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066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以所谓的卷对卷(roll-to-roll)的方式而被构成的大型的印刷装置,所述卷对卷方式为,以被卷叠成卷筒状的卷筒状介质的形式供给记录介质,并且将被实施了印刷的记录介质收卷成卷筒状而进行回收的方式。这样的印刷装置具备从两侧对卷筒状介质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印刷装置,即,通过用户使被设置在一侧的卷筒介质支架装置(介质支承部)上的把手转动,从而从一侧向另一侧按压卷筒状介质由此使卷筒状介质被固定的印刷装置。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印刷装置中,在对卷筒状介质进行更换时,需要用户使把手向与安装时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使介质支承部返回至初始状态。即,在现有的印刷装置对卷筒状介质进行更换时,用户会在卷筒状介质的更换上花费劳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22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并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对卷筒状介质进行保持的介质支承部,所述介质支承部具备:基座,其沿着导轨的轴向移动并被固定在所述导轨上;主轴,其被支承在所述基座上,并通过沿着所述轴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卷筒状介质被固定;拼合螺母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能够分割为两个;螺栓,其使所述主轴在所述轴向上移动;把手,其使所述螺栓绕轴进行转动;开闭机构,其使所述拼合螺母部进行开闭,所述拼合螺母部在闭合状态下与所述螺栓拧合,并使通过所述把手而被转动的所述螺栓在所述轴向上移动,所述拼合螺母部在开放状态下将所述螺栓释放。

根据本应用例,印刷装置的介质支承部具备拼合螺母部和使拼合螺母部开闭的开闭机构。拼合螺母部在闭合状态下与螺栓拧合,并使通过把手而被转动的螺栓沿着轴向进行移动。而且,通过螺栓使主轴在轴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卷筒状介质被固定在介质支承部上。此外,拼合螺母部在开放状态下将拧合的螺栓释放。由此,能够使螺栓以及被设置于螺栓上的把手相对于与基座连接的拼合螺母部而在轴向上自由地移动。换言之,由于在卷筒状介质的更换时,通过利用开闭机构而将拼合螺母部设为开放状态,从而用户能够在不转动把手的条件下使介质支承部返回至初始状态,因此能够提高卷筒状介质的更换作业的效率。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使更换卷筒状介质时的作业效率提高的印刷装置。

应用例2

上述应用例所述的印刷装置优选为,具备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拼合螺母部与所述螺栓的拧合被解除时,使所述螺栓返回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介质支承部在拼合螺母部与螺栓的拧合被解除时,通过弹性部件的弹力而使螺栓以及与螺栓连接的把手返回至初始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筒状介质的更换作业的效率。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开闭机构具有:开闭滚轮,其与所述拼合螺母部连接,并使所述拼合螺母部开闭;臂,其与所述开闭滚轮卡合,并通过在所述轴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所述开闭滚轮开闭;弹性部件,其使所述臂在所述轴向上移动。

根据本应用例,开闭机构具备使臂在轴向上移动的弹性部件,所述臂与使拼合螺母开闭的开闭滚轮卡合。通过在卷筒状介质的固定被解除时利用弹性部件的弹力而使臂在轴向上移动,从而能够通过开闭滚轮而使拼合螺母部成为开放状态。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所述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开闭机构具有:弹性部件,其将所述拼合螺母部保持为闭合状态;按钮,其使所述拼合螺母部成为开放状态。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开闭机构由将拼合螺母部保持为闭合状态的弹性部件和使拼合螺母部成为开放状态的按钮构成,即由较少的部件构成,因此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使拼合螺母部开闭的开闭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为表示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后视图。

图3为表示馈送部的立体图。

图4为对馈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5为对馈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6为对图5中的拼合螺母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7为对图5中的开闭机构进行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8为对馈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9为对图8中的拼合螺母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10为对图8中的开闭机构进行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11为对馈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12为对馈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13为对改变例所涉及的拼合螺母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个附图中,由于将各个部件等设为可识别程度的大小,因此以使各个部件等的尺度与实际不同的方式而进行表示。

