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在扩张管的外侧设有螺旋推进软管,在扩张管的一端设有外表面均布有镂空孔的椭圆形球囊,在扩张管的一端设有提拉杆,在螺旋推进软管内间隔设有滑动活塞和固定活塞,在滑动活塞上均匀布置有若干通孔,且在滑动活塞和提拉杆之间设有拉线,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活塞上,另一端穿过固定活塞并与提拉杆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螺旋推进软管进行辅助导向,减轻病人的痛楚,有利于球囊迅速准确的到达治疗位置,改变传统的推进式的药液注射方式,通过提拉的方式,使得药液被迫从滑动活塞的通孔中溢出,使得治疗更为舒适缓慢,且位置不易发生变化。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0002]在公知的【技术领域】,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患病率也不断上升,在血管疾病中,动脉血管狭窄会直接危及对病人的生命安全。
[0003]目前,治疗动脉血管狭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药物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手术。药物保守治疗周期长、疗效不佳等缺点。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住院周期长,患者多难以承受。而介入治疗手术(动脉球囊扩张手术和支架植入手术)是通过采用一系列介入器械与材料和现代化数字诊疗设备进行的诊断与治疗操作,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只需局部麻醉,开l_2mm的小口即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和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大大减轻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而且球囊扩张导管治疗具有可重复性,当出现血管再狭窄后,还可以通过微创的方法再次扩张。另外即使手术失败,其对进一步的支架或血管搭桥手术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介入治疗手术以其微创、可重复操作、疗效佳等优点渐成为首选的治疗动脉血管狭窄的手段。
[0004]如何设计对治疗更为有利的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能够更好的治疗心血管疾病,减少病人痛苦,增加治愈率。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包括扩张管,在所述扩张管的外侧设有螺旋推进软管,在所述扩张管的一端设有外表面均布有镂空孔的椭圆形球囊,在所述扩张管的一端设有提拉杆,在所述扩张管的侧壁上且靠近设置提拉杆的端部处设有药液推进杆,在所述螺旋推进软管内间隔设有滑动活塞和固定活塞,所述固定活塞固定于螺旋推进软管的中部,所述滑动活塞位于螺旋推进软管上靠近椭圆形球囊的一侧,在所述滑动活塞上均匀布置有若干通孔,且在所述滑动活塞和提拉杆之间设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活塞上,另一端穿过固定活塞并与提拉杆相连。
[0007]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椭圆形球囊焊接固定在扩张管的端部上并与扩张管相连通。
[0008]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支撑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椭圆形球囊内设有一个支撑钢球。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螺旋推进软管进行辅助导向,减轻病人的痛楚,有利于球囊迅速准确的到达治疗位置,改变传统的推进式的药液注射方式,通过提拉的方式,使得药液被迫从滑动活塞的通孔中溢出,使得治疗更为舒适缓慢,且位置不易发生变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扩张管,2.螺旋推进软管,3.椭圆形球囊,4.提拉杆,5.药液推进杆,
6.滑动活塞,7.固定活塞,8.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4]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扩张管1,在所述扩张管I的外侧设有螺旋推进软管2,在所述扩张管I的一端设有外表面均布有镂空孔的椭圆形球囊3,在所述扩张管I的一端设有提拉杆4,在所述扩张管I的侧壁上且靠近设置提拉杆4的端部处设有药液推进杆5,在所述螺旋推进软管2内间隔设有滑动活塞6和固定活塞7,所述固定活塞7固定于螺旋推进软管2的中部,所述滑动活塞6位于螺旋推进软管2上靠近椭圆形球囊3的一侧,在所述滑动活塞6上均匀布置有若干通孔,且在所述滑动活塞6和提拉杆4之间设有拉线8,所述拉线8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活塞6上,另一端穿过固定活塞7并与提拉杆4相连。
[0015]所述椭圆形球囊3焊接固定在扩张管I的端部上并与扩张管I相连通。
[0016]在所述椭圆形球囊3内设有一个支撑钢球。
[001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螺旋推进软管进行辅助导向,减轻病人的痛楚,有利于球囊迅速准确的到达治疗位置,改变传统的推进式的药液注射方式,通过提拉的方式,使得药液被迫从滑动活塞的通孔中溢出,使得治疗更为舒适缓慢,且位置不易发生变化。
[0018]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包括扩张管(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张管(I)的外侧设有螺旋推进软管(2),在所述扩张管(I)的一端设有外表面均布有镂空孔的椭圆形球囊(3),在所述扩张管(I)的一端设有提拉杆(4),在所述扩张管(I)的侧壁上且靠近设置提拉杆(4)的端部处设有药液推进杆(5),在所述螺旋推进软管(2)内间隔设有滑动活塞(6)和固定活塞(7),所述固定活塞(7)固定于螺旋推进软管(2)的中部,所述滑动活塞(6)位于螺旋推进软管(2)上靠近椭圆形球囊(3)的一侧,在所述滑动活塞(6)上均匀布置有若干通孔,且在所述滑动活塞(6)和提拉杆(4)之间设有拉线(8),所述拉线(8)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活塞(6)上,另一端穿过固定活塞(7)并与提拉杆(4)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球囊(3)焊接固定在扩张管(I)的端部上并与扩张管(I)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心细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椭圆形球囊(3)内设有一个支撑钢球。
【文档编号】A61M25/10GK203539845SQ201320595909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超 申请人: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