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8681发布日期:2019-03-09 00:00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一种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物控制释放领域,具体涉及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背景

近年来,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电学和磁学性能,稳定的理化性能,在磁记录材料、高梯度磁分离、微波吸收材料、特种涂料、催化剂载体、医药等领域均已有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以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为核,介孔二氧化硅为壳,制备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越来越受到成像引导治疗的关注,因为该载体具有磁响应特性,可以跟踪药代动力学过程,指导治疗并监测治疗过程和结果,外壳层的介孔赋予了载体极大的比表面积、均一的介孔通道,这有利于客体分子的载入与缓慢释放,同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较高的表面活性易于进一步修饰,从而实现载体功能化达到肿瘤诊疗的要求。

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是指通过对纳米材料进行理性的设计和合成,从而将目前临床上诊断和治疗两个分离的过程/功能集成于一个纳米载体之上。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可以实时、精确的诊断病情并同步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和控缓释,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监控疗效并随时调整给药方案,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降低毒副作用。其中,影像介导的可视化治疗由于其可以追踪药物动力学过程和释放、纳米药物的分布和代谢,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

癌症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疾病,化疗是目前治愈癌症最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常规的癌症化疗,在高毒性的药物作用于全身造成强烈毒副作用的同时,病灶的药效却随之大幅降低。事实上,强毒副作用与低化疗效果成为了癌症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磁性介孔硅载体系统在诊疗一体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1)随着体内循环时间的增加,磁性介孔硅载体系统中的fe3o4会有部分被氧化为fe2o3,这会给mri成像造成一定的影响;

(2)磁性介孔硅载体系统尚处于研发阶段,该体系在分散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毒性方面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需要建立相关纳米材料与技术标准作为指导;

(3)磁性介孔硅载体系统的研究属于医学,该研究受客观条件和伦理道德的束缚,短时间内无法通过临床试验检测该系统的疗效与安全性,载体系统控释止步于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这些结果不能完全、真实的反应人体试验的情况,所以给评价磁性介孔硅载体系统带来了很多不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粒子,并以此为核制备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采用含巯基的硅烷偶联剂对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通过与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作用,形成双硫键,得到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并进一步酸酐处理得到的羧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进一步负载药物后,采用支化聚乙烯亚胺包覆,之后再次酸酐化,得到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

该系统具有磁响应型,磁性导向来增加靶向性,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来实现细胞示踪,实时、精确的诊断病情并同步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和控缓释;将酰胺化的pei通过gsh敏感的双硫键包裹于mmsn表面,从而实现载体系统在肿瘤微环境的酸响应,使得载体系统可以在肿瘤组织部位“被动靶向”富集;采用ph敏感与gsh敏感的机制实现了逐级响应,本身也可以作为造影剂,以实现对癌症的高精确度靶向治疗,实现有效的癌症诊疗一体化。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其具有双层结构,内层为载药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外层为支化聚乙烯亚胺,其中外层的支化聚乙烯亚胺采用柠康酸酐处理。

其负载的药物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特殊限定,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药的药物为盐酸阿霉素(dox·hcl)。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具有核壳结构,其中核为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的方法,

s1.制备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nh2)

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sh)在甲醇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在室温下反应;将产物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数次,冻干后得到有表面活性剂ctab的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ctab-mmsn-ss-nh2)。

配置10mg/ml的硝酸铵/乙醇溶液,将ctab-mmsn-sh分散于之前配置的硝酸铵/乙醇溶液中,升温至50-90℃水浴回流12-96h,产物离心收集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冻干后得到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nh2)。

在本发明中,该出去模板ctab的步骤适合各步骤中模板ctab的去除,后面附图中各步骤需出去模板的,均采用该方法进行。

s2.制备羧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cooh)

称取mmsn-ss-nh2,分散在重蒸过的dmso中,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将三乙胺和丁二酸酐逐滴滴加加入,反应于10-50℃下反应;固体产物离心分离并用甲醇和去离子水清洗数次,冻干后得到羧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cooh)。

s3.制备pei封堵的磁性介孔硅药物控释系统(x@mmsn-ss-pei)

