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2740发布日期:2018-11-17 00:3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片剂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片剂的正面背面进行印刷处理的片剂印刷装置及片剂印刷方法,该片剂在正面具有用于识别方向的分割线等标记(mark)。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多在药品的片剂印刷有用于识别药品的代码。具有代表性的,印刷在片剂上的识别码,例如是用于表示制造商的公司代码、用于区分产品的产品代码等。这种识别码主要用于在医疗机关和药店进行配药时使用。另外,为防止误食片剂(例如,防止误食降血压药和升血压药),片剂也标记患者也能明确认识的标识。而且,以药品可追溯性为目的,也要求在片剂标记序号。

这种识别码等也刻印在片剂的正面上,但是在可见性上存在问题,因此通过印刷直接在片剂上印字的需求正在增加。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利用喷墨打印机对片剂进行印刷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随机供应的多个工件(片剂)进行拍摄检测各工件的位置和姿态等信息,基于该工件的信息制作对各工件进行印刷的印刷图案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线性传感器照相机对随机供应的多个片剂进行拍摄,基于该图像数据制作与片剂的分割线方向相对应的印刷数据的技术。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3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2143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2公开的对片剂进行印刷的技术中,只对片剂的一个面(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形成有分割线的面)进行印刷处理,但是也期待对片剂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处理。在对片剂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处理的情况下,从防止伪造药剂等观点看,优选以相同的方向在正面和背面进行印刷。

另外,多在片剂(尤其,未实施包衣的无包衣片剂)上刻印有用于分成两半的分割线。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配合分割线的方向进行印刷的技术,但是在片剂的正面和背面以不同的方向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存在有在将片剂沿分割线分成两半时,背面的印刷信息被截断,从而丧失信息价值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相同的方向对片剂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处理的片剂印刷装置及片剂印刷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在对正面具有用于识别方向的标记的片剂的正面背面进行印刷处理的片剂印刷装置中,具有:投入部,其投入多个片剂;第一输送部,其对从所述投入部投入的多个片剂进行输送;第一拍摄部,其对由所述第一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的一面进行拍摄;第二输送部,其将由所述第一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以使正面和背面翻转的状态从所述第一输送部接收后进行输送;第二拍摄部,其对由所述第二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的另一面进行拍摄;第一印刷部,其对由所述第二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的另一面进行印刷处理;第三输送部,其将由所述第二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以使正面和背面翻转的状态从所述第二输送部接收后进行输送;第二印刷部,其对由所述第三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的一面进行印刷处理;以及印刷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拍摄部和所述第二拍摄部获取的图像数据,对所述第一印刷部和所述第二印刷部进行控制,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印刷部基于正面用印刷数据对由所述第二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另一面为正面的各个片剂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所述标记的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使所述第一印刷部基于背面用印刷数据对由所述第二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另一面为背面的各个片剂沿着背面的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第二印刷部基于正面用印刷数据对由所述第三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一面为正面的各个片剂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所述标记的所述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使所述第二印刷部基于背面用印刷数据对由所述第三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一面为背面的各个片剂沿着背面的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

另外,第二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中,所述标记是刻印在各个片剂的正面的分割线。

另外,第三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中,以使规定数量的片剂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输送多个片剂。

另外,第四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在第三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中,所述第一拍摄部对将所述规定数量的片剂在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而成的行中的各行进行拍摄。

另外,第五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中,所述片剂印刷装置还具有第三拍摄部,该第三拍摄部对由所述第三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的一面进行拍摄,所述印刷控制部基于由所述第三拍摄部获取的图像数据对所述第二印刷部的印刷位置进行校正。

另外,第六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中,所述片剂印刷装置还具有:第一检查照相机,其拍摄所述第二印刷部对多个片剂的一面的印刷处理的结果;以及第二检查照相机,其拍摄所述第一印刷部对多个片剂的另一面的印刷处理的结果。

另外,第七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中,所示片剂印刷装置还具有:第一加热器,其加热通过所述第一印刷部进行了印刷处理的多个片剂来使其干燥;以及第二加热器,其加热通过所述第二印刷部进行了印刷处理的多个片剂来使其干燥。

另外,第八技术方案为对正面具有用于识别方向的标记的片剂的正面背面进行印刷处理的片剂印刷装置,具有:第一拍摄部,其拍摄片剂的一面;第二拍摄部,其拍摄片剂的另一面;第一印刷部,其对片剂的另一面进行印刷处理;第二印刷部,其对片剂的一面进行印刷处理;以及印刷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拍摄部和所述第二拍摄部获取的图像数据,对所述第一印刷部和所述第二印刷部进行控制,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印刷部或所述第二印刷部基于正面用印刷数据对片剂的正面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所述标记的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使所述第一印刷部或所述第二印刷部基于背面用印刷数据对片剂的背面沿着背面的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

另外,第九技术方案为对正面具有用于识别方向的标记的片剂的正面背面进行印刷处理的片剂印刷方法,包括:第一输送工序,输送多个片剂;第一拍摄工序,对所述第一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的一面进行拍摄;第二输送工序,将所述第一输送工序所输送的多个片剂的正面和背面翻转后输送该多个片剂;第二拍摄工序,对所述第二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的另一面进行拍摄;第一印刷工序,对所述第二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的另一面进行印刷处理;第三输送工序,将所述第二输送工序所输送的多个片剂的正面和背面翻转后输送该多个片剂;以及第二印刷工序,对所述第三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的一面进行印刷处理,在所述第一印刷工序中,基于在所述第一拍摄工序和所述第二拍摄工序中获取的图像数据,对所述第二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另一面为正面的各个片剂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所述标记的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所述第二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另一面为背面的各个片剂沿着背面的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在所述第二印刷工序中,基于在所述第一拍摄工序和所述第二拍摄工序中获取的图像数据,对所述第三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一面为正面的各个片剂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所述标记的所述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对所述第三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一面为背面的各个片剂沿着背面的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

