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882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背景技术:

女性子宫颈在正常情形下呈弱酸性,阴道分泌物的酸碱度为ph=3.8-4.5,也是呈酸性,这样可以用来杀菌及预防子宫颈感染。然而,对身体有害的病菌也可生长在弱碱的环境中,故当子宫颈口呈弱碱性时,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病菌就会集中在子宫颈口,此时,病理性微生物活动在子宫颈周围时,会分泌内毒素及外毒素,而这些毒素会溶解子宫颈口的皮肤外表,因此产生相关的分泌物。

而子宫颈炎通常即是发现有黄色浓状分泌物从子宫颈流出,子宫颈上的柱状表皮也显得特别脆弱并容易红肿充血,同時也容易出血。再者,如果急性子宫颈炎发作,则会出现大量的白带,甚而呈现橙黄或黄绿色、乳样、浓稠性分泌物,导致异味,疼痛不适或瘙痒等症状。

一般而言,子宫颈炎病原菌包括披衣菌、淋病双球菌、属于阴道正常菌落(normalflora)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一般治疗的时候会根据炎症的状况而同时给予抗生素及消炎解热药物,同时再施予阴道消毒、局部治疗的处理,例如用药水灌洗,但是治疗痊愈后又很容易被感染,而渐渐低人体内的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以致无法完全治愈。

目前使用的物理治疗都采用玉石俱焚的作法,使用电烧、冷冻或镭射将子宫颈细胞连同其内的披衣菌等病原体一起杀死,如此新长出来的细胞就是正常无感染的细胞了。

子宫颈糜烂是子宫颈炎最常见的局部病变,在炎症病变稍减弱的情况下,邻近的鳞状上皮向覆盖糜烂面的柱状上皮下生长,逐渐将腺上皮推移,最后完全由鳞状上皮覆盖而痊愈,这种由鳞状上皮直接替代的情况虽然存在,但间接的替代更为常见,即在柱状上皮下常存在一行较小的圆形细胞,称基底细胞或储蓄细胞,在糜烂的愈合过程中这些细胞增生,最后分化成鳞状上皮。糜烂的愈合常呈片块状分布,并因这种新生的鳞状上皮生长于炎性组织的基础上,故表层细胞极易脱落而变薄,稍受刺激即又恢复糜烂,因此,愈合和炎症的扩展交替发生,治疗不彻底,极难痊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可以解决目前药物治疗子宫颈炎疗效较差、难以完全治愈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活性成分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5-氨基酮戊酸或其衍生物和龙血竭多酚。

进一步的,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二氧化硅纳米颗粒50-100份、5-氨基酮戊酸或其衍生物5-15份、龙血竭多酚2-10份。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粒径为40-50nm。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剂为溶液剂、栓剂或凝胶剂。

进一步的,所述凝胶剂为所述有效活性成分与凝胶基质、辅料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凝胶基质选自羟甲基纤维素、卡波姆、壳聚糖衍生物、聚卡波非、木糖葡聚糖或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为增稠剂、抗氧化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或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制剂为阴道给药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宫颈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龙血竭多酚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创生肌作用。还能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分泌,并促进毛细血管重新生成,血供增加,进而促进组织工程皮肤对皮肤创面的修复。龙血竭多酚施敷于宫颈局部糜烂处,能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又能抑制常见微生物的繁殖,饿死细菌。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5—氨基酮戊酸及其衍生物是常用的光动力治疗药,已经上市的产品包括5-氨基酮戊酸盐酸盐、5-氨基酮戊酸甲酯和5-氨基酮戊酸己酯。进入人体后转化为血卟啉并滞留体内,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后即产生活性氧如单线态氧和其他自由基并杀死致病细胞(癌细胞、人类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疣体细胞),而临近的正常组织细胞不受任何影响。临床上5—氨基酮戊酸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痤疮、尖锐湿疣、光化性角化病、宫颈癌及阴道及宫颈部位的上皮鳞状细胞瘤样变等多种疾病。

专利cn101829144b报道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制备治疗子宫颈炎的药物中的应用,但关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与其他化学药物联合治疗子宫颈炎的疗效并未见报道,本发明创新性的将龙血竭多酚、5—氨基酮戊酸及其衍生物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联合用作药物活性成分,采用局部用药治疗宫颈炎,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对子宫颈炎的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

本发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不仅可以与龙血竭多酚和5-氨基酮戊酸或其衍生物复配,也可以与医学上常用的中药或其他西药进行复配构成用于治疗子宫颈炎的药物。二氧化硅超纳米颗粒吸附病原体的原理为: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大小约为40-50纳米,远小于病毒,且当溶解于溶剂时每个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间的分隔很大,而溶于溶剂时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会形成如同捕鱼的网,将病原体及分泌物吸附捕捉,而当病原体被捕捉后就不再被该二氧化硅颗粒所释放出來,故可有效治愈子宫颈炎。

同时,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子宫颈炎的病原体-衣原体48小时释放eb原生小体时,以其特有的结构(渔网结构)来吸附病毒,使得该子宫颈炎治疗的时间缩短,而且可以根治该子宫颈炎。

再者,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从植物中萃取,不会膨胀,能吸附病毒,具有安全性,同时不易发生化学作用,也不会溶解产生毒性;且由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之间的分隔很大,不会先吸附水份,有效使子宫颈炎的病原体及其毒性被浓缩,可有效的吸附致病的病原体,同时也保留了体内有益的微生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其他药物或辅料均为市售商品,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参照申请号为cn86104705的中国专利制得的,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先将谷壳或稻草分层放置于窑内,并在每一层设有通气管,该通气管管壁设有小孔;该窑内不需添加其他燃料,谷壳或稻草的焙烧完全是利用每公斤谷壳或稻草所含有的3500-4000上热量逐层进行引燃,焙烧透过对通气管排出及进入窑内的空气量控制,将窑内温度控制在600℃以下。