称取mmsn-ss-cooh,加入ph=5.0的pbs缓冲液,超声分散均匀,加入药物x,在常温(25℃)避光条件下,混合液剧烈搅拌;然后,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与n-羟基琥珀酸亚胺,在避光条件下4℃下冰浴,剧烈搅拌,即活化完成;

在上一步活化完成后,直接在反应烧瓶中加入含有bpei(支化聚乙烯亚胺)的ph=7.4的pbs溶液,然后温热至20-40℃,在避光条件下继续搅拌,之后离心收集产物并用去离子水清洗数次,冻干后得到接枝pei保护的磁性介孔硅药物控释系统(x@mmsn-ss-pei)。

s4.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x@mmsn-ss-pei-cit)

称取x@mmsn-ss-pei,分散在去离子水后,通过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ph调节至7.5-9.5,然后在室温下搅拌,逐滴缓慢滴加柠康酸酐dm,并通过滴加naoh使溶液ph保持在8-9的范围;

当ph值稳定时,反应在室温下继续过夜,产物离心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冷冻干燥后得到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x@mmsn-ss-pei-cit)。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sh)的制备方法包括:

s01.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oa-fe3o4)

oa-fe3o4的制备步骤如下:将fecl3·6h2o与fecl2·4h2o依次溶解在80ml去离子水中,在氮气氛围下加热至50-100℃,剧烈搅拌0.1-1.0h;之后逐滴滴加nh3·h2o溶液(25wt%),剧烈搅拌所得悬浮液,再加入油酸,让该反应继续搅拌2-40min,得到粗产物;

所得粗产物通过磁体分离,得到上层无色溶液与焦油状黑色磁性凝胶沉淀,将磁性凝胶用去离子水与乙醇反复洗涤后,在真空干燥室中干燥,即可获得油酸稳定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oa-fe3o4)。优选粒径5-50nm。

s02.制备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

将oa-fe3o4分散在氯仿中,然后加入到含有ctab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剧烈搅拌所得溶液后,在30-80℃下加热5-20min以蒸发混合物中的氯仿,得到水溶液a;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上述水溶液a,在20-60℃下剧烈搅拌;

之后,依次加入nh3·h2o溶液(25wt%)、teos和乙酸乙酯,剧烈搅拌该混合物,然后调节转速至50-100r/min,继续在30-50℃下反应,使产物老化;

之后离心收集沉淀,并分别用甲醇和水清洗数次,冻干后就得到有表面活性剂ctab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tab-mmsn)。优选粒径为20-300nm。

s03.制备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sh)

称取ctab-mmsn分散于无水甲醇中,加入mptms(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后,剧烈搅拌,反应12-48h,离心收集产物并用无水甲醇反复洗涤,冻干后即可得到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sh)。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制备方法为:

将2,2-二硫二吡啶20.0mmol溶解在20ml无水甲醇和8ml乙酸中,形成溶液a;

再将半胱胺盐酸盐100.0mmol溶解在10ml无水甲醇中,形成溶液b;

将溶液b逐滴滴加至溶液a中,要求在30min内滴完;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8h后,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旋干,得到黄色油状物,溶解在10ml无水甲醇中,并用200ml乙醚沉淀三次后,真空干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了各步骤的具体参数下选择:

步骤s1中,所述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与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的质量比为800:600-800;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与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的质量比为800:720。

步骤s2中,mmsn-ss-nh2、三乙胺和丁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2-4:2-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质量比为:600:1800:1818。

步骤s3中,mmsn-ss-cooh、药物x、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酸亚胺的质量比为:1:0.01-0.5:3-6:2-4;作为进一步用量的选择,比例优选为1:0.25:4.8:2.8。

支化聚乙烯亚胺的用量质量为mmsn-ss-cooh的5-15倍,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优选为10倍。

步骤s4中,x@mmsn-ss-pei与柠檬酸酐的比例为0.2::2,比例单位为mg:ml。

步骤s01中,fecl3·6h2o与fecl2·4h2o的质量比为2:0.5-1.5,;

