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38954发布日期:2018-12-19 06:4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糖成为严重困扰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的简称,人体通过调节血糖的来源与代谢的平衡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恒定,成人静脉血浆的血糖<6.4mmol/l。血糖稳态的获得有赖于胰岛素的分泌、周围组织和肝脏对血糖的摄取和肝的产糖,当胰腺胰岛素合成不足或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的代谢紊乱时,血糖的稳态被打破,导致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高,从而出现了高血糖症状,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血管、心、脑、肾、周围神经系统、眼睛和脚等部位的糖尿病并发损害,其中糖尿病所引起的死亡患者中有超过50%的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0%死于肾病变,并且糖尿病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很难被逆转。

截止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控制饮食,服用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格列脲类药物,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控制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的进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但由于糖尿病无法根治,因此,一旦患病,需要长期服药,且很多药物往往需要每餐后服药,导致一天需要服药多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药物每次服用后快速释放,快速达到最大血药浓度,还可能引发各种副作用。

缓释制剂又称长效制剂,是指用适当的方法延长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可有效降低药物的施用频次,避免药物快速释放时血药浓度过高所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以梓醇为代表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是玄参科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梓醇具有抗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肝、抗帕金森氏病、抗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脑血管病等多重药理活性。

本发明通过对梓醇的深入研究,致力于提供一种包含梓醇的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基础上,降低服药频次,提高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梓醇的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梓醇和缓释载体。

优选的,所述梓醇来源于化学合成或植物提取物,所述缓释载体选自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其混合物。

更优选的,所述梓醇来源于生地黄的提取物,所述缓释载体选自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

更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壳聚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3∶1-5。

最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壳聚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3∶2。

进一步的,所述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还包含其他活性成分。

优选的,所述其他活性成分选自: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格列脲类药物或中药组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的,所述其他活性成分选自:双胍类药物、中药组合物或其组合;

优选的,所述双胍类药物组合物选自二甲双胍或其可药用盐,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荔枝核、苍术、鬼箭羽、玄参、淫羊藿、肉苁蓉、黑附子、肉桂、鸡内金、麻黄制成。

优选的,述双胍类药物组合物为盐酸二甲双胍,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山药10-50份、山萸肉10-50份、丹皮10-50份、茯苓10-50份、泽泻10-50份、荔枝核10-50份、苍术10-50份、鬼箭羽10-50份、玄参10-50份、淫羊藿10-50份、肉苁蓉10-50份、黑附子1-10份、肉桂1-10份、鸡内金10-5份、麻黄1-10份制成;

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山药40份、山萸肉40份、丹皮30份、茯苓30份、泽泻30份、荔枝核25份、苍术25份、鬼箭羽15份、玄参30份、淫羊藿25份、肉苁蓉25份、黑附子5份、肉桂8份、鸡内金20份、麻黄5份制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梓醇与缓释载体在制备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梓醇来源于化学合成或植物提取物,所述缓释载体选自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其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梓醇来源于生地黄的提取物,所述缓释载体选自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

更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壳聚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3∶1-5。

最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壳聚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3∶2。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梓醇与其他活性成分及缓释载体的组合在制备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其他活性成分选自: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格列脲类药物或中药组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缓释载体选自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其混合物;

更优选的,所述其他活性成分选自:双胍类药物、中药组合物或其组合,所述缓释载体选自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双胍类药物组合物选自二甲双胍或其可药用盐,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荔枝核、苍术、鬼箭羽、玄参、淫羊藿、肉苁蓉、黑附子、肉桂、鸡内金、麻黄制成,所述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壳聚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3∶1-5。

优选的,述双胍类药物组合物为盐酸二甲双胍,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山药10-50份、山萸肉10-50份、丹皮10-50份、茯苓10-50份、泽泻10-50份、荔枝核10-50份、苍术10-50份、鬼箭羽10-50份、玄参10-50份、淫羊藿10-50份、肉苁蓉10-50份、黑附子1-10份、肉桂1-10份、鸡内金10-5份、麻黄1-10份制成,所述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壳聚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3∶2。