另外,第十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在第九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中,所述标记是刻印在各个片剂的正面的分割线。

另外,第十一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在第九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中,将规定数量的片剂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排列并输送多个片剂。

另外,第十二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在第十一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中,在所述第一拍摄工序中,对将所述规定数量的片剂在与所述第一输送工序中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而成的行中的各行进行拍摄。

另外,第十三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在第九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中,所述片剂印刷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三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的一面进行拍摄的第三拍摄工序,在所述第二印刷工序中,基于所述第三拍摄工序中获取的图像数据对印刷位置进行校正。

另外,第十四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在第九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中,所述片剂印刷方法还包括:第一检查工序,拍摄所述第二印刷工序中对多个片剂的一面的印刷处理的结果;以及第二检查工序,拍摄在所述第一印刷工序中对多个片剂的另一面的印刷处理的结果。

另外,第十五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从第九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中,所述片剂印刷方法还包括:第一干燥工序,对所述第一印刷工序中进行了印刷处理的多个片剂进行加热使其干燥;以及第二干燥工序,对所述第二印刷工序中进行了印刷处理的多个片剂进行加热使其干燥。

另外,第十六技术方案为对正面具有用于识别方向的标记的片剂的正面背面进行印刷处理的片剂印刷方法,包括:第一拍摄工序,拍摄片剂的一面;第二拍摄工序,拍摄片剂的另一面;第一印刷工序,对片剂的另一面进行印刷处理;以及第二印刷工序,对片剂的一面进行印刷处理,在所述第一印刷工序和所述第二印刷工序中,基于所述第一拍摄工序和所述第二拍摄工序中获取的图像数据,对片剂的正面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所述标记的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对片剂的背面沿着背面的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至第七的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由于基于正面用印刷数据对由第二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另一面为正面的各个片剂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标记的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基于背面用印刷数据对由第二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另一面为背面的各个片剂沿着背面的与上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基于正面用印刷数据对由第三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一面为正面的各个片剂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标记的上述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基于背面用印刷数据对由第三输送部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一面为背面的各个片剂沿着背面的与上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因此,能够都以相对于标记的上述规定方向在片剂的正面和背面上进行印刷,来以相同的方向对片剂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处理。

根据第八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装置,基于正面用印刷数据对片剂的正面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标记的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基于背面用印刷数据对片剂的背面沿着背面的与上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因此能够都以相对于标记的上述规定方在片剂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印刷,来以相同的方向对片剂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处理。

根据第九至第十五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基于在第一拍摄工序和第二拍摄工序中获取的图像数据,对第二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另一面为正面的各个片剂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标记的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对第二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另一面为背面的各个片剂沿着背面的与上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对第三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一面为正面的各个片剂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标记的上述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对第三输送工序中输送的多个片剂中的一面为背面的各个片剂沿着背面的与上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因此,能够都以相对于标记的上述规定方向在片剂的正面背面进行印刷,来以相同的方向对片剂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处理。

根据第十六技术方案的片剂印刷方法中,由于基于在第一拍摄工序和第二拍摄工序中获取的图像数据,对片剂的正面沿着正面的相对于标记的规定方向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对片剂的背面沿着背面的与上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因此能够都以相对于标记的上述规定方在片剂的正面背面进行印刷,来以相同的方向对片剂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片剂印刷装置整体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输送辊(drum)和第一输送带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片剂印刷装置的处理动作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片剂印刷装置中的处理动作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片剂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分割线照相机的拍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分割线照相机的拍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一喷墨头的印刷处理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三分割线照相机的拍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喷墨头的印刷处理结果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片剂印刷装置1整体的概略结构的图。该片剂印刷装置1是对片剂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处理的装置。此外,在图1和图2中,为明确它们之间的方向关系,适当地标注以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且以xy平面作为水平面的xyz直角坐标系。另外,在图1和之后的各个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根据需要夸张或简化各个部分的尺寸或数量。

片剂印刷装置1作为主要部件具有料斗8、输送辊10、第一输送带20、第二输送带30、第三输送带40、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第一喷墨头61以及第二喷墨头62。另外,片剂印刷装置1具有控制部3,该控制部3控制设置于装置的各驱动部而进行对片剂的印刷处理。

料斗8设置于片剂印刷装置1的框体5的顶棚部上侧。料斗8是用于将多个片剂成批投入至装置内的投入部。从料斗8投入的多个片剂通过滑板9引导至输送辊10。此外,除料斗8以外的其他部件,设置于片剂印刷装置1的框体5的内部。

图2是表示输送辊10和第一输送带20的外观立体图。输送辊(第一输送部)10大致呈圆筒形状,通过省略图示的旋转驱动马达以沿y轴方向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在图1的纸面上顺时针进行旋转。如图2所示,在输送辊10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吸附孔1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输送辊10的中心轴等间隔形成有5列吸附孔11。另外,5列为1组的吸附孔11沿着输送辊10外周面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多行。