步骤s02中,oa-fe3o4、ctab、teos和乙酸乙酯的比例为7.5:0.05-0.2:0.1-1:2-10,比例的单位为mg:g:ml:ml;

s03步骤中,ctab-mmsn与mptms的比例为1:0.2-2,比例单位为g:ml。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化聚乙烯亚胺的重均分子量15000-35000,进一步优选为25000。

本发明还具体提供了一种通过制备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的方法得到的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

有益的技术效果:

(1)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相比,磁性介孔硅载体系统充分利用了磁性材料的特性,具有原料易得、方法迅速简单、合成材料纯度高的优点,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由于具有有序介孔孔道和极大的比表面积,具备磁响应性高、形貌均一、分散性好、可修饰性强、生物相容性优良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

(2)磁性介孔硅载体系统具有磁响应性,可以通过磁性导向来增加靶向性,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来实现细胞示踪,实时、精确的诊断病情并同步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和控缓释,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监控疗效并随时调整给药方案,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降低毒副作用。

(3)将酰胺化的pei通过gsh敏感的双硫键包裹于mmsn表面,从而实现载体系统在肿瘤微环境的酸响应,使得载体系统可以在肿瘤组织部位“被动靶向”富集。载体到达肿瘤组织后,在癌细胞外弱酸性环境下,酰胺基团水解,载体表面电荷反转为正,从而促进细胞对载体的摄取。

(4)利用双硫键连接将pei包裹于mmsn表面,该方法简单易行,反应效率高。双硫键具有gsh敏感性,在细胞内的环境中(高gsh浓度),容易断裂,在细胞外的环境中(无gsh)双硫键不会发生断裂,进而保证药物不会被提前释放。当载体进入细胞后,在细胞内高gsh浓度环境下双硫键断裂,包裹在载体表面的pei脱落,从而释放出药物。

(5)这种纳米复合材料采用ph敏感与gsh敏感的机制实现了逐级响应,本身也可以作为造影剂,以实现对癌症的高精确度靶向治疗,实现有效的癌症诊疗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tem)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除去模板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tem)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除去模板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的磁滞回线图;

图4为实施例1中dox@mmsn-ss-pei-cit在gsh0、1和10mm条件下的体外释药曲线;

图5为实施例1中dox@mmsn-ss-pei-cit在ph7.4、6.8、6.5、6.5、6.0和5.0条件下zeta电位的变化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各步骤产物的氮气吸附等温线;

图7为实施例1中各步骤产物的bjh孔径分布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各步骤产物的tg图;

图9为实施例1中各步骤产物的ft-ir图。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有任何限制。

实施例1

1.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oa-fe3o4)

oa-fe3o4的制备步骤如下:将13.12gfecl3·6h2o与6.65gfecl2·4h2o依次溶解在80ml去离子水中,在氮气氛围下加热至80℃,剧烈搅拌0.5h。之后逐滴滴加45mlnh3·h2o溶液(25wt%),剧烈搅拌所得悬浮液5min,再加入2ml油酸,让该反应继续搅拌25min。所得粗产物通过磁体分离,得到上层无色溶液与焦油状黑色磁性凝胶沉淀。将磁性凝胶用去离子水与乙醇反复洗涤后,在真空干燥室中干燥,即可获得油酸稳定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oa-fe3o4)。

2.制备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

将7.5mgoa-fe3o4分散在0.5ml氯仿中,然后加入到含有0.1gctab的5ml去离子水溶液中。剧烈搅拌所得溶液后,在60℃下加热10min以蒸发混合物中的氯仿。然后用100ml去离子水稀释上述水溶液,在40℃下剧烈搅拌2h。之后,依次加入3mlnh3·h2o溶液(25wt%),0.5mlteos和5ml的乙酸乙酯。剧烈搅拌该混合物30s,然后调节转速至80r/min,继续在40℃反应3h,使产物老化。之后离心收集沉淀,并分别用甲醇和水清洗数次,冻干后就得到有表面活性剂ctab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tab-mmsn)。

