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0374发布日期:2019-06-05 22:1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球囊导管产品中,为了使导管在人体血管内造成较小的伤害,在导管的远端焊接有尖端。尖端通常由较软材料制成,如橡胶、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聚酰亚胺(polyimide,pi)或者是橡胶中混入金属粉末(如钨粉),尖端的硬度范围为10a-30d。

为了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加强尖端的抗扭曲强度与抗切应力强度,会改变尖端中的材料组分与比例,以实现导管尖端的柔软顺滑与耐用等。

为了提高尖端与导管的牢固程度,通常进行焊接等,使导管远端与尖端能够融合在一起。

但是现有的尖端的材料主要选用高分子材料或在高分子材料中混入金属粉末,这种组分成分虽然能够提高尖端的耐用强度、疲劳性强度以及扭曲强度等,但是尖端的使用寿命仍然较低。另外,由于尖端较软,其管壁支撑力差,容易受力变形,易出现卡导丝问题,影响手术进程。

此外,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尖端最先接触病变位置,使得尖端有较高的概率被卡在病变位置,若施加较大的力量将尖端向外拔出或旋转,会出现尖端与导管远端分离的问题,进而使尖端留在体内,造成危险;在手术中进行交换导丝操作时,尖端容易破损或被撕裂,导致导管报废率较高,提高医疗成本。

因此,亟需一种提高使用寿命,提高强度的尖端,从而降低导管的报废率,降低医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包括:

尖端主体,所述尖端主体包括一远端和一近端,所述尖端主体的外径由所述远端至所述近端递增,所述尖端主体的壁厚由所述远端至所述近端递增;

所述尖端主体设置有规律分布的缝隙;

所述近端设置有凹槽和/或凸起;

所述尖端主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缝隙的宽度由所述远端至所述近端递减。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缝隙之间的间隔由所述远端至所述近端递增。

优选地,所述尖端主体的硬度由所述远端至所述近端递增。

优选地,所述尖端主体由镍钛合金制成。

优选地,所述缝隙与所述尖端主体共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缝隙为螺旋缝隙。

优选地,所述缝隙为弧形缝隙。

优选地,所述缝隙在所述尖端主体上交叉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缝隙形成复数个缝隙单元,每个所述缝隙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缝隙。

优选地,每个所述缝隙单元的所述缝隙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在尖端主体上设置与尖端主体共轴的缝隙,使尖端主体既具有一定的弹性,又具有较高的强度;尖端主体由镍钛合金制成,伸缩率高、疲劳寿命长、阻尼特性好,并且耐腐蚀,使得尖端主体的强度高,支撑力远高于高分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卡导丝问题,也避免尖端破损或被撕裂;尖端主体的近端设置有凹槽和/或凸起,在焊接过程中,使得尖端主体与导管远端能够更好地融合,提高焊接牢固性,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尖端主体与导管远端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纵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纵截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纵截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纵截面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尖端主体1;远端2;近端3;缝隙4;凹槽5;凸起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在发明中,关于远端和近端的说明:球囊导管通过人体皮肤穿插后进入人体血管,并沿着人体血管的方向进入到病变部位,以人体皮肤穿插的入口作为基准点,沿球囊导管的行进方向,行进的距离越远,则为远端,行进的距离越近,则为近端。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

如图1~3,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包括尖端主体1,尖端主体1包括远端2、近端3、缝隙4和凹槽5,缝隙4设置在位于远端2和近端3之间的尖端主体1上,凹槽5设置在近端3。

尖端主体1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医用不锈钢、镍钛合金,优选的金属材料为镍钛合金。

如图2所示,尖端主体1为中空结构,远端2的外径小于近端3的外径,并且尖端主体1的外径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尖端主体1的纵截面呈梯形。

进一步地,尖端主体1的内径由远端2至近端3保持不变,由于尖端主体1的外径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所以尖端主体1的壁厚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缝隙4为弧形缝隙,缝隙4沿着尖端主体1的轴向与尖端主体1共轴设置。

如图2所示,缝隙4沿着尖端主体1的轴向呈交叉间隔设置。

具体的,缝隙4的数量有n个(n为自然数,且n≥2),其中,由远端2至近端3依次设置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第三个缝隙4、……、第n个缝隙4,第一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一侧,第二个缝隙4对称地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另一侧,且第一个缝隙4与第二个缝隙4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尖端主体1的径向方向上的水平面),即第一个缝隙4与第二个缝隙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尖端主体1的轴向方向上的距离),使得第一个缝隙4与第二个缝隙4形成一个缝隙单元;第三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一侧,第三个缝隙4与第二个缝隙4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依次类推,直至第n个缝隙。

由上述设置可知,奇数位的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一侧,偶数位的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另一侧,奇数位的缝隙4相互之间平行,偶数位的缝隙4相互之间平行,奇数位的缝隙4和偶数位的缝隙4相互之间不接触。

进一步地,缝隙4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160°~20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170°~190°,优选的角度为180°或190°。