吸附孔11的形状与作为印刷处理对象的片剂形状对应。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对圆盘形状的片剂进行处理,吸附孔11的形状也呈圆形。吸附孔11的尺寸稍微大于片剂大小。例如,如果圆盘形状的片剂的直径约为10mm,则吸附孔11的直径约为12mm。

在多个吸附孔11的底部设置有小于吸附孔11的小孔,多个吸附孔11分别经由该小孔与设置于输送辊10内部的吸引机构(省略图示)相连通。通过运行该吸引机构,能够使低于大气压的负压分别作用于多个吸附孔11。据此,输送辊10的各吸附孔11能够吸附保持一个片剂。

另外,在输送辊10的内部,在与第一输送带20对置的部位附近设置有送风(blow)机构。该送风机构将加压了的空气(air)向设置于吸附孔11底部的上述小孔吹送。通过送风机构吹送空气,能够使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作用于吸附孔11。据此,能够解除吸附孔11对片剂的吸附状态。这样,通过吸引机构对设置在输送辊10的多个吸附孔11的整体作用吸引力,通过送风机构解除与第一输送带20对置的5列1行的吸附孔11的吸附。

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部)20,是将多个保持板22连接成带状而成的构件横跨在一对带轮上而构成的。一对带轮通过省略图示的驱动马达驱动进行旋转,从而由多个保持板22构成的带状体顺着图1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运行。第一输送带20,以由多个保持板22而成的带状体的一部分与输送辊10外周面接近对置的方式设置。

如图2所示,在多个保持板22沿着输送带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分别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吸附孔21。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附孔21在各保持板22上沿着y轴方向形成有5列。第一输送带20的吸附孔21自身的形状和大小与输送辊10的吸附孔11相同。另外,在各保持板22排列成5列的吸附孔21的间隔,也与沿着输送辊10的中心轴排列成5列的吸附孔11的间隔相等。

与上述吸附孔11同样地,在多个吸附孔21的底部设置有小于吸附孔21的小孔,多个吸附孔21分别经由该小孔与设置于第一输送带20内部的吸引机构相连通。通过使该吸引机构运作,能够使低于大气压的负压分别作用于多个吸附孔21。据此,第一输送带20的各吸附孔21能够吸附保持一个片剂。

另外,在第一输送带20的内部,在与后述的第二输送带30对置的部位附近设置有送风机构。该送风机构将加压了的空气向设置于吸附孔21底部的上述小孔吹送。通过送风机构吹送空气,能够使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作用于吸附孔21。据此,能够解除吸附孔21对片剂的吸附状态。

接着,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部)30和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部)40的结构与第一输送带20大体相同。即,第二输送带30和第三输送带40,均是将多个保持板连接成带状的构件横跨在一对带轮而构成的。一对带轮通过省略图示的驱动马达驱动进行旋转,从而第二输送带30和第三输送带40分别顺着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行。第二输送带30,以由多个保持板而成的带状体的一部分与第一输送带20接近对置的方式设置。同样,第三输送带40,以由多个保持板而成的带状体的一部分与第二输送带30接近对置的方式设置。

在第二输送带30和第三输送带40的各保持板上沿着输送带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列)吸附孔。与上述相同地,通过设置于第二输送带30内部的吸引机构,能够使低于大气压的负压作用于第二输送带30的吸附孔。据此,第二输送带30的各吸附孔能够吸附保持一个片剂。另外,在第二输送带30的内部,在与第三输送带40对置的部位附近设置有送风机构。通过该送风机构吹送空气,能够使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作用于第二输送带30的吸附孔,从而能够解除该吸附孔对片剂的吸附状态。

同样地,通过设置于第三输送带40内部的吸引机构,使低于大气压的负压作用于第三输送带40的吸附孔。据此,第三输送带40的各吸附孔能够吸附保持一个片剂。另外,在第三输送带40内部的三个地方设置有送风机构。通过送风机构吹送空气,使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作用于第三输送带40的吸附孔,从而能够解除该吸附孔对片剂的吸附状态。

在第三输送带40的三个地方设置的送风机构,均向下方或斜下方吹送空气。因此,通过三个地方的送风机构中的在与合格品通道(duct)48对置的部位设置的送风机构吹送空气,来解除吸附孔对片剂的吸附状态,从而能够将该片剂排出到合格品通道48。排出到合格品通道48的片剂回收到合格品回收箱58。另外,通过在与未检查通道47对置的部位设置的送风机构吹送空气,来解除吸附孔对片剂的吸附状态,从而能够将该片剂排出到未检查通道47。排出到未检查通道47的片剂回收到未检查箱57。而且,通过在与不合格品通道46对置的部位设置的送风机构吹送空气,来解除吸附孔对片剂的吸附状态,从而能够将该片剂排出到不合格品通道46。排出至不合格品通道46的片剂回收到不合格品箱56。

接着,第一分割线照相机(第一拍摄部)51、第二分割线照相机(第二拍摄部)52以及第三分割线照相机(第三拍摄部)53,均为用于拍摄规定区域的拍摄部,例如为ccd照相机。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以其拍摄区域为输送辊10的外周面的方式与该外周面对置设置。另外,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设置于能够对比滑板9相比更靠沿着输送辊10的输送方向的下流侧的位置进行拍摄。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由输送辊10的吸附孔11吸附保持而输送的多个片剂。虽然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的拍摄区域可以为适当的大小,但是由于拍摄输送辊10的圆筒圆周面,因此在该圆筒圆周面的大范围内进行对焦是困难的。因此,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的拍摄区域是至少可以对与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对置的5列1行的片剂进行拍摄的大小即可。

