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医用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31168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科医用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止血是医院各科室手术中的一个最基本手段,止血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危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对于肝、脾、脑、肾等实质性脏器的手术、血管脆薄的病变组织,如肿瘤等的手术、其它如拔牙等的手术以及凝血机能异常的患者来说,单纯依靠机械性止血的方法如结扎、缝合、电烙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赖于辅助止血材料的配合使用。

作为传统的医用棉纱的升级替代品,高膨胀医用海绵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典型的产品来自美国merocel公司,其材料为聚乙烯醇(pva)海绵,它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吸液速度快且吸液量大、结构稳定不掉屑,材料柔软,接触感舒适等诸多优点,可用于术后鼻窦填塞、眼科手术止血和引流、神经外科和负压引流创伤治疗等。

但是,由于不同体质的患者有可能会对海绵引起过敏反应,因此,目前的高膨胀医用海绵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但吸液量大、而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过敏现象的麻醉科医用止血海绵。

一种麻醉科医用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高膨胀海绵;

步骤2:对制备的膨胀海绵表面进行喷雾干燥,所述喷雾中所用的原料为:白及的提取物白及甘露聚糖。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白及甘露聚糖在膨胀海绵表面的厚度为300-800n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高膨胀海绵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a完全溶解于水,然后加入盐酸和甲醛;在30℃条件下反应60-80min,得到溶液i;

(2)将pva完全溶解于水,然后加入盐酸和甲醛,在70℃条件下反应2-5min,得到溶液ii;

(3)将溶液i与溶液ii混合,在70℃条件下继续反应10分钟;

(4)将反应好的料液倒入模具中,置于烘箱中于60℃下保温17小时,然后脱模,清洗,得到洁净的海绵体。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料温度25℃,进风温度150℃,出风温度120℃。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白及甘露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干燥的白及块茎,粉碎成其粒度大小能通过100目网筛的白及粉粒备用;

步骤b:将步骤a得到的白及粉粒与90℃的蒸馏水充分混合形成混浊液,使白及粉粒中的白及甘露聚糖充分溶入水中;

步骤c:将步骤b所得混浊液离心并取其上清液,加入上清液体积量3倍的浓度为90%以上的乙醇,使溶入水中的白及甘露聚糖形成白色絮状沉淀;

步骤d:将步骤c所得白色絮状沉淀过滤,滤渣干燥至恒重,得到纯化的白及甘露聚糖材料;

步骤e:将步骤d所得白及甘露聚糖材料与蒸馏水配制成水溶液,所述白及甘露聚糖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35%。

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麻醉科医用止血海绵。

白及为具有较好物理止血作用的中草药之一,原料来源广泛易得,有效成分含量高(>50%),成本极其低廉。从其中所提出的止血组分为白及甘露聚糖,制备成海绵状物,无免疫原性,不会产生过敏反应,可被人体降解吸收,且降解产物无毒,为人体能源物质之一。并且白及甘露聚糖中含有大量的羟基(-oh),易与创面渗出液结合,对创面的粘附速度极决,可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形成时间并能加速红细胞沉降率,不需外力压迫,止血迅速。同时它对创面以及血管壁的粘附牢度强,有修补血管缺损作用,而不阻塞较大血管内血液的流通,适用于任何切面手术,不易脱落。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医用止血海绵,由于在高膨胀海绵的表面喷涂了一层白及的提取物白及甘露聚糖层,从而使得本发明制备的海绵不但吸液量大、而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过敏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首先制备喷雾干燥所需的喷雾溶液:

取干燥的白及块茎,粉碎成其粒度大小能通过100目网筛的白及粉粒备用;

将得到的白及粉粒与90℃的蒸馏水充分混合形成混浊液,使白及粉粒中的白及甘露聚糖充分溶入水中;

将所得混浊液离心并取其上清液,加入上清液体积量3倍的浓度为90%以上的乙醇,使溶入水中的白及甘露聚糖形成白色絮状沉淀;

将所得白色絮状沉淀过滤,滤渣干燥至恒重,得到纯化的白及甘露聚糖材料;

将所得白及甘露聚糖材料与蒸馏水配制成水溶液,所述白及甘露聚糖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35%;

将制备得到的白及甘露聚糖装入雾化器待喷雾;

制备高膨胀海绵:

在带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8gpva和80g水加热至完全溶清。然后在30℃条件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0g25%(质量百分数,下同)盐酸和8g30%(质量百分数,下同)甲醛水溶液反应50分钟;

在另一三口烧瓶中加入50gpva-1799及500g水加热至完全溶清。然后70℃条件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150g20%盐酸和50g30%甲醛水溶液。在70℃下继续搅拌2分钟;

将上述两料液混合在一起,继续在70℃下反应10分钟;

将反应好的料液倒入模具中,置于烘箱中于60℃下保温17小时,然后脱模,清洗,得到洁净的海绵体;

利用喷雾干燥机对上述制备得到的海绵体进行喷雾干燥,使膨胀海绵上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为300nm的白及甘露聚糖层。

实施例2:

首先制备喷雾干燥所需的喷雾溶液:

取干燥的白及块茎,粉碎成其粒度大小能通过100目网筛的白及粉粒备用;

将得到的白及粉粒与60℃的蒸馏水充分混合形成混浊液,使白及粉粒中的白及甘露聚糖充分溶入水中;

将所得混浊液离心并取其上清液,加入上清液体积量3倍的浓度为90%以上的乙醇,使溶入水中的白及甘露聚糖形成白色絮状沉淀;