此外,在图1至图13中,为了便于说明,作为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而图示了x轴、y轴以及z轴,并且将图示了轴向的箭头标记的顶端侧设为“+侧”,将基端侧设为“-侧”。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

实施方式

首先,对印刷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印刷装置例如为喷墨式打印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对比较大型的介质(media)进行处理的大幅面打印机(lfp:largeformatprinter)作为印刷装置的结构例而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剖视图。图2为表示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后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在下端安装有使印刷装置1移动的小脚轮15的一对脚部17和被组装在脚部17上的记录部框体19等。此外,印刷装置1具备从被卷叠为卷筒状的卷筒状介质r馈送记录介质s的馈送部26、在记录介质s上记录图像等的记录部28、对记录介质s进行收卷的收卷部37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重力方向的上下方向设为z轴。此外,将与z轴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的卷筒状介质r的轴线方向(宽度方向)设为x轴。此外,将与z轴以及x轴双方均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设为y轴,并将+y轴侧设为“正面”,将-y轴侧设为“背面”。

馈送部26从卷筒状介质r放卷记录介质s并将记录介质s向输送方向q送出。详细而言,馈送部26被设置在印刷装置1的背面侧(-y轴侧),并经由保持部35而被支承在脚部17上。馈送部26具有作为介质支承部的第一支架部3,该第一支架部3为对卷筒状介质r进行支承的馈送侧卷筒支架。

第一支架部3以相面对的方式而配置有一对,并对卷筒状介质r的两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进行保持。第一支架部3具有与卷筒状介质r的卷筒芯11的芯口12相嵌的嵌合部13。嵌合部13呈大致圆锥台形状以便易于与芯口12相嵌。嵌合部13既可以采用转动自如的结构,也可以采用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的动力而进行驱动的结构。在转动自如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记录部框体19的内部,通过利用被设置在记录部28的上游侧且对记录介质s进行夹持的辊对29的驱动而使记录介质s被输送至输送方向q的下游侧,从而使记录介质s从卷筒状介质r被放卷。另外,辊对既可以采用被设置于记录部28的下游侧或记录部28的两侧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被设置于记录部框体19的外部的结构。

一对第一支架部3之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一支架部3能够沿着在x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导轨7的轴向而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改变其安装位置。导轨7由沿着x轴方向而并行的管状的第一管部件7a、第二管部件7b构成,并且导轨7的两端被支承在保持部35上。此外,导轨7兼作后述的临时放置台5。

在第一支架部3的下方设置有作为临时放置部的临时放置台5和介质升降部2。临时放置台5为用于在将卷筒状介质r安装在第一支架部3上之前临时放置卷筒状介质r的台。作为一个示例,临时放置台5由在x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两根管部件即第一管部件7a、第二管部件7b构成。

介质升降部2为所谓的升降装置,其使质量较大的卷筒状介质r从临时放置台5上上升至卷筒状介质r的芯口12与第一支架部3的嵌合部13的高度大致一致的位置处。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使卷筒状介质r保持在第一支架部3上。详细而言,介质升降部2具备能够相对于第一管部件7a、第二管部件7b这两个管部件而沿着x轴方向进行滑动的基体部8、操作杆6和升降部16。通过使操作杆6向一个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升降部16上升由此能够抬起卷筒状介质r。此外,通过使操作杆6向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升降部16下降由此能够降下卷筒状介质r。介质升降部2基于杠杆的原理而被构成,从而能够以较小的力而使质量较大的卷筒状介质r进行升降。

记录部28被设置在记录部框体19的内部。记录部28具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滑架引导轴21、滑架23、记录头25、介质支承部27。滑架23被设置为在被滑架引导轴21引导的同时能够在记录介质s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往返移动。记录头25以与介质支承部27对置的方式而被搭载于滑架23上,并且在往返移动的同时朝向记录介质s喷出作为液体的油墨等。由此,图像等被记录在记录介质s上。介质支承部27对记录介质s进行支承,并将记录介质s与记录头25之间的距离保持为预定的距离。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头25而例示了被搭载于进行往返移动的滑架23上且在于记录介质s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喷出油墨的串行式头,但也可以采用以在记录介质s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并固定的方式而被排列配置的行式头。

