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遮蔽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121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可遮蔽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于2013年11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310565760.2、发明名称为“可遮蔽针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安全和方便地处理针的采血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廉价的一次性采血装置,该装置包括可安全地遮蔽针组件尖端的被动激活的安全遮蔽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穿刺元件的一次性医疗器械通常用于给药或抽取液体,例如是采血针或液体处理针。目前的医疗实践要求在这种系统中使用的液体容器和针组件价格低廉并且容易一次性使用。因此,现有的采血系统,例如,通常采用某种形式的持久、可重复使用的保持器,该保持器上可安装可拆卸的一次性针头和采液管。这种性质的采血系统可以在使用前组装,并在使用后拆卸。因此,这些采血系统允许重复使用相对昂贵的保持器,而更换相对便宜的针和/或采液管。除了降低采集血液样本的成本,这些采血系统还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医疗废弃物的产生。

采血装置或静脉(iv)输注装置通常包括针管,针管具有近端、尖锐的远端,以及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内腔。针管的近端牢固地安装在塑料衬套中,并具有穿过针管与内腔相通的中心通道。薄的柔性热塑性管与衬套连接,并与针管的内腔相通。塑料管的远离针管的端部可包括固定装置,从而将针管与采血管或其他容器相连。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取决于将与固定装置连接的容器的性质。

为了减少意外产生针刺伤口的风险,对用过的针尖进行保护十分重要。由于对疾病感染和传播的关注,对用过的一次性针进行封装的方法和设备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并且需求量很大。例如,针组件通常采用安全遮蔽物,该安全遮蔽物可被移动而与用过的针管遮蔽接合,从而不用担心意外的针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遮蔽针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可遮蔽针装置包括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所述第一推进构进和第二推进构件可分别在折叠偏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从而将末端保护装置从邻近衬套的近端位置移动至远端位置,在所述远端位置,末端保护装置保护性地围绕针管的远端。所述可遮蔽针装置包括翼组件,该翼组件具有从衬套的相对侧横向延伸的翼对,并且可在横向延伸位置和背侧位置之间移动。当翼对位于背侧位置时,翼将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保持在折叠偏置位置,从而使末端保护装置保持在近端位置。翼从背侧位置向横向延伸位置的移动释放对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的保持,从而允许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展开至延伸位置,并使末端保护装置从近端位置移动至远端位置。

在本发明的可遮蔽针装置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推进构件与第二推进构件分离并且区分于第二推进构件。优选地,通过两个分离的推进构件,本发明的可遮蔽针装置更好并且更一致地将末端保护装置锁定在远端位置,在远端位置,末端保护装置保护性地围绕并遮蔽针管的远端。这是可以实现的,因为通过两个分离的推进构件可以实现更大的力,从而使这两个推进构件从折叠偏置位置延伸至延伸位置。这样,本发明的可遮蔽针装置可以更一致地将末端保护装置锁定在远端位置,在远端位置,末端保护装置保护性地围绕并遮蔽针管的远端。此外,通过两个分离的推进构件,可以更好地控制使两个推进构进延伸到延伸位置的力。

本发明的可遮蔽针装置的两个推进构件的另一个优点是,两个推进构件为针管提供更好的遮蔽。例如,参照图6和7,通过两个分离的推进构件,保护性地围绕并安全遮蔽了更多的针管面积。如图6和7中所示,两个推进构件与末端保护装置一起基本上完全围绕并遮蔽了针管。此外,两个分离的推进构件为针管提供了额外的侧面遮蔽护罩。这样,针管的各个部分都没有被暴露,从而显著减少了意外针刺损伤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遮蔽针装置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针管,以及衬套,该衬套支撑针管的至少一部分。可遮蔽针装置还包括翼组件,该翼组件具有至少一对从所述衬套相对侧延伸的翼,所述翼对可在横向延伸位置和背侧位置之间移动。该装置还包括末端保护装置,该末端保护装置可相对于所述针管从邻近衬套的第一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末端保护装置遮蔽针管的远端。还提供了一种推进构件,该推进构件可在偏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用于将末端保护装置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所述推进构件具有与衬套相接合的近端,以及与末端保护装置相接合的远端。当翼对位于背侧位置时,翼对将推进构件保持在偏置位置,从而使末端保护装置保持在近端位置,而翼对从背侧位置向横向延伸位置的移动释放推进构件,从而允许推进构件转换至延伸位置,并使末端保护装置从近端位置前进至远端位置。

