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修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1118发布日期:2021-04-27 19:3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牙修复模具的制作方法
牙修复模具


背景技术:

1.牙修复或牙填充利用用于改善缺失的或不规则牙齿结构的功能、完整性和形态的牙修复材料。例如,作为龋齿或蛀牙修复治疗的一部分或出于美观原因,牙修复可以用于修复由于先天性差异、外部创伤之后导致的缺失牙齿结构。
2.牙科修复通常包括从受感染牙齿上钻掉蛀蚀部分(通常称为“准备”牙齿),然后使用简单的工具和高水平的技艺来隔离、回缩、填充成品修复体以及形成成品修复体轮廓。经由橡皮障进行质量隔离非常麻烦,并且由于经由棉卷进行的隔离不太有效而会被略过,因为这增加污染的风险,使修复体的寿命缩短。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回缩包括操纵细绳、楔形物和基质带,并且不完善的技术可能会导致污染、邻间区域中修整和/或抛光困难、以及不适合的接触。
3.虽然“批量填充”(bulk fill)修复材料和高强度固化光有助于相对较快地填充深腔(例如4mm

5mm),但许多修复以单一色调完成,因为医师可能不确定多种色调或类型的修复材料的正确分层方案。最后,在准备好的牙齿上几乎没有可用的几何形状指导,最终填充水平和咬合面几何形状的产生可包括用牙体修复材料过度填充,然后对麻醉患者执行磨削和检查牙齿接触和咬合功能的迭代过程。该过程对于牙修复来说可能是最耗时的,这里的失误可能导致牙齿过敏和复诊以进行调整。
4.以下文献全部公开了结合将牙修复材料直接模制在位于患者口部内的牙齿上的牙修复技术:2015年12月7日提交的名称为“牙修复模制技术(dental restoration molding techniques)”的共同转让专利申请的美国专利公布号2018/0021113;2016年12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一件式牙修复模具(one

piece 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6/061362;2016年12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牙修复模具(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6/061350;2017年7月25日提交的名称为“牙修复模具(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wo公布号2018/022616;以及2017年9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牙修复模具(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序列号62/560457;均提交于2018年8月10日的名称为“牙修复模具(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美国专利临时序列号62/717485和名称为“牙修复模具(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美国专利临时序列号62/717506。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涉及用于牙修复的方法、用于牙修复的定制工具以及用于生产用于牙修复的定制工具的技术。在一个示例中,本公开涉及用于在患者口部中形成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包括:用于与患者的至少两颗相邻牙齿的面部侧和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的模具主体,其中该模具主体包括:第一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一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二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该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第一舌面模具部分,该第一舌面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
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舌面模具部分,该第二舌面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至少一个柔性膜,其中模具主体被构造用于与至少一个柔性膜结合以形成模具腔,该模具腔包围至少一颗待修复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
6.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定制工具包括:用于与患者的至少两颗相邻牙齿的面部侧和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的模具主体,其中该模具主体包括:第一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一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二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该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第一舌面模具主体,该第一舌面模具主体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舌面模具主体,该第二舌面模具主体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弯曲部,该弯曲部将第一舌面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二舌面模具主体;第一中线引导件;第一柔性膜;其中模具主体被构造用于与柔性膜结合以形成模具腔,该模具腔包围至少一颗待修复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并且其中柔性膜与第一中线引导件接触。
7.在另外的示例中,本公开涉及形成牙修复体的方法并涉及设计用于形成牙齿的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的方法。
8.本文所述的定制工具和方法可以与前述示例中的任一个示例结合使用,以在患者的口部中创建完全、部分或顺序的修复体。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在患者口部中形成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10.图2是图1的定制工具的前视图;
11.图3是图1的定制工具的后视图;
12.图4是图1的定制工具的顶视图;
13.图5是在患者口部中的图1的定制工具的透视图;
14.图6是图5中所示的在患者口部中的定制工具的透视图,其包括柔性膜;
15.图7a是图5中所示的患者口部在修复之前的前视图;
16.图7b是图6中所示的患者口部在修复之前的前视图,其中定制工具被移除以帮助示出柔性膜的位置;
17.图7c是图7b中所示的患者口部的前视图,其示出了牙修复体;
18.图7d是图7c中所示的患者口部的前视图,其示出了移除定制工具和柔性膜之后的牙修复体;
