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3617发布日期:2018-12-01 00:3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沙塘鳢属(odontobutis)又称沙乌鳢、蒲鱼、土布鱼、沙鳢、虎头鱼等,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鰕虎鱼亚目(gobioidei)塘鳢科(eleotridae),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该鱼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肉质细腻又少刺而广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沙塘鱧的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已经在多个省市的养殖区开展了混养和套养;然而养殖规模的增大远不及市场需求的增长,在生产该鱼苗种过程中,生产单位不注重该鱼种质资源管理,导致养殖成鱼发生生长速度变慢、病害增加等种质退化现象。沙塘鱧种质的退化以及养殖水质的恶化导致了沙塘鱧抗病力的下降,尤其是细菌性疾病的大量爆发,2016年4~6月在江苏南京和扬中沙塘鱧养殖基地持续爆发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造成沙塘鱧烂鳃症,死亡率高达80%,给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沙塘鱧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类,兼食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螺等底栖动物,偶尔也残食同类,因而抗生素无法进行投喂,如在水体中大量使用杀菌剂,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失调等不良后果,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只有疫苗免疫途径进行预防,才能够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而这种疫苗目前仍为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包含嗜水气单胞菌液经灭活、离心后的上清液、青霉素、链霉素以及10%甘油;其中各组分用量为每毫升所述的上清液中加入青霉素800单位,链霉素800单位及10%甘油0.1ml。

其中,所述的嗜水气单胞菌液优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从明显患有嗜水气单胞菌病症状的沙塘鱧肝脏、肠道中分离出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并进行纯培养,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将扩大培养后的病原菌原液倒入水族箱中,对水族箱中饲养的沙塘鱧进行回感;。取回感发病沙塘鱧肝脏及肠道,加入生理盐水,匀浆,制成10%浓度的组织悬液得病料悬液;将病料悬液接种于琼脂培养基,纯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于恒温震荡培养箱中扩大培养,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80r/min,振荡培养48h,制成嗜水气单胞菌液,调整浓度为5x108cfu/ml。

所述的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还包含弗氏佐剂。

本发明所述的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病原菌提取:从明显患有嗜水气单胞菌病症状的沙塘鱧肝脏、肠道中分离出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并进行纯培养,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2)回感:将扩大培养后的病原菌原液倒入水族箱中,用灭菌枪头将沙塘鱧体表皮肤划伤后,放入水族箱中,保证划伤部位接触到病原菌,观察沙塘鱧发病状况,如沙塘鱧表现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症状,说明病原菌具有毒力性;

(3)制备病料悬液:取(2)中发病沙塘鱧肝脏及肠道,称重,每10克组织中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用匀浆器进行匀浆,制成10%浓度的组织悬液得病料悬液;

(4)菌液制备:将步骤(3)病料悬液用接种环接种于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24h后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然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于恒温震荡培养箱中扩大培养,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80r/min,振荡培养48h,制成嗜水气单胞菌液,调整浓度为5x108cfu/ml;

(5)灭活:将扩大培养后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每100ml加入0.8%福尔马林溶液1ml,充分摇匀,放入60℃恒温培养箱中灭活,每小时振荡一次,每次10min,共灭活4h,将灭活后的悬液置于高速离心机中,转速为5000r/min,离心30min,分离出灭活上清液;

(6)合成:向灭活上清液中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剂量为每毫升上清液中加入青霉素800单位,链霉素800单位,并摇匀,摇匀后加入10%甘油0.1ml。

所述的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的制备方法优选还包括对步骤(6)制备的疫苗进行无菌性检验、安全性检验、免疫保护率检验、疫苗有效期检验的步骤。

本发明疫苗的使用方法为注射免疫,分为背部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背部肌肉注射要求与弗氏佐剂按照1:1配比进行注射,腹腔注射为直接注射。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法简单,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沙塘鱧免疫力,对沙塘鱧保护率达到85%以上,且无任何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减少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养殖户养殖收入。

疫苗配方中加入10%甘油保护剂,有助于疫苗稳定保存。

背部肌肉注射时,采用与弗氏佐剂1:1配比注射,更好地发挥疫苗的免疫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病原菌提取:从明显患有嗜水气单胞菌病症状的沙塘鱧肝脏、肠道中分离出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并进行纯培养3次,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并计数;

