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唾液酸微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12874发布日期:2019-11-26 01:2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唾液酸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唾液酸(n-acetylneuraminicacid)neu5ac是细胞信息传递的第一接触位点,其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因此neu5ac参与细胞识别、信号转导、肿瘤发生、受精等多个生理过程,neu5ac还能调节igg的抗炎活性,增强婴儿免疫力,影响神经细胞的完整性、渗透性及活性,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所以n-乙酰神经氨酸的生产引起了较多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唾液酸晶体是一种粉末,体积小重量轻,在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导致“飞粉”,混合时容易粘壁,可压性差,难以应用于片剂、固体混合剂等剂型的应用领域。另外在我们的应用研究中,发现唾液酸晶体的酸性在固体制剂的应用中会导致较多的不利情况,例如,在益生菌的应用中,直接将唾液酸晶体粉末与益生菌材料干混,一个月后其中益生菌中活菌的含量下降将近一个数量级。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动性好、颗粒规整、的唾液酸微粒(又名n-乙酰神经氨酸或唾液酸)及其制备方法。此唾液酸微粒能够减小其固态应用时的酸性影响,具备更好的可压性和混合均匀性。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唾液酸晶体与水溶性糖类和/或水溶性胶体混合,经造粒制得。为了改善唾液酸晶体在应用时容易出现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将唾液酸晶体进行再次造粒,在优化唾液酸晶体生产工艺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得到唾液酸颗粒。但由于唾液酸为结晶性颗粒,在造粒过程中会使得到的颗粒难以成流动性较好的球状;且在高温下造粒容易造成唾液酸的损耗。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发现在在加入了水溶性糖成分后,再进行造粒得到的颗粒规整度较高,流动性较好。在料液中加入水溶性胶体成分则能够使得喷雾造粒过程中唾液酸的损耗降低。当二者共同使用时,不仅可以完成自身所对应的功能,还能使流动性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协同提升。所述水溶性糖类包括多糖、单糖、二糖等,优选为蔗糖、葡萄糖浆、固体玉米糖浆、麦芽糊精、乳糖、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醇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更优选为葡萄糖浆、固体玉米糖浆、麦芽糊精、乳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针对与本发明中的唾液酸晶体,当水溶性糖类为上述范围,尤其是优选范围时,能够更好地抑制唾液酸的直接析出,得到更规整的颗粒,流动性的改善效果更好,对于生产的限制较小。作为优选,所述水溶性胶体为变性淀粉、蛋白质、树胶、动物胶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优选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阿拉伯胶、乳清蛋白、酪蛋白酸钠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当水溶性胶体为上述范围,尤其是优选范围时,对唾液酸的稳定效果更好。作为优选,以所述唾液酸微粒的总重为基准,所述水溶性糖类的用量为1-95重量%;例如2重量%、10重量%、20重量%、30重量%、40重量%、50重量%、60重量%、70重量%、80重量%、85重量%、90重量%等;优选5-95重量%,进一步优选的15-95重量%,更进一步优选的15-55重量%,还优选的为25-55重量%,更优选的30-55重量%。作为优选,以所述唾液酸微粒的总重为基准,所述水溶性胶体的用量为1-50重量%,例如5wt.%、10wt.%、16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48wt.%等;优选为3-50重量%,进一步优选的5-40重量%,更进一步优选的10-40重量%。作为优选,将料液的ph调节至5-7之间;优选所用的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等食品可用的ph调节剂。作为优选,所述晶体为干晶体;优选所述干晶体经过微波干燥制得。该方法所得的晶体中水含量低,晶体纯度和白度较高,晶体质量好,更有利于提升唾液酸微粒的质量。作为优选,按照溶液中物料占比20-80%加入水,配置料液。造粒的方式可采用喷雾干燥造粒、沸腾造粒、喷雾-流化床造粒等常见的造粒方式,这里我们选用操作工艺简便、且对本发明体系造粒效果最好的喷雾-流化床作为代表性的造粒方法。作为优选,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作为优选,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的粘附比为20-50%,粘附材料可以是唾液酸晶体,还可以是乳糖,玉米淀粉、大米蛋白等粉末状物质。优选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设置粘附材料能够更好的控制所得的微粒大小。优选的,在制备微粒的时候,可以将所述水溶性糖类和/或水溶性胶体配置成料液由喷雾口喷出,将所述唾液酸晶体全部作为粘附材料,此方法能够使得唾液酸完全被包覆在材料中。作为此种方法的优选条件,唾液酸晶体含量占微粒比例的5-50%。作为优选,造粒塔的底部进风温度为90-130℃;和/或,出风温度为20-60℃;和/或,流量为30-300l/h;和/或,引风机频率为20-60hz;和/或,在线杀菌温度为70-90℃。可根据现场雾化调试情况选择喷片和涡流片大小,要求雾化均匀,理想雾化角度45゜。作为优选的,当物料的量较大,例如达到80kg,90kg,甚至超过100kg时,需要采用能级更大的造粒塔进行制备。此时设备上部进风温度为90-220℃;和/或,出风温度为20-95℃;和/或,流量为300-6000l/h;和/或,引风机频率为20-60hz;和/或,在线杀菌温度为70-90℃。同时,设备底部进风温度为50-120℃。在加入水溶性糖类和/或水溶性胶体后,本发明发现在上述条件(各条件组合可得较佳方案)下进行造粒,可以进一步提升微粒质量。作为优选,造粒结束后,选取30-500um作为产品。产品可通过气旋筛或振动筛进行选取,为了更多更好地分离出上述大小的产品,可选择多种筛选方法,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经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唾液酸颗粒。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唾液酸微粒,包括唾液酸晶体与选自水溶性糖类和水溶性胶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作为优选,其中唾液酸晶体占比5-99重量%,水溶性糖类占比1-95重量%或水溶性胶体占比1-50重量%。作为优选,所述唾液酸微粒由5-75重量%唾液酸晶体、15-55重量%水溶性糖类和5-40重量%水溶性胶体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唾液酸微粒由5-60重量%唾液酸晶体、30-55重量%水溶性糖类和5-40重量%水溶性胶体组成。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针对唾液酸晶体,通过对辅料体系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使生产得到的唾液酸微粒流动性好,可压性强,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直接用于压片或是其他固体干混的应用领域,且减少了制备过程中的唾液酸损失,节约成本,工艺流程简单,便于推广应用。另外,本发明制备的唾液酸微粒还能够降低唾液酸晶体的酸性在固体物质应用时的不利因素,在应用于益生菌等领域时能够显著改善其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经造粒制得。