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以其拍摄区域为第一输送带20的输送面的方式与该输送面对置设置。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设置于能够对沿着第一输送带20的输送方向相比与输送辊10对置的位置更靠下流侧且比第一喷墨头61靠上流侧进行拍摄的位置。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由第一输送带20吸附保持而输送的多个片剂。虽然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的拍摄区域可以为适当的大小,但只要是至少可以拍摄与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对置的5列1行的片剂的大小即可。此外,与输送辊10不同,由于第一输送带20的输送面大致为平面,因此,即使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的拍摄区域较大,也比较容易对其整个面进行对焦。

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以其拍摄区域为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面的方式与该输送面对置设置。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设置于能够对沿着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方向比与第一输送带20对置的位置更靠下流侧且比第二喷墨头62更靠上流侧进行拍摄的位置。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拍摄由第二输送带30吸附保持而输送的多个片剂。虽然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的拍摄区域可以为适当的大小,但只要是至少可以拍摄与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对置的5列1行的片剂的大小即可。与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相同地,由于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面大致为平面,因此,即使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的拍摄区域较大,也比较容易对其整个面进行对焦。

第一喷墨头61和第二喷墨头62具有多个喷嘴,从这些喷嘴以喷墨方式喷射油墨墨滴。喷墨方式可以是向压电元件(piezoelement)施加电压而变形,从而喷射油墨墨滴的压电方式,也可以是通过向加热器通电而加热油墨来喷射油墨墨滴的加热(thermal)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药品的片剂进行印刷处理,所以作为从第一喷墨头61和第二喷墨头62喷射的油墨,可以使用被食品卫生法许可的原料制造的可食用油墨。另外,第一喷墨头61和第二喷墨头62可以喷射青绿色(c)、品红色(m:magenta)、黄色(y)以及黑色(k)这4种颜色的油墨,并且也可以混合这些油墨进行彩色印刷。

第一喷墨头61,设置于沿着第一输送带20的输送方向比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更靠近下流侧的位置。第一喷墨头61对由第一输送带20吸附保持而输送的多个片剂进行印刷处理。另外,第二喷墨头62设置于沿着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方向比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更靠近下流侧的位置。第二喷墨头62对由第二输送带30吸附保持而输送的多个片剂进行印刷处理。此外,第一喷墨头61和第二喷墨头62优选是分别覆盖第一输送带20和第二输送带30的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的全线型喷头(fulllinehead)。

另外,片剂印刷装置1具有第一检查照相机71和第二检查照相机72。作为第一检查照相机71和第二检查照相机72与上述分割线照相机相同,例如可以使用ccd照相机。第一检查照相机71,以其拍摄区域为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面的方式与该输送面对置设置。第一检查照相机71,设置于能够对沿着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方向比第二喷墨头62更靠近下流侧进行拍摄的位置。第一检查照相机71用于拍摄由第二输送带30吸附保持而输送的多个片剂。此外,如图1所示,第一检查照相机71设置于第二输送带30的下方,但是由于第二输送带30吸附保持片剂而进行输送,因此,片剂即使处于朝向下侧(吸附孔朝下侧开放)的状态,该片剂也不会掉落而进行输送。

第二检查照相机72,以其拍摄区域为第三输送带40的输送面的方式与该输送面对置设置。第二检查照相机72拍摄由第三输送带40吸附保持而输送的多个片剂。

另外,片剂印刷装置1具有第一加热器76和第二加热器77。作为第一加热器76和第二加热器77,例如可以使用吹送热风而加热片剂使其干燥的热风干燥式加热器。第一加热器76设置于沿着第一输送带20的输送方向比第一喷墨头61更靠近下流侧的位置。第一加热器76向被第一喷墨头61进行了印刷处理的片剂吹送热风使其干燥。

第二加热器77设置于沿着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方向比第二喷墨头62更靠近下流侧的位置。第二加热器77向被第二喷墨头62进行了印刷处理的片剂吹送热风使其干燥。此外,第一加热器76和第二加热器77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带20和第二输送带30的下方,但是与上述相同地,由于第一输送带20和第二输送带30吸附保持片剂而进行输送,因此,片剂即使处于朝向下侧的状态,该片剂也不会掉落而进行输送。

而且,片剂印刷装置1具有4个清扫机构81、82、83、84。有时从片剂产生的粉末体会附着在输送辊10、第一输送带20、第二输送带30以及第三输送带40。清扫机构81、82、83、84分别清扫附着在输送辊10、第一输送带20、第二输送带30以及第三输送带40的粉末体。作为清扫机构81、82、83、84,例如可以采用吹送空气而吸引回收周围环境气体的机构。

控制部3用于控制设置于片剂印刷装置1的上述各种动作机构。控制部3的作为硬件的结构与通常的计算机相同。即,控制部3具有:用于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作为用于存储基本程序的读取专用存储器的rom;作为用于存储各种信息的读写自如的存储器的ram;以及预先存储控制用软件或数据等的磁盘。通过控制部3的cpu运行规定的处理程序来进行片剂印刷装置1中的对片剂的处理。另外,控制部3具有作为印刷控制部的功能,该印刷控制部基于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和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等获取的图像数据,控制第一喷墨头61和第二喷墨头62。