在某些配置中,装置包括第二推进构件,第二推进构件可在偏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用于将末端保护装置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第二推进构件具有与衬套相接合的近端和与末端保护装置相接合的远端。在某些配置中,当翼对位于背侧位置时,翼对将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保持在偏置位置,从而使末端保护装置保持在近端位置。翼对从背侧位置向横向延伸位置的移动释放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从而允许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转换至延伸位置,并使末端保护装置从近端位置前进至远端位置。推进构件的近端和第二推进构件的近端可分别连接至衬套的相对侧。推进构件的远端和第二推进构件的远端可分别连接至末端保护装置的相对侧。

在其他配置中,装置还可包括保护性围绕针管并且使翼对保持在背侧位置的盖。所述盖可限定用于接纳并使所述翼对保持在背侧位置的槽面。在某些配置中,翼对与衬套一起形成。翼对可由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形成。可选地,推进构件由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形成。

末端保护装置可包括由塑料材料形成的末端保护壳体和安装至末端保护壳体的金属弹簧夹。当末端保护装置在近端位置时,弹簧夹偏置而抵靠所述针管,并且当末端保护装置在远端位置时,弹簧夹设置成覆盖针管的远端。推进构件在偏置位置至少部分地折叠。在某些情况下,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在偏置位置均至少部分地折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可遮蔽针装置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针管和支撑至少一部分针管的衬套。该装置包括翼组件,该翼组件具有至少一对从所述衬套相对侧延伸的翼,翼对可在横向延伸位置和背侧位置之间移动。当翼对位于背侧位置时,在衬套与翼对之间形成间隙。该装置还包括末端保护装置,该末端保护装置可相对于针管从邻近衬套的第一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末端保护装置遮蔽针管的远端。该装置还包括推进构件,该推进构件可在偏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用于将末端保护装置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推进构件具有与衬套相接合的近端以及与末端保护装置相接合的远端。当翼对位于背侧位置并且推进构件位于偏置位置时,推进构件的一部分被保持在衬套与翼对之间的间隙中。

在某些配置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推进构件,所述第二推进构件可在偏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用于将末端保护装置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第二推进构件具有与衬套相接合的近端和与末端保护装置相接合的远端。当翼对位于背侧位置并且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位于偏置位置时,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可被保持在衬套与翼对之间的间隙中。当翼对位于背侧位置并且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位于偏置位置时,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两者的一部分均被保持在衬套与翼对之间的间隙中。翼对可将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保持在折叠的位置,从而使末端保护装置保持在近端位置,并且翼对从背侧位置向横向延伸位置的移动可释放对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的保持,从而允许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展开至延伸位置,并使末端保护装置从近端位置移至远端位置。

在某些配置中,推进构件与第二推进构件分离。推进构件的近端和第二推进构件的近端可分别连接至衬套的相对侧。推进构件的远端和第二推进构件的远端可分别连接至末端保护装置的相对侧。推进构件由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形成。

可选地,末端保护装置包括由塑料材料形成的末端保护壳体和安装至末端保护壳体的金属弹簧夹。当末端保护装置在近端位置时,弹簧夹偏置而抵靠针管,并且当末端保护装置在远端位置时,弹簧夹设置成覆盖针管的远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可遮蔽针装置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针管和止动件,该止动件支撑针管的近端,止动件可在打开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移动。该装置还包括末端保护装置,该末端保护装置可相对于针管从邻近止动件的第一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末端保护装置遮蔽针管的远端。该装置包括第一推进构件,该第一推进构件可在偏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用于将末端保护装置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第一推进构件具有与止动件相连接的近端以及与末端保护装置相连接的远端。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推进构件,该第二推进构件可在偏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用于将末端保护装置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第二推进构件具有与止动件相连接的近端以及与末端保护装置相连接的远端。当止动件位于保持位置时,止动件将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保持在偏置位置,从而使末端保护装置保持在第一位置。止动件从保持位置向打开位置的移动释放对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的保持,从而允许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转换至延伸位置,并使末端保护装置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

