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良结构的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53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改良结构的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按摩装置。
目前常用的按摩器是在按摩球底部以螺旋弹簧作为联接元件制成,这种按摩联接元件经久使用极易弹性疲乏和变形,结果会产生夹合力量弱,按摩效果差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不易疲乏、变形的联接元件,使之安装在按摩球底部能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对振动元件电机提供一个电线定位用的限制槽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一中空壳体的底板上设置一受电机直接驱动的蜗杆,该蜗杆又驱动一对相对设置的蜗轮,每个蜗轮的转轴又通过一偏心块驱动一组联结装置及振动装置;该联结装置及振动装置受一定向装置所定位,使之在回转时呈定向回转;联结装置直立设置在蜗轮之上,且以一橡胶弹性体联结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借助一电机偏心驱动一按摩球;定向装置是在橡胶弹性体的侧端延伸一中间具有长槽孔的限制槽座,而在壳体的上方向上突伸一滑块,该滑块的顶端设一轴承抵入长槽孔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立体构造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两个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给以说明。

图1、2及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是在一中空壳体1的底板10上设置一电机20及一受电机20直接驱动的蜗杆21,蜗杆21的两侧又分别驱动两个相对设置的蜗轮22,该二蜗轮22的顶面共同由上盖23罩覆(如图中虚线所示),两蜗轮22的顶面各设有一伸出上盖23外的蜗轮转轴220,利用该蜗轮转轴220可再驱动一组联结装置20及一位于联结装置30上方的振动装置40。
联结装置30主要具有一偏心块31,其一侧与蜗轮转轴220穿设连接;此外,还具有一柱状橡胶弹性体32,其底面向下伸出一与偏心块31另一侧穿设连接的轴杆320(可以轴承连接),而其顶缘外壁套设一垫圈321,垫圈321下方的外壁则向外突设有一具长槽孔323的限制槽座322;一滑块33(与限制槽座322合称为定向装置)则设于上盖23的边缘,其顶部设有可伸入长槽孔323内移位的定位件330(进入长槽孔323内的可为轴承);振动装置40具有一电机41,设置于橡胶弹性体32的顶面,其外壁套设有若干个可缓冲并出震动的封圈42,其顶面伸出有电机转轴410;一扇形座43与电机转轴410偏心连接;一按摩球44,内呈中空,可供电机41置于其内,且置入电机后封圈42恰与按摩球44的内壁贴接,该内壁顶缘向内缩成一纳置槽440(如图3所示),可供扇形座43置入定位,且纳置槽440的底缘还可供电机41顶面触接,最后按摩球44底缘借若干螺件与垫圈321锁固定位。
按照上述结构依序组合后,再于壳体1的顶面罩覆一棉质衬垫50,整个按摩器的组装即告完成,使用时其动作情况如下(参看图2及3)1、当启动开关开始使用时,蜗杆21随即带动两侧的蜗轮22回转,使二组联结装置30及振动装置40会随着轴杆320的驱动偏心块31而作同步圆周运动,当人身体或头部等放于二按摩球44间,并二按摩球44被推动至人的身体处时,该二按摩球44便会挤推人的身体而过,因而对身体获得按摩的效果。当二按摩球44欲经过人的身体B时,例如经过手部,因手部的宽度较二按摩球44的间距为大,故在二按摩球44越过手部时,该柱状橡胶弹性体32向外偏移,待按摩球44越过人的身体时,该橡胶弹性体32始恢复直立,按摩球44也随之回复原直立状。另外,在使用者需要时,可使振动装置40的电机41运转,以使按摩球44具有振动按摩效果。
2、如图3所示,连接振动装置40电机41的电线A,可固定在限制槽座322上,由于联结装置30与偏心块31轴接(即活接),且限制槽座322的长槽孔323受滑块33的顶端抵入,致使按摩球44能保持固定方位的回转运动(参看图2),连接电机41的电线A能保持定位,不会卷绕在联结装置30外围。
图4、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分构造图与示意图,主要构造大体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主要差别在于定向装置不同,橡胶弹性体32的轴杆320向外延伸设有一呈形的滑杆34,上盖23的顶面则定位有一具开口槽350的滑槽座35,滑杆34的底端可伸入滑槽座35的开口槽350内移位;此外,振动装置40电机41的电线A可贴于滑杆34的外壁并以一固定元件a予以定位。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功效1、联结装置30的弹性体32由橡胶材质制成柱状,其弹性回复力较佳,不会象弹簧那样产生弹性疲乏变形,故能给出较佳的夹合力,提高按摩效果;2、固定振动装置40电机41的电线A的限制槽座322,其构造简单。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按摩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装置、联结装置及按摩球等,其特征是在一中空壳体的底板上设置一受电机直接驱动的蜗杆,该蜗杆又驱动一对相对设置的蜗轮,每个蜗轮的转轴又通过一偏心块驱动一组联结装置及振动装置;该联结装置及振动装置受一定向装置所定位,使之在回转时呈定向回转;联结装置直立设置在蜗轮之上,且以一橡胶弹性体联结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借助一电机偏心驱动一按摩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向装置在橡胶弹性体的侧端延伸一中间具有长槽孔的限制槽座,而在壳体的上方向上突伸一滑块,该滑块的顶端设一轴承抵入长槽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向装置还可在弹性体底部轴杆的侧端延伸一呈形的滑杆,而在壳体之上方设有一中间具开口槽的滑槽座,滑杆另一端伸入滑槽座的开口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改良结构的按摩装置,系在一中空壳体的底板上设置一受电机直接驱动的蜗杆,该蜗杆又驱动一对相对设置的蜗轮,蜗轮的转轴又通过偏心块驱动一组联结装置及振动装置;振动装置设置于联结装置之上,借一电机偏心驱动一按摩球。联结装置为一不易弹性疲乏及变形的柱状橡胶体,联结于振动装置与蜗轮之间,这样以使两按摩球经长时间反复推压而恒具较佳的夹合力及按摩效果。
文档编号A61H23/02GK2219703SQ94218598
公开日1996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30日
发明者王志达 申请人:廖乾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