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q上,在记录部框体19的上游侧设置有预加热器31。通过在相对于记录介质s而执行记录之前的阶段预先对记录介质s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在执行了记录时易于使喷落在记录介质s上的油墨干燥。此外,在记录部框体19的下游侧设置有后加热器33。由此,能够使喷落在记录介质s上的油墨在从记录部28到收卷部37的期间内干燥。

收卷部37将记录介质s收卷为卷筒状从而以卷筒状介质r的形式进行保持。详细而言,收卷部37被设置在印刷装置1的正面侧(+y轴侧),并经由保持部24而被支承在脚部17上。收卷部37具有作为介质支承部的第二支架部40,该第二支架部40为收卷侧卷筒支架。第二支架部40以相面对的方式而配置有一对。一对第二支架部40之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二支架部40能够沿着在x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导轨39的轴向而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改变其安装位置。导轨39由在x轴方向上并行的管状的第三管部件39a、第四管部件39b构成。在一对第二支架部40中的任意一方中设置有未图示的电机,通过对电机进行驱动,从而记录介质s被收卷为卷筒状。

图3为表示馈送部的立体图。参照图3,对将第一支架部3固定在导轨7上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将第二支架部40固定在导轨39上的结构与将第一支架部3固定在导轨7上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3所示,作为介质支承部的第一支架部3具备基座4,该基座4沿着导轨7的轴向(x轴方向)移动,并被固定在导轨7上。详细而言,基座4形成第一支架部3的框架,并且为能够使第一支架部3整体相对于导轨7而进行移动的部件。在基座4的下部(-z轴侧)设置有依照第一、第二管部件7a、7b的形状而在x轴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未图示),并且第一支架部3被直立设置在第一、第二管部件7a、7b上。

此外,在基座4上设置有朝向y轴方向并与对应于第一管部件7a的贯穿孔连通的贯穿孔(未图示),并且在贯穿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基座4具备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内螺纹拧合并具备抓手部36。通过转动抓手部36而使外螺纹的顶端与第一管部件7a抵接,从而第一支架部3被固定在导轨7上。此外,通过转动抓手部36而使外螺纹的顶端与第一管部件7a或第二管部件7b分离,从而使第一支架部3能够相对于导轨7而进行移动(滑动)。由此,第一支架部3能够对宽度尺寸(x轴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卷筒状介质r以可更换的方式进行保持。另外,外螺纹的顶端与第一管部件7a或第二管部件7b也可以经由间接部件而抵接。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架部3的内部结构以及卷筒状介质r的拆装进行说明。

图4以及图5为对馈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图6为对图5中的拼合螺母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图7为对图5中的开闭机构进行放大表示的俯视图。另外,图4以及图5所示的馈送部为从印刷装置1的背面侧进行观察时的图,并且对图2的纸面中的位于右侧(-x轴侧)的一方的第一支架部3的周围进行放大表示。此外,图4以及图5所示的第一支架部3通过用于说明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来表示。此外,图6图示了从-x轴侧进行观察时的拼合螺母部。此外,图7图示了从+z轴侧进行观察时的开闭机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位于-x轴侧的第一支架部称为“一方”,并将位于+x轴侧的第一支架部称为“另一方”。

图4图示了卷筒状介质r被临时放置于馈送部26的临时放置台5上的状态。在卷筒状介质r的另一端侧的芯口12内,嵌入有与图4所示的一方的第一支架部3构成一对的另一方的第一支架部3的嵌合部13。之后,为了将一方的第一支架部3的嵌合部13嵌入于卷筒状介质r的一端侧的芯口12中,而使卷筒状介质r上升。通过用户向+z轴侧方向提起操作杆6,从而使卷筒状介质r上升至芯口12与嵌合部13的高度大致一致的位置处。图5图示了该状态。