在某些配置中,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在偏置位置至少部分地折叠。可选地,止动件从保持位置向打开位置的移动释放对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的保持,从而允许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展开至延伸位置,并使末端保护装置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

附图简要说明

通过参考下文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描述以及本发明的附图,本发明的上文提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及其实施方式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并且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本身。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遮蔽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组装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包装盖被移去。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包装盖被移去,翼组件位于背侧位置,而第一和第二推进构件位于折叠偏置位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4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沿线5-5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包装盖被移去,翼组件位于横向延伸位置,而第一和第二推进构件位于延伸位置。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6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6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沿线8-8的剖视图。

图9a是一个示例性连接装置的透视图,该连接装置位于打开位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第一推进构件或第二推进构件与衬套或末端保护组件之间。

图9b是图9a所示示例性连接装置的侧面剖视图,该连接装置位于锁定位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第一推进构件或第二推进构件与衬套或末端保护组件之间。

图10是另一个示例性连接装置的透视图,该连接装置位于锁定位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的可遮蔽针装置的第一推进构件或第二推进构件与衬套或末端保护组件之间。

图11是又一个示例性连接装置的透视图,该连接装置位于打开位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可遮蔽针装置的第一推进构件或第二推进构件与衬套或末端保护组件之间。

在所有的视图中,相应的参考字符指示相应的部分。本文中列出的示例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这些示例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定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描述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制造并使用所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各种修改、等同、变化和替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将是显而易见的。任何和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等同和替代都将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

为了下文的描述,术语“上”、“下”、“左”、“右”、“垂直的”、“水平的”、“顶”、“底”、“横向的”、“纵向的”及其衍生词将像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一样与本发明相关。但是,应当理解,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发明可假设不同的替代、变化。同样应当理解,在本发明附图中具体示出并在以下说明中描述的装置,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不应将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下文的讨论中,“远端”是指大致朝向适于与患者接触的针组件端部的方向,“近端”是指与远端相反的方向,即远离适于与患者接触的针组件端部的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在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可遮蔽针装置的部件时使用上述参考系。

参考图1和2,采血组件10包括可遮蔽针装置12、从可遮蔽针装置12延伸的柔性管14、安装到管14上的固定装置16和包装盖18,该包装盖18可拆卸地安装到可遮蔽针装置12的与管14相对的部分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摩擦接合、过盈配合或类似的紧固方法将盖18可拆卸地安装到可遮蔽针装置12上。采血组件10包括针管20,针管20具有近端32、相对的远端34,以及在近端和远端间延伸的内腔36。针管20的近端32牢固地安装至衬套22,从而使衬套22的中心通道44与针管20的内腔36流体相通。

薄的柔性热塑管14可被连接到衬套22,从而使管14与针管20的内腔36流体相通。例如,柔性管14可被安装至衬套22的近端40,从而穿过管14的通道与针管20的内腔36相通。管14的远离针管20的端部可包括安装在管14上的固定装置16,以将针管20与采血管或其他一些容器相连。例如,固定装置16使得针管20和管14能与合适的容器,例如采血管相通。固定装置16的具体结构将取决于将与固定装置16连接的容器的特性。