19.图8是本发明的用于在患者口部中形成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20.图9是图8的定制工具的前视图;
21.图10是图8的定制工具的后视图;
22.图11是图8的定制工具的顶视图;
23.图12是在患者口部中的图8的定制工具的透视图,其包括柔性膜;
24.图13a是图12中所示的患者口部在修复之前的前视图;
25.图13b是图12中所示的患者口部在修复之前的前视图,其中定制工具被移除以帮助示出柔性膜的位置;
26.图13c是图13b中所示的患者口部的前视图,其示出了牙修复体;并且
27.图13d是图13c中所示的患者口部的前视图,其示出了移除定制工具和柔性膜之后的牙修复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牙科修复可用于将牙齿结构添加到患者的牙列,例如,添加到现有牙齿,以便改善缺失或不规则牙齿结构的功能、完整性、美观性或形态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牙科修复可为美学处理,以通过例如改变牙齿的形状和/或光学特性(例如,色调、半透明度)来改善牙齿的外观,这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来实现,诸如通过施用镶面、管理相邻软组织的位置或轮廓、减少或移除空隙(间隙)和/或解决错位的外观。又如,牙科修复可用于调整牙齿的咬合或咀嚼功能,以影响牙齿功能,和/或总体口腔健康的其他方面诸如颞下颌关节(tmj)疾病、过度磨损、牙周受累、齿龈萎缩或作为构建健康和稳定口腔环境的较大计划的一部分。
29.在一些情况下,牙修复方法包括对发炎的牙齿的龋洞钻孔或通过移除不期望的牙齿结构来重塑牙齿(例如,其可被称为对牙齿进行“准备”),然后使用工具和工艺对完成的修复体进行手动地隔离、回缩、填充和形成轮廓。
30.可使用不同的技术来隔离牙修复体部位。经由橡皮障对牙修复体部位进行质量隔离非常麻烦,并且可由于通过棉卷隔离不太有效而会被略过,因为这会增加污染的风险、缩短修复体的寿命或两者兼而有之。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回缩可包括操纵回缩线、楔形件和基质带。不完善的回缩技术可导致污染,难以实现适当的牙齿轮廓以及对称性、邻间区域中的修整和/或抛光、接触不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31.虽然“批量填充”修复材料和高强度固化光可有助于相对较快地填充深腔(例如4mm至5mm),但许多修复可以单一色调完成,因为医师可能不确定多种色调或类型的修复材料的正确分层方案。另外,在准备好的牙齿上几乎没有可用的几何形状指导,最终填充水平和咬合面几何形状的产生可包括用牙体修复材料过度填充,然后对麻醉患者执行磨削和检查牙齿接触和咬合功能的迭代过程。该过程对于牙修复来说可能是最耗时的,这里的失误可能导致牙齿过敏和返回访问以进行调整。
32.本文所述的工具可包括被设计成在定制模具与柔性膜之间提供干涉作用的特征结构,这些特征结构组合在一起以提供特别适用于通过相邻牙齿之间的适当邻间接触来修复牙齿的模具腔。当设计和制备定制模具时,将此类干涉以数字的方式设计到定制模具中。传统模具不具有以数字方式设计的干涉。为了将两个模具部分互锁在一起或将这两个模具部分彼此分开,它们可能需要变形或弯曲。此外,本文所述的工具可消除对外部工具如环形夹具的需要,并且相反是独立成套的,因此能够更快且更简单地安装在患者的牙齿上。最后,与使用更传统的技能、工具和技术的医师相比,本文所述的工具可减少毛边和/或允许增强对修复材料放置的控制。
33.在一些示例中,可对本文所述的工具以数字方式进行设计。例如,可使用患者牙齿结构的三维(3d)模型来设计工具(例如,从对患者牙列的全部或部分的口腔内扫描或对常规印模或模型的扫描获得)。该工具可以是例如由使用增材技术(诸如3d打印)或减材技术
(诸如cad/cam铣削)的数字数据制造的。
34.在一些示例中,用于牙修复体的工具可包括基于患者牙齿结构的3d模型设计的模具,并且可包括附加特征结构以提供优于仅基于3d扫描、蜡模而形成的模具,或优于仅基于患者的解剖和/或期望牙齿结构而形成的其他模具的优点。与常规牙修复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可以促进具有改善的质量、减少的毛边、缩短的时间和/或降低的技能要求的高质量牙修复。
35.用于牙修复的示例性工具在以下文献中有所描述:2015年12月7日提交的名称为“牙修复模制技术(dental restoration molding techniques)”的共同转让专利申请的美国专利公布号2018/0021113;2016年12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一件式牙修复模具(one

piece 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6/061362;2016年12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牙修复模具(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6/061350;2017年7月25日提交的名称为“牙修复模具(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wo公布号2018/022616;以及2017年9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牙修复模具(dental restoration molds)”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序列号62/560457,这些文献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36.本发明的定制模具提供关键的牙齿邻间修复。如果修复后的牙齿与相邻牙齿之间的邻间接触和间隔没有很好地形成,则最终牙科患者的牙齿将接合在一起,使得牙线无法穿过;或者牙齿相距太远,导致在牙齿间隔中形成黑色三角形外观或牙齿伸展得太远。定制模具还提供牙齿从龈上到龈下的平滑过渡。定制模具结合了柔性膜的使用,该柔性膜有助于形成修复后牙齿的齿间表面,从而不需要使用辅助工具,诸如如美国专利号8393897、9308058和9414895(clark)所教导的镊子、夹钳、897等。此外,定制模具还提供了其他有益效果,诸如更好地控制clark所教导的膜的定位,使得当其被模具保持就位时更容易使用。定制模具可包括特别设计的中线引导件,该中线引导件将膜更稳定地定位在适当位置。定制模具和膜还在固化后更接近最终修复体,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牙医的进一步成形或修整步骤。最后,咬切弯曲部上的表面为牙修复材料在接近咬切平面时要堆积多远提供了基准。
37.图1、图2、图3和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定制工具10的实施方案。图5示出了在患者口部中的图1至图4的定制工具10。图6示出了在患者口部中的图1至图4的定制工具10和柔性膜30。图7a至图7d示出了如何用定制工具10和柔性膜30来形成患者专用的牙修复体。