即由远端2至近端3观察,在一个缝隙单元内,两个缝隙4形成一个圆。

进一步地,缝隙4的宽度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缝隙4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

为了提高尖端主体1的柔软度和强度,尖端主体1的硬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具体的,缝隙4的宽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减,使得尖端主体1的硬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或者相邻两个缝隙4之间的间隔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使得尖端主体1的硬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或者是缝隙4的宽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减,且相邻两个缝隙4之间的间隔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使得尖端主体1的硬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进一步地,缝隙4由激光交叉环切而成。

凹槽5设置在近端3,凹槽5在近端3上呈环形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凹槽5,以提高尖端主体1与球囊导管远端的接触面积,进而在焊接时,使尖端主体1与球囊导管远端牢固结合。

本实施例的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通过激光交叉环切镍钛合金材料制作的尖端,提高尖端主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弯曲力,提高柔软性,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弯曲性能;通过在尖端主体的近端设置多个凹槽,提高尖端主体与球囊导管远端的焊接面积,提高尖端主体与球囊导管的焊接牢固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缝隙4的位置设置。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包括尖端主体1,尖端主体1包括远端2、近端3、缝隙4和凹槽5,缝隙4设置在位于远端2和近端3之间的尖端主体1上,凹槽5设置在近端3。

尖端主体1、远端2、近端3和凹槽5的结构与连接关系同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缝隙4为弧形缝隙,缝隙4沿着尖端主体1的轴向与尖端主体1共轴设置。

具体的,缝隙4的数量有n个(n为自然数,且n≥2),其中,由远端2至近端3依次设置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第三个缝隙4、……、第n个缝隙4,第一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一侧,第二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另一侧,第二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对称设置,即第一个缝隙4与第二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第一个缝隙4与第二个缝隙4形成一个缝隙单元;第三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一侧,第三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第四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另一侧,第四个缝隙4与第三个缝隙4对称设置,即第四个缝隙4与第三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三个缝隙4与第四个缝隙4形成一个缝隙单元;依次类推,直至第n个缝隙。

进一步地,缝隙4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150°~17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155°~165°,优选的角度为160°。

即由远端2至近端3观察,在一个缝隙单元内,两个缝隙4形成一个具有两个缺口的圆。

进一步地,缝隙4由激光切割形成。

进一步地,缝隙4的宽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减,且相邻两个缝隙4之间的间隔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如图4~6所示,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包括尖端主体1,尖端主体1包括远端2、近端3、缝隙4和凸起6,缝隙4设置在位于远端2和近端3之间的尖端主体1上,凸起6设置在近端3。

尖端主体1由镍钛合金制成。

如图5所示,尖端主体1为中空结构,远端2的外径小于近端3的外径,,尖端主体1的纵截面呈梯形,并且尖端主体1的外径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尖端主体1的内径由远端2至近端3保持不变,尖端主体1的壁厚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缝隙4为弧形缝隙,缝隙4沿着尖端主体1的轴向与尖端主体1共轴设置。

如图5所示,缝隙4沿着尖端主体1的轴向呈交叉间隔设置。

具体的,缝隙4的数量有n个(n为自然数,且n≥2),其中,由远端2至近端3依次设置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第三个缝隙4、……、第n个缝隙4,第一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上侧;第二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左下侧,且第二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即第一个缝隙4与第二个缝隙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第三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右下侧,且第三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和第二个缝隙4均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和第三个缝隙4形成一个缝隙单元;依次类推,直至第n个缝隙。

进一步地,缝隙4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100°~14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110°~130°,优选的角度为120°或130°。

即由远端2至近端3观察,在一个缝隙单元内,三个缝隙4形成一个圆。

进一步地,缝隙4的宽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减,尖端主体1的硬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进一步地,缝隙4由激光交叉环切而成。

凸起6设置在近端3,凸起6在近端3上呈环形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凸起6,以提高尖端主体1与球囊导管远端的接触面积,进而在焊接时,使尖端主体1与球囊导管远端牢固结合。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仅在于:缝隙4的位置设置。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包括尖端主体1,尖端主体1包括远端2、近端3、缝隙4和凹槽5,缝隙4设置在位于远端2和近端3之间的尖端主体1上,凹槽5设置在近端3。

尖端主体1、远端2、近端3和凹槽5的结构与连接关系同实施例三,在此不再赘述。

缝隙4为弧形缝隙,缝隙4沿着尖端主体1的轴向与尖端主体1共轴设置。

具体的,缝隙4的数量有n个(n为自然数,且n≥2),其中,由远端2至近端3依次设置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第三个缝隙4、……、第n个缝隙4,第一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上侧;第二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左下侧,且第二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三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右下侧,且第三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和第二个缝隙4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和第三个缝隙4形成一个缝隙单元;第四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上侧,且第四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第五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左下侧,第五个缝隙4与第四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六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右下侧,第六个缝隙4与第四个缝隙4和第五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四个缝隙4、第五个缝隙4和第六个缝隙4形成一个缝隙单元;依次类推,直至第n个缝隙。

