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实验用猴辅助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8865发布日期:2019-05-15 22:5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实验用猴辅助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猴辅助检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实验用猴辅助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与人的遗传相似性极高,大约有75%~98,5%遗传基因与人类相同,具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征。因此灵长类动物是研究基础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重要动物模型,猕猴在生物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对灵长类实验动物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据2009年统计,中国实验猴的存栏量21万余只,其中猕猴近3万只。现阶段在对实验用灵长类动物特别是针对猕猴进行饲养、医疗和实验时,由于猕猴具有好动的特点,必须要将其固定,才能顺利的完成饲养日常检测、检查和必要的医疗步骤,例如输液过程。而现有技术往往只是通过将猕猴简单捆绑在椅子上,无法固定实验猕猴的头部,从而无法有效控制猕猴的状态,更限制了相关检测、检查或者医疗的设计。如中国专利CN204207876U公开的一种实验用猕猴固定椅,该方案对猕猴头部固定提供了一种符合猕猴头部结构的固定装置,通过后颈部固定件与前颈部固定件的结合,不仅能够稳固的固定住猕猴头部,而且设有通气孔保证猕猴正常的排汗、散热、皮肤呼吸等生理反应,不会对猕猴造成二次伤害。但该方案只是依靠颈部固定件与前颈部固定件的结合对猕猴头部进行固定,由于猕猴由于天生好动的脾性,在猕猴挣扎过程中,其猕猴的颈部很容易被颈部固定件与前颈部固定件拉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实验用猴辅助检查装置,具备了对猕猴的头部进行了很好的固定效果,并且避免了在固定过程中对猕猴的颈部造成伤害的优点,解决了在对实验用灵长类动物特别是针对猕猴进行饲养、医疗和实验时,由于猕猴具有好动的特点,必须要将其固定,才能顺利的完成饲养日常检测、检查和必要的医疗步骤,例如输液过程。而现有技术往往只是通过将猕猴简单捆绑在椅子上,无法固定实验猕猴的头部,从而无法有效控制猕猴的状态,更限制了相关检测、检查或者医疗的设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实验用猴辅助检查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块腔内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轴的侧面穿过通孔并固定连接有旋钮。

所述传动丝杆的杆臂螺纹连接有传动套一和传动套二,所述传动套一和传动套二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所述固定块靠近其两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的顶部均穿过滑槽并分别固定连接有颈部固定夹一和颈部固定夹二。

优选的,所述旋钮的形状具体为一球体,且球体的表面设置有凹凸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颈部固定夹一与固定夹二的夹口处固定连接有气囊软垫,所述气囊软垫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充气管。

优选的,所述充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管管间固定连接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气囊软垫由多个气囊圈连接为一体组成,所述气囊圈与充气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块、支撑轴、传动丝杆、传动轴和旋钮,操作者通过捂住球体并对其施加旋转作用力,使得旋钮进行转动,从而根据旋钮的中动方向控制了传动丝杆的转动,通过设置的传动套一和传动套二,由传动套一和传动套二发生的相对或相反运动,从而控制了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的运动轨迹,通过设置的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将运动轨迹传递至颈部固定夹一和颈部固定夹二,进而控制了颈部固定夹一和颈部固定夹二运动轨迹,通过设置的颈部固定夹一和颈部固定夹二,由颈部固定夹一和颈部固定夹二之间发生的相对运动轨迹,实现了颈部固定夹一和颈部固定夹二对猕猴颈部的初步固定。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气囊软垫、充气管、阀门和充气气囊,当颈部固定夹一和颈部固定夹二对猕猴颈部的初步固定后,操作者通过充气气囊对气囊软垫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气囊软垫紧贴住猕猴的颈部,避免了颈部固定夹一和颈部固定夹二夹口对其造成的伤害,其中气囊软垫由多个气囊圈连接为一体组成三,使得气囊软垫在充气后,各个气囊圈均膨胀起来,其透气性好,缓冲效果好。