采血组件10本质上可按图2所示的状态包装到保护性包装(例如泡罩包装)中。在使用前,从任何保护性包装取出采血组件10,并且固定装置16可连接至适当的容器,用于与内腔36流体相通,内腔36穿过针管20延伸,这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参考图1和4-8,可遮蔽针装置12包括包装盖18、针管20、衬套22、末端保护组件24、翼组件26、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配置成用于移动末端保护组件24,这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参考图1,第一推进构件28与第二推进构件30分离并且区分于第二推进构件30。通过设置两个分离的推进构件28和30,可遮蔽针装置12更好并更一致地将末端保护组件24锁定在远端位置(图6-8),在所述远端位置,末端保护组件24保护性地围绕并遮蔽针管20的远端34。这是可以实现的,因为通过两个分离的推进构件28和30可以实现更大的力,从而使推进构件28和30从折叠偏置位置(图2-5)运动至延伸位置(图6-8)。这样,可遮蔽针装置12可以更一致地将末端保护组件24锁定在远端位置,在所述远端位置,末端保护组件24保护性地围绕并遮蔽针管20的远端34。这两个推进构件28和30还对针管20提供了更好的遮蔽。参照图6和7,通过设置两个分离的推进构件28和30,保护性地围绕并安全地遮蔽了更多的针管20面积。如图6和7中所示,两个推进构件28和30与末端保护组件24一起基本上完全围绕并遮蔽了针管20。此外,两个分离的推进构件28和30还为针管20提供了额外的侧面遮蔽保护。这样,针管20的各个部分都没有暴露,从而显著减少了意外针刺损伤的风险。

参考图1,针管20包括近端32和相对的远端34,其中内腔36穿过针管20从近端32延伸至远端34。针管20的远端34是倾斜的,从而限定了尖锐的穿刺尖端38,例如静脉穿刺尖端。提供穿刺尖端38以用于插入患者的血管,如静脉,穿刺尖端38因此被设计为在静脉穿刺时便于插入并将不适感降至最低。

参考图1,可遮蔽针装置12包括衬套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衬套22是一个整体结构,希望由热塑性材料模制而成。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下文所讨论的,衬套22可与翼组件26形成整体。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衬套22和翼组件26的整体部件形成了止动件,该止动件支撑针管20的近端32,并可在打开位置(图6-8)和保持位置之间(图2-5)移动。

衬套22包括近端40、相对的远端42,并由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刚性结构或衬套结构46限定。衬套22还包括衬套连接管52,衬套连接管52设置于衬套结构46的中心空腔部内,并限定用于接纳针管20的近端32的远端开口54。这样,衬套22被配置为支撑针管20的近端32。针管20可定位在衬套22的远端开口54内,从而使针管20的一部分从衬套22的远端42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针管20和衬套22可以是分离的部件,它们可通过合适的医用级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或类似的粘合材料)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针管20和衬套22可形成整体部件。例如,针管20和衬套22可以在两步模制工艺中整体模制而成。衬套连接管52还限定了近端开口56,近端开口56适于接纳如图2所示的柔性管14或其他医疗装置,例如管保持器或类似部件。衬套连接管52还限定了中心通道44,中心通道44穿过衬套连接管52从近端40延伸至远端42。

衬套22包括与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相配合的结构。例如,衬套22远端42的第一侧表面58可包括用于与第一推进构件28连接的第一连接元件48和第二连接元件50。衬套22远端42的相对第二侧表面60也可包括用于与第二推进构件30连接的第一连接元件48和第二连接元件5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元件48和第二连接元件50可包括两个按钮元件62,用于分别与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连接,这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衬套22可包括不同类型的结构,用于与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相配合,这将在下文中参考图9a-11更详细地描述。

参考图1,可遮蔽针装置12包括翼组件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翼组件26可以是整体结构,希望由柔性材料形成。正如上文所讨论的,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衬套22和翼组件26可以在两步模制工艺中被整体模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衬套22可以由热塑性材料形成,而翼组件26可以由柔性材料形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衬套22和翼组件26是分离的部分,而非整体模制。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衬套22和翼组件26可以是分离的部件,衬套22和翼组件26可通过合适的医用级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或类似的粘合材料)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衬套22可通过滑入配合机构、锁定片机构、弹簧加载的锁定机构、闩锁或其他类似的机构固定到翼组件26上。

翼组件26包括主体部分64,主体部分64在翼对66和68(即第一翼66和第二翼68)之间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衬套22和翼组件26是分离的部分,翼组件26的主体部分64可被固定连接到衬套22的底面63,从而使翼66及68从衬套结构46的相对两侧横向延伸。翼组件26提供用于在采血过程中协助可遮蔽针装置12和采血组件10定位、稳定和放置的部件。翼66和68优选由柔性材料形成,并且可在松弛的横向延伸位置(图6-8)和弯曲的背侧位置(图2-5)之间移动,在所述横向延伸位置,翼基本上是平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翼66和68可以是预先形成的弯曲结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翼66和68也可以是平面结构,例如,翼组件26的主体部分64可包括削薄部分70,以协助翼66和68从横向延伸位置折叠到背侧位置。

