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微针构件的流体注入器操作器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66692阅读:来源:国知局
器保持筒22的状态下,如图1中所示,将外筒16的一端面的皮肤接触表面16d按压到生物(例如人)的皮肤SK上露出的期望位置。
[0068]这时,皮肤SK上露出的期望位置被外筒16的所述一端面的皮肤接触表面16d向皮肤SK的内侧按压。
[0069]从外筒16的一端开口 16a向外部突出了第I距离的第I突出位置的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此时如图1中所示,在被外筒16的所述一端面的皮肤接触表面16d按压的皮肤SK上露出的前述期望位置,可靠地刺入到由外筒16的所述一端面的一端开口 16a包围的区域。
[0070]这时,皮肤SK上露出的前述期望位置的上述区域的皮肤组织失去一定的弹性。[0071 ] 接着,在保持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的期间,对外筒16的旋转操作部件16e进行操作而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规定的旋转量,从而通过选择移动机构18的旋转-直进移动变换机构20,使固定于多微针构件10的流体注入器12、经由多微针构件10固定于流体注入器12的中间部件18a、以及如前述那样与中间部件18a嵌合的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相对于外筒16如图2中所示那样沿着外筒16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从皮肤SK的表面的前述期望位置向外侧离开规定距离。
[0072]另外,为了容易从操作器具14的外部看到上述规定距离,可以在外筒16的周壁的外表面上在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的外筒16侧的端面移动的范围内设置刻度。
[0073]其结果,能够使流体注入器12移动到第2突出位置,该第2突出位置是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从外筒16的一端开口 16a向外部空间突出到比图1中所示的第I距离短的第2距离的位置。
[0074]这样,从图1中所示的第I突出位置移动到图2中所示的第2突出位置的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0c,从外筒16的一端开口 16a突出比第I距离短的第2距离。
[0075]移动到第2突出位置的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0c,在皮肤SK上露出的前述期望位置对由外筒16的一端开口 16a包围的区域的按压力减弱,但是通过上述区域的弹性恢复,上述区域跟随多个微型针10c,其结果,如图2中所示,多个微型针1c对上述区域的刺入也被维持。
[0076]在多微针构件10如上述那样被保持在图2中所示的第2突出位置的期间,使用者按压流体注入器12的活塞部件12c。其结果,能够使流体注入器12的流体保持筒12b、多微针构件10的主体1b的流体保持空间、以及多个微型针1c的微小的流体注入路中如前述那样充满的流体,与上述按压的距离相应地经由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的微小的流体注入路,如图2中多个箭头所示那样,不会漏到皮肤SK外而容易且尽快地注入到皮肤SK上露出的前述期望位置的如前述那样弹性恢复的所述区域的皮肤组织内。
[0077]操作器具14的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外筒16、中间部件18a、以及流体注入器12的流体保持筒12b如前述那样由透明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使用者经由操作器具14的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外筒16、中间部件18a、以及流体注入器12的流体保持筒12b目视观察,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所述流体的注入量。
[0078]从流体注入器12经由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向皮肤SK上露出的前述期望位置的所述区域的皮肤组织内注入所述流体结束后,将操作器具14从皮肤SK上露出的前述期望位置拉出,同时将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从皮肤SK上露出的前述期望位置的所述区域的皮肤组织拔出。
[0079]进而,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如图2中所示被保持在第2突出位置的期间,使用者按压了在流体注入器12的外部露出的活塞部件12c。但是,在该期间对活塞部件12c的按压也可以通过图1及图2中所示的流体注入器选择驱动单元30来进行。
[0080]这样的流体注入器选择驱动单元30构成为,能够在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或中间部件18a的外周面上可拆装地固定在与多微针构件10相反的部位,如前述那样选择性地按压活塞部件12c的外部露出端。这样的结构可以包括:未图示的驱动部件,与活塞部件12c的外部露出端抵接;未图示的施加力发生源,向该驱动部件施加朝向活塞部件12c的外部露出端的施加力;以及开关机构,选择性地使未图示的施加力发生源产生施加力。
[0081]更具体地说,例如作为未图示的施加力发生源,能够从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或弹性材料或包含压缩空气的压缩气体的供给源中选择。进而,作为开关机构,可以是使未图示的驱动部件抵抗来自未图示的施加力发生源的施加力而停止移动的公知的钩挂机构或拉拽式卡合解除机构或推压式卡合解除机构、或者能够选择性地进行从包含压缩空气的压缩气体供给源对未图示的驱动部件供给压缩气体的手动或电磁驱动开闭阀。