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片剂印刷装置1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图3和图4是表示片剂印刷装置1中的处理动作的顺序的流程图。首先,将多个片剂成批投入至片剂印刷装置1的料斗8(步骤s1)。对于片剂的成批投入而言,操作者可以使用水桶等手动进行,或者也可以通过与片剂印刷装置1分体的输送机构等自动进行。不过,所有成批投入的多个片剂是相同种类的片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圆盘形状的片剂2投入至料斗8。图5是片剂2的俯视图。在片剂2的一个面刻印有用于分成两半的分割线7。分割线7是沿着圆盘形状的片剂2的径向刻印的沟槽。分割线7仅刻印在片剂2的一个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设置有分割线7一侧的面作为片剂2的正面。在片剂2的背面未刻印有分割线7。此外,片剂2的正面和背面并不是药剂性质不同的,只不过为了便于进行区分,将设置有分割线7一侧的面作为正面。

投入至料斗8的多个片剂2通过滑板9引导至输送辊10,多个片剂2一个一个地被输送辊10的吸附孔11吸附保持。在输送辊10上,沿着与输送方向(输送辊10的周向)垂直的方向,即沿着输送辊10的中心轴方向形成有5列吸附孔11。因此,输送辊10以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5个片剂排列而成的5列的形式输送多个片剂2。在本说明书中,将在与输送辊1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5个片剂的单位记为“行”。即,输送辊10,以在各吸附孔11中单独地吸附保持片剂2,并且将多个片剂2排列成5列多行的状态进行输送(步骤s2)。此外,也可以附设排列机构,该排列机构将多个片剂2以5个5个排列的方式向料斗8供给,使得输送辊10能够顺利地以5个5个的方式吸附保持从料斗8投入的片剂2。作为这种排列机构,例如可以采用球托(ballholder)式机构。

接着,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由输送辊10输送的多个片剂2(步骤s3)。多个片剂2保持于输送辊10的吸附孔11并沿着输送辊10的周向在图1纸面上顺时针地进行输送。虽然多个片剂2以对每5列进行排列的方式进行输送,但是各个片剂2的正面是朝向输送辊10的内侧(输送辊10的中心侧)还是朝向外侧完全是随机的。另外,由于通过圆形的吸附孔11保持圆形的片剂2,因此片剂2的方向性是任意的,并且由输送辊10输送的各个片剂2的分割线7的朝向也完全是随机的。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从输送辊10的外侧拍摄片剂2。由此,被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的多个片剂2随机地包括正面朝向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的片剂和背面朝向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的片剂。

换言之,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由输送辊1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此处,对于“一面”而言,不管是片剂2的正面还是背面,是由输送辊10输送的片剂2的朝向外侧的面。

另外,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对在与输送辊1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有5个片剂的行中的各行进行拍摄。这么做的理由是,由于输送辊10的外周面为圆筒状,因此横跨多行难以使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对焦。

图6是表示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的拍摄结果的一例的图。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用于拍摄由输送辊1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当各个片剂2被吸附保持于输送辊10时,正面朝向外侧或朝向内侧是随机的,因此,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随机地包括形成有分割线7的正面和正面的相反面的背面。图6的一例中,在排列成5列的片剂2中,位于左端和中央的片剂2被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到正面,其他片剂2被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到背面。如图6所示的作为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的图像数据,传递至控制部3。

接着,已被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的5列1行片剂2被输送辊10进一步输送,到达与第一输送带20接近对置的位置。此时,通过输送辊10的送风机构向吸附保持有该5列1行片剂2的5个吸附孔11吹送空气,来解除对该5列1行片剂2的吸附状态。另一方面,对第一输送带20的与输送辊10接近对置的位置处的保持板22的吸附孔21作用负压。因此,由输送辊10吸附的状态被解除了的5列1行片剂2从输送辊10的吸附孔11交至第一输送带20的吸附孔21而被第一输送带20的吸附孔21吸附保持。为了可靠地进交接片剂2,控制部3进行如下控制:使输送辊10的输送速度和第一输送带20的输送速度相等,并且以吸附孔11和吸附孔21准确对置的方式使双方输送部的动作同步。

当从输送辊10向第一输送带20交付片剂2时,该片剂2不进行旋转等而维持其状态地移动。即,各个片剂2以维持分割线7的方向不变的状态从输送辊10交至第一输送带20。

另外,当从输送辊10向第一输送带20交付片剂2时,各个片剂2的正面和背面会翻转。即,在输送辊10上形成有分割线7的正面朝向外侧地吸附保持的片剂2,以背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被第一输送带20的吸附孔21吸附保持。相反,在输送辊10上背面朝向外侧吸附保持的片剂2,以正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被第一输送带20吸附保持。因此,由输送辊10输送的各个片剂2以维持其方向的状态翻转正面背面,交至第一输送带20而被输送(步骤s4)。

接着,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步骤s5)。第一输送带20以使从输送辊10正面背面翻转后接收的多个片剂2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各排列成5列的方式输送多个片剂2。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从第一输送带20的外侧拍摄片剂2。由此,由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的多个片剂2,也随机地包含正面朝向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的和背面朝向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的片剂。不过,由于各个片剂2在从输送辊10交至第一输送带20时其正面背面翻转,因此,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的各个片剂2的正面背面与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的对应的片剂2的正面背面完全相反。