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山药40份、山萸肉40份、丹皮30份、茯苓30份、泽泻30份、荔枝核25份、苍术25份、鬼箭羽15份、玄参30份、淫羊藿25份、肉苁蓉25份、黑附子5份、肉桂8份、鸡内金20份、麻黄5份制成。

本发明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为口服缓释药物组合物,优选的,所述口服缓释药物组合物选自缓释片剂、缓释胶囊剂等。

优选的,本发明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包括缓释部分和速释部分,更优选的,所述速释部分占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10-30%,最优选的,所述速释部分占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20%。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照配方称取各原料;

(2)制备:添加梓醇、填充剂、缓释载体,及任选的润滑剂后制备成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照配方称取各原料;

(2)粉碎:将肉苁蓉、鸡内金粉碎过10-60目筛,得粉末,备用;

(3)提取:添加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荔枝核、苍术、鬼箭羽、玄参、淫羊藿、黑附子、肉桂、麻黄总量3-5倍的60%-90%乙醇,浸泡1-2h后回流提取1-2h、过滤得滤液备用,滤渣充分使用3-5倍的60%-90%乙醇回流提取1-2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25℃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

(4)制剂:将步骤(3)所得浸膏与步骤(2)所得粉末后混合,添加填充剂、缓释载体,及任选的润滑剂后制备成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

任选的,包括将步骤(3)所得浸膏与步骤(2)所得粉末后混合后添加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后制备成速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并将其与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混合后制得本发明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肉苁蓉、鸡内金粉碎过30目筛备用;所述步骤(3)中,添加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荔枝核、苍术、鬼箭羽、玄参、淫羊藿、黑附子、肉桂、麻黄总量4倍的80%乙醇,浸泡1.5h后回流提取1.5h、过滤得滤液备用,滤渣充分使用3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1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25℃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步骤(4)制备得到的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为缓释片剂、缓释胶囊剂等。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4)制备得到的缓释片剂、缓释胶囊剂包括缓释部分和速释部分。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梓醇或梓醇与其他活性成分的组合显示出了优异的降血糖效果,尤其是梓醇与盐酸二甲双胍或包含梓醇的中药组合物降血糖效果更为优异,降糖效果显著提高,可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梓醇或梓醇与其他活性成分的组合添加缓释载体后制备得到的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活性成分释放平缓,每日早餐后服用一次,6小时仅释放载药量的约40%、12小时可释放载药量的约70%、18小时可释放载药量的约85%,所述药物的释放量可有效满足一日三餐后降血糖的需求,并有效避免了夜间所可能导致的药物性低血糖,提高了降血糖药物的服用安全性,降低了服药频次,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还可有效避免因漏服药物导致的损害。

为了能有效满足早餐后降低血糖的要求,本发明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速释部分,所述速释部分服药后快速释放,从而能够快速有效的降低早餐后的血糖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以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

实施例1:一种缓释降血糖的片剂

生地5g、山药4g、山萸肉4g、丹皮3g、茯苓3g、泽泻3g、荔枝核2.5g、苍术2.5g、鬼箭羽1.5g、玄参3g、淫羊藿2.5g、肉苁蓉2.5g、黑附子0.5g、肉桂0.8g、鸡内金2g、麻黄0.5g,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1)备料:按照配方称取各原料;

(2)粉碎:将肉苁蓉、鸡内金粉碎过30目筛,得粉末,备用;

(3)提取:添加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荔枝核、苍术、鬼箭羽、玄参、淫羊藿、黑附子、肉桂、麻黄总量4倍的80%乙醇,浸泡1.5h后回流提取1.5h、过滤得滤液备用,滤渣充分使用3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1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浓缩至25℃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

(4)制剂:将步骤(3)所得浸膏与步骤(2)所得粉末后混合均匀得提取混合物,添加提取混合物0.5倍量的微晶纤维素,提取混合物1.5倍量的壳聚糖、提取混合物1倍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干燥后过12目筛整粒,添加适量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缓释降血糖片剂。