38.图1至图4示出了构成用于形成患者专用的牙修复体的模具主体10的两个不同部分的各种视图。如本文(包括权利要求)所用,“面部”是指朝向患者的脸颊或嘴唇(即,颊和唇)并且与舌面方向相反的方向。如本文(包括权利要求)所用,“舌面”是指朝向患者舌部并且与面部方向相反的方向。工具10包括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2,该面部模具主体部分可被构造用于提供与患者的至少一颗牙齿的面部侧的定制贴合。例如,面部模具主体12可被具体设计成贴合至少一颗牙齿、与至少一颗牙齿配合并为至少一颗牙齿提供修复结构。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2可包括用于接合第一牙齿(未示出)的面部侧的第一模具部分12a,以及用于接合相邻的第二牙齿(也未示出)的面部侧的第二模具部分12b。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面部模具主体12具有附加模具部分12c和12d。在各个模具部分12a、12b、12c和12d之间存在间隔。定制模具10包括用于允许各部分相对于彼此移动的弯曲部。例如,第一弯曲部24a将第一面部模具部分12a连接到第二面部模具部分12b。第二弯曲部24b将第二面部模具部分12b
连接到第三面部模具部分12c。第三弯曲部24c将第一模具部分12a连接到第四模具部分12d。
39.每个面部模具部分12具有外部面部表面17和与外部表面17相对设置的内部面部表面16(在图3中最佳地示出)。每个面部模具部分12具有内侧表面18和远侧表面29。第三面部模具部分12c和第四面部模具部分12d各自包括咬切表面22a。
40.工具10还包括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4,该舌面模具主体部分可被构造用于提供与患者的至少一颗牙齿的舌面侧的定制贴合。例如,在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舌面模具主体14可被具体设计成贴合至少一颗牙齿、与至少一颗牙齿配合并为至少一颗牙齿提供修复结构。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4可包括用于接合第一牙齿(未示出)的舌面侧的第一模具部分14a,以及用于接合相邻的第二牙齿(也未示出)的舌面侧的第二模具部分14b。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舌面模具主体14具有附加模具部分14c和14d。在各个模具部分14a、14b、14c和14d之间存在间隔。定制模具10包括用于允许各部分相对于彼此移动的弯曲部。例如,第一弯曲部26a将第一舌面模具部分14a连接到第二舌面模具部分14b。
41.第二弯曲部26b将第二舌面模具部分14b连接到第三舌面模具部分14c。
42.第三弯曲部26c将第一模具部分14a连接到第四模具部分14d。
43.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2可通过咬切弯曲部28连接到舌面模具主体部分。例如,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咬切弯曲部28a将第一面部模具部分12a连接到第一舌面模具部分14a。咬切弯曲部28b将第二面部模具部分12b连接到第二舌面模具部分14b。咬切弯曲部为定制模具10提供额外的柔性以贴合在患者牙齿周围。咬切弯曲部28包括与待修复牙齿的咬切表面对准的内表面。具体地讲,咬切弯曲部的表面为计划修复的牙齿的咬切表面提供位置基准表面,并且当牙医在填充设计的或目标的修复体积时可用作基准。如果在咬切弯曲部的表面上方填充修复材料,则修复的咬切表面将需要被相应地研磨或填充。
44.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2和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4可被构造用于与患者的至少两颗牙齿结合以限定一个或多个模具腔,这些模具腔包围一颗或多颗待修复牙齿的期望牙齿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每个模具腔可被构造用于与患者待修复的相应牙齿的面部表面和舌面表面的一部分对准。在一些示例中,该部分为待修复牙齿的表面的大部分。待修复并与相应的模具腔对准的牙齿表面可例如由现有牙齿结构或由使用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2和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4形成的牙修复体限定。
45.图5示出了如何将定制模具10贴合到患者口部中。定制模具10在患者牙齿50上方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需要修复的牙齿52a。第一面部模具部分12a和第一舌面模具部分14a以及第一咬切弯曲部28a接触待修复牙齿52a。第二面部模具部分12b和第二舌面模具部分14b以及第二咬切弯曲部28b接触相邻的牙齿。第四面部模具部分12d和第四舌面模具部分14d接触另一相邻的牙齿,并且仅部分地接合该牙齿的面部侧和舌面侧。这种设计的有益效果中的一个有益效果是,由于具有多个弯曲部,一旦组装,则存在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2与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4之间的多个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允许柔性膜30插入模具中。此外,这允许在不同部分之间任选地楔入,从而允许在相邻牙齿不粘合或熔合在一起的情况下产生更好的邻间接触的能力。因此,医师能够为他们的患者创建更准确的修复体。
46.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面部模具部分12a和第一舌面模具部分14a以及第一咬切弯曲部28a提供围绕待修复牙齿的模具腔的大部分。第二面部模具部分12b和第二舌面模
具部分14b以及第二咬切弯曲部28b被形成以用于与不被修复的相邻相邻牙齿配准,并且在患者口部中提供牢固的贴合。然而,如果需要,也可任选地修复相邻牙齿。
47.图6示出了如何将柔性膜30插入定制模具10中以完整地提供模具腔。柔性膜为形成从龈下至龈上的邻间边缘提供了方便的表面。柔性膜是弯曲的并且与第一弯曲部28a相邻地插入,使得柔性膜同时接触内面部表面16和内舌面表面。
48.图7a至图7d便利地示出了修复牙齿的步骤。图7a示出了待修复牙齿52a。如图所示,患者从龈下折断了牙齿52a的一部分,该部分一直延伸到咬切表面60a。相邻的牙齿54未受损。图7b示出了柔性膜30在被定制工具10(为清楚起见未示出)保持就位时的位置。柔性膜与定制工具10和剩余牙齿52a组合形成用于接收牙修复材料70的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膜30是透明的,以允许牙医看到腔内的牙修复材料70的含量。此外,膜的透明特性允许穿过牙修复材料进行该材料的光固化。柔性膜30可有利地向下延伸到与待修复牙齿52a的根部相邻的齿龈中。膜30可从待修复牙齿52a的龈上表面延伸到龈下表面。膜30可在患者齿龈62的一部分与待修复牙齿的龈下表面之间延伸。膜30还可置换患者的邻近待修复牙齿的齿龈62的一部分。膜的厚度可被设计成在牙齿52a与相邻牙齿54之间提供理想距离,从而在两颗牙齿之间提供期望的邻间空间。牙医可任选地将楔形物放置在待修复牙齿的龈上和邻间。狭槽被特别设计以用于插入此类楔入构件。
49.图7c示出了如何将牙修复材料70插入与柔性膜30相邻的腔中。在牙修复材料70填满期望的空间之后,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固化光将其固化。柔性膜提供从齿龈62下方一直延伸到咬切表面60a的平滑表面。利用透明柔性膜30,牙医能够相对于牙齿52a的咬切表面60a观察牙修复材料70的顶部表面。医师更喜欢两个表面平行,以提供修复牙齿52b的一个咬切表面60b。膜30和模具10的透明性允许穿过两者进行光固化。膜30还允许氧气阻隔,因此不会得到氧气抑制层。修复体的外侧将具有有光泽的硬质表面,而不是固化复合材料的顶部上的亚光脏污层。牙医将不必抛光复合材料70与膜30接触的表面。由于其柔性,膜30还易于剥离和移除。由于膜30是柔性的,因此它可适应并抵靠龈下的根部表面密封,以提供无毛边的平滑过渡。