参考图1,可遮蔽针装置12包括末端保护组件24。末端保护组件24与针管20几乎共轴地延伸,并可沿针管20在邻近衬套22的近端位置(图2-5)与邻近针管20的穿刺尖端38的远端位置(图6-8)之间沿轴向移动,这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当末端保护组件24位于远端位置时,末端保护24保护性地围绕针管20的远端34。

末端保护组件24包括末端保护壳体72和保护夹74。壳体72是整体结构,希望由热塑性材料模制而成,壳体72包括近端76、远端78、位于近端76的凹槽区80和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的内腔室82(图5和8)。与近端78邻近的一部分内腔室82限定了扩大的夹腔84,如图5和8中所示。此外,末端保护组件24包括与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相配合的结构。例如,末端保护壳体72远端78的第一侧表面92可包括用于与第一推进构件28连接的连接元件86。末端保护壳体72的相对的远端78的第二侧表面94也可包括用于与第二推进构件30连接的连接元件8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侧表面92上的第一连接元件86和第二侧表面94上的第二连接元件86可包括两个按钮元件88,用于分别与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末端保护壳体72可包括不同类型的结构用于与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相配合,这将在下文中参考图9a-11更详细地描述。末端保护壳体72还包括夹式安装柱90(图5和8),夹式安装柱90在接近末端保护壳体72的近端76处从末端保护壳体72向下延伸。

保护夹74整体刻制并由有弹性的可偏转金属材料形成。夹74包括平面弹簧腿96,弹簧腿96具有近端98和相对的远端100。安装孔102在邻近近端98的位置延伸穿过弹簧腿96。安装孔102的直径约等于或略小于末端保护壳体72的夹式安装座90的直径。这样,当夹式安装座90的轴线与安装孔102的轴线基本上共线时,夹式安装座90可被推动通过安装孔102。夹74还包括锁定腿104,锁定腿104从弹簧腿96的远端100延伸。延伸的锁定腿104保证针管20的穿刺尖端38与在远端位置(图6-8)的末端保护组件24牢固安全地接合。延伸的锁定腿104还能使末端保护组件24沿针管20平稳地轴向滑动,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解释。

衬套22和末端保护组件24通过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相互连接。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规定了末端保护组件24沿针管20从邻近衬套22的近端位置(图2-5)向邻近针管20的穿刺尖端38的远端位置(图6-8)的轴向移动,这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参考图1,可遮蔽针装置12包括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如上文所述,第一推进构件28与第二推进构件30分离并且区分于第二推进构件30。第一推进构件28包括主体110,主体110具有近端112和相对的远端114。同样,第二推进构件30包括主体130,主体130具有近端132和相对的远端134。主体110和130优选由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形成,如硅树脂,柔性材料能够弯曲和/或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延伸。例如,在使用前,推进构件28和30位于折叠偏置位置(图2-5),如下文中将描述的那样,当释放翼66和68时,推进构件28和30向前延伸到延伸位置(图6-8)。这样,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将末端保护组件24从近端位置(图2-5)移至远端位置(图6-8)。

第一推进构件28主体110的近端112包括与衬套22相配合的结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近端112可包括两个近端开口116,用于接纳衬套22远端42的第一侧表面56上的连接元件48和50,从而将第一推进构件28的近端112固定至衬套22的远端42。第一推进构件28的主体110的远端114包括与末端保护壳体72相配合的结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推进构件28主体110的远端114可包括远端开口118,用于与末端保护组件24的第一侧表面92上的第一连接元件86相配合。

类似地,第二推进构件30主体130的近端132包括与衬套22相配合的结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近端132可包括两个近端开口136,用于接纳衬套22远端42的第二侧表面60上的连接元件48和50,从而将第二推进构件30的近端132固定至衬套22的远端42。第二推进构件30主体130的远端134包括与末端保护壳体72相配合的结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推进构件30主体130的远端134可包括远端开口138,用于与末端保护组件24的第二侧表面94上的第二连接元件86相配合。