在此,对第一支架部3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一对第一支架部3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向卷筒状介质r施加侧压的侧压结构50。具有侧压机构50的第一支架部3具备主轴41,该主轴41被支承在基座4上,并通过沿着导轨的轴向(x轴方向)移动从而使卷筒状介质r被固定。详细而言,主轴41呈沿着x轴方向而延伸的圆柱形状,并且以能够相对于基座4而进行滑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轴41的+x轴侧的顶端部处,与卷筒状介质r的卷筒芯11嵌合的嵌合部13以能够相对于主轴41而滑动的方式被设置。此外,在嵌合部13与基座4之间的主轴41上,设置有与主轴41一起进行移动的弹簧承接部件46。并且,绕嵌合部13与弹簧承接部件46之间的主轴41而设置有作为弹性部件的螺旋弹簧(以下,也称为嵌合弹簧47)。当使弹簧承接部件46与主轴41一起向+x轴方向移动时,嵌合弹簧47被压缩,从而在嵌合部13上施加有+x轴方向上的力。

此外,第一支架部3具备使主轴41在轴向上移动的螺栓42和使螺栓42绕轴转动的把手45。螺栓42呈沿着x轴方向而延伸的圆柱形状,在螺栓42的+x轴侧的顶端部处设置有外螺纹部43,并且在螺栓42的基端部处设置有使螺栓42绕x轴转动的把手45。螺栓42经由保持部4a而被支承在基座4上。此外,主轴41与螺栓42以互相的中心轴大致一致的方式而被设置。外螺纹部43与被设置于基座4上的后述的拼合螺母部54拧合,在螺栓42的顶端与主轴41的基端被抵接的状态下,通过使把手45朝向一个方向转动以使螺栓42向+x轴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主轴41向+x轴方向移动。

此外,第一支架部3具备拼合螺母部54,该拼合螺母部54被设置于基座4上并能够分割为两个。如图6所示,拼合螺母部54采用如下结构,即,顶端彼此相啮合的一对撑条(stay)54a、54b通过固定轴55而被结合,并且顶端部能够开闭的结构,在各个撑条54a、54b的顶端侧(-z轴侧)设置有被分割为两个的螺母片54c、54d。在一对撑条54a、54b的另一端侧(+z轴侧)闭合从而被设置在顶端侧的螺母片54c、54d拼合时(闭合状态),拼合螺母部54作为在内周上形成有内螺纹的一个螺母而发挥功能。将包含这种螺母的结构称为拼合螺母部54。拼合螺母部54通过固定轴55且经由保持部4a而被固定在基座4上。拼合螺母部54在闭合状态下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拧合,并使通过把手45而被转动的螺栓42在轴向(+x轴方向)上移动,拼合螺母部54在开放状态下将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释放。图6所示的拼合螺母部54表示开放状态。

此外,第一支架部3具备使拼合螺母部54开闭的开闭机构60。而且,开闭机构60具有与拼合螺母部54连接并使拼合螺母部54开闭的开闭滚轮52a、52b和与开闭滚轮52a、52b卡合并通过在轴向(x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开闭滚轮52a、52b开闭的臂51。如图6所示,开闭滚轮52a、52b呈在z轴方向上具有底面以及上表面的圆筒形状。于在顶端处具备螺母片54c的撑条54a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开闭滚轮52a,于在顶端处具备螺母片54d的撑条54a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开闭滚轮52b。开闭滚轮52a与开闭滚轮52b沿着y轴方向而排列。

如图4以及图5所示,臂51由柱部51a、梁部51b和延伸部51c构成,其中,所述柱部51a沿着z轴方向而延伸,并且能够相对于主轴41而在x轴方向上滑动,所述梁部51b对柱部51a的下端与嵌合部13进行连接,所述延伸部51c从柱部51a的上端起向-x轴方向延伸。如图7所示,在延伸部51c的顶端上,形成有与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开闭滚轮52a、52b卡合的贯穿槽53。贯穿槽53呈朝向-x轴方向而打开的大致y字形状。在y字形状的贯穿槽53内,卡合有能够沿着y字形状的槽而进行滑动的开闭滚轮52a、52b。

