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溶空心胶囊生产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1952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肠溶空心胶囊生产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定载体-小肠溶空心胶囊的生产新工艺。
目前国内肠溶空心胶囊生产工艺是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指定在小肠崩解的小肠溶空心胶囊的生产工艺,根据联机检索,查取国内外相关文献19篇,尚未发现相关文献所报导的有关制备肠溶空心胶囊的工艺、方法与本发明相同(见付件天津情报所,文献查新检索报告),如应用褐藻胶为原料生产出来的肠溶空心胶囊,由于褐藻胶本身易吸湿,质脆,生产出来的肠溶空心胶囊厚薄不均匀,不能适应半自动化及自动化药物填充机,填充药物。若用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制造出来的肠溶空心胶囊,它易产生化学变化,析出结晶体,在体内崩解不稳定。若用聚丙稀酸树脂肠溶型(Ⅱ、Ⅲ号)、用蒸馏水、药用明胶、增塑剂、用无机硷调溶,制成的肠溶空心胶囊,它在体内崩解不稳定,不能满足准确地在特定点-小肠崩解,也不适用于自动化填充药物。上面所述肠溶空心胶囊的生产工艺均未达到药典和机械化填充药的要求。
本发明针对目前生产肠溶空心胶囊工艺的不足,解决一系列技术难关,研制出一种能稳定地在特定小肠崩解的空心胶囊,它厚薄均匀,能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它满足国家药典和机械化填充药物的要求,是目前生产小肠溶空心胶囊新工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聚丙烯酸树脂肠溶型Ⅱ号、增塑剂,加入丙酮、药用乙醇进行溶解,调均,形成透明小肠溶液。把这些小肠溶液放在胃溶胶囊生产线中,胃溶胶液在模具上成膜之后的生产环节上,生产线送来的胃溶胶囊再蘸小肠溶液,进行脱模、切口、套合、即成小肠溶空心胶囊。
在这生产过程,本发明攻克二个技术难题1、胃溶胶囊中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它碰到乙醇,就要起化学作用,使胶囊质地变脆,本发明用增塑剂来解决这一问题。
2、小肠溶空心胶囊切口处,有一丝环形胃溶明胶表露,这一丝环形胃溶明胶和酸性胃液要发生微量溶解,这时肠溶胶囊帽包衣薄膜与囊体的包衣薄膜互相粘合,阻止继续溶解而成保护层。
本发明小肠溶液的工艺配方是聚丙烯酸树脂肠溶型Ⅱ号2份,增塑剂2份、丙酮20份、三者混合,然后用乙醇溶解,调至浓度28%溶液而成。
在制造小肠溶液中,本发明攻克一道难关,即在胶粘液体中,如何测量它的浓度?为保证小肠溶空心胶囊崩解稳定、准确,必须保证其浓度28%,故必须研制成功“粘液浓度仪”,这种仪器目前国内尚未出现,它将在另一发明专利中详细描述。
实施例小肠溶液制备工艺聚丙烯酸树脂肠溶型Ⅱ号2份,增塑剂2份、丙酮20份,用药用乙醇溶解、调匀,用粘液浓度计控制小肠溶液浓度为28%,这时所得溶液即是小肠溶液。
把小肠溶液放到胃溶胶囊生产线中,把胃溶胶液在模具上成膜后再蘸一下小肠溶液,然后再进行脱模、切口、套合,即成小肠溶空心胶囊。
本发明小肠溶空心胶囊生产新工艺,适合于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产品厚薄均匀,质量稳定,在小肠崩解点准确。经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进行体内、外测试符合国家对肠溶空心胶囊的要求(见付件)。它直接治疗小肠病;避免对胃不良刺激;避免在胃酸环境中起化学变化及降低药效。
权利要求
1.一种小肠溶空心胶囊生产新工艺,其特征是将胃溶空心胶囊蘸小肠溶液,进行烘干、切口、套合而成小肠溶空心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肠溶液生产工艺,其特征是采用聚丙烯酸树脂肠溶型Ⅱ号2份,增塑剂2份,丙酮20份,然后用乙醇溶解、调匀,粘液浓度调至28%而成小肠溶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属小肠溶空心胶囊生产新工艺。它是由聚丙烯酸树脂肠溶II号,增塑剂,溶解于药用乙醇及丙酮,配制而成小肠溶液,然后把胃溶空心胶囊蘸小肠溶液,便成小肠溶空心胶囊。本生产工艺适合于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厚薄均匀,崩解点准确,满足国家药典对小肠溶空心胶囊要求。
文档编号A61J3/07GK1084385SQ93105768
公开日1994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9日
发明者李加海, 吴福昌 申请人:李加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