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196发布日期:2019-05-15 22:5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属于骨科辅助训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在骨骼方面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手术治疗外,还需要静养和自我的康复训练,这里康复训练又分为自我训练和外部机械辅助康复训练,现有的康复训练机器大多功能复杂,售价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全新电控机械结构设计,兼具低成本优点的同时,能够便捷实现肢体康复训练的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包括n形支架,以及设置于n形支架顶杆上的至少一组牵引训练装置;其中,n形支架上的两侧杆端部竖直向下设置;各组牵引训练装置的结构彼此相同,且各组牵引训练装置在n形支架顶杆上的设置结构彼此相同;各牵引训练装置分别均包括转盘、滚轴、牵引绳、套环和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驱动电机、转动电机、控制按钮;各牵引训练装置中,控制模块连接外接电源进行取电,由控制模块分别为驱动电机、转动电机、控制按钮进行供电;控制模块设置于n形支架上的任意位置;n形支架顶杆上设置贯穿n形支架所在面两侧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转动电机上转动杆的外径相适应,且该通孔的路径与n形支架所在面相垂直;转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于n形支架顶杆上的其中一侧,且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端部穿过n形支架顶杆上的通孔,以及转动电机上转动杆所在直线与n形支架所在面相垂直;转盘其中一面的中心位置与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端部相固定连接,且转动电机的转动杆垂直于转盘表面,转盘随转动电机上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滚轴活动设置于转盘上背向转动电机一面的边缘位置,滚轴自由转动,且滚轴转动所围绕的转动轴与转盘表面相垂直;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于n形支架顶杆的顶面上,驱动电机上驱动杆与转盘位于n形支架所在面的同侧方向,且驱动电机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n形支架所在面相垂直,驱动电机上驱动杆过转盘所在面,且驱动电机上驱动杆与转盘在垂直投影方向上彼此互不重合;牵引绳的其中一端与驱动电机上驱动杆的杆身相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滚轴后、竖直向下与套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组牵引训练装置中的驱动电机为无刷驱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为无刷转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采用全新电控机械结构设计,基于n形支架,设计各组牵引训练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牵引绳,配合套环针对肢体进行指定高度的抬升,同时,设计转动电机对转盘的控制,并使得牵引绳绕过设置于转盘边缘的滚轴,在驱动电机锁死的情况下,由转动电机控制转盘转动,实现滚轴对牵引绳的往复牵拉,进而由牵引绳针对肢体实现往复运动,完成针对肢体的训练,如此,整个设计装置兼具低成本优点的同时,便捷的实现了肢体的康复训练;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中,针对各组牵引训练装置中的驱动电机,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驱动电机,以及针对所述转动电机,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转动电机,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具有稳定的牵引训练作用,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器,并具体应用ARM处理器,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所设计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 n形支架,2. 转盘,3. 滚轴,4. 牵引绳,5. 套环,6. 控制模块,7. 驱动电机,8. 转动电机,9. 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包括n形支架1,以及设置于n形支架1顶杆上的至少一组牵引训练装置;其中,n形支架1上的两侧杆端部竖直向下设置;各组牵引训练装置的结构彼此相同,且各组牵引训练装置在n形支架1顶杆上的设置结构彼此相同;各牵引训练装置分别均包括转盘2、滚轴3、牵引绳4、套环5和控制模块6,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6相连接的驱动电机7、转动电机8、控制按钮9;各牵引训练装置中,控制模块6连接外接电源进行取电,由控制模块6分别为驱动电机7、转动电机8、控制按钮9进行供电;控制模块6设置于n形支架1上的任意位置;n形支架1顶杆上设置贯穿n形支架1所在面两侧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转动电机8上转动杆的外径相适应,且该通孔的路径与n形支架1所在面相垂直;转动电机8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