换言之,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另一面。此处,“另一面”是指与上述的一面相反侧的面,无论是片剂2的正面或是背面,是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片剂2的朝向外侧的面。

第一输送带20的输送面大致为平面,因此,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可以横跨多行拍摄片剂2,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也对在与第一输送带2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有5个片剂的行中的各行进行拍摄,以与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的拍摄范围相匹配。

图7是表示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的拍摄结果的一例的图。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另一面。另一面是与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相反侧的面。由此,对于正面被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的片剂2,利用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背面。相反,对于背面被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的片剂2,利用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正面。

在图7的一例中,与图6相反,在排成5列的片剂2中,位于左端和中央的片剂2被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背面,其他片剂2被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形成有分割线7的正面。由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的结果即图7所示的图像数据传递至控制部3。此外,在图7中,用虚线表示的是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并被识别的片剂2的一面侧的分割线7,并非是直接由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的。

接着,由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进行了拍摄的片剂2通过第一输送带20进一步输送并到达至与第一喷墨头61对置的位置。然后,第一喷墨头61进行对片剂2的印刷处理(步骤s6)。此处,控制部3基于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和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获取的图像数据,控制第一喷墨头61的印刷处理。图8是表示第一喷墨头61的印刷处理结果的一例的图。

如上所述,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由输送辊1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当从输送辊10向第一输送带20交付片剂2时,所有片剂2的正面背面翻转。然后,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另一面。因此,对于所有片剂2而言,通过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和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正背两面并获取图像数据。具体而言,对于正面被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了的片剂2,通过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背面(在图6、7的例子中,为位于左端和中央的片剂2)。相反,对于背面被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了的片剂2,通过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正面(在图6、7的例子中,为从左侧开始第二、第四、第五个片剂2)。

第一喷墨头61对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另一面进行印刷处理。控制部3基于正面用印刷数据,使第一喷墨头61对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另一面为正面的片剂2(在图7、8的例子中,从左侧开始第二、第四、第五个片剂2)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此处,作为正面用印刷数据,例如为“abcd”的文字数据。

另外,控制部3使第一喷墨头61沿着相对于刻印在片剂2正面的分割线7的规定方向对片剂2的正面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墨头61沿着与片剂2正面的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进行印刷处理。控制部3通过对由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获取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能够识别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另一面为正面的片剂2的分割线7的方向(在图8中,用实线表示的分割线7的方向)。其结果,如图8所示,对于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另一面为正面的片剂2,通过第一喷墨头61沿着与刻印在正面的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将“abcd”的文字列印刷于片剂2的正面。

另一方面,控制部3基于背面用印刷数据使第一喷墨头61对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另一面为背面的片剂2(在图7、8的例子中,为位于左端和中央的片剂2)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此处,作为背面用印刷数据,例如为“1234”的文字数据。

另外,控制部3使第一喷墨头61沿着与相对于刻印在该片剂2正面的分割线7的上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也对片剂2的背面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墨头61沿着与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对片剂2正面进行印刷处理,沿着与正面侧的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也对片剂2背面进行印刷处理。控制部3通过对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获取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能够识别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另一面为背面的片剂2正面侧的分割线7的方向(在图8中,用虚线表示的分割线7的方向)。其结果,如图8所示,对于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另一面为背面的片剂2,通过第一喷墨头61沿着与刻印在正面的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将“1234”的文字列印刷于片剂2的背面。

而且,控制部3基于由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获取的图像数据,对第一喷墨头61在各个片剂2上的印刷位置进行微调(校正)。第一输送带20的吸附孔21的尺寸稍微大于片剂2的大小,因此,虽然在从输送辊10向第一输送带20交付片剂2时,维持各个片剂2的方向性,但是在吸附孔21的范围内产生一些位置偏差。控制部3根据由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获取的图像数据检测各个片剂2在吸附孔21内的位置偏移,并基于该检测结果实施印刷位置的微调。这样,对多个片剂2的另一面实施印刷处理。

接着,对另一面进行了印刷处理的片剂2,通过第一输送带20进一步输送并到达至与第一加热器76对置的位置。如图1所示那样,第一加热器76设置于比第一输送带20更靠近下方的位置,当片剂2到达至与第一加热器76对置的位置时,该片剂2通过第一输送带20保持朝下的状态。第一输送带20对吸附孔21作用负压来吸附保持片剂2,因此也可以使片剂2保持朝下的状态。

第一加热器76向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另一面吹送热风,使多个片剂2干燥(步骤s7)。通过进行这种干燥处理,使从第一喷墨头61向多个片剂2喷射的油墨迅速干燥,从而能够防止发生浸渗。

接着,被第一加热器76干燥了的5列1行片剂2,通过第一输送带20进一步输送并到达至与第二输送带30接近对置的位置。此时,第一输送带20的送风机构向吸附保持有该5列1行片剂2的5个吸附孔21吹送空气,从而解除对该5列1行片剂2的吸附状态。另一方面,对与第一输送带20接近对置的位置处的第二输送带30的吸附孔作用负压。因此,解除了被第一输送带20吸附的状态的5列1行片剂2,从第一输送带20的吸附孔21交付至第二输送带30的吸附孔而被吸附保持。为可靠地进行上述的片剂2的交接,控制部3进行如下控制:使第一输送带20的输送速度和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速度相等,并且以双方输送带的吸附孔准确对置的方式使双方输送带的动作同步。