可替代上文所述的用于分别将推进构件28和30连接至衬套22和末端保护组件24的机械配合结构或在此之外附加,通过使用粘合剂或类似的连接机构将推进构件28和30连接到衬套22和末端保护组件24。

由于推进构件28和30被连接到衬套22,并且由于翼66和68从衬套22横向延伸,翼66和68的移动导致推进构件28和30对应移动。例如,当翼66和68位于背侧位置(图2-5)时,翼66和68将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保持在折叠偏置位置,从而将末端保护组件24保持在近端位置。此外,当翼66和68位于背侧位置时,衬套22和翼66,68之间形成间隙150(图4),从而使第一推进构件28的一部分和第二推进构件30的一部分保持在间隙150内。这样,末端保护组件24被保持在邻近衬套22的近端位置。当翼66和68被释放后,翼66和68可从背侧位置(图2-5)自动移动至松弛的横向延伸位置(图6-8),在背侧位置,翼66和68一起弯曲而形成单一的背侧结构。这样,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不再被翼66和68保持在间隙150内,并且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能展开到延伸位置(图6-8),从而将末端保护组件24从近端位置移至远端位置。换句话说,由于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被固定连接到末端保护组件24,并且由于末端保护组件24可沿针管20轴向移动,翼66和68的释放导致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展开,并使末端保护组件24在大致沿箭头b(图6)远离衬套22并朝向针管20远端32的方向轴向移动,其中末端保护组件24能有效地遮蔽并保护性地围绕针管20的穿刺尖端38。

第一推进构件28的主体110和第二推进构件30的主体130由柔性材料形成,被向延伸位置偏压,并因此作为一种存储能量的手段,用于在翼66和68间发生上文所述的相应移动后,使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朝针管20的远端34延伸,从而推动末端保护组件24从近端位置(图2-5)运动到远端位置(图6-8)。

如上文所讨论的,不同类型的结构可以用于将第一推进构件28或第二推进构件30与衬套22或末端保护组件24连接。图9a–11示出了不同类型的连接结构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参考图9a和9b,连接结构200包括通过铰链206铰接的推进构件接纳部202和锁定部分204。推进构件接纳部202包括接纳表面208和从接纳表面208延伸的柱210。锁定部分204限定孔216,并包括具有锁定端214的闩锁构件212。

参考图9a和9b,推进构件28a包括主体110a,主体110a具有近端112a,所述近端112a限定开口116a。为了将推进构件28a固定到连接结构200上,主体110a的开口116a被设置在推进构件接纳部202的柱210上,如图9a所示。在这个位置,锁定部分204可以大致沿箭头c(图9a)的方向绕铰链206枢轴转动到图9b中所示的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推进构件接纳部202的柱210被接纳在锁定部分204的孔216内,并且闩锁构件212的锁定端214与推进构件接纳部202锁定接合,从而在推进构件28a和连接结构200之间提供固定连接。连接结构200可与衬套22或末端保护组件24一起使用,以将第一推进构件28或第二推进构件30与衬套22或末端保护组件24牢固连接。

参考图10,连接结构300包括推进构件接纳部302,推进构件接纳部302在远端308具有锁定壁304,并在近端312限定接纳通道306。推进构件接纳部302还在远端308处限定了推进构件接纳槽314。参照图10,推进构件28b包括主体110b,主体110b具有近端112b和位于接近近端112b的突出部分120b。突出部分120b可以由可变形的弹性材料形成。

为了将推进构件28b固定在连接结构300上,推进构件28b主体110b的突出部分120b被插入连接结构300的接纳槽314中,从而使突出部分120b可以滑动穿过并经过锁定壁304。由于突出部分120b由可变形的弹性材料形成,当突出部分120b滑动穿过接纳槽314时,锁定壁304可使突出部分120b变形。一旦突出部分120b伸出锁定壁304,突出部分120b能够返回到其原来的形状,如图10所示。一旦突出部分120b位于图10所示的锁定位置,锁定壁304形成物理障碍,该物理障碍将突出部分120b锁定于槽314内,从而使推进构件28b不能被拉出连接结构300。连接结构300可与衬套22或末端保护组件24一起使用,以将第一推进构件28或第二推进构件30与衬套22或末端保护组件24牢固连接。例如,参考图10,连接结构300的接纳通道306能够安全地接纳衬套或末端保护组件310。