实施例2:一种缓释降血糖的胶囊剂

生地5g、山药4g、山萸肉4g、丹皮3g、茯苓3g、泽泻3g、荔枝核2.5g、苍术2.5g、鬼箭羽1.5g、玄参3g、淫羊藿2.5g、肉苁蓉2.5g、黑附子0.5g、肉桂0.8g、鸡内金2g、麻黄0.5g,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1)备料:按照配方称取各原料;

(2)粉碎:将肉苁蓉、鸡内金粉碎过30目筛,得粉末,备用;

(3)提取:添加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荔枝核、苍术、鬼箭羽、玄参、淫羊藿、黑附子、肉桂、麻黄总量4倍的80%乙醇,浸泡1.5h后回流提取1.5h、过滤得滤液备用,滤渣充分使用3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1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浓缩至25℃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

(4)制剂:将步骤(3)所得浸膏与步骤(2)所得粉末后混合均匀得提取混合物,称取提取混合物总重量80%,记为提取混合物i,添加提取混合物i0.5倍量的微晶纤维素,提取混合物i1.5倍量的壳聚糖、提取混合物i1倍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干燥后过12目筛整粒,得缓释部分;取剩余提取混合物,记为提取混合物ii,添加提取混合物ii3倍量的微晶纤维素,提取混合物ii0.3倍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后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干燥后过12目筛整粒,得速释部分,混合缓释部分和速释部分后添加适量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填充于明胶胶囊壳即得缓释降血糖胶囊剂。

对比例1:一种降血糖片剂

按照实施例1制备降血糖片剂,区别在于:步骤(4)制剂:将步骤(3)所得浸膏与步骤(2)所得粉末后混合均匀得提取混合物,添加提取混合物2倍量的微晶纤维素、提取混合物1倍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干燥后过12目筛整粒,添加适量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降血糖片剂。

对比例2:一种缓释降血糖片剂

按照实施例1制备缓释降血糖片剂,区别在于:步骤(4)制剂:将步骤(3)所得浸膏与步骤(2)所得粉末后混合均匀得提取混合物,添加提取混合物0.5倍量的微晶纤维素、提取混合物2.5倍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干燥后过12目筛整粒,添加适量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降血糖片剂。

效果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对血糖的影响

1.1实验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1浸膏稀释至10g生药/ml、5g生药/ml、2.5g生药/ml;

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缓释降血糖胶囊剂,每次服药前配制成5g生药/ml。

1.2实验方法

基因型为mut/mut的bks-db清洁级小鼠50只,18-22g,将小鼠按空腹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实施例3大剂量组、实施例3中剂量组、实施例3小剂量组、实施例4组,基因型为wt/wt的bks清洁级小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实施例1大剂量组、实施例1中剂量组、实施例1小剂量组每天灌胃一次,按体重灌胃给药0.1ml/10g,实施例2组以1天灌胃药物、第2天灌胃等量蒸馏水循环进行,按体重灌胃给药0.1ml/10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1次,灌胃等量的蒸馏水,第1天、第70天、第90天,测定小鼠血糖水平,于灌胃给药90天后测定转基因小鼠的肝糖原水平,实验结果见表1-2。

1.3实验结果

应用spss20.1软件分析,两组间显著性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间显著性差异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转基因小鼠肝糖原的影响(n=10,)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p<0.05。

表1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由于糖代谢异常导致了肝糖原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灌胃本发明实施例1的浸膏后肝糖原水平明显升高,尤其以中剂量组肝糖原升高效果最为优异,而每两天灌胃1次药物的实施例2组也显示了优异的提高肝糖原水平的效果,在其给药频次仅为实施例1浸膏的一半的情况下,其升高肝糖原的效果仅稍弱于实施例1中剂量组,明显优于实施例1小剂量组,稍优于实施例1大剂量组。

表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转基因小鼠血糖的影响(n=10,)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p<0.05。