于n形支架1顶杆上的其中一侧,且转动电机8的转动杆端部穿过n形支架1顶杆上的通孔,以及转动电机8上转动杆所在直线与n形支架1所在面相垂直;转盘2其中一面的中心位置与转动电机8的转动杆端部相固定连接,且转动电机8的转动杆垂直于转盘2表面,转盘2随转动电机8上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滚轴3活动设置于转盘2上背向转动电机8一面的边缘位置,滚轴3自由转动,且滚轴3转动所围绕的转动轴与转盘2表面相垂直;驱动电机7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于n形支架1顶杆的顶面上,驱动电机7上驱动杆与转盘2位于n形支架1所在面的同侧方向,且驱动电机7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n形支架1所在面相垂直,驱动电机7上驱动杆过转盘2所在面,且驱动电机7上驱动杆与转盘2在垂直投影方向上彼此互不重合;牵引绳4的其中一端与驱动电机7上驱动杆的杆身相连接,牵引绳4的另一端绕过滚轴3后、竖直向下与套环5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采用全新电控机械结构设计,基于n形支架1,设计各组牵引训练装置,通过驱动电机7带动牵引绳4,配合套环5针对肢体进行指定高度的抬升,同时,设计转动电机8对转盘2的控制,并使得牵引绳4绕过设置于转盘2边缘的滚轴3,在驱动电机7锁死的情况下,由转动电机8控制转盘2转动,实现滚轴3对牵引绳4的往复牵拉,进而由牵引绳4针对肢体实现往复运动,完成针对肢体的训练,如此,整个设计装置兼具低成本优点的同时,便捷的实现了肢体的康复训练。

基于上述设计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各组牵引训练装置中的驱动电机7,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驱动电机,以及针对所述转动电机8,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转动电机,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具有稳定的牵引训练作用,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针对控制模块6,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器,并具体应用ARM处理器,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所设计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电控肢体牵引训练装置,具体包括n形支架1,以及设置于n形支架1顶杆上的至少一组牵引训练装置;其中,n形支架1上的两侧杆端部竖直向下设置;各组牵引训练装置的结构彼此相同,且各组牵引训练装置在n形支架1顶杆上的设置结构彼此相同;各牵引训练装置分别均包括转盘2、滚轴3、牵引绳4、套环5和ARM处理器,以及分别与ARM处理器相连接的无刷驱动电机、无刷转动电机、控制按钮9;各牵引训练装置中,ARM处理器连接外接电源进行取电,由ARM处理器分别为无刷驱动电机、无刷转动电机、控制按钮9进行供电;ARM处理器和ARM处理器设置于n形支架1上的任意位置;n形支架1顶杆上设置贯穿n形支架1所在面两侧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无刷转动电机上转动杆的外径相适应,且该通孔的路径与n形支架1所在面相垂直;无刷转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于n形支架1顶杆上的其中一侧,且无刷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端部穿过n形支架1顶杆上的通孔,以及无刷转动电机上转动杆所在直线与n形支架1所在面相垂直;转盘2其中一面的中心位置与无刷转动电机的转动杆端部相固定连接,且无刷转动电机的转动杆垂直于转盘2表面,转盘2随无刷转动电机上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滚轴3活动设置于转盘2上背向无刷转动电机一面的边缘位置,滚轴3自由转动,且滚轴3转动所围绕的转动轴与转盘2表面相垂直;无刷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于n形支架1顶杆的顶面上,无刷驱动电机上驱动杆与转盘2位于n形支架1所在面的同侧方向,且无刷驱动电机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n形支架1所在面相垂直,无刷驱动电机上驱动杆过转盘2所在面,且无刷驱动电机上驱动杆与转盘2在垂直投影方向上彼此互不重合;牵引绳4的其中一端与无刷驱动电机上驱动杆的杆身相连接,牵引绳4的另一端绕过滚轴3后、竖直向下与套环5相连接。实际应用中,首先锁定无刷转动电机不工作,将康复训练者的指定肢体放置在套环5,在不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通过控制按钮9向ARM处理器发送命令,由ARM处理器进一步向无刷驱动电机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无刷驱动电机工作,即控制无刷驱动电机上的驱动杆转动,针对所连牵引绳4进行缠绕,则牵引绳4沿其所绕设滚轴3移动,实现针对套环5的上下移动,进而将套环5所连肢体保持在指定高度;如若需要进行牵引康复训练,则锁定无刷驱动电机不工作,通过控制按钮9向ARM处理器发送命令,由ARM处理器控制无刷转动电机工作,进而带动所连转盘2转动,由于此时无刷驱动电机不工作,即不再针对牵引绳4进行收发,则在转盘2的转动下,牵引绳4被滚轴3往复牵拉,即针对套环5实现了往复牵引作用,实现了针对所连肢体的往复训练;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装置中,设计了至少一组牵引训练装置,因此,能够同时针对多个肢体进行牵引或训练。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