进一步地,缝隙4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90°~11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95°~105°,优选的角度为100°。

即由远端2至近端3观察,在一个缝隙单元内,三个缝隙4形成一个具有三个缺口的圆。

进一步地,缝隙4由激光切割形成。

进一步地,缝隙4的宽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减,且相邻两个缝隙4之间的间隔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如图7~9所示,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包括尖端主体1,尖端主体1包括远端2、近端3、缝隙4、凹槽5和凸起6,缝隙4设置在位于远端2和近端3之间的尖端主体1上,凹槽5和凸起6设置在近端3。

尖端主体1由镍钛合金制成。

如图8所示,尖端主体1为中空结构,远端2的外径小于近端3的外径,,尖端主体1的纵截面呈梯形,并且尖端主体1的外径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尖端主体1的内径由远端2至近端3保持不变,尖端主体1的壁厚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缝隙4为弧形缝隙,缝隙4沿着尖端主体1的轴向与尖端主体1共轴设置。

如图8所示,缝隙4沿着尖端主体1的轴向呈交叉间隔设置。

具体的,缝隙4的数量有n个(n为自然数,且n≥2),其中,由远端2至近端3依次设置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第三个缝隙4、……、第n个缝隙4,第一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上侧;第二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下侧,第二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对称,且第二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三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右侧,且第三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和第二个缝隙4均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即第三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第四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左侧,第四个缝隙4与第三个缝隙4对称,且第四个缝隙4与第三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第三个缝隙4和第四个缝隙4形成一个缝隙单元;依次类推,直至第n个缝隙。

进一步地,缝隙4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70°~11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80°~100°,优选的角度为90°或100°。

即由远端2至近端3观察,在一个缝隙单元内,四个缝隙4形成一个圆。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缝隙4之间的间隔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尖端主体1的硬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进一步地,尖端主体1的硬度为未加工的尖端主体1的硬度的15%~50%,优选的为20%~30%,其中未加工的尖端主体1指不含有缝隙4的尖端主体1。

进一步地,缝隙4由激光交叉环切而成。

通过在尖端主体1的近端3设置凹槽5和凸起6,能够进一步提高尖端主体1与球囊导管远端的接触面积,进而在焊接时,使尖端主体1与球囊导管远端牢固结合。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五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仅在于:缝隙4的位置设置。

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包括尖端主体1,尖端主体1包括远端2、近端3、缝隙4、凹槽5和凸起6,缝隙4设置在位于远端2和近端3之间的尖端主体1上,凹槽5和凸起6设置在近端3。

尖端主体1、远端2、近端3、凹槽5和凸起6的结构与连接关系同实施例三,在此不再赘述。

缝隙4为弧形缝隙,缝隙4沿着尖端主体1的轴向与尖端主体1共轴设置。

具体的,缝隙4的数量有n个(n为自然数,且n≥2),其中,由远端2至近端3依次设置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第三个缝隙4、……、第n个缝隙4,第一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上侧;第二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下侧,第二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对称,第二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三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右侧,第三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四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左侧,第四个缝隙4与第三个缝隙4对称,第四个缝隙4与第三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第一个缝隙4、第二个缝隙4、第三个缝隙4和第四个缝隙4形成一个缝隙单元;第五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上侧,且第五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即第五个缝隙4与第一个缝隙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第六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下侧,第六个缝隙4与第五个缝隙4对称,且第六个缝隙4与第五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七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右侧,第七个缝隙4与第五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八个缝隙4设置在尖端主体1的左侧,第八个缝隙4与第七个缝隙4对称,第八个缝隙4与第七个缝隙4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第五个缝隙4、第六个缝隙4、第七个缝隙4和第八个缝隙4形成一个缝隙单元;依次类推,直至第n个缝隙。

进一步地,缝隙4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60°~8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65°~75°,优选的角度为70°。

即由远端2至近端3观察,在一个缝隙单元内,四个缝隙4形成一个具有四个缺口的圆。

进一步地,缝隙4由激光切割形成。

进一步地,缝隙4的宽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减,且相邻两个缝隙4之间的间隔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如图10~12所示,一种用于球囊导管的尖端,包括尖端主体1,尖端主体1包括远端2、近端3、缝隙4和凸起6,缝隙4设置在位于远端2和近端3之间的尖端主体1上,凸起6设置在近端3。

尖端主体1由镍钛合金制成。

如图11所示,尖端主体1为中空结构,远端2的外径小于近端3的外径,,尖端主体1的纵截面呈梯形,并且尖端主体1的外径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尖端主体1的内径由远端2至近端3保持不变,尖端主体1的壁厚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缝隙4为螺旋缝隙,使得尖端主体1呈类弹簧设计。

进一步地,缝隙4的宽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减,且相邻两个缝隙4之间的间隔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尖端主体1的硬度由远端2至近端3递增。

凸起6设置在近端3,凸起6在近端3上呈环形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凸起6,以提高尖端主体1与球囊导管远端的接触面积,进而在焊接时,使尖端主体1与球囊导管远端牢固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