例如,当臂51相对于开闭滚轮52a、52b而向-x轴方向进行相对移动时,开闭滚轮52a、52b将沿着贯穿槽53的槽而从y字打开的一侧(-x轴侧)朝向y字闭合的一侧(+x轴侧)移动。由此,当开闭滚轮52a与开闭滚轮52b的间隔变窄而成为闭合状态(参照图10)时,拼合螺母部54将成为闭合状态并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拧合。相反地,当臂51相对于开闭滚轮52a、52b而向+x轴方向进行相对移动时,开闭滚轮52a、52b将沿着贯穿槽53的槽而从y字闭合的一侧(+x轴侧)朝向y字打开的一侧(-x轴侧)移动。由此,当开闭滚轮52a与开闭滚轮52b的间隔变宽而成为开放状态时,拼合螺母部54将成为开放状态并将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之间的拧合解除。

此外,开闭机构60具有使臂51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弹性部件。如图4以及图5所示,绕臂51的柱部51a与基座4之间的主轴41而设置有作为弹性部件的螺旋弹簧(以下,也称为臂弹簧5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柱部51a的-x轴侧的侧壁与基座4的-x轴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臂弹簧56。在臂弹簧56为压缩状态的情况下,臂弹簧56使臂51相对于基座4而向+x轴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继续对卷筒状介质r的拆装进行说明。图8为对馈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图9为对图8中的拼合螺母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图10为对图8中的开闭机构进行放大表示的俯视图。另外,图8所示的馈送部对一方的第一支架部的周围进行了放大表示。此外,图8所示的第一支架部通过用于说明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来表示。此外,图9图示了从-x轴侧进行观察时的拼合螺母部。此外,图10图示了从+z轴侧进行观察时的开闭机构。

图8表示第一支架部3被较轻地嵌入至卷筒状介质r中的状态。用户使第一支架部3从图5所示的状态起向卷筒状介质r侧滑动(移动),并在使第一支架部3的嵌合部13较轻地嵌入于卷筒状介质r的芯口12内的状态下,使抓手部36转动而使第一支架部3固定在导轨7上。

详细而言,当用户持着基座4而使第一支架部3向卷筒状介质r侧(+x轴侧)移动时,嵌合部13与芯口12抵接,从而嵌合部13以及与嵌合部13连接的臂51的朝向+x轴方向的移动停止。而且,当用户使基座4向+x轴方向移动时,基座4以及与基座4连接的拼合螺母部54、开闭滚轮52a、52b、螺栓42、把手45相对于嵌合部13以及臂51而向+x轴方向移动。由此,如图9以及图10所示,通过开闭滚轮52a、52b沿着y字形状的贯穿槽53的槽而从y字打开的一侧(-x轴侧)朝向y字闭合的一侧(+x轴侧)移动,从而开闭滚轮52a、52b以及拼合螺母部54成为闭合状态,由此拼合螺母部54(螺母片54c、54d)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拧合。在该状态下,第一支架部3被固定在导轨7上。此时,设置在臂51与基座4之间的臂弹簧56被压缩,从而臂51以作用有朝向+x轴方向的按压力的状态而相对于基座4被固定。

图11为对馈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另外,图11所示的馈送部对一方的第一支架部的周围进行放大表示。此外,图11所示的第一支架部通过用于说明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来表示。

图11图示了第一支架部3向卷筒状介质r施加侧压而进行固定的状态。用户使把手45从图8的状态起向使螺栓42朝向+x轴方向移动的方向进行转动。当主轴41通过螺栓42而向+x轴方向被按压时,主轴41相对于基座4以及嵌合部13而进行滑动,并与弹簧承接部件46一起向+x轴方向进行移动。由此,通过设置在嵌合部13与弹簧承接部件46之间的嵌合弹簧47被压缩,从而在卷筒状介质r上经由嵌合部13而施加有朝向+x轴方向的侧压f,由此卷筒状介质r被固定在一对第一支架部3之间。

图12为对馈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另外,图12所示的馈送部对一方的第一支架部的周围进行放大表示。此外,图12所示的第一支架部通过用于说明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来表示。