50.图7d示出了牙修复材料70已固化并且柔性膜30和定制模具10已从患者口部40移除之后的情况。修复后的牙齿52b现在具有新的面部表面58、新的邻间表面56、新的舌面表面(未示出)和新的咬切表面60。面部表面58a和58b组合以提供新的面部表面58。
51.图8、图9、图10和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定制工具11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定制工具110非常类似于图1至图4中的定制工具10,然而,定制工具110包括附加特征结构,诸如中线引导件90和适配到狭槽82中的刚性条80。图12示出了与患者口部中的柔性膜30结合的图8至图11的定制工具110。图13a至图13d示出了如何用定制工具110和柔性膜30来形成患者专用的牙修复体。
52.图8至图11示出了构成用于形成患者专用的牙修复体的定制模具主体110的两个不同部分的各种视图。工具110包括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12,该面部模具主体部分可被构造用于提供与患者的至少一颗牙齿的面部侧的定制贴合。例如,面部模具主体112可被具体设计成贴合至少一颗牙齿、与至少一颗牙齿配合并为至少一颗牙齿提供修复结构。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12可包括用于接合第一牙齿(未示出)的面部侧的第一模具部分112a,以及用于接合相邻的第二牙齿(也未示出)的面部侧的第二模具部分12b。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面部
模具主体112包括附加模具部分112c和112d。定制工具包括刚性条80,该刚性条滑入和滑出分别定位在第三面部模具主体112c和第四面部模具主体112d上的狭槽82。
53.在各个模具部分112a、112b、112c和112d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被构造用于允许柔性膜30插入模具10中,如图12所示。此外,在相邻的面部模具部分和舌面模具部分之间存在定位在相邻牙齿之间的狭槽200。另外,在面部侧和舌面侧两者上,局部狭槽190与牙齿的基部相邻地定位。狭槽190、200为定制模具110提供了额外的柔性以贴合在患者牙齿周围。
54.每个面部模具部分112具有外部面部表面和与外部表面117相对的内部面部表面116。第三面部模具部分112c和第四面部模具部分112d各自包括咬切表面122a。
55.工具110还包括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14,该舌面模具主体部分可被构造用于提供与患者的至少一颗牙齿的舌面侧的定制贴合。例如,在图10中最佳地示出的舌面模具主体114可被具体设计成贴合至少一颗牙齿、与至少一颗牙齿配合并为至少一颗牙齿提供修复结构。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14可包括用于接合第一牙齿(未示出)的舌面侧的第一模具部分114a,以及用于接合相邻的第二牙齿(也未示出)的舌面侧的第二模具部分114b。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舌面模具主体114具有附加模具部分114c和114d。在各个模具部分114a、114b、114c和114d之间存在间隔。定制模具10包括用于允许各部分相对于彼此移动的弯曲部。例如,第一弯曲部126a将第一舌面模具部分114a连接到第二舌面模具部分114b。第二弯曲部126b将第二舌面模具部分114b连接到第三舌面模具部分114c。第三弯曲部126c将第一模具部分114a连接到第四模具部分114d。
56.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12可通过咬切弯曲部128连接到舌面模具主体部分。例如,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咬切弯曲部128a将第一面部模具部分112a连接到第一舌面模具部分114a。咬切弯曲部128b将第二面部模具部分12b连接到第二舌面模具部分114b。咬切弯曲部为定制模具110提供额外的柔性以贴合在患者牙齿周围。
57.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12和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14可被构造用于与患者的至少两颗牙齿结合以限定一个或多个模具腔,这些模具腔包围一颗或多颗待修复牙齿的期望牙齿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每个模具腔可被构造用于与患者待修复的相应牙齿的面部表面和舌面表面的一部分对准。在一些示例中,该部分为待修复牙齿的表面的大部分。待修复并与相应的模具腔对准的牙齿表面可例如由现有牙齿结构或由使用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12和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14形成的牙修复体限定。
58.定制模具110包括至少一个中线引导件90,以用于帮助牙医将柔性膜30放置在定制模具10内的正确位置。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定制模具110包括两个中线引导件90a、90b,其中每个中线引导件都连接到咬切弯曲部128。中线引导件90的端部是弯曲的,以帮助将两个柔性膜30夹在一起,如图12所示。
59.定制模具110还包括可用于将面部模具部分保持在患者口部中的适当位置的刚性条80。一旦定制模具的舌面部分和后齿部分被定位在其适当位置,就可通过将刚性条滑动到狭槽82中来定位面部部分112。此类构造使得在修复完成之后牙医更容易从患者口部中移除两个部分。此类构造还允许触及以及允许改变放置复合物和粘合剂的技术。在放置刚性条80之前,医师需要频繁地触及膜的面部侧,并且可将它们四处移动以将粘合剂放置在内部,然后将复合物放置在内部。然后,医师可在固化之前将80滑入82中以在80的面部表面形成复合材料。
60.图12示出了如何将定制模具110贴合到患者口部中。定制模具110在患者牙齿50上方滑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同时修复牙齿52a和牙齿54a。第一面部模具部分112a和第一舌面模具部分114a以及第一咬切弯曲部128a接触待修复牙齿52a。第二面部模具部分112b和第二舌面模具部分114b以及第二咬切弯曲部128b接触相邻的第二牙齿54a。第四面部模具部分112d和第四舌面模具部分114d接触另一相邻的牙齿,并且仅部分地接合该牙齿的面部侧和舌面侧。第三面部模具部分112c和第三舌面模具部分114c接触另一相邻的牙齿,并且仅部分地接合该牙齿的面部侧和舌面侧。定制工具110的其余部分定位在后牙上方。这种设计的有益效果中的一个有益效果是,由于具有多个弯曲部,一旦组装,则存在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12与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14之间的多个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允许柔性膜30插入模具中。此类构型还允许楔入。当使用两个膜来闭合间隙时,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能楔入,则最终将在牙齿之间形成为两个膜宽的厚度的间隙。楔形物用于补偿该厚度。一旦楔形物被移除,两颗牙齿将重新接触在一起。因此,医师能够为他们的患者创建更准确的修复体。
