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牧兽医用猪打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2512阅读:3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牧兽医用猪打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兽医领域,具体是一种畜牧兽医用猪打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畜牧养殖业也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在畜牧业养殖中,猪的养殖规模是十分巨大的,但是猪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生病的情况,因此常常需要对猪进行打针治疗,而由于生猪的体型一般较大,在打针时由于缺少专门的固定装置,人们常常需要将生猪按倒在地上,然后再进行打针作业,这种方式十分消耗体力。此外,现有的一些生猪固定装置,大都是不能够移动的,常常需要将生猪逮到固定装置处才能够进行固定,使用起来不是特别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畜牧兽医用猪打针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畜牧兽医用猪打针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加强连接杆、弧形固定板、绑带和活动平板,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布设有四组万向轮组件,万向轮组件上设有刹车装置,底座上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第一立柱,四组第一立柱的上方通过多个加强连接杆连接,第一立柱的外侧上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设有限位挡板,底座的前后两侧的底部均通过铰链铰接有活动平板,活动平板的下方设有平板支撑块,且平板支撑块焊接在底座的前后两侧;所述底座的前侧设有两个第二立柱,两个第二立柱间隔竖直,第二立柱上设有滑套,滑套的右端设有第二锁紧装置,滑套的左端设有伸缩杆组件,伸缩杆组件上设有自锁装置,伸缩杆组件的末端设有弧形固定板,弧形固定板的内侧设有弧形缓冲垫;所述底座中部上方的加强连接杆的底部上设有绑带,加强连接杆底部的左侧设有环形定位块,加强连接杆底部的右侧设有绑带固定块,绑带的右端固定在绑带固定块上,绑带的中部还设有魔术贴,绑带的末端也设有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之间还间隔设有多组竖直栏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架设有第二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为宽幅弹性绑带。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间隔设有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将前后两侧的活动平板放倒,然后将生猪从底座后侧的活动平板赶到底座上,然后通过调节伸缩杆组件的高度和长度,将弧形固定板卡在生猪脖子的两侧,从而使得生猪的头部被固定,然后再通过两组绑带将生猪的后部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生猪被固定住,进而为后续的打针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畜牧兽医用猪打针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畜牧兽医用猪打针固定装置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畜牧兽医用猪打针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畜牧兽医用猪打针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9、加强连接杆7、弧形固定板14、绑带17和活动平板5,所述底座1的底部均布设有四组万向轮组件3,万向轮组件3上设有刹车装置,万向轮组件3和其上的刹车装置均为现有技术,底座1上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第一立柱10,四组第一立柱10的上方通过多个加强连接杆7连接,第一立柱10的外侧上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设有限位挡板6,底座1 的前后两侧的底部均通过铰链4铰接有活动平板5,活动平板5的下方设有平板支撑块2,且平板支撑块2焊接在底座1的前后两侧,底座1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之间还间隔设有多组竖直栏杆20;所述底座1的前侧设有两个第二立柱9,两个第二立柱9间隔竖直,第二立柱9的上端架设有第二横梁8,第二横梁8能够对第二立柱9进行加固,所述第二立柱 9上设有滑套11,滑套11的右端设有第二锁紧装置12,通过第二锁紧装置12就能够将滑套11固定在第二立柱9上,滑套11的左端设有伸缩杆组件13,伸缩杆组件13上设有自锁装置,伸缩杆组件13的末端设有弧形固定板14,弧形固定板14的内侧设有弧形缓冲垫 15;所述底座1中部上方的加强连接杆7的底部上设有绑带17,加强连接杆7底部的左侧设有环形定位块19,加强连接杆7底部的右侧设有绑带固定块16,绑带17的右端固定在绑带固定块16上,绑带17间隔设有两组,绑带17的中部还设有魔术贴18,绑带17的末端也设有魔术贴,绑带17为宽幅弹性绑带,绑带17末端的魔术贴和其自身中部的魔术贴 18能够牢固的粘接在一起;使用时,先将前后两侧的活动平板5放倒,然后将生猪从底座 1后侧的活动平板5赶到底座1上,然后通过调节伸缩杆组件13的高度和长度,将弧形固定板14卡在生猪脖子的两侧,从而使得生猪的头部被固定,然后再通过两组绑带17将生猪的后部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生猪被固定住,进而为后续的打针提供便利,当打针结束后,解开绑带17并松开弧形固定板14,将生猪从底座1赶至底座1前侧的活动平板5上即可。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11月07日 14:42
    在哪里买得到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