图12图示了向卷筒状介质r的侧压被解除了的状态。用户使抓手部36从图11的状态起转动,从而能够使第一支架部3相对于导轨7而进行滑动。由此,由于被压缩的嵌合弹簧47的伸长,从而主轴41与弹簧承接部件46一起相对于嵌合部13而向-x轴方向进行移动。并且,由于螺栓42通过主轴41而向-x轴方向被推出,从而基座4向-x轴方向移动,由此朝向卷筒状介质r的侧压被解除。而且,由于被压缩的臂弹簧56的伸长,从而臂51相对于基座4而向+x轴方向进行相对移动。此时,通过开闭滚轮52a、52b沿着y字形状的贯穿槽53的槽而从y字闭合的一侧(+x轴侧)朝向y字打开的一侧(-x轴侧)移动,从而开闭滚轮52a、52b以及拼合螺母54成为开放状态,由此拼合螺母部54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的拧合被解除(参照图6、图7)。由此,螺栓42(把手45)能够相对于基座45而沿着x轴方向自如地进行移动。由于用户能够在不转动把手45的条件下使螺栓42返回至预定的位置(用于安装卷筒状介质r的初始位置:参照图5),因此能够提高卷筒状介质r的更换作业的效率。

而且,绕保持部4a与把手45之间的螺栓42的轴而设置有作为弹性部件的螺旋弹簧(以下,也称为把手弹簧44),该把手弹簧44在拼合螺母部54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的拧合被解除时,使螺栓42返回至预定的位置。详细而言,在从第一支架部3被较轻地嵌入至卷筒状介质r内的状态(参照图8)起,用户使把手45转动而使螺栓42向+x轴侧移动从而向卷筒状介质r施加侧压时,把手弹簧44被压缩(参照图11)。在拼合螺母部54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的拧合被解除时,把手弹簧44伸长,从而把手45与螺栓42一起相对于保持部4a而向-x轴方向移动。图12图示了该状态。由此,由于螺栓42(把手45)通过把手弹簧44的弹力而返回至预定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筒状介质r的更换作业的效率。另外,虽然对把手弹簧44被设置在保持部4a与把手45之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被设置在保持部4a和与螺栓42一起移动的弹簧承接部件之间。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侧压机构50以及开闭机构60被设置于作为介质支承部的一对第一支架部3中的一方上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侧压机构50以及开闭机构60被设置于一对第一支架部3中的另一方或双方上的结构。

此外,虽然例示了侧压机构50以及开闭机构60被设置于馈送部26的第一支架部3上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侧压机构50以及开闭机构60被设置于收卷部37的第二支架部40上的结构。

此外,虽然对嵌合弹簧47、臂弹簧56、把手弹簧44作为弹性部件而使用螺旋弹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嵌合弹簧47、臂弹簧56、把手弹簧44也可以通过例如进行弹性变形的橡胶等而构成。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作为印刷装置1的介质支承部的第一支架部3具备拼合螺母部54和使拼合螺母部54开闭的开闭机构60。由于开闭机构60在向被一对第一支架部3所保持的卷筒状介质r的侧压被解除时,使拼合螺母部54成为开放状态,因此拼合螺母部54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的拧合被解除。由此,经由螺栓42以及拼合螺母部54而被固定于基座4上的把手45能够相对于基座4而沿着x轴方向自如地进行移动。由于用户能够在不转动把手45的条件下使把手45返回至预定的位置(用于安装卷筒状介质r的初始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卷筒状介质r的更换作业的效率。因此,能够提供使更换卷筒状介质r时的作业效率提高的印刷装置1。

第一支架部3具备作为弹性部件的把手弹簧44,该把手弹簧44在拼合螺母部54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的拧合被解除时,使把手45返回至预定的位置。在向卷筒状介质r施加侧压时被压缩的把手弹簧44在拼合螺母部54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的拧合被解除时伸长,从而使把手45与螺栓42一起相对于保持部4a而向-x轴方向移动。由此,由于把手45通过把手弹簧44的弹力而返回至预定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筒状介质r的更换作业的效率。