61.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面部模具部分112a和第一舌面模具部分114a以及第一咬切弯曲部128a提供围绕待修复牙齿52a的模具腔的大部分。第二面部模具部分112b和第二舌面模具部分114b以及第二咬切弯曲部128b提供围绕待修复牙齿54a的模具腔的大部分。
62.图12示出了如何将柔性膜30插入定制模具110中以完整地提供模具腔。任选地,可在将模具110置于患者口部中之前或之后放置膜。如上所述,柔性膜为形成修复体的邻间边缘提供了方便的表面,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是从龈下到龈上。柔性膜30是弯曲的并且与第一弯曲部128a相邻地插入,使得柔性膜同时接触内面部表面116和内舌面表面。中线引导件90用于将柔性膜的弯曲部定位在正确位置,以定位牙齿52a的牙修复体的咬切表面。同样,另一个柔性膜30与另一个中线引导件90相邻地插入,以定位牙齿54a的牙修复体的咬切表面。将另外的膜30插入定制工具110中以在内部近侧空间中形成相对的表面。
63.图13a至图13d便利地示出了修复牙齿的步骤。图13a示出了待修复牙齿52a和牙齿54a。如图所示,患者从龈下折断了牙齿52a和牙齿54a的一部分,该部分一直延伸到咬切表面。图13b示出了柔性膜30在被定制工具110保持就位时的位置。柔性膜30与定制工具110和剩余牙齿52a、54a组合形成用于接收牙修复材料70的腔。刚性条80和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12被移除以更清楚地示出修复步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膜30是透明的,以允许牙医看到腔内的牙修复材料70的含量。柔性膜30可有利地向下延伸到与待修复牙齿52a、54a的根部相邻的齿龈中。膜30可从待修复牙齿的龈上表面延伸到龈下表面。膜30可在患者齿龈62的一部分与待修复牙齿的龈下表面之间延伸。膜30还可置换患者的邻近待修复牙齿的齿龈62的一部分。膜的厚度可被设计成在牙齿52a与相邻牙齿54a之间提供理想距离,从而在两颗牙齿之间提供期望的邻间空间。牙医可任选地使用狭槽192将楔形物放置在待修复牙齿的龈上和邻间。
64.图13c示出了可如何将牙修复材料70插入与柔性膜30相邻的腔中。在牙修复材料70填满期望的空间之后,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固化光将其固化。柔性膜提供从齿龈62下方一直延伸到咬切表面160的平滑表面。利用透明柔性膜30,牙医能够相对于工具110的咬切表面观察牙修复材料70的顶部表面。医师更喜欢两个表面平行,以提供修复牙齿52b的一个咬切表面。
65.图13d示出了牙修复材料70已固化并且柔性膜30和定制模具110已从患者口部40移除之后的情况。修复后的牙齿52b、54b现在具有新的面部表面58、新的邻间表面56、新的舌面表面(未示出)和新的咬切表面60。
66.虽然未示出,但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2、112和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4、114可被构造用于彼此配合和/或附接到至少一颗牙齿以形成模具腔。在一些示例中,舌面模具主体14、114能够与面部模具主体12、112分离和接合,同时通过使用它们的接合部分保持相应模具主体的完整性。
67.定制工具可由全范围的3d打印材料、模塑聚合物材料或具有一定期望的强度、柔韧性、半透明度或颜色的cad/cam成形聚合物材料制成。例如,该模具材料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透光或基本上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可包括例如无定形热塑性聚合物、半结晶热塑性聚合物、透明热塑性聚合物和热固性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热塑性塑料可选自聚碳酸酯、热塑性聚氨酯、丙烯酸、聚砜、聚丙烯、聚丙烯/乙烯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共聚物、聚
‑4‑
甲基
‑1‑
戊烯或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苯乙烯聚合物材料、聚酰胺、聚甲基戊烯、聚醚醚酮以及它们的组合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模具可选自透明或基本上透明的半结晶热塑性塑料、结晶热塑性塑料和复合材料,诸如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聚烯烃、环烯烃聚合物、苯乙烯系共聚物、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组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模具为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环己二甲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组合物的聚合物材料。在附加的实施方案中,热固性聚合物包括丙烯酸、聚氨酯、酯类、硅酮、硫醇烯、环氧树脂、烯烃复分解以及它们的组合物。
68.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2、112与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4、114之间的柔性程度应经过调制,以平衡所安装的工具10、110在患者牙齿周围的安全性,便于安装到患者口部中以及从患者口部中移除,并且在修复完成时将柔性膜保持在适当位置。模具主体12、14、112、114的刚度可通过材料选择、几何形状、面部模具主体部分12、112的缩短量、舌面模具主体部分14、114的缩短量和/或模具主体部分曲率半径的减小来增大。对模具主体部分12、14、112、114的修改可例如通过应用适当的收缩因数来应用于整个模具主体部分,或者这些修改可局部应用于模具主体的各个区域。工具诸如有限元建模可以用于基于先前测试情况的测试结果来预测给定定制工具的适当参数。可应用机器学习来改善随时间推移的预测能力,包括医师对临床表现的反馈。数字设计和制造诸如3d打印或cnc机加工尤其有助于形成定制工具模具。
69.一种优选的牙修复材料以filtek
tm supreme universal
tm
品牌出售,其可从位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st.paul,minnesota)的3m公司商购获得。例如,在修复材料可光固化的情况下,医师可通过模具主体部分12、14中的一者或两者和柔性膜30将修复材料暴露于固化光(例如,蓝光),这些模具主体、柔性膜都可由对固化光透明的材料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在从牙齿移除模具主体12、14和柔性膜30之后,医师可修整现在包括由修复材料限定的修复后牙齿结构的牙齿,诸如通过抛光,以去除毛边或其他不期望的表面缺陷。
70.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定制工具10、110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与患者的前牙配合。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未示出)中,定制工具10、110可与后牙相邻。
71.可以基于各个患者的牙齿和口部的数字模型而形成定制工具,该数字模型可由口内3d扫描诸如口腔内扫描仪产生。在一个特定示例中,可以使用cad软件(诸如基于计划的修复牙列的数字模型的实体建模软件)对定制工具以数字方式进行设计。定制工具被设计成贴合在待修复牙齿的一颗或多颗牙齿(以及相邻牙齿的一部分)上。随后,可从模具块中数字化减去所修复牙齿的牙齿结构模型以形成工具。或者,可以在软件内倒置牙齿结构的反转以限定模具块。
