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3214发布日期:2020-09-18 19:5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吸收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纤维结构的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材料。



背景技术:

婴幼儿和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常常要穿着吸湿用品,例如尿布。一次性吸收用品的功能是它可容纳排泄物,并使这些排泄物与穿着者的身体及衣服和被褥隔离开来。一次性吸收用品,例如尿布,通常由液性顶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并能容纳液体的吸收芯组成。

传统第一代吸收芯由绒毛浆与高吸水性树脂均匀混合后,由包裹层材料喷胶包裹成一体的吸收芯结构。这种吸收芯,由于高吸水性树脂均匀分布在绒毛浆纤维内,且包裹层只是上下层喷胶结合,可供高吸水性树脂膨胀的自由空间大,因此这种吸收芯内的高吸水性树脂利用率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高。但同时为减少传统结构吸收芯的起坨断棉问题,一般设置热光压或热网压压实,使传统的吸收芯材料的柔软性降低。

第二代吸收芯,包括第一覆盖层、热熔胶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第二覆盖层,通常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为干法无尘纸或热风无纺布。这种结构的吸收芯材料,高吸水性树脂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层内或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与覆盖层之间,能改善高吸水性树脂吸尿后的起坨断棉问题,由于使用的高蓬松无纺布层的纤维从表层至底层都是5.0-6.0d的粗旦纤维,化学纤维亲水性,毛细管效应低,是复合芯体的尿液扩散性差。

本专利针对第一代吸收芯容易起坨断棉,第二代吸收芯材料导流效果差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多层纤维结构的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材料。该复合芯体材料的高蓬松无纺布层是一种表层以及底层是长纤纤维层,中间层为绒毛浆与短纤纤维混合层或绒毛浆纤维层的多层非织造布材料,由于中间层含有绒毛浆,使纤维的毛细管效应大幅提升,可大大提升复合芯体材料的尿液扩散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多层纤维结构的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由第一覆盖层、热熔胶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第二覆盖层由上至下连接而成,所述高蓬松无纺布层由表层、底层以及位于所述表层、底层之间的中间层构成,所述表层、底层均为长纤维网层,所述中间层为混合纤维网层或绒毛浆纤维网层,并与相邻的所述底层、表层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混合纤维网层以热熔性超细短纤维网为骨架结构,在所述热熔性超细短纤维网内固定结合有绒毛浆纤维。

优选地,所述长纤维网层是粗旦纤维网层,在所述粗旦纤维网层内纤维大小为3.0-10.0d、长度为38-51mm。

优选地,在所述粗旦纤维网层内纤维旦数为5.0-6.0d。

优选地,所述热熔性超细短纤维网的平方克重为3-15g/m2,纤维长度为1-10mm。

优选地,所述中间层的平方克重为8-25g/m2,其中,在所述所述中间层内,绒毛浆纤维的平方克重为5-20g/m2

优选地,所述连接为热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采用本技术领域常规使用的热熔连接,即以混合纤维网层或绒毛浆纤维网层为中间层,在所述中间之上、下分别设置长纤维网层作为表层、底层,然后经热风烘箱一体成型制得高蓬松无纺布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高蓬松无纺布层的中间层内设置了绒毛浆纤维,通过绒毛浆纤维的毛细管效应,可大大提升复合芯体材料的尿液扩散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第一覆盖层;2—热熔胶层;

3—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4—高蓬松无纺布层;

5—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热熔胶层;

7—第二覆盖层。

图2是实施例1的高蓬松无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2中包括有:

a1—长纤维网层;a2—混合纤维网层;a3—长纤维网层。

图3是实施例2的高蓬松无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3中包括有:

b1—长纤维网层;b2—绒毛浆纤维网层;b3—长纤维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由第一覆盖层1、热熔胶层2、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3、高蓬松无纺布层4、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5、热熔胶层6、第二覆盖层7由上至下连接而成。

本实施例的高蓬松无纺布层4由表层、底层以及位于所述表层、底层之间的中间层构成,所述表层为长纤维网层a1、底层为长纤维网层a3,但中间层为混合纤维网层a2,混合纤维网层a2分别与相邻的长纤维网层a1、长纤维网层a3热熔连接为一体。具体热熔连接方式为以混合纤维网层a2为中间层,在中间之上、下分别设置长纤维网层a1、长纤维网层a3,然后经热风烘箱一体成型制得高蓬松无纺布层。

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间层的平方克重为8-25g/m2,进一步优选为15-20g/m2

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混合纤维网层a2以热熔性超细短纤维网为骨架结构,在所述热熔性超细短纤维网内固定结合有绒毛浆纤维。其中,所述热熔性超细短纤维网的平方克重为3-15g/m2,纤维长度为1-10mm,进一步优选为6-10g/m2;绒毛浆纤维的平方克重为5-20g/m2,进一步优选为8-12g/m2

长纤维网层a1、长纤维网层a3均为粗旦纤维网层,在所述粗旦纤维网层内纤维大小为3.0-10.0d,进一步优选纤维旦数为5.0-6.0d,长度为38-51mm。纤维材质为常用的亲水性的pe/pet皮芯纤维或亲水性的pet纤维。

实施例2

如附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由第一覆盖层1、热熔胶层2、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3、高蓬松无纺布层4、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5、热熔胶层6、第二覆盖层7由上至下连接而成。

本实施例的高蓬松无纺布层4由表层、底层以及位于所述表层、底层之间的中间层构成,所述表层为长纤维网层b1、底层为长纤维网层b3,但中间层为绒毛浆纤维网层b2,绒毛浆纤维网层b2分别与相邻的长纤维网层b1、长纤维网层b3热熔连接为一体。

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为中间层的绒毛浆纤维网层b2的平方克重为5-20g/m2,如平方克重为8-15g/m2

长纤维网层b1、长纤维网层b3均为粗旦纤维网层,在所述粗旦纤维网层内纤维大小为3.0-10.0d,进一步优选纤维旦数为5.0-6.0d,长度为38-51mm。纤维材质为常用的亲水性的pe/pet皮芯纤维或亲水性的pet纤维。

长纤维网层b1、长纤维网层b3的平方克重为10-20g/m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