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用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1644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泌尿用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泌尿科临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泌尿用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经常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尿路手术以及碎石机碎石、输尿管狭窄的扩张等治疗过程中,它植入输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的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导尿管的插入,常常对其硬度会有一定要求,但导尿管硬度大的情况下并不适合部分尿道较细的患者使用,医护人员难以将导尿尿管插入,若强制插入导尿管将导致患者疼痛难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泌尿用导尿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泌尿用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导尿插头、缓冲层和加强筋,所述导尿管本体呈圆筒状,与呈外凸、半球状的所述导尿插头相连接,所述导尿插头外表面设有自半球状的顶部、沿多个纬度分布的若干凸条,相邻的所述凸条存在空隙,空隙处布置若干导尿通孔,所述导尿管本体与所述导尿插头连接的筒内壁,设置有由气囊管相通的多个气囊;多个所述气囊经中空连接件、多个充气管引出到所述导尿管本体外部;所述导尿管本体内,沿圆筒的延伸方向,还设置有弯形衬条,所述弯形衬条包含前弯形衬条、加强筋和后弯形衬条,所述前弯形衬条尾部与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弯形衬条。

优选地,所述充气管包括第一充气管、第二充气管和第三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通过三通件与所述第一充气管相通,被引出到所述导尿管本体外部的所述第一充气管末端设有可封闭充气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前弯形衬条端部设置加强筋得以对导尿插头进行支撑,在导尿插头末端设计了气囊,使用前可对气囊进行充气,克服了常规导尿管因硬度大而难以插入的问题,实现了对细小尿道口扩大的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件的放大图。

图示标签如下:1、导尿管本体;2、导尿插头;3、导尿通孔;4、凸条;5、气囊;6、气囊管;7、缓冲层;8、中空连接件;9、第一充气管;10、第二充气管;11、第三充气管;12、三通件;13、前弯形衬条;14、固定管;15、可封闭充气头;16、后弯形衬条;1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下端”、“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相邻”、“末端”、“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并且,此处所描述的进一步效果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2,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泌尿用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1、导尿插头2、缓冲层7和加强筋17,导尿管本体1呈圆筒状,与呈外凸、半球状的导尿插头2相连接,导尿插头2外表面设有自半球状的顶部、沿多个纬度分布的若干凸条4,相邻的凸条4存在空隙,空隙处布置若干导尿通孔3,导尿管本体1与导尿插头2连接的筒内壁,设置有由气囊管6相通的多个气囊5;多个气囊5经中空连接件8、多个充气管引出到导尿管本体1外部;导尿管本体1内,沿圆筒的延伸方向,还设置有弯形衬条,弯形衬条包含前弯形衬条13、加强筋17和后弯形衬条16,前弯形衬条13尾部与加强筋17的一端固定连接,加强筋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弯形衬条1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充气管包括第一充气管9、第二充气管10和第三充气管11,第二充气管10和第三充气管11通过三通件12与第一充气管9相通,被引出到导尿管本体1外部的第一充气管9末端设有可封闭充气头15,当使用该装置时,打开可封闭充气头15对第一充气管9进行充气,在充气负压的作用下,充气气体通过三通件12,分别从第二充气管10和第三充气管11到气囊5内,使气囊5鼓起,实现扩大细小尿道口的效果,当充气完毕后关闭可封闭充气头15,避免气体漏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在前弯形衬条13尾部设置加强筋17得以对导尿插头2进行支撑,在导尿插头2末端设计了多个气囊5,使用前可对气囊5进行充气,克服了常规导尿管因硬度大而难以插入的问题,实现了对细小尿道口扩大的技术手段。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