参考图11,连接结构400包括通过铰链406铰接的推进构件接纳部402和锁定部分404。推进构件接纳部402包括接纳表面408和从接纳表面408延伸的柱410。锁定部分404限定孔416,并且包括具有锁定端414的闩锁构件412。

参考图11,推进构件28c包括主体110c,主体110c具有近端112c,近端112c限定开口116c。为了将推进构件28c固定到连接结构400上,主体110c的开口116c被设置在推进构件接纳部402的柱410上,如图11所示。在这个位置,锁定部分404可以大致沿箭头d(图11)的方向绕铰链406枢轴旋转到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推进构件接纳部402的柱410被接纳在锁定部分404的孔416内,并且闩锁构件412的锁定端414与推进构件接纳部402锁定接合,从而提供推进构件28c与连接结构400之间的牢固连接。连接结构400的作用与上文所述连接结构200相似。连接结构400可与衬套22或末端保护组件24一起使用,以将第一推进构件28或第二推进构件30与衬套22或末端保护组件24牢固连接。

可以按下文所述组装可遮蔽针装置12。通过推动末端保护壳体72的夹式安装座90穿过保护夹74的安装孔102来组装末端保护组件24。然后向下推动夹74的弹簧腿96穿过末端保护壳体72或使弹簧腿96穿过末端保护壳体72离开内腔室82。然后如上文所述,通过将近端开口116和136分别压于衬套22各侧表面58和60上的连接元件48和50上,以及将远端开口118和138分别压于末端保护组件的各侧表面92和94上的连接元件86上,使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与末端保护组件24和衬套22间相互连接。然后使针管20的远端34通过衬套22的中心通道44,并推入末端保护壳体72近端76处的内腔室82内。弹簧腿96向下偏转,使针管20的远端34完全通过末端保护壳体72,如图5所示。当针管20的穿刺尖端38完全通过末端保护壳体72后,可以释放弹簧腿96。这样,锁定腿104的端部将偏置而抵靠针管20并沿针管20滑动。然后末端保护组件24大致沿针管20滑动到邻近衬套22的位置,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分别折叠其本身至弯曲、偏置位置,以备使用,如图2-5所示。然后翼66和68朝彼此弯曲到背侧位置,以形成背侧配合结构,如图2-5所示。然后推动包装盖18越过穿刺头端38,并推动包装盖18大致越过针管20,而穿刺头端38被安全地保持和置于包装盖18内,并且包装盖18的侧壁17和槽19将翼66和68保持在弯曲的背侧位置,如图2和3中所示。包装盖18优选由能够将翼66和68保持在背侧位置的刚性材料形成。

如上文所讨论,采血组件10可以基本上成图2中所示的状态包装在保护性包装内,保护性包装例如是发泡包装。在使用前,从任何保护包装移出采血组件10,并且固定装置16可被连接到适当的容器,以提供与内腔36间流体连通,内腔36延伸通过针管20。

在使用中,采血组件10设置有组装的可遮蔽针装置12,并包括柔性管14,所述柔性管14从可遮蔽针装置12延伸并连接到固定装置16上。在将采血组件10从保护包装中取出后,可以把它与其它适当的医疗器械组装以供使用。例如,非患者针头组件(non-patientneedleassembly)和针保持器可通过固定装置16连接至采血组件10。

为了准备采血组件10以供使用,使用者握住采血组件10的可遮蔽针装置12,将拇指和食指放于翼66和68上,其中保持在背侧位置的翼66和68位于使用者手指之间,如图3所示。翼66和68均优选在使用者的拇指与食指之间弯曲或弯向彼此,其中第一和第二推进构件28和30的主体110和130被限制在使用者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然后抓住包装盖18并大致按箭头a(图3)的方向向远端推动包装盖18,以使盖18从针管20脱开,从而暴露针管20的穿刺尖端38。