开闭机构60具有:与拼合螺母部54连接并使拼合螺母部54开闭的开闭滚轮52a、52b;与开闭滚轮52a、52b卡合,并通过在x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开闭滚轮52a、52b开闭的臂51;作为使臂51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弹性部件的臂弹簧56。在向被一对第一支架部3所保持的卷筒状介质r的侧压被解除时,臂弹簧56使臂51相对于基座4而向-x轴方向进行相对移动。由此,通过开闭滚轮52a、52b沿着形成于臂51上的y字形状的贯穿槽53而从y字闭合的一侧(+x轴侧)朝向y字打开的一侧(-x轴侧)移动,从而开闭滚轮52a、52b以及拼合螺母部54成为开放状态,由此能够使拼合螺母部54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的拧合解除。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对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加以各种的改变或改良等。在下文中对改变例进行叙述。

改变例

图13为对改变例所涉及的拼合螺母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开闭机构60具有与拼合螺母部54连接并使拼合螺母部54开闭的开闭滚轮52a、52b和与开闭滚轮52a、52b卡合并通过在x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开闭滚轮52a、52b开闭的臂5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以下,对改变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位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第一支架部103具备被设置于基座4上且能够分割为两个的拼合螺母部154。拼合螺母部154采用如下结构,即,顶端彼此相啮合的一对撑条154a、154b通过固定轴55而被结合,并且顶端部能够开闭的结构,在各个撑条154a、154b的顶端侧(-z轴侧)上设置有被分割为两个的螺母片154c、154d。一对撑条154a、154b的另一端在拼合螺母部154为闭合状态下被闭合。

第一支架部103具备使拼合螺母部154开闭的开闭机构160。而且,开闭机构160具有作为使拼合螺母部154保持为闭合状态的弹性部件的螺旋弹簧(以下,也称为拼合螺母弹簧158)和使拼合螺母部154成为开放状态的按钮157。拼合螺母弹簧158的一端与撑条154a的顶端连接,拼合螺母弹簧158的另一端与撑条154b的顶端连接。按钮157在从-x轴方向进行的侧视观察时呈在-z轴侧具有顶端的楔形形状,并使楔形形状的顶端朝下(-z轴侧)且位于一对撑条154a、154b之间的上方(+z轴侧),并且以能够在z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方式而被设置。

通过用户向-z轴方向按压按钮157,从而一对撑条154a、154b的另一端沿着按钮157的楔形形状而被打开,由此拼合螺母部154成为开放状态。由此,由于拼合螺母部154与螺栓42的外螺纹部43的拧合被解除,因此把手45能够相对于基座4而沿着x轴方向自如地进行移动。由于用户能够在不转动把手45的条件下使把手45返回至预定的位置(用于安装卷筒状介质r的初始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卷筒状介质r的更换作业的效率。另外,当用户的手从按钮157上离开时,由于被伸长的拼合螺母弹簧158的收缩,从而使拼合螺母部154成为闭合状态,由此按钮157返回至原始的位置。由于本改变例的开闭机构160能够由按钮157和拼合螺母弹簧158构成,即由较少的部件而构成,因此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使拼合螺母部154开闭的开闭机构。

另外,虽然对拼合螺母弹簧158作为弹簧部件而使用螺旋弹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拼合螺母弹簧158也可以通过例如进行弹性变形的橡胶等而构成。

符号说明

1…印刷装置;2…介质升降部;3、103…第一支架部;4…基座;4a、24、35…保持部;5…临时放置台;6…操作杆;7、39…导轨;7a…第一管部件;7b…第二管部件;8…基体部;11…卷筒芯;12…芯口;13…嵌合部;15…小脚轮;16…升降部;17…脚部;19…记录部框体;21…滑架引导轴;23…滑架;25…记录头;26…馈送部;27…介质支承部;28…记录部;29…辊对;31…预加热器;33…后加热器;36…抓手部;37…收卷部;39a…第三管部件;39b…第四管部件;40…第二支架部;41…主轴;42…螺栓;43…外螺纹部;44…把手弹簧;45…把手;46…弹簧承接部件;47…嵌合弹簧;50…侧压机构;51…臂;51a…柱部;51b…梁部;51c…延伸部;52a、52b…开闭滚轮;53…贯穿槽;54、154…拼合螺母部;55…固定轴;56…臂弹簧;60、160…开闭机构;157…按钮;158…拼合螺母弹簧;r…卷筒状介质;s…记录介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