焙烧完成后,使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处理60-90分钟,并使用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冲洗,去除产品中所含有的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钙及氧化钾等氧化物杂质,干燥后,使用气流粉碎机将结块解碎,即可获得含量为92-95%白色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用该方法制得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再经过提纯,得到浓度为99%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实施例1

配方组成:龙血竭多酚5g,5-氨基酮戊酸盐酸钠7.5g,二氧化硅纳米颗粒50g,卡波姆1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8g,三乙醇胺0.2g,丙二醇0.5g,去离子水加至200g。

制备步骤:称取卡波姆1g分散于100g去离子水中溶胀24h,再加入三乙醇胺调ph值至4.0-5.0,得溶液a;以适量温水溶解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8g、丙二醇0.5g、龙血竭多酚5g、5-氨基酮戊酸盐酸钠7.5g、二氧化硅纳米颗粒50g,并缓缓加入溶液a中,添加去离子水至200g,搅拌均匀即得药物凝胶剂。

实施例2

配方组成:龙血竭多酚4g,5-氨基酮戊酸盐酸钠6g,二氧化硅纳米颗粒30g,卡波姆0.8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6g,三乙醇胺0.2g,丙二醇0.4g,去离子水加至200g。

制备步骤:称取卡波姆0.8g分散于100g去离子水中溶胀24h,再加入三乙醇胺调ph值至4.0-5.0,得溶液a;以适量温水溶解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6g、丙二醇0.4g、龙血竭多酚4g、5-氨基酮戊酸盐酸钠6g、二氧化硅纳米颗粒30g,并缓缓加入溶液a中,添加去离子水至200g,搅拌均匀即得药物凝胶剂。

实施例3

配方组成:龙血竭多酚3g,5-氨基酮戊酸盐酸钠4g,二氧化硅纳米颗粒20g,卡波姆0.6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4g,三乙醇胺0.2g,丙二醇0.3g,去离子水加至200g。

制备步骤:称取卡波姆0.6g分散于100g去离子水中溶胀24h,再加入三乙醇胺调ph值至4.0-5.0,得溶液a;以适量温水溶解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4g、丙二醇0.3g、龙血竭多酚3g、5-氨基酮戊酸盐酸钠4g、二氧化硅纳米颗粒20g,并缓缓加入溶液a中,添加去离子水至200g,搅拌均匀即得药物凝胶剂。

对比例1

配方组成:龙血竭多酚10g,卡波姆1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8g,三乙醇胺0.2g,丙二醇0.5g,去离子水加至200g。

制备步骤:称取卡波姆1g分散于100g去离子水中溶胀24h,再加入三乙醇胺调ph值至4.0-5.0,得溶液a;以适量温水溶解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8g、丙二醇0.5g、龙血竭多酚10g,并缓缓加入溶液a中,添加去离子水至200g,搅拌均匀即得药物凝胶剂。

对比例2

配方组成:5-氨基酮戊酸盐酸钠15g,卡波姆1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8g,三乙醇胺0.2g,丙二醇0.5g,去离子水加至200g。

制备步骤:称取卡波姆1g分散于100g去离子水中溶胀24h,再加入三乙醇胺调ph值至4.0-5.0,得溶液a;以适量温水溶解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8g、丙二醇0.5g、5-氨基酮戊酸盐酸钠15g,并缓缓加入溶液a中,添加去离子水至200g,搅拌均匀即得药物凝胶剂。

对比例3

配方组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100g,卡波姆1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8g,三乙醇胺0.2g,丙二醇0.5g,去离子水加至200g。

制备步骤:称取卡波姆1g分散于100g去离子水中溶胀24h,再加入三乙醇胺调ph值至4.0-5.0,得溶液a;以适量温水溶解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8g、丙二醇0.5g、二氧化硅纳米颗粒100g,并缓缓加入溶液a中,添加去离子水至200g,搅拌均匀即得药物凝胶剂。

实验例

选取多位阴道镜分析显示不同程度宫颈糜烂的25-45岁女性,在治疗开始之前,采用阴道镜分析各个患者宫颈糜烂程度,根据阴道镜照片和可能伴有的炎症的严重性,对受试患者按照常规子宫颈病理分类进行了分级,分级方案如下:

第1级:单纯性子宫颈炎,存在斑点状病损和异位,白带减少、没有性交困难(性交时异常疼痛);

第2级:子宫颈炎伴糜烂部位扩大(30%的表面),存在已改变的上皮:偶然出血和偶然性交困难;

第3级:子宫颈炎伴糜烂部位扩大(50%的表面),存在异位,频繁出血,白带和性交困难。

分级后,按分级结果分为6组,每组内的1级、2级、3级患者均为10人,其中第1组施用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凝胶剂,第2组施用实施例2制备的药物凝胶剂,第3组施用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凝胶剂,第4组施用对比例1制备的药物凝胶剂,第5组施用对比例2制备的药物凝胶剂,第6组施用对比例3制备的药物凝胶剂。每个患者每天在晚间用药一次,连续使用六天。在局部治疗结束后,采用阴道镜再次分析各个患者宫颈糜烂程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阴道镜检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患者在治疗后子宫颈糜烂程度大大降低,1级患者人数由原来的10人分别升高至24人、23人和22人,3级糜烂患者由原来的10人分别降低至1人、1人和2人。而只采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5-氨基酮戊酸盐酸盐或血竭多酚活性组分,1级患者增长人数和3级患者减少人数均少于本发明,说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宫颈糜烂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且从表1也可以看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与5-氨基酮戊酸盐酸盐、龙血竭多酚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三者合用的效果比其中任一种组分单独使用的效果之和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