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5239发布日期:2019-02-01 19:2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



背景技术: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形成针状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可引起肾脏损害,据统计,痛风病人20%-25%有尿酸性肾病,而经尸检证实,有肾脏病变者几乎为100%,它包括痛风性肾病、急性梗阻性肾病和尿路结石,除此以外痛风还可引起其他并发症,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治疗痛风主要是要降低尿酸含量,现今治疗痛风的药物有中药和西药,西药常用秋水仙碱止痛,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生成,丙磺舒增加尿酸排泄,但是这些药物副作用明显,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相对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小,对身体损坏小,但是又存在药物疗程长,治疗效果不好的缺点,由此可以看出,寻找一种即对身体损坏小又疗效显著的药物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治疗痛风份药物,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具备对身体损坏小又疗效显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药物副作用明显且药物疗程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蒲公英6-15份,葛根5-10份,茯苓15-20份,薏仁米15-25份,玉米须4-10份,甘草6-12份,桑叶10-20份,桑枝10-20份,白茅草2-7份,山楂20-30份,鱼腥草1-7份,山茱萸10-15份,山栀子13-16份,地黄9-17份,车前草18-23份,龙胆草10-18份,杜仲5-15份,白花蛇舌草4-15份,巴戟天5-15份,夏枯草3-8份,地龙2-6份,山慈姑15-23份,骨碎补8-13份,决明子10-20份,黄芪20-30份,威灵仙10-25份,虎杖20-35份,三七11-17份,藏红花3-9份,百合2-8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剂型为汤剂,将各组分分别粉碎后过160目筛,将各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至煎药包中。

优选的,所述以克为单位,按上述原料重量配比制得一剂药,用常温水浸泡45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水煮35分钟,倒出药液,药渣再加入常温水,小火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次的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掉部分水分,得到一天服用量的汤药。

优选的,所述服用方法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前服用,本发明药物得到的汤药连续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

优选的,所述该配方还可以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优选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有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或助流剂、矫味剂、包衣剂、明胶胶囊壳及其组合。

优选的,所述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以及含有酒精的食物。

组成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功效活性如下:

蒲公英: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

葛根:味甘、辛,性凉,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

薏仁米:味甘、淡,性凉,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玉米须:性味甘平,具有利尿消水肿的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

桑叶:味甘、苦,性寒,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

桑枝:味微苦,性平,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的功效。

白茅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

山楂:味酸、甘、微温,具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的功效。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的功效。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具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功效。

山栀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的功效。

地黄:味甘,性寒,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

车前草:味甘,性寒,无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药理作用的功效。

龙胆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的功效。

杜仲:味甘,性温,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白花蛇舌草:味苦、淡,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的功效。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无毒,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

地龙:味咸,寒,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功能。

山慈姑:味甘、微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骨碎补:味苦,性温,具有补肾固齿止痛、活血继筋疗伤的功效。

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

黄芪: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的功效。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止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

藏红花:味辛,性温,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

百合:味甘,性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蒲公英、葛根、茯苓等二十多味中药材,解决了现有的药物副作用明显且药物疗程长的问题,该治疗痛风的药物,具备对身体损坏小又疗效显著的优点,诸药合理配伍,互补协同,辩证治疗,能够扶气补血,通经祛风,对于痛风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均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氧自由基、减轻炎症渗出、促进局部对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的粘连、抑制瘢痕组织的形成及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等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性的而没有任何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蒲公英6-15份,葛根5-10份,茯苓15-20份,薏仁米15-25份,玉米须4-10份,甘草6-12份,桑叶10-20份,桑枝10-20份,白茅草2-7份,山楂20-30份,鱼腥草1-7份,山茱萸10-15份,山栀子13-16份,地黄9-17份,车前草18-23份,龙胆草10-18份,杜仲5-15份,白花蛇舌草4-15份,巴戟天5-15份,夏枯草3-8份,地龙2-6份,山慈姑15-23份,骨碎补8-13份,决明子10-20份,黄芪20-30份,威灵仙10-25份,虎杖20-35份,三七11-17份,藏红花3-9份,百合2-8份。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举例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原料包括蒲公英6份,葛根5份,茯苓15份,薏仁米15份,玉米须4份,甘草6份,桑叶10份,桑枝10份,白茅草2份,山楂20份,鱼腥草1份,山茱萸10份,山栀子13份,地黄9份,车前草18份,龙胆草10份,杜仲5份,白花蛇舌草4份,巴戟天5份,夏枯草3份,地龙2份,山慈姑15份,骨碎补8份,决明子10份,黄芪20份,威灵仙10份,虎杖20份,三七11份,藏红花3份,百合2份。

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剂型为汤剂,将各组分分别粉碎后过160目筛,将各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至煎药包中。

本实施例中,以克为单位,按上述原料重量配比制得一剂药,用常温水浸泡45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水煮35分钟,倒出药液,药渣再加入常温水,小火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次的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掉部分水分,得到一天服用量的汤药。

本实施例中,服用方法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前服用,本发明药物得到的汤药连续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

本实施例中,该配方还可以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本实施例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有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或助流剂、矫味剂、包衣剂、明胶胶囊壳及其组合。

本实施例中,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以及含有酒精的食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举例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原料包括蒲公英8份,葛根7份,茯苓17份,薏仁米18份,玉米须5份,甘草7份,桑叶13份,桑枝13份,白茅草3份,山楂22份,鱼腥草2份,山茱萸11份,山栀子13份,地黄11份,车前草19份,龙胆草12份,杜仲7份,白花蛇舌草7份,巴戟天8份,夏枯草4份,地龙2份,山慈姑18份,骨碎补9份,决明子12份,黄芪23份,威灵仙14份,虎杖23份,三七12份,藏红花4份,百合3份。