然后医务人员可以推动在针管20远端34的穿刺尖端38进入患者的目标血管,而翼66和68被保持在拇指和食指之间以协助医务人员进行可控的进入。由于使用者的手指紧握在翼66和68之间,末端保护组件24被保持在近端位置(图3-5),这将使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保持在折叠偏置位置。

当进入目标血管后,医务人员可以释放翼66和68。一旦用户释放装置后,由于通过释放翼66和68而由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的主体110和130施加的偏置,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可从折叠偏置位置自由移动至延伸展开位置。这样的移动使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的主体110和130延伸,从而沿针管20以轴向方向大致沿箭头b(图6)向远端推动末端保护组件24,末端保护组件24沿针管20向远端34滑动或滑行。当末端保护壳体72的远端78与患者穿刺部位附近的皮肤接触时,末端保护组件24的远端移动将终止。

操作完成后,例如当已获取所有所需的样品后,从患者体内抽出针管20。从患者体取出针管20将允许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的主体110和130进一步延伸,以及末端保护组件24在轴向方向上大致沿箭头b(图6)的相应的远端移动。将末端保护组件24沿针管20移动至远端34后,夹74的锁定腿104将沿远端方向超出针管20的穿刺尖端38。夹74的弹簧腿96本身的弹性将促使锁定腿104越过针管20的穿刺尖端38,如图8所示。这样,可避免末端保护组件24向近端位置的返回移动。此外,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的整体尺寸将可防止末端保护组件24向远端移动超出针管20。这样,针管20的穿刺尖端38被安全地遮蔽。采血组件10然后可以适当和安全地丢弃。

由于翼66和68初始弯曲在背侧位置,翼66和68可作为可遮蔽针装置12插入、抽出和处理过程中的手柄部分。特别是,在释放翼66和68而将末端保护组件24推动到远端位置后,针管20被遮蔽,并且翼66和68从衬套22横向延伸。由于翼66和68包括至少一些弹性部分,翼66和68可以弯曲至背侧位置,如图4所示,从而使使用者可紧握可遮蔽针装置12从患者上撤出。翼66和68也可以作为手柄部分,用于远离用过的针管20针尖的位置拿采血组件10。此外,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可以在穿刺尖端38仍在患者的血管内的时候被促动,从而使末端保护组件24沿针管20的轴向移动开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从患者血管内取出穿刺尖端38后,第一推进构件28和第二推进构件30可被促动。

本发明的遮蔽功能在正常使用所述装置的基础上被动激活。特别是,在插入前移除包装盖后,安全性质已准备就绪,已准备好在使用者插入患者释放翼结构后即刻遮蔽针。此外,如上文所述,针管的被动遮蔽可以仅通过将针管从患者撤出来自动实现。

在某些情况下,在静脉穿刺前或在医疗程序中,针装置可能从医务人员的手中掉落或被敲打。当针装置从医务人员的手中掉落或被敲打时,上述被动遮蔽将会自动开始。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有意或无意释放翼都可触发自动遮蔽。

此外,在第一次穿刺尝试时,医务人员并不总是能进入目标血管。然而,医务人员通常保持紧握针装置,直到进入目标血管。这样,持续紧握翼将防止针遮蔽,直到穿刺进入目标血管为止。第二次尝试进入目标血管通常是风险较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手离针管的穿刺尖端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采血装置并不会带来在每次静脉穿刺尝试不成功后必须使用新的采血装置的不便。

尽管在用于与采血系统相关连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针组件,可以进一步预期针组件可以与其他医疗程序,如与常规的静脉输液器连用,这在本技术领域中对于针组件的使用是众所周知的。

虽然已经以具有示例性设计的方式描述了本公开,本公开还可进一步在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作进一步修改。因此,本申请旨在涵盖使用本公开主要原则的任何变化、使用或适应性改变。此外,本申请意在涵盖虽偏离本公开但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或习惯做法,这些公知的或习惯的做法附属于本公开并且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