72.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可降低在模具腔内压印修复材料70期间将空气捕集在模具腔内的可能性,并且/或者可有利于从定制工具10剥离修复材料70。
73.柔性膜30优选地为聚合物材料。例如,合适的聚合材料包括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酯、聚氨酯、丙烯酸、聚砜、聚丙烯、聚丙烯/乙烯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共聚物、聚
‑4‑
甲基
‑1‑
戊烯或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苯乙烯聚合物材料、聚酰胺、聚甲基戊烯、聚醚醚酮以及它们的组合物。另选地,柔性膜可为金属箔材料,诸如铝、不锈钢、钛或它们的组合。
74.柔性膜优选地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另外,柔性膜可具有介于25微米至300微米之间的横截面厚度。如上所述,膜的厚度接近修复后牙齿与相邻牙齿之间的邻间间隔的所得距离。当使模具主体的面部部分和模具主体的舌面部分被制成与患者现有牙齿结构在修复之前的部分对应以基于来自患者的口内结构的数字3d表示或模型的三维扫描数据提供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时,应考虑柔性膜的平均厚度。这意味着定制模具10、110将包括患者牙齿的形状减去预期牙医将使用膜30来形成牙修复体的区域中的柔性膜30的厚度。
75.最后,用于在患者口部内形成牙修复体的套件可包括本发明的定制工具,以及预期用于制备修复体的一定量的牙修复材料。修复材料的颜色也可针对患者进行预先选择。
76.示例性实施方案
77.实施方案1是一种用于在患者口部中形成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包括:用于与患者的至少两颗相邻牙齿的面部侧和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的模具主体,其中该模具主体包括:第一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一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二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该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第一舌面模具部分,该第一舌面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舌面模具部分,该第二舌面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柔性膜,其中模具主体被构造用于与柔性膜结合以形成模具腔,该模具腔包围至少一颗待修复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
78.实施方案2是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模具主体的第一面部部分和第二面部部分以及模具主体的第一舌面部分和第二舌面部分与患者的现有牙齿结构在修复之前的部分对应,以基于来自患者的口内结构的数字3d表示或模型的三维扫描数据并考虑柔性膜的平均厚度来提供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
79.实施方案3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2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将第一面部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二面部模具主体的第一弯曲部;以及将第一舌面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二舌面模具主体的第二弯曲部。
80.实施方案4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3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将第一面部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一舌面模具主体的第一咬切弯曲部。
81.实施方案5是根据实施方案4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将第二面部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二模具主体的第二咬切弯曲部。
82.实施方案6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3和5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第一咬切弯曲部包括与待修复牙齿的咬切表面对准的表面,其中咬切弯曲部的表面为所计划的修复后牙齿或未修复牙齿的咬切表面提供位置基准表面。
83.实施方案7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6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放置在待修复牙齿的齿龈和邻间的楔形物。
84.实施方案8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7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膜从待修复牙齿的龈上表面延伸到龈下表面。
85.实施方案9是根据实施方案8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膜在患者的齿龈的一部分与待修复牙齿的龈下表面之间延伸。
86.实施方案10是根据实施方案8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膜置换患者的邻近待修复牙齿的齿龈的一部分。
87.实施方案11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10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膜定位在模具腔的邻间部分中。
88.实施方案12是根据实施方案11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一个膜形成待修复牙齿的近中部分的邻间接触,并且另一个膜形成待修复牙齿的远侧部分的邻间接触。
89.实施方案13是根据实施方案11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膜进一步形成待修复牙齿的面部侧或舌面侧。
90.实施方案14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13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待修复牙齿的期望牙齿结构的一部分包括邻间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91.实施方案15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14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柔性膜具有25微米至300微米的厚度。