3.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

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的合成:将4.41g2,2-二硫二吡啶溶解在20ml无水甲醇与8ml乙酸的混合溶液中,配置成溶液a,再将1.14g(100.0mmol)的半胱胺盐酸盐溶解在10ml无水甲醇中,配置成溶液b,将溶液b逐滴滴加至溶液a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8h后,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旋干,得到黄色油状物,溶解在10ml无水甲醇中,并用500ml乙醚沉淀三次,每次沉淀4~8h,之后抽滤,50℃真空干燥,即可得到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

4.制备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sh)

称取1.0gctab-mmsn分散于120ml无水甲醇中,加入1.0mlmptms(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后,于30℃下剧烈搅拌,反应24h,离心收集产物并用无水甲醇反复洗涤,冻干后即可得到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sh)。

5.制备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nh2)

称取800mgctab-mmsn-sh,在120ml甲醇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720mg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在室温下反应24h。将产物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数次,冻干后得到有表面活性剂ctab的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ctab-mmsn-ss-nh2)。

配置10mg/ml的硝酸铵/乙醇溶液,将800mgctab-mmsn-sh分散于160ml之前配置的硝酸铵/乙醇溶液中,升温至80℃水浴回流48h,产物离心收集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冻干后得到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nh2)。

6.制备羧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cooh)

称取600mgmmsn-ss-nh2,分散在90ml重蒸过的dmso中,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将1.80g三乙胺和1.818g丁二酸酐逐滴滴加加入,反应于35℃搅拌下进行48h。固体产物离心分离并用甲醇和去离子水清洗数次,冻干后得到羧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cooh)。

7.制备pei封堵的磁性介孔硅药物控释系统(dox@mmsn-ss-pei)

称取200mgmmsn-ss-cooh,加入30mlph=5.0的pbs缓冲液,超声分散均匀,加入50mg盐酸阿霉素(dox·hcl),在常温(25℃)避光条件下,混合液剧烈搅拌24h。然后,加入0.96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与0.56gn-羟基琥珀酸亚胺,在避光条件下4℃冰浴,剧烈搅拌24h。在上一步活化完成后,直接在反应烧瓶中加入含有2gbpei25k(支化聚乙烯亚胺,mw≈25k)的ph=7.4的pbs溶液,然后温热至30℃,在避光条件下继续搅拌48h,之后离心收集产物并用去离子水清洗数次,冻干后得到接枝pei保护的磁性介孔硅药物控释系统(dox@mmsn-ss-pei)。

8.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dox@mmsn-ss-pei-cit)

称取200mgdox@mmsn-ss-pei,分散在50ml去离子水后,通过加入1mnaoh溶液将溶液ph调节至8.5,然后在室温下搅拌0.5h。逐滴缓慢滴加2.0ml的柠康酸酐dm,并通过滴加1mnaoh使溶液ph保持在8-9的范围。当ph值稳定时,反应在室温下继续过夜。产物离心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冷冻干燥后得到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dox@mmsn-ss-pei-cit)。

从附图的表征可以发现很多的技术特征:

图1和2可以看出fe3o4纳米粒子为尺寸均匀的球体,其平均粒径约为15nm,mmsn纳米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与介孔结构,是尺寸均匀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50nm。

图3可以看出,在300k温度下,fe3o4nps和mmsnnps在磁感强度升至3.0t时,显示了一个完整的滞后循环,且其饱和磁化值没有矫顽力和剩磁,这表明fe3o4nps和mmsnnps均具有超顺磁性。

实施例2

1.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oa-fe3o4)

oa-fe3o4的制备步骤如下:将13.67gfecl3·6h2o与7.32gfecl2·4h2o依次溶解在90ml去离子水中,在氮气氛围下加热至80℃,剧烈搅拌0.5h。之后逐滴滴加50mlnh3·h2o溶液(25wt%),剧烈搅拌所得悬浮液5min,再加入2ml油酸,让该反应继续搅拌25min。所得粗产物通过磁体分离,得到上层无色溶液与焦油状黑色磁性凝胶沉淀。将磁性凝胶用去离子水与乙醇反复洗涤后,在真空干燥室中干燥,即可获得油酸稳定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oa-fe3o4)。