当从第一输送带20向第二输送带30交付片剂2时,片剂2不进行旋转等而维持其状态移动。即,各个片剂2以维持分割线7的方向的状态从第一输送带20交付至第二输送带30。

另外,当从第一输送带20向第二输送带30交付片剂2时,各个片剂2的正面背面翻转。即,在第一输送带20上以形成有分割线7的正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被吸附保持的片剂2,以背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被第二输送带30吸附保持。相反,在第一输送带20上以背面朝向外侧被吸附保持的片剂2,以正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被第二输送带30吸附保持。因此,由第一输送带20输送的各个片剂2以维持其方向的状态翻转正面背面,交付给第二输送带30而被第二输送带输送(步骤s8)。

接着,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拍摄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步骤s9)。第二输送带30以使从第一输送带20正面背面翻转后接收的多个片剂2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各排成5列的方式输送多个片剂2。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从第二输送带30的外侧拍摄片剂2。因此,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拍摄的各个片剂2的正面背面与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的对应的片剂2的正面背面完全相反,而与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拍摄的相对应的片剂2的正面背面是完全一致的。即,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与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相同地,拍摄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

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面大致为平面,因此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也可以横跨多行拍摄片剂2,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也对在与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有5个片剂的行中的各行进行拍摄,以与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的拍摄范围相匹配。

图9是表示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的拍摄结果的一例的图。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与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相同地,拍摄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由此,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的拍摄结果大致与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的拍摄结果相同。尤其,对于多个片剂2各自的方向性,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的拍摄结果与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的拍摄结果完全一致。

在图9的例子中,与图6相同地,在排成5列的片剂2中,对位于左端和中央的片剂2被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拍摄形成有分割线7的正面,其他片剂2被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拍摄背面。由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拍摄的结果即图9所示的图像数据传递至控制部3。此外,在图9中,用虚线表示的是由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拍摄并被识别的片剂2的另一面侧的分割线7,并非是直接由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拍摄的。

不过,控制部3不根据由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获取的图像数据对在片剂2正面刻印的分割线7方向进行识别。这是因为,控制部3根据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获取的图像数据已经识别了一面为正面的片剂2的分割线7的方向,因此没有必要重复进行。在控制部3根据由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获取的图像数据识别分割线7的方向的情况下,存在后述的第二喷墨头62进行印刷处理时反转180°进行印刷的可能性。

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的拍摄,是为了检测被第二输送带30吸附保持的多个片剂2的位置偏差而进行的。控制部3根据由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获取的图像数据检测各个片剂2在第二输送带30的吸附孔内的位置偏移。

接着,由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进行了拍摄的片剂2通过第二输送带30进一步输送并到达与第二喷墨头62对置的位置。然后,第二喷墨头62进行对片剂2的印刷处理(步骤s10)。此处,控制部3基于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和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获取的图像数据控制第二喷墨头62的印刷处理。图10是表示第二喷墨头62的印刷处理结果的一例的图。

第二喷墨头62对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进行印刷处理。控制部3基于正面用印刷数据,使第二喷墨头62对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一面为正面的片剂2(在图9、10的例子中,位于左端和中央的片剂2)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此处,正面用印刷数据是与上述相同的“abcd”的文字数据。

另外,控制部3使第二喷墨头62沿着相对于刻印在片剂2正面的分割线7的上述规定方向对片剂2的正面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墨头62沿着与片剂2正面的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进行印刷处理。控制部3通过对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能够识别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一面为正面的片剂2的分割线7的方向(在图10中,用实线表示的分割线7的方向)。其结果,如图10所示,对于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一面为正面的片剂2,通过第二喷墨头62沿着与刻印在正面的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将“abcd”的文字列印刷于片剂2的正面。

另一方面,控制部3基于背面用印刷数据,使第二喷墨头62对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一面为背面的片剂2(在图9、10的例子中,为从左侧开始第二、第四、第五个片剂2)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此处,背面用印刷数据是与上述相同的“1234”的文字数据。

另外,控制部3使第二喷墨头62沿河相对于与刻印在片剂2正面的分割线7的上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也对该片剂2的背面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墨头62沿着与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对片剂2正面进行印刷处理,还沿着与正面侧的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对片剂2的背面进行印刷处理。控制部3通过对由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能够识别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一面为背面的片剂2的正面侧的分割线7的方向(在图10中,用虚线表示的分割线7的方向)。其结果,如图10所示,对于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中一面为背面的片剂2,通过第二喷墨头62沿着与刻印在正面的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将“1234”的文字列印刷于片剂2的背面。

而且,控制部3基于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获取的图像数据,对第二喷墨头62在各个片剂2上的印刷位置进行微调(校正)。与如上所述相同地,虽然在从第一输送带20向第二输送带30交付片剂2时,维持各个片剂2的方向性,但是在吸附孔的范围内产生一些位置偏差。控制部3根据由第三分割线照相机53获取的图像数据检测各个片剂2在第二输送带30的吸附孔内的位置偏移,基于该检测结果实施印刷位置的微调。这样,对多个片剂2的一面实施印刷处理。

接着,对一面进行了印刷处理的片剂2,通过第二输送带30进一步输送并到达与第一检查照相机71对置的位置。第一检查照相机71拍摄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并且拍摄第二喷墨头62对多个片剂2一面的印刷处理结果。第一检查照相机71将获取的图像数据传递至控制部3。控制部3基于由第一检查照相机71获取的图像数据,确认第二喷墨头62对多个片剂2一面的印刷处理结果(步骤s11)。