92.实施方案16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15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柔性膜是聚合物材料,该聚合物材料包括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酯、聚氨酯、丙烯酸、聚砜、聚丙烯、聚丙烯/乙烯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共聚物、聚
‑4‑
甲基
‑1‑
戊烯或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苯乙烯聚合物材料、聚酰胺、聚甲基戊烯、聚醚醚酮以及它们的组合物。
93.实施方案17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16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柔性膜是包括铝、不锈钢、钛或它们的组合的金属箔材料。
94.实施方案18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18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柔性膜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95.实施方案19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18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定制工具通过三维打印制造。
96.实施方案20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19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面部模具主体部分和舌面模具主体表面一起形成与牙齿在修复之前的外表面对应的内表面。
97.实施方案21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20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位于模具腔内的牙修复材料。
98.实施方案22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21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在患者口部中接收修复体的牙齿。
99.实施方案23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22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第一面部模具部分和第二面部模具部分一起能够与第一舌面模具部分和第二舌面模具部分分离和接合。
100.实施方案24是根据实施方案1至23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将第一面部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二面部模具主体的刚性条。
101.实施方案25是一种用于在患者口部内形成牙修复体的套件,该套件包括: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定制工具和牙修复材料。
102.实施方案26是一种用于在患者口部中形成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包括:用于与患者的至少两颗相邻牙齿的面部侧和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的模具主体,其中该模具主体包括:第一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一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二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该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第一舌面模具主体,该第一舌面模具主体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舌面模具主体,该第二舌面模具主体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弯曲部,该弯曲部将第一舌面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二舌面模具主体;第一中线引导件;第一柔性膜;其中模具主体被构造用于与柔性膜结合以形成模具腔,该模具腔包围至少一颗待修复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并且其中柔性膜与第一中线引导件接触。
103.实施方案27是根据实施方案26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第二中线引导件和与该第二中线引导件接触的第二柔性膜。
104.实施方案28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27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模具主体的第一面部部分和第二面部部分以及模具主体的第一舌面部分和第二舌面部分与患者的现有牙齿结构在修复之前的部分对应,以基于来自患者的口内结构的数字3d表示或模型的三维扫描数据并考虑柔性膜的平均厚度来提供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
105.实施方案29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28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将第一面部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二面部模具主体的第一弯曲部;以及将第一舌面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二舌面模具主体的第二弯曲部。
106.实施方案30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29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将第一面部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一舌面模具主体的第一咬切弯曲部。
107.实施方案31是根据实施方案30所述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还包括将第二面部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二模具主体的第二咬切弯曲部。
108.实施方案32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31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第一咬切弯曲部包括与待修复牙齿的咬切表面对准的表面,其中咬切弯曲部的表面为所计划的修复后牙齿或未修复牙齿的咬切表面提供位置基准表面。