[0082][变形例]
[0083]接下来,参照图3及图4说明图1及图2中示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器具14的变形例。
[0084]第I变形例的操作器具14'的大部分结构与图1及图2中示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器具14的大部分结构相同。因此,在图3及图4中示出的变形例的操作器具14'中,对于与图1及图2中示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器具14的结构部件相同的结构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这些结构部件的详细说明。
[0085]变形例的操作器具14'与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器具14的不同点在于,外筒16'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长度。
[0086]多微针构件10的主体1b具有多个微型针1c突出的表面(以下称为前端表面)10d。并且,在该变形例中,外筒16'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长度如图3中所示,在外筒16'的流体注入器容纳空间16c中流体注入器12配置在使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从外筒16'的一端开口 16a向外部突出到第I距离的第I突出位置的期间,夕卜筒16'的一端开口 16a与多微针构件10的前端表面1d相比,在沿着外筒16'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上更靠内侧,并且如图4中所示,在外筒W的流体注入器容纳空间16c中流体注入器12配置在使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从外筒16'的一端开口 16a向外部空间突出到比图3中所示的第I距离短的第2距离的第2突出位置的期间,外筒16'的一端开口 16a与多微针构件10的前端表面1d相比,在沿着外筒16'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上成为同一面或者向外侧突出。
[0087]并且,在图4中,在外筒16'的流体注入器容纳空间16c中流体注入器12使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配置在前述的第2突出位置的期间,外筒16'的一端开口 16a相对于多微针构件10的前端表面10d,在沿着外筒W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上向外侧突出。
[0088]接着,参照图3及图4,说明通过前述的变形例的操作器具14'对使用多微针构件10的流体注入器12进行操作而向生物(在该变形例中,例如人)的皮肤上露出的期望部位的皮肤组织注入流体注入器12所保持的流体(例如药液)的步骤。
[0089]在已经充满了流体(例如药液)的流体注入器12的流体保持筒12b的流体流出口 12a可拆装地安装在配置于图3中所示的第I突出位置的多微针构件10的流出口安装口 10a、并且活塞部件12c被稍微按压而流体保持筒12b所保持的流体已经充满了多微针构件10的主体1b的流体保持空间及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的微小的流体注入路的期间,使用者在维持着保持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的状态下,如图3中所示,将多微针构件10的前端表面1d按到生物(例如人)的皮肤SK上露出的期望位置。
[0090]结果,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可靠地深深刺入到生物(例如人)的皮肤SK上露出的期望位置。这时,皮肤SK上露出的期望位置被多微针构件10的主体1b的前端表面1d向皮肤SK的内侧按压。
[0091 ] 接着,在保持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的期间,对外筒16'的旋转操作部件16e进行操作而使外筒W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规定的旋转量,从而通过选择移动机构18的旋转-直进移动变换机构20,使固定于多微针构件10的流体注入器12、经由多微针构件10固定于流体注入器12的中间部件18a、以及如前述那样与中间部件18a嵌合的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如图4中所示那样,相对于外筒16'沿着外筒16'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从皮肤SK的表面的前述期望位置向外侧离开规定距离。
[0092]另外,为了容易从操作器具14'的外部看到上述规定距离,可以在外筒16'的周壁的外表面上在流体注入器保持筒22的外筒16'侧的端面移动的范围内设置刻度。
[0093]结果,能够使流体注入器12移动到图4中所示的第2突出位置,该第2突出位置是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c从外筒W的一端开口 16a向外部空间突出到比图3中所示的第I距离短的第2距离的位置。
[0094]移动到第2突出位置的多微针构件10的多个微型针10c,虽然在皮肤SK上露出的前述的期望位置对于由外筒16'的一端开口 16a包围的区域的按压力减弱,但是通过上述区域的弹性力恢复,上述区域跟随多个微型针10c,结果如图4中所示,多个微型针1c对上述区域的刺入也被维持。
[0095]在多微针构件10如上述那样被保持在图4中所示的第2突出位置的期间,使用者按压流体注入器12的活塞部件12c。其结果,能够将流体注入器12的流体保持筒12b、多微针构件10的主体1b的流体保持空间、以及多个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