接着,已检查了一面的印刷处理结果的片剂2,通过第二输送带30进一步输送并到达与第二加热器77对置的位置。第二加热器77向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一面吹送热风,使上述的多个片剂2干燥(步骤s12)。通过进行这种干燥处理,使从第二喷墨头62向多个片剂2喷射的油墨迅速干燥,从而能够防止发生浸渗。

接着,被第二加热器77干燥了的5列1行片剂2,通过第二输送带30进一步输送到达与第三输送带40接近对置的位置。此时,第二输送带30的送风机构向吸附保持有该5列1行片剂2的5个吸附孔吹送空气,从而解除对该5列1行片剂2的吸附状态。另一方面,对与第二输送带30接近对置的位置处的第三输送带40的吸附孔作用负压。因此,解除了被第二输送带30吸附的状态的5列1行片剂2,从第二输送带30的吸附孔交付至第三输送带40的吸附孔且被吸附保持。为了可靠地进行这种片剂2的交接,控制部3进行如下控制:使第二输送带30的输送速度和第三输送带40的输送速度相等,并且以双方输送带的吸附孔准确对置的方式使双方输送带的动作同步。

当从第二输送带30向第三输送带40交付片剂2时,片剂2不进行旋转等而维持其状态移动。即,各个片剂2以维持分割线7的方向的状态从第二输送带30交付至第三输送带40。

另外,当从第二输送带30向第三输送带40交付片剂2时,各个片剂2的正面背面翻转。即,以形成有分割线7的正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被吸附保持在第二输送带30上的片剂2,以背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被第三输送带40吸附保持。相反,以背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被吸附保持在第二输送带30上的片剂2,以正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被第三输送带40吸附保持。因此,由第二输送带30输送的各个片剂2以维持其方向的状态翻转正面背面,交付至第三输送带40而被输送(步骤s13)。

接着,第二检查照相机72拍摄由第三输送带40输送的多个片剂2。第三输送带40与第一输送带20相同地,以使多个片剂2的另一面朝向外侧的方式吸附保持多个片剂2。由此,第二检查照相机72拍摄由第三输送带40输送的多个片剂2的另一面,并拍摄第一喷墨头61对多个片剂2的另一面的印刷处理结果。第二检查照相机72将获取的图像数据传递至控制部3。控制部3基于由第二检查照相机72获取的图像数据,确认第一喷墨头61对多个片剂2另一面的印刷处理结果(步骤s14)。

最后,对结束了正背两面检查的片剂2进行分类处理(步骤s15)。对于在步骤s11和步骤s14中正背两面的检查结果不存在问题的片剂2,即合格品的片剂2,通过来自送风机构的空气吹送投入至合格品通道48。排出至合格品通道48的片剂2回收到合格品回收箱58。另一方面,对于在正背两面的任一面的检查结果存在问题的片剂2即不合格品的片剂2,通过送风机构的空气吹送投入至不合格品通道46。排出至不合格品通道46的片剂2回收到不合格品箱56。以上,结束片剂印刷装置1中的对片剂2的印刷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由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和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获取的多个片剂2的正背两面的图像数据,沿着相对于正面分割线7的规定方向对片剂2的正面进行正面用印刷处理,并且沿着与背面的上述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对片剂2的背面进行背面用印刷处理。因此,以与分割线7相同的方向对片剂2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处理。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宗旨,可以进行除上述以外的各种各样的变更。例如,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沿着与片剂2的分割线7平行的方向对正面背面进行了印刷处理,但并不限于此,只要在相同方向上对片剂2的正面背面进行印刷即可,可以在相对于分割线7的任意方向上进行印刷处理。

另外,印刷处理方向的基准并不限于分割线7,只要是用于识别方向的标记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刻印在片剂2正面的箭头。只要是能够识别方向的标记即可,能够沿着相对于该标记的规定方向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印刷处理。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片剂2的正面刻印了分割线7,如上所述,仅仅从方便的角度看只不过将设置有分割线7一侧的面作为正面,也可以将设置有分割线7一侧的面作为背面。

另外,片剂2的形状并不限于圆盘形状,例如可以是大致呈楕圆形状或棒状等的其他形状。在该情况下,各个输送部的吸附孔与片剂2的形状相对应。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5列1行为单位输送片剂2,但并不限于此,可以以一列输送片剂2,也可以以两列以上的多列输送片剂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分割线照相机51和第二分割线照相机52的检查结果,将片剂2区分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但是在片剂印刷装置1中可以选择;不进行检查仅进行印刷处理的模式。在选择这种模式时,将实施了印刷处理的所有片剂2从第三输送带40投入至未检查通道47。投入至未检查通道47的片剂2回收到未检查箱57。而且,也可以在片剂印刷装置1中设定对未检查的片剂2仅进行检查处理的模式。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片剂印刷装置和片剂印刷方法,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对刻印有分割线的药品的片剂等的正背两面进行印刷的技术领域。

附图标记说明

1片剂印刷装置

2片剂

3控制部

7分割线

8料斗

10输送辊

20第一输送带

30第二输送带

40第三输送带

51第一分割线照相机

52第二分割线照相机

53第三分割线照相机

61第一喷墨头

62第二喷墨头

71第一检查照相机

72第二检查照相机

76第一加热器

77第二加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