2.制备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

将7.5mgoa-fe3o4分散在0.5ml氯仿中,然后加入到含有0.12gctab的5ml去离子水溶液中。剧烈搅拌所得溶液后,在60℃下加热10min以蒸发混合物中的氯仿。然后用100ml去离子水稀释上述水溶液,在40℃下剧烈搅拌2h。之后,依次加入3mlnh3·h2o溶液(25wt%),0.6mlteos和8ml的乙酸乙酯。剧烈搅拌该混合物30s,然后调节转速至80r/min,继续在40℃反应3h,使产物老化。之后离心收集沉淀,并分别用甲醇和水清洗数次,冻干后就得到有表面活性剂ctab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tab-mmsn)。

3.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

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的合成:将4.41g2,2-二硫二吡啶溶解在20ml无水甲醇与8ml乙酸的混合溶液中,配置成溶液a,再将1.14g(100.0mmol)的半胱胺盐酸盐溶解在10ml无水甲醇中,配置成溶液b,将溶液b逐滴滴加至溶液a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8h后,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旋干,得到黄色油状物,溶解在10ml无水甲醇中,并用500ml乙醚沉淀三次,每次沉淀4~8h,之后抽滤,50℃真空干燥,即可得到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

4.制备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sh)

称取1.0gctab-mmsn分散于120ml无水甲醇中,加入1.2mlmptms(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后,于30℃下剧烈搅拌,反应24h,离心收集产物并用无水甲醇反复洗涤,冻干后即可得到巯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ctab-mmsn-sh)。

5.制备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nh2)

称取800mgctab-mmsn-sh,在120ml甲醇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800mg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在室温下反应24h。将产物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数次,冻干后得到有表面活性剂ctab的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ctab-mmsn-ss-nh2)。

配置10mg/ml的硝酸铵/乙醇溶液,将800mgctab-mmsn-sh分散于160ml之前配置的硝酸铵/乙醇溶液中,升温至80℃水浴回流48h,产物离心收集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冻干后得到双硫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nh2)。

6.制备羧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cooh)

称取600mgmmsn-ss-nh2,分散在90ml重蒸过的dmso中,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将1.80g三乙胺和1.818g丁二酸酐逐滴滴加加入,反应于35℃搅拌下进行48h。固体产物离心分离并用甲醇和去离子水清洗数次,冻干后得到羧基功能化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msn-ss-cooh)。

7.制备pei封堵的磁性介孔硅药物控释系统(dox@mmsn-ss-pei)

称取200mgmmsn-ss-cooh,加入30mlph=5.0的pbs缓冲液,超声分散均匀,加入50mg盐酸阿霉素(dox·hcl),在常温(25℃)避光条件下,混合液剧烈搅拌24h。然后,加入0.96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与0.56gn-羟基琥珀酸亚胺,在避光条件下4℃冰浴,剧烈搅拌24h。在上一步活化完成后,直接在反应烧瓶中加入含有2gbpei25k(支化聚乙烯亚胺,mw≈25k)的ph=7.4的pbs溶液,然后温热至30℃,在避光条件下继续搅拌48h,之后离心收集产物并用去离子水清洗数次,冻干后得到接枝pei保护的磁性介孔硅药物控释系统(dox@mmsn-ss-pei)。

8.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dox@mmsn-ss-pei-cit)

称取200mgdox@mmsn-ss-pei,分散在50ml去离子水后,通过加入1mnaoh溶液将溶液ph调节至8.5,然后在室温下搅拌0.5h。逐滴缓慢滴加2.0ml的柠康酸酐dm,并通过滴加1mnaoh使溶液ph保持在8-9的范围。当ph值稳定时,反应在室温下继续过夜。产物离心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冷冻干燥后得到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dox@mmsn-ss-pei-cit)。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