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剂型为汤剂,将各组分分别粉碎后过160目筛,将各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至煎药包中。

本实施例中,以克为单位,按上述原料重量配比制得一剂药,用常温水浸泡45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水煮35分钟,倒出药液,药渣再加入常温水,小火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次的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掉部分水分,得到一天服用量的汤药。

本实施例中,服用方法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前服用,本发明药物得到的汤药连续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

本实施例中,该配方还可以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本实施例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有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或助流剂、矫味剂、包衣剂、明胶胶囊壳及其组合。

本实施例中,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以及含有酒精的食物。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举例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原料包括蒲公英9份,葛根8份,茯苓18份,薏仁米19份,玉米须7份,甘草9份,桑叶15份,桑枝15份,白茅草5份,山楂25份,鱼腥草4份,山茱萸13份,山栀子14份,地黄13份,车前草21份,龙胆草14份,杜仲10份,白花蛇舌草9份,巴戟天11份,夏枯草5份,地龙4份,山慈姑20份,骨碎补10份,决明子15份,黄芪26份,威灵仙17份,虎杖28份,三七14份,藏红花6份,百合6份。

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剂型为汤剂,将各组分分别粉碎后过160目筛,将各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至煎药包中。

本实施例中,以克为单位,按上述原料重量配比制得一剂药,用常温水浸泡45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水煮35分钟,倒出药液,药渣再加入常温水,小火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次的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掉部分水分,得到一天服用量的汤药。

本实施例中,服用方法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前服用,本发明药物得到的汤药连续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

本实施例中,该配方还可以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本实施例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有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或助流剂、矫味剂、包衣剂、明胶胶囊壳及其组合。

本实施例中,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以及含有酒精的食物。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举例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原料包括蒲公英12份,葛根9份,茯苓19份,薏仁米22份,玉米须9份,甘草11份,桑叶17份,桑枝18份,白茅草6份,山楂27份,鱼腥草5份,山茱萸14份,山栀子15份,地黄15份,车前草22份,龙胆草15份,杜仲13份,白花蛇舌草12份,巴戟天12份,夏枯草7份,地龙5份,山慈姑21份,骨碎补11份,决明子17份,黄芪27份,威灵仙20份,虎杖31份,三七16份,藏红花8份,百合7份。

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剂型为汤剂,将各组分分别粉碎后过160目筛,将各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至煎药包中。

本实施例中,以克为单位,按上述原料重量配比制得一剂药,用常温水浸泡45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水煮35分钟,倒出药液,药渣再加入常温水,小火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次的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掉部分水分,得到一天服用量的汤药。

本实施例中,服用方法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前服用,本发明药物得到的汤药连续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

本实施例中,该配方还可以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本实施例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有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或助流剂、矫味剂、包衣剂、明胶胶囊壳及其组合。

本实施例中,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以及含有酒精的食物。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举例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原料包括蒲公英15份,葛根10份,茯苓20份,薏仁米25份,玉米须10份,甘草12份,桑叶20份,桑枝20份,白茅草7份,山楂30份,鱼腥草7份,山茱萸15份,山栀子16份,地黄17份,车前草23份,龙胆草18份,杜仲15份,白花蛇舌草15份,巴戟天15份,夏枯草8份,地龙6份,山慈姑23份,骨碎补13份,决明子20份,黄芪30份,威灵仙25份,虎杖35份,三七17份,藏红花9份,百合8份。

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剂型为汤剂,将各组分分别粉碎后过160目筛,将各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至煎药包中。

本实施例中,以克为单位,按上述原料重量配比制得一剂药,用常温水浸泡45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水煮35分钟,倒出药液,药渣再加入常温水,小火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次的药液混一起,小火蒸馏去掉部分水分,得到一天服用量的汤药。

本实施例中,服用方法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前服用,本发明药物得到的汤药连续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

本实施例中,该配方还可以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本实施例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有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或助流剂、矫味剂、包衣剂、明胶胶囊壳及其组合。

本实施例中,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以及含有酒精的食物。

使用该中药组合物成功病例如下:

病例1:李某,男,39岁,上海人,现在已经有六年的痛风病史,现在严重到胳膊已经变形了,疼起来手腕根本不能动,最严重的时候痛到天天躺在家里打吊瓶,平时搬东西什么的根本都抱不动,服用本治疗痛风疼痛的药物四疗程后症状大减,肿痛感消失了,尿酸也已正常,再继续服用五疗程后痊愈,帮老婆做点家务什么都可以了,整个人的精气神也好了很多。

病例2:张某,女,52岁,浙江绍兴人,脚颈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走路非常困难,经常疼痛有三年之久,经西医治疗能有一点缓解,不能治愈,服用本治疗痛风疼痛的药物三疗程后症状大减,再继续服用七疗程后痊愈,跟踪一年未复发。

病例3:吴某,男,43岁,福建福州人,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要应酬喝酒,半年前检查发现得了痛风,这半年来痛风一共发作过28次,服用西药效果越来越差,病情越来越重,服用本治疗痛风疼痛的药物,服用两个疗程,服用期间谢绝所有的应酬,注意饮食和作息,服用两个疗程后,痛风石、尿酸结石全消了,关节活动也正常了,又继续用多一个疗程,现在肾功能也好,痛风至今没有再发作过。

综上所述:该治疗痛风的药物,通过采用蒲公英、葛根、茯苓等二十多味中药材,解决了现有的药物副作用明显且药物疗程长的问题,具备对身体损坏小又疗效显著的优点,诸药合理配伍,互补协同,辩证治疗,能够扶气补血,通经祛风,对于痛风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均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氧自由基、减轻炎症渗出、促进局部对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的粘连、抑制瘢痕组织的形成及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等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