取唾液酸为1.4kg,另取所述水溶性糖类为麦芽糊精,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10重量%,200g;再加入2l水,溶解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400g唾液酸晶体,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2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糖类为葡萄糖浆,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10重量%,按物料占6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2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3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胶体为蔗糖,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10重量%,按物料占6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2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4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糖类为赤藓糖醇,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10重量%。按物料占6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2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5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糖类为麦芽糊精,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30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50%,设置底部底部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3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6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糖类为麦芽糊精,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1重量%。按物料占8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7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糖类为麦芽糊精,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70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乳糖粉末,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8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糖类为固体玉米糖浆,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50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9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糖类为固体玉米糖浆,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5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10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胶体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胶体为阿拉伯胶,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50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11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胶体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胶体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50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12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胶体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胶体为乳清蛋白,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20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13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胶体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胶体为酪蛋白酸钠,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3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14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胶体混合水溶,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胶体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40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15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唾液酸微粒,由70重量%唾液酸晶体、10重量%麦芽糊精和20重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组成。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麦芽糊精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混合,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16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唾液酸微粒,由75重量%唾液酸晶体、15重量%葡萄糖浆和10重量%乳清蛋白组成。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唾液酸干晶体与葡萄糖浆和乳清蛋白混合,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上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同时,设备底部进风温度为60℃。实施例17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唾液酸干晶体与水溶性糖类混合,经造粒制得。所述水溶性糖类为葡萄糖浆,用量为唾液酸微粒总重的10重量%。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将原料溶于水后,调节料液ph至5,再进行造粒。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18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唾液酸微粒,由75重量%唾液酸晶体、15重量%葡萄糖浆和10重量%乳清蛋白组成。