(2)回感:将扩大培养后的病原菌原液倒入水族箱中,用灭菌枪头将沙塘鱧体表皮肤划伤后,放入水族箱中,保证划伤部位接触到病原菌,观察沙塘鱧发病状况,如沙塘鱧表现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症状,说明病原菌具有毒力性。

(3)制备病料悬液:取(2)中发病沙塘鱧肝脏及肠道,称重,每10克组织中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用匀浆器进行匀浆,制成10%浓度的组织悬液,将组织悬液置于-20℃低温冰箱中保存。

(4)菌液制备:将步骤(3)病料悬液用接种环接种于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24h后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共纯培养3次,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于恒温震荡培养箱中扩大培养,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80r/min,振荡培养48h,制成嗜水气单胞菌液,调整浓度为5x108cfu/ml。

(5)灭活:将扩大培养后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每100ml加入0.8%福尔马林溶液1ml,充分摇匀,放入60℃恒温培养箱中灭活,每小时振荡一次,每次10min,共灭活4h,将灭活后的悬液置于高速离心机中,转速为5000r/min,离心30min,分离出灭活上清液;

(6)合成:向灭活上清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剂量为每毫升上清液中加入青霉素800单位,链霉素800单位,并摇匀,摇匀后加入10%甘油0.1ml;

(7)无菌性检验:对步骤(6)中合成的疫苗,用接种环划线接种于普通培养基,28℃培养48h,观察是否有菌落形成,如培养基上无任何菌落生长,说明疫苗无菌性检验合格。

(8)安全性检验:取健康且体表无伤痕沙塘鱧亲本140尾,分为7组,每组20尾,1-3组分别采用腹腔注射疫苗0.2ml,0.3ml,0.4ml;4-6组分别采用背部肌肉注射疫苗0.2ml,0.3ml,0.4ml;第7组为对照组,连续培养15天,观察沙塘鱧状况及死亡情况,如无感染及死亡现象,说明疫苗安全性合格,如表1所示。

表1疫苗安全性检验

(9)免疫保护率检验:取健康且体表无伤痕沙塘鱧亲本150尾,分为a、b、c组,每组50尾,a组每尾腹腔注射疫苗0.3ml,b组每尾背部肌肉注射疫苗0.3ml,c组为对照组,不注射,观察7d后,发现三组均无发病及死亡现象,进行攻读试验,取发病鱼病料悬液用生理盐水进行十倍比稀释后进行腹腔注射,注射量为每尾0.5ml,进行正常饲养,观察14d后,结果a组死亡7条,存活43条,死亡率为14%,免疫保护率为86%;b组死亡6条,存活44条,死亡率为12%,免疫保护率为88%;c组为对照组,全部发病且死亡,死亡率100%,如表2所示。

表2沙塘鱧接种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保护率实验

(10)疫苗有效期检验:将疫苗保存于4℃冰箱中,每月按照(9)所述方法,进行实验,如疫苗保护率达到85%以上视为仍在有效期内,结果显示疫苗可于4℃冰箱中可保存16个月。

实施例2

某沙塘鱧养殖厂,共有沙塘鱧养殖水槽6个,2016年春夏季养殖水槽曾爆发过嗜水气单胞菌病,2016年9月,放苗前对苗种进行疫苗注射,其中4个养殖水槽分别采用背部肌肉注射及腹腔注射疫苗的方式,且背部肌肉注射时采用与弗氏佐剂1:1配合注射,每尾注射疫苗0.3ml,其余2个养殖水槽不注射,所有水槽均进行正常沙塘鱧养殖,且在养殖过程中,发现2017年5-6月份注射过疫苗的养殖水槽,沙塘鱧采食正常,精神活跃;但未注射过疫苗的养殖水槽,出现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典型症状,且发病后迅速死亡,2018年3月起捕,进行计数统计,发现注射过疫苗的养殖水槽,成活率为82%-88%,;未注射疫苗的养殖水槽,成活率为22%及29%,如表3所示。

表3大面积沙塘鱧免疫后养殖

结论:使用沙塘鱧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对养殖沙塘鱧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沙塘鱧养殖成活率,对嗜水气单胞菌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