综上所述,对猕猴的头部进行了很好的固定效果,并且避免了在固定过程中对猕猴的颈部造成伤害,解决了在对实验用灵长类动物特别是针对猕猴进行饲养、医疗和实验时,由于猕猴具有好动的特点,必须要将其固定,才能顺利的完成饲养日常检测、检查和必要的医疗步骤,例如输液过程。而现有技术往往只是通过将猕猴简单捆绑在椅子上,无法固定实验猕猴的头部,从而无法有效控制猕猴的状态,更限制了相关检测、检查或者医疗的设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囊软垫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1-固定块、2-支撑轴、3-传动丝杆、4-传动轴、5-旋钮、6-传动套一、7-传动套二、8-传动杆一、9-传动杆二、10-颈部固定夹一、11-颈部固定夹二、12-气囊软垫、13-充气管、14-充气气囊、15-阀门、16-气囊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实验用猴辅助检查装置,包括固定块1,固定块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固定块1腔内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轴2,支撑轴2为传动丝杆3的转动提供了支撑与导向的作用,支撑轴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丝杆3,由下述中旋钮5的转动带动了传动丝杆3的转动,从而使得传动丝杆3杆臂上螺纹连接的传动套一6和传动套二7发生相对或相反运动,传动丝杆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传动轴4将下述中对旋钮5施加的旋转作用力传递至传动丝杆3处,进而使得传动丝杆3进行转动,固定块1的另一侧开设有通孔,传动轴4的侧面穿过通孔并固定连接有旋钮5,旋钮5的形状具体为一球体,且球体的表面设置有凹凸防滑纹路,操作者通过捂住球体并对其施加旋转作用力,使得旋钮5进行转动,从而根据旋钮5的中动方向控制了传动丝杆3的转动,并且通过其球体表面设置的凹凸防滑纹路,避免了操作者在转动旋钮5时发生打滑的现象。

传动丝杆3的杆臂螺纹连接有传动套一6和传动套二7,由传动套一6和传动套二7发生的相对或相反运动,从而控制了传动杆一8和传动杆二9的运动轨迹,传动套一6和传动套二7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一8和传动杆二9,固定块1靠近其两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传动杆一8和传动杆二9将运动轨迹传递至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进而控制了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运动轨迹,传动杆一8和传动杆二9的顶部均穿过滑槽并分别固定连接有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由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之间发生的相对运动轨迹,实现了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对猕猴颈部的初步固定,颈部固定夹一10与固定夹二11的夹口处固定连接有气囊软垫12,气囊软垫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充气管13,充气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14,当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对猕猴颈部的初步固定后,操作者通过充气气囊14对气囊软垫12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气囊软垫12紧贴住猕猴的颈部,避免了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夹口对其造成的伤害,充气管13管间固定连接有阀门15,通过打开阀门15可将气囊软垫12内的气体排出,气囊软垫12由多个气囊圈16连接为一体组成,气囊圈16与充气管13固定连接,使得气囊软垫12在充气后,各个气囊圈16均膨胀起来,其透气性好,缓冲效果好。

综上所述,对猕猴的头部进行了很好的固定效果,并且避免了在固定过程中对猕猴的颈部造成伤害,解决了在对实验用灵长类动物特别是针对猕猴进行饲养、医疗和实验时,由于猕猴具有好动的特点,必须要将其固定,才能顺利的完成饲养日常检测、检查和必要的医疗步骤,例如输液过程。而现有技术往往只是通过将猕猴简单捆绑在椅子上,无法固定实验猕猴的头部,从而无法有效控制猕猴的状态,更限制了相关检测、检查或者医疗的设计的问题。

工作原理:该医学实验用猴辅助检查装置在使用时,将猕猴的颈部放入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夹口11之间,此时,操作者通过捂住球体并对其施加旋转作用力,使得旋钮5进行转动,从而根据旋钮5的中动方向控制了传动丝杆3的转动,并经传动套一6、传动套二7、传动杆一8和传动杆二9力的传递作用,使得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之间发生的相对运动轨迹,实现了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对猕猴颈部的初步固定,然后操作者通过充气气囊14对气囊软垫12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气囊软垫12紧贴住猕猴的颈部,避免了颈部固定夹一10和颈部固定夹二11夹口对其造成的伤害,其中气囊软垫12由多个气囊圈16连接为一体组成三,使得气囊软垫12在充气后,各个气囊圈16均膨胀起来,其透气性好,缓冲效果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