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经过微波干燥制得的占比55%的唾液酸干晶体与葡萄糖浆和乳清蛋白混合,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将原料溶于水后,调节料液ph至7,再进行造粒。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20%,设置底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实施例19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唾液酸微粒,由5重量%唾液酸晶体、40重量%葡萄糖浆、15重量%乳糖和40重量%乳清蛋白组成。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40重量%的葡萄糖浆和40重量%乳清蛋白混合,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和乳糖,占总物质的20%,设置上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同时,设备底部进风温度为60℃。实施例20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唾液酸微粒,由60重量%唾液酸晶体、30重量%麦芽糊精和10重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组成。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30重量%的唾液酸晶体、20重量%麦芽糊精和10重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混合,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和麦芽糊精,占总物质的40%,设置上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同时,设备底部进风温度为60℃。实施例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25重量%固体玉米糖浆和25重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混合,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总物质的50%,设置上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同时,设备底部进风温度为60℃。实施例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45重量%固体玉米糖浆和5重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混合,按固含量为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唾液酸晶体,占唾液酸微粒的50重量%,设置上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同时,设备底部进风温度为60℃。实施例23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唾液酸微粒,由30重量%唾液酸晶体、50重量%蔗糖和20重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组成。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唾液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将50重量%蔗糖和20重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混合,按物料占50%的比例加入水,制得料液。采用喷雾-流化床造粒方法进行造粒,粘附材料为蔗糖,占总物质的30%,设置上部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40℃,流量为50l/h,引风机频率为40hz,在线杀菌温度为79℃,雾化角度为45゜。同时,设备底部进风温度为60℃。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用等重的水替代所述水溶性糖类和水溶性胶体。试验例1将实施例1~23及对比例1所得到的唾液酸微粒进行下述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总结为表1。卡尔指数和休止角测量:ft-2000a颗粒和粉末特性分析仪唾液酸损失含量:通过液相法测定造粒后颗粒中唾液酸的含量,损失=(理论-颗粒)/理论。微粒中唾液酸的测定:2.1.1标准曲线配制准确称量适量唾液酸标准物质,用纯水配制浓度为0.5μg/ml、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的标准工作曲线。同水解样品处理。2.1.2试剂配制dmb试剂:分别称取7.9mgdmb试剂、15.7mg低亚硫酸钠,移取264μl2-巯基乙醇和400μl冰乙酸,用纯水定容至5ml,超声溶解。2.1.3样品处理样品前处理:称取0.1g(精确至0.0001g)微粒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处(使用温水进行溶解,需保证样品完全溶解)。水解:取500μl的微粒样品溶液与相同体积的甲酸(1mol/l)混合,在80℃下水解2h。水解后冰浴冷却,在15000rap/min下离心10min。取200μl离心后的上清水解产物和相同体积的dmb溶液混合,在80℃下加热50min。衍生后的样品冰浴冷却,再加入400μl水使之稀释。混匀后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供液相分析。2.2.3液相条件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条件:岛津lc-15c;检测柱bio-radaminexhpx87horganicanalysiscolumn(300×7.8mm);柱温60℃;流动相是6mmol硫酸,流速是0.6ml/min;检测波长210nm。表1卡尔指数(%)休止角唾液酸损失%对比例13554.318.3实施例11835.314.5实施例21936.815.0实施例32739.514.9实施例42842.516.2实施例51027.813.1实施例63147.317.0实施例7525.58.1实施例8826.713.0实施例92540.315.8实施例103246.813.3实施例112843.010.1实施例123043.912.4实施例133347.815.8实施例142840.010.0实施例151633.011.2实施例161431.512.4实施例171935.713.5实施例181431.010.6实施例19726.25.3实施例20826.710.2实施例211128.48.7实施例22726.011.0实施例23726.57.4上述检测旨在考查制备得到微粒的流动性和制备后唾液酸的损失。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加入水溶性糖类之后微粒的流动性有明显的提升,并且不同的糖类所带来的效果不同,蔗糖或糖醇类在制备过程中容易析出,造成粉体不规整从而影响到其流动性,而糖浆类(包括葡萄糖浆、固体玉米糖浆)和麦芽糊精在喷雾干燥的工艺下能够与唾液酸形成更好的配合。胶体的加入能够使唾液酸在制备时的损失明显减小。当水溶性糖类和胶体共同使用时,不仅可以完成自身所对应的功能,还能使流动性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协同提升。另外,能够看到调节料液ph的方法也能够降低在造粒工艺中唾液酸的损失。试验例2本试验例将一定量的实施例14、15、20、22、23得到的唾液酸微粒与定量的双歧杆菌菌粉进行混合,使得体系中唾液酸的含量为50mg/l,采用铝箔袋密封包装,考察其对于益生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比例为直接将唾液酸与以上实施例等量的益生菌菌粉进行混,其余成分为麦芽糊精,同样铝箔袋密封包装,保藏一个月后检测其活菌数量。得到的结果如下表2:表2放置前cfu/g放置后cfu/g实施例141.5×1091.3×109实施例153.9×1092.8×109实施例208.8×1081.1×109实施例227.7×1097.9×109实施例239.1×1099.6×109直接干混2.2×1091.7×108从上表能够看到,唾液酸晶体经过造粒后能够明显减小唾液酸的酸性给益生菌带来的伤害,有利于益生菌的活性。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