包括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可调节底座中柱94、螺纹95、密封体96。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三层结构是平行设置的,每层为圆柱状,可调节底座中柱94也为圆柱状且竖直设置,可调节底座中柱的直径小于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的直径。

可调节底座中柱94连接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下层93,并贯穿可调节底座中层92,使得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的圆周设置密封体96,使得当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被置于容器4内时,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能够紧密的结合到容器壁41的内侧。

所述可调节底座下层93的周围有一圈围挡,且可调节底座下层93的直径大于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使得当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被置于容器4内时,围挡正好包裹在容器壁41的外侧。容器壁41与围挡接触的位置,均有若干适配的螺纹95。

通过旋转可调节底座下层93,可以使得可调节底座9沿着容器壁41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容器4的容量。同时,由于密封体96的存在,使得容器4保持不漏水的状态,并且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外缘均有密封体,形成双重保障,两层之间的间隙,还能容纳一部分渗水,防止液体的溢出。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定制容器4的容量,实现对喂养的定制。

显示端包括的刻度显示条10安装于容器壁41的外侧。当确定了喂养方案后,智能控制端会控制刻度显示条10显示两个刻度,一个上线刻度,一个下线刻度,上线刻度可以是容器的最高刻度位置,而下线刻度是根据喂养量进行动态显示的。当下线刻度确定后,使用者需要通过旋转可调节底座下层93,将容器量调整到相应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围挡的外侧具有滚花,增大摩擦力。

作为一种优选,上述旋转还可以配合无线控制的电机自动实现,进一步提高智能化。

作为一种优选,可调节底座9内设置中空结构,采用隔热保温材料,用于保温存储热水或冷水,或奶粉,或搅拌用具、勺子。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在前述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者上述实施例的任意组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介绍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结构的可调节底座的另一种形式。

所述智能控制结构包括可调节底座9。

如附图5所示,可调节底座9包括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可调节底座中柱94、螺纹95、密封体96。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三层结构是平行设置的,每层为圆柱状,可调节底座中柱94也为圆柱状且竖直设置,可调节底座中柱的直径小于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的直径。

可调节底座中柱94连接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下层93,并贯穿可调节底座中层92,使得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的圆周设置密封体96,使得当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被置于容器4内时,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能够紧密的结合到容器壁41的内侧。

所述可调节底座下层93高度高于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可调节底座下层93圆柱外侧上部分有螺纹95,该螺纹与容器壁41内侧底部的螺纹相适配。当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被置于容器4内时,上述相适配的螺纹正好紧密结合,同时密封体96与容器壁41内侧也紧密结合。

通过旋转可调节底座下层93,可以使得可调节底座9沿着容器壁41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容器4的容量。同时,由于密封体96的存在,使得容器4保持不漏水的状态,并且可调节底座上层91、可调节底座中层92外缘均有密封体96,形成双重保障,两层之间的间隙,还能容纳一部分渗水,防止液体的溢出。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定制容器4的容量,实现对喂养的定制。

显示端包括的刻度显示条10安装于容器壁41的外侧。当确定了喂养方案后,智能控制端会控制刻度显示条10显示两个刻度,一个上线刻度,一个下线刻度,上线刻度可以是容器的最高刻度位置,而下线刻度是根据喂养量进行动态显示的。当下线刻度确定后,使用者需要通过旋转可调节底座下层93,将容器量调整到相应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可调节底座下层93圆柱外侧下部分具有滚花,用于增大摩擦力。

作为一种优选,上述旋转还可以配合无线控制的电机自动实现,进一步提高智能化。

作为一种优选,可调节底座9内设置中空结构,采用隔热保温材料,用于保温存储热水或冷水,或奶粉,或搅拌用具、勺子。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是在前述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或者上述实施例的任意组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介绍本发明的智能注水结构。

所述智能控制结构包括智能注水结构。

所述智能注水结构包括控制芯片、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热元件、注水装置。

所述注水装置包括两个储存器,储存器一储存纯净水,储存器二储存温水和热水,加热元件安装于储存器二底部,并通过线路外接电源,加热过程受到控制芯片的控制。两个储存器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芯片通过网络连接智能控制端,并接收智能控制端的信号,接收智能控制端的控制。当控制芯片接智能控制端发送的喂养方案后,提取其中喂养量(比如120ml)、冲泡温度(40-60摄氏度为最佳冲泡温度,冲泡温度为40-60摄氏度之间的一个温度),通过两个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获取各自存水量和温度,存水量和温度信息被反馈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经过分析,匹配出需要冷水和温热水的量,通过储存器一、储存器二的注水管路进行注水,将水注入容器4中,使得混合后的水温为冲泡温度±1℃。当储存器二中的温热水温度不够时,触发加热元件进行加热。

容器壁41上设置温敏元件,当液体温度冷却到35-38℃时(此时为最佳饮用温度)时,温敏元件发射某种颜色的光,如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等任何一种现有的光,或闪烁;具体的可以是温感变色条。以提醒使用者进行喂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智能注水,实现冲泡温度和饮用温度的良好控制。

限于篇幅,本发明没有就所有技术细节进行描述,对于没有描述部分,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实现,不在此赘述。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基于点阵数码笔的群组教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