109.实施方案33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32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膜定位在模具腔的邻间部分中。
110.实施方案34是根据实施方案33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一个膜形成待修复牙齿的近中部分的邻间接触,并且另一个膜形成待修复牙齿的远侧部分的邻间接触。
111.实施方案35是根据实施方案34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膜进一步形成待修复牙齿的面部侧或舌面侧。
112.实施方案36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35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待修复牙齿的期望牙齿
结构的一部分包括邻间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113.实施方案37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36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柔性膜具有25微米至300微米的厚度。
114.实施方案38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36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柔性膜是聚合物材料,该聚合物材料包括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酯、聚氨酯、丙烯酸、聚砜、聚丙烯、聚丙烯/乙烯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共聚物、聚
‑4‑
甲基
‑1‑
戊烯或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苯乙烯聚合物材料、聚酰胺、聚甲基戊烯、聚醚醚酮以及它们的组合物。
115.实施方案39根据实施方案26至38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柔性膜是包括铝、不锈钢、钛或它们的组合的金属箔材料。
116.实施方案40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39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柔性膜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117.实施方案41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40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定制工具通过三维打印制造。
118.实施方案42是根据实施方案26至41所述的定制工具,其中面部模具主体部分和舌面模具主体表面一起形成与牙齿在修复之前的外表面对应的内表面。
119.实施方案43是一种用于在患者口部内形成牙修复体的套件,该套件包括:根据实施方案26所述的定制工具和牙修复材料。
120.实施方案44一种形成牙修复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21.提供用于在患者口部中形成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该定制工具包括:用于与患者的至少两颗相邻牙齿的面部侧和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的模具主体,其中该模具主体包括:第一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一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二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该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第一舌面模具部分,该第一舌面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舌面模具部分,该第二舌面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提供柔性膜;将定制工具定位在至少一颗待修复牙齿上;与模具主体一起定位柔性膜以形成模具腔,该模具腔包围至少一颗待修复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将牙修复材料施用到与柔性膜相邻的模具腔中并施用到患者的至少一颗待修复牙齿的表面上;固化该修复材料;以及从至少一颗牙齿移除定制工具和柔性膜。
122.实施方案45是根据实施方案44所述的方法,其中定制工具还包括将第一面部模具主体连接到第一舌面模具主体的第一咬切弯曲部,并且其中第一咬切弯曲部包括与待修复牙齿的咬切表面对准的位置基准表面,并且其中将牙修复剂施用到模具腔内,直至其到达所计划的修复后牙齿的咬切表面的位置基准表面。
123.实施方案46是根据实施方案44至45所述的方法,其中模具主体还包括中线引导件,其中柔性膜被定位成与第一中线引导件接触。
124.实施方案47是设计用于形成牙齿的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接收患者的龈上牙齿结构的三维扫描数据;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患者的龈上和龈下牙齿结构的三维扫描数据以及患者的至少一颗待修复牙齿的期望牙齿结构,来设计用于形成牙齿的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其中工具包括:用于与患者的至少两颗
相邻牙齿的面部侧和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的模具主体,其中该模具主体包括:第一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一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面部模具部分,该第二面部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面部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该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第一舌面模具部分,该第一舌面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一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第二舌面模具部分,该第二舌面模具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第二牙齿的舌面侧进行患者专用的定制贴合;提供柔性膜,其中模具主体被构造用于与柔性膜结合以形成模具腔,该模具腔包围至少一颗待修复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
125.实施方案48是根据实施方案47所述的方法,其中面部模具主体和舌面模具主体通过三维打印制造。
126.实施方案49是根据实施方案46至47所述的方法,其中面部模具主体和舌面模具主体通过cad/cam铣削加工制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