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复脉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2733阅读:16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益心复脉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是一种治疗人体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此病多由冠心病、心肌炎、风心病等心脏器质性疾病引起,心电图检查分为病窦综合症,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内束枝阻滞等;血液检查可发现患者多为血液粘度高,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按中医理论,此症属气血双亏,由气虚血瘀,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中药治疗需采用益气活血方能见效。
目前,国内用于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成药以杭州制药厂生产的生脉口服液最为常用。该药由传统中医处方生脉散改变剂型而来,配方由具有补气功效的人参和滋阴功能的麦冬及五味子三味中药组成,重在通过补气和养阴达到复脉功效。该药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其补气作用只人参一味显得力势单薄;同时此药无活血化瘀作用,故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不够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益气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兼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药冲剂。
本发明提供的益气复脉冲剂除含有人参、麦冬和五味子外,增加黄芪、丹参和川芎成分,并以淀粉和庶糖为辅料,剂型为冲剂。
本药由于在方中增加了具有补气作用的黄芪,从而和人参相互配合,可进一步增加补气益心的功效;同时方中加入了丹参和川芎两种具有显著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共同配合,这就使得本发明在补心益气的同时还兼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加之五味子和麦冬的滋阴养液作用,使本中药冲剂功能全面,疗效提高。经临床试验证明对病窦综合症,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心律及各类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服本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其心率普遍增快,一般可持续在60-80次/分钟,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亦随之消失。
本中药冲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人参120-180克,麦冬120-180克,五味子80-120克,黄芪120-180克,丹参150-250克,川芎80-120克配料,加10倍重量的清水,加热至100℃,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二次加8倍重量的水,加热至100℃,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静置,吸取上清液,浓缩为比重1.2-1.3,加入庶糖和淀粉,混匀,用浓度为90%的乙醇制粒,经干燥过筛制得成品。
实施例按人参150克,麦冬150克,五味子100克,黄芪150克,丹参200克,川芎100克比例配料,加10倍重量的清水置于以蒸汽为热源的提取罐中加热至100℃,煎煮2小时,用滤网滤出药液;第二次加原药8倍重量的清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置于减压浓缩罐中,浓缩到其比重为1∶2,加入庶糖和淀粉,混匀,以90%乙醇制粒,干燥过筛,即得本品,分装成100袋,每袋10克,口服一次一袋,日服2-3次。临床治疗包括窦性心动过缓(7例)、病窦综合症(5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高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左前束枝阻滞(5例)、右束枝阻滞(9例)共3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其心电图达正常者18例,明显改善者7例,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1.4%;其症状基本消失者28例,症状减轻二分之一者5例,症状有效率达94%。
权利要求
1.一种益心复脉冲剂,含有中药人参、麦冬、五味子,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中药黄芪、丹参和川芎。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益心复脉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人参120-180克,麦冬120-180克,五味子80-120克,黄芪120-180克,丹参150-250克,川芎80-120克配料,加10倍重量的清水,加热至100℃,2小时,滤出药液,二次加8倍重量的水,加热至100℃,1小时,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静置12小时,吸取上清液,浓缩至比重1.2-1.3,加入庶糖和淀粉,混匀,用浓度90%的乙醇制粒,经干燥过筛制得成品。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的益心复脉冲剂,其特征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丹参和川芎组成,其制备方法是按配比配料,加水煎煮药液,浓缩加蔗糖和淀粉制成冲剂。具有补心益气和活血化瘀功效,心电图总有效率71.4%,症状有效率94%。
文档编号A61K9/16GK1101555SQ93115840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9日
发明者周耀群 申请人:周耀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