表2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小鼠血糖12周内处于较稳定水平,mut/mut型转基因小鼠血糖水平呈现逐渐升高,于第70天达最高水平,且灌胃第70天、第90天模型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呈现出典型的高血糖症状,灌胃实施例1浸膏、实施例2缓释胶囊剂后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实施例1浸膏中剂量组,降血糖水效果最为优异,而实施例2组缓释胶囊剂在给药频次为实施例1浸膏一半的情况下,仍取得了优于实施例1浸膏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的降血糖的效果,仅稍弱于实施例1浸膏中剂量组。

效果例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致高血糖大鼠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2.1实验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1浸膏稀释至5g生药/ml;

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缓释降血糖胶囊剂,每次服药前配制成5g生药/ml。

津力达颗粒9g/袋,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20050845。

2.2实验方法

sd大鼠80只,150-180g,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改用高脂饲料饲养30天,禁食12小时测空腹血糖,按空腹血糖随机分为10只空白对照组和70只stz诱导糖尿病鼠组,诱导糖尿病鼠组每只按体重以35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stz,每天一次,连续两天,空白对照组注射相应的生理盐水。注射给药后一周监测血糖。成模后大鼠在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下随机分为模型组、实施例1浸膏组、实施例2组和津力达阳性药组,实施例1浸膏组和津力达以1ml/100g灌胃给药,每天一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实施例2组以1天灌胃实施例2组缓释胶囊1ml/100g,1天灌胃等量蒸馏水,循环进行,持续60天。

stz注射一周后,观察小鼠的体重、饮食、排尿量及死亡率每周检测空腹血糖,持续60天。第45日检测一次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大鼠尾静脉取血于1.5mlep管中,室温静置30min,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用于检测甘油三脂、胆固醇。实验结束后,大鼠下腔静脉取血于抗凝管中,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值,实验结果见表3-4。

2.3实验结果

应用spss20.1软件分析,两组间显著性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间显著性差异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stz大鼠甘油三脂、胆固醇的影响(n=6,)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3实验结果显示了津力达具有显著地降低脲佐菌素(stz)致高血糖大鼠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的效果,其中实施例1浸膏效果稍弱于阳性对照药津力达大致相当,而实施例2组在给药频次仅为实施例1浸膏一半的情况下,仍取得了优异的降低脲佐菌素(stz)致高血糖大鼠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的效果。

表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脲佐菌素(stz)致高血糖大鼠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4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脲佐菌素(stz)造模后,第45天模型组sd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而服用阳性药物津力达后sd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出现了显著的降低,灌胃实施例1浸膏后sd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呈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表明实施例1浸膏也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效果,而灌胃本发明实施例2缓释胶囊剂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明显降低,在给药频次仅为实施例1浸膏、津力达给药频次一半的情况下,其降低脲佐菌素(stz)致高血糖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效果仅稍弱于实施例1浸膏和津力达。

效果例3:本发明缓释片剂的释放效果

3.1实验药物

梓醇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实施例1缓释降血糖片剂;

对比例1:降血糖片剂;

对比例2:缓释降血糖片剂。

3.2实验方法

3.2.1标准曲线的制作

精密称取梓醇适量,以蒸馏水为溶剂配制对照品溶液,使用hplc法测定含量,绘制梓醇的标准曲线。

采用浆法测定片剂释放度

分别取实施例1、对比例1-2的片剂1片,以900ml蒸馏水为释放介质,在温度为37±0.5℃条件下,50转/分钟,经1、6、12、18小时分别取样6ml,同时补加同体积释放介质,分别测定计算不同时间的溶出度,实验结果见表5。

3.3实验结果

表5本发明缓释降血糖药物组合物的释放度

表5实验结果显示,对比例1片剂在第1h时可释放接近一半的梓醇,第6h时梓醇释放度已接近90%,对比例2的缓释片剂相对于对比例1,梓醇释放明显延缓,第1h仅释放梓醇含量的约25%,第6h释放约50%,第12h释放约85%,呈现出明显的缓释特点,本发明实施例1缓释片剂的缓释效果更为优异,第1h仅释放梓醇含量的约12%,第6h释放约40%,第12h释放约70%,第18h释放约85%,梓醇缓慢释放,且释放平缓,有利于单次服药后长时间降低血糖。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