将所得白色絮状沉淀过滤,滤渣干燥至恒重,得到纯化的白及甘露聚糖材料;

将所得白及甘露聚糖材料与蒸馏水配制成水溶液,所述白及甘露聚糖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45%;

将制备得到的白及甘露聚糖装入雾化器待喷雾;

制备高膨胀海绵:

在带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8gpva和80g水加热至完全溶清。然后在30℃条件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0g25%(质量百分数,下同)盐酸和8g30%(质量百分数,下同)甲醛水溶液反应80分钟;

在另一三口烧瓶中加入50gpva-1799及500g水加热至完全溶清。然后70℃条件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150g20%盐酸和50g30%甲醛水溶液。在70℃下继续搅拌5分钟;

将上述两料液混合在一起,继续在70℃下反应10分钟;

将反应好的料液倒入模具中,置于烘箱中于60℃下保温17小时,然后脱模,清洗,得到洁净的海绵体;

利用喷雾干燥机对上述制备得到的海绵体进行喷雾干燥,使膨胀海绵上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为500nm的白及甘露聚糖层。

实施例3:

首先制备喷雾干燥所需的喷雾溶液:

取干燥的白及块茎,粉碎成其粒度大小能通过100目网筛的白及粉粒备用;

将得到的白及粉粒与60℃的蒸馏水充分混合形成混浊液,使白及粉粒中的白及甘露聚糖充分溶入水中;

将所得混浊液离心并取其上清液,加入上清液体积量3倍的浓度为90%以上的乙醇,使溶入水中的白及甘露聚糖形成白色絮状沉淀;

将所得白色絮状沉淀过滤,滤渣干燥至恒重,得到纯化的白及甘露聚糖材料;

将所得白及甘露聚糖材料与蒸馏水配制成水溶液,所述白及甘露聚糖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30%;

将制备得到的白及甘露聚糖装入雾化器待喷雾;

制备高膨胀海绵:

在带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8gpva和80g水加热至完全溶清。然后在30℃条件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0g25%(质量百分数,下同)盐酸和8g30%(质量百分数,下同)甲醛水溶液反应60分钟;

在另一三口烧瓶中加入50gpva-1799及500g水加热至完全溶清。然后70℃条件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150g20%盐酸和50g30%甲醛水溶液。在70℃下继续搅拌3分钟;

将上述两料液混合在一起,继续在70℃下反应10分钟;

将反应好的料液倒入模具中,置于烘箱中于60℃下保温17小时,然后脱模,清洗,得到洁净的海绵体;

利用喷雾干燥机对上述制备得到的海绵体进行喷雾干燥,使膨胀海绵上喷涂一层止血药物层。

利用喷雾干燥机对上述制备得到的海绵体进行喷雾干燥,使膨胀海绵上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为800nm的白及甘露聚糖层。

实验例:

对比例1:

在带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8gpva和80g水加热至完全溶清。然后在30℃条件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0g25%(质量百分数,下同)盐酸和8g30%(质量百分数,下同)甲醛水溶液反应50分钟;

在另一三口烧瓶中加入50gpva-1799及500g水加热至完全溶清。然后70℃条件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150g20%盐酸和50g30%甲醛水溶液。在70℃下继续搅拌2分钟;

将上述两料液混合在一起,继续在70℃下反应10分钟;

将反应好的料液倒入模具中,置于烘箱中于60℃下保温17小时,然后脱模,清洗,得到洁净的海绵体。

对比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白及甘露聚糖层在膨胀海绵表层的厚度为200nm。

对比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白及甘露聚糖层在膨胀海绵表层的厚度为800nm。

家兔股动脉止血效果研究

试验品:实施例1制备的麻醉科医用止血海绵;

对照品: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制备的止血海绵。

动物以及材料:实验用新西兰兔400只,雌雄各200只,体重为2.0~3.0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只。

方法:试验分为四组,第1组针对实施例1制备的麻醉科医用止血海绵,第2组针对对比例1制备的海绵,第3组针对对比例2制备的海绵,第4组针对对比例3制备的海绵。

以实验用新西兰兔作为模式动物,3%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麻醉(1.5ml/kg),仰卧解剖台上,分离左侧股动脉,用10ml注射器刺破动脉血管,见喷射状出血后,立即在伤口处敷于一块止血海绵,用食指和中指并拢一起按压止血,秒表计时,90秒后轻轻松手观察止血状况,若无活动性出血则定义为止血,记录时间;若仍出血,则继续按压180秒观察,超过300秒未止血则视为止血失败;统计观察,记录其止血效果。

结果:第1组麻醉科医用止血海绵60秒内完成有效止血,止血率为100%,且无过敏症状发生;第2组在100秒内完成有效止血,止血率为100%,但是,其中,有2只新西兰兔止血过后发生过敏现象;第3组在80秒内完成有效止血,止血率为100%,但是,其中,有1只新西兰兔止血过后发生过敏现象;第4组在90秒内完成有效止血,止血率为100%,但是,其中,有3只新西兰兔止血过后发生过敏现象。

结论:在膨胀海绵上喷涂一层由白及甘露聚糖制成的止血防过敏层后,相比没有止血防过敏层的海绵层,本发明制备的止血海绵可以更好地对新西兰兔进行止血,但是,如果海绵表面喷涂的止血防过敏层过薄,起不到防过敏的作用,如果过于厚,容易脱落,同样起不到止血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