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卷曲式气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206发布日期:2018-10-16 17:3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卷曲式气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卧床病人长时间保持躺式、卧式或固定姿势容易造成下肢萎缩或静脉血栓,进而引发血液黏度增加、血小板增加或血栓处纤维蛋白沉着甚至血管腔闭塞。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一般是采取对下肢进行定时适当按摩的操作方式来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而采用手工按摩的劳动强度较大,现有技术中对于该类按摩用医疗器械的报道还较少。专利CN201320026223.6公开了一种卷曲式医用下肢按摩装置,该装置存在按摩形式单一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可卷曲式气动按摩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可卷曲式气动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卷曲式气动按摩装置,该装置包括:气泡袋、设置在气泡袋上端的并列式第一进气软管、与第一进气软管连通的第一总管、设置在气泡袋下端的并列式第二进气软管、与第二进气软管连通的第二总管,所述气泡袋包含有4-10个并列的左条形气泡腔和4-10个并列的右条形气泡腔,第一进气软管分别和左条形气泡腔连通,第二进气软管分别和右条形气泡腔连通,所述第一总管和第二总管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开关阀和控制器。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条形气泡腔和右条形气泡腔表面均设置有按摩凸点。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条形气泡腔和右条形气泡腔表面均设置有按摩磁块。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条形气泡腔左侧设置有捆绑带和魔术贴绒面,右条形气泡腔右侧设置有与捆绑带匹配的捆绑圈和魔术贴黏贴面。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总管上的压力表、开关阀和控制器相互连接,第二总管上的压力表、开关阀和控制器相互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卷曲式气动按摩装置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单左侧、单右侧或双侧按摩,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左条形气泡腔,11.第一进气软管,12.第一总管,20.右条形气泡腔,21.第二进气软管,22.第二总管,3.压力表,4.开关阀,5.控制器,6按摩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并且,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实施例一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可卷曲式气动按摩装置,该装置包括:气泡袋、设置在气泡袋上端的并列式第一进气软管11、与第一进气软管11连通的第一总管12、设置在气泡袋下端的并列式第二进气软管21、与第二进气软管21连通的第二总管22,所述气泡袋包含有7个并列的左条形气泡腔10和7个并列的右条形气泡腔20,第一进气软管11分别和左条形气泡腔10连通,第二进气软管21分别和右条形气泡腔20连通,所述第一总管12和第二总管22上均设置有压力表3、开关阀4和控制器5。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条形气泡腔10和右条形气泡腔20表面均设置有按摩凸点6,所述左条形气泡腔10左侧设置有捆绑带和魔术贴绒面,右条形气泡腔20右侧设置有与捆绑带匹配的捆绑圈和魔术贴黏贴面;所述第一总管12上的压力表3、开关阀4、充气泵和控制器5相互连接,第二总管22上的压力表3、开关阀4、充气泵和控制器5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启第一总管12上的控制器5,使得开关阀4开启充气和压力表3计压,当压力足够时控制器通过信号控制开关阀4关闭,开始按摩,如使用者需要两边同时按摩则按同样办法开启第二总管22上的控制器5,方便实用,适宜推广应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