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95839发布日期:2018-06-15 21:2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特别是供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最常受累。虽然近几十年来风湿热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非典型风湿热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少见。

其临床表现如下:

1.疼痛

关节疼痛是风湿性关节炎首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以大关节受累更为常见,如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典型的表现为对称性、游走性疼痛,并伴有红、肿、热的炎症表现。通常急性炎症症状持续2~4周消退,一个关节症状消退,另一个关节的症状又可出现,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的。

关节症状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常在天气转冷或下雨前出现关节痛。急性期过后不遗留关节变形,这些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

2.肌肉疼痛

起病时,患者可有肌肉酸痛不适、周身疲乏、食欲缺乏、烦躁等症状。

3.不规律性发热

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多为轻中度发热,脉搏加快,多汗,与体温不成正比。

4.皮肤黏膜症状

有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儿童多见,成人少见。

5.舞蹈症

仅见于儿童,女孩多见,患儿先有情绪不宁、烦躁、易怒等精神症状,继而出现无目的的快速动作,作皱眉、噘嘴等怪相,肢体可出现伸直和屈曲、内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后的无节律交替动作。疲劳及兴奋时明显,休息及镇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6.心脏症状

由于风湿热活动期以累及关节和心脏为主,因此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伴有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有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风湿性关节炎一证。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茋100~380g、土茯苓100~650g、桃仁80~160g、淫羊藿30~100g、玉竹60~150g、五味子25~120g、川芎50~120g、黄柏30~150g、防风50~120g、羌活100~300g、鸡血藤100~180g、防己50~100g、威灵仙60~100g、蚕砂100~160g、秦艽50~120g、绵萆薢90~160g、穿山龙100~160g、桂枝15~70g、威灵仙60~100g、当归80~160g、红花30~120g、人参30~160g、青风藤60~150g、独活30~100g、甘草30~15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茋115~330g、土茯苓115~560g、桃仁90~140g、淫羊藿36~90g、玉竹70~130g、五味子28~105g、川芎56~105g、黄柏36~130g、防风56~105g、羌活115~260g、鸡血藤115~160g、防己56~90g、威灵仙70~90g、蚕砂115~140g、秦艽56~105g、绵萆薢100~140g、穿山龙115~140g、桂枝18~60g、当归90~140g、红花36~105g、人参36~140g、青风藤70~130g、独活36~90g、甘草36~13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茋300g、土茯苓500g、桃仁120g、淫羊藿80g、玉竹118g、五味子95g、川芎95g、黄柏118g、防风95g、羌活230g、鸡血藤130g、防己80g、威灵仙80g、蚕砂120g、秦艽95g、绵萆薢120g、穿山龙120g、桂枝52g、当归120g、红花95g、人参120g、青风藤118g、独活80g、甘草118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粉碎成(30~50目)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5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砂锅内,加入原料中药重量7~9倍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8min时,转文火熬制120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加入原料中药重量6~8 倍的冷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110min,滤取药液;③将二次药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8 的清膏,然后干燥、研末和消毒后备用;

C、①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B中研磨好的细末过筛后,加入适量的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②继而抛光,消毒,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2.5g(5粒)/次,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1~3个疗程,症状逐渐消失,并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黄茋,性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梅毒、淋浊、泄泻、筋骨挛痛、脚气、痈肿、疮癣、瘰疬、瘿瘤及汞中毒;

桃仁,性味:苦甘、平,无毒,具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淫羊藿,性味:味辛、甘、性温,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键骨之功效,用于治疗阳痿遗精、虚冷不育、尿频失楚、肾虚喘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

玉竹,性味:甘、微寒,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五味子,性味:味酸、性温,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症;

川芎,性味:辛、温,具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月经不调、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

黄柏,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防风,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症;

羌活,性味:辛苦、温,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鸡血藤,性味:味苦、微甘、性温,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

防己,性味:苦、寒,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等症;

威灵仙,性味:味辛、咸、性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蚕砂,性味:辛、甘、温,具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之功之功效,用于治疗祛风湿,止痛等症;

秦艽,性味:辛、苦、微寒,具有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绵萆薢,性味:味苦、性平,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之功效,用于治疗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等症;

穿山龙,性味:性温、味甘、苦,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祛痰之功效,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用于治疗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咳嗽喘息;

桂枝,性味:辛、甘、性温,具有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

人参,性味:甘微苦、温,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等症;

青风藤,性味:味苦、辛、性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独活,性味:辛、苦、微温,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则,从依据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风湿性关节炎,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茋300g、土茯苓500g、桃仁120g、淫羊藿80g、玉竹118g、五味子95g、川芎95g、黄柏118g、防风95g、羌活230g、鸡血藤130g、防己80g、威灵仙80g、蚕砂120g、秦艽95g、绵萆薢120g、穿山龙120g、桂枝52g、当归120g、红花95g、人参120g、青风藤118g、独活80g、甘草118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茋330g、土茯苓560g、桃仁140g、淫羊藿90g、玉竹130g、五味子105g、川芎105g、黄柏130g、防风105g、羌活260g、鸡血藤160g、防己90g、威灵仙90g、蚕砂140g、秦艽105g、绵萆薢140g、穿山龙140g、桂枝60g、当归140g、红花105g、人参140g、青风藤130g、独活90g、甘草13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茋330g、土茯苓560g、桃仁140g、淫羊藿90g、玉竹130g、五味子105g、川芎105g、黄柏130g、防风105g、羌活260g、鸡血藤160g、防己90g、威灵仙90g、蚕砂140g、秦艽105g、绵萆薢140g、穿山龙140g、桂枝60g、当归140g、红花105g、人参140g、青风藤130g、独活90g、甘草13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1260例,年龄为55岁以上的642例,只有618例为55岁以下。1260例患者中痊愈的有921例,有效的238例,无效的101例。总有效率达9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