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12156阅读:来源:国知局
ate)、肉豆蘧酸 异丁酯(isobutylmyristate)、硬脂酸乙酯(ethylstearate)、癸二酸二甲酯(methyl sebacate)、癸二酸二乙醋(ethylsebacate)、乙基纤维素(ethylcellulose)或聚乙二醇 二醚(polyethyleneglycoldiethers),但不仅限于此。
[0017]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可以进一 步将该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进行灭菌。
[0018] 藉由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氢氧化铵或醇类水溶液作为氰基丙烯酸酯单体聚合的起 始剂,可以利用其沸点较低的特性,透过加热即可轻易加以去除,无须再进行现有的中和反 应。因此,所制备出包括此聚氰基丙烯酸酯的增稠剂,能完全去除起始剂,因而当加入作为 基体的氰基丙烯酸酯单体时,可以避免过早聚合的情况发生,而能对皮肤组织产生最好的 黏结与封合效果,且能延长黏合剂的保存期限。
[0019] 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述所列举的实施例用以阐明本发明,并 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做 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加的权力要求书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实施例为先制备包括聚氰基丙烯酸酯(由第二氰基丙烯酸酯单体聚合)的 增稠剂,而后将该增稠剂加入包含有氰基丙烯酸酯单体(第一氰基丙烯酸酯)的黏合剂基 体中,加以搅拌后产生所欲黏度的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
[0021] 其中,第一氰基丙烯酸酯单体或第二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烷基2-氰基丙烯 酸酯、环烷基-2-氰基丙烯酸酯、氟烷基-2-氰基丙烯酸酯、氟环烷基-2-氰基丙烯酸酯、烷 氧烷基-2-氰基丙烯酸酯、烷氧基环烷基-2-氰基丙烯酸酯或氟烷基氧烷基-2-氰基丙烯 酸酯。为使第二氰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聚合物容易溶于第一氰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第一氰基 丙烯酸酯单体与第二氰基丙烯酸酯单体较佳为相同种类的单体,但并不仅限于此,可依所 需黏度选择适用。
[0022] 增稠剂制备时可以加入低沸点起始剂,例如氢氧化铵或醇类水溶液,但并不以此 为限。藉由其低沸点的特性,可以于后续加热过程中,轻易将之挥发去除。其中,该醇类可 以选自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及其任何混合所组成的组中,但不仅限于此。但为使加热温度 无需过高,较佳为沸点较低的甲醇、乙醇、丙醇或其组合。
[0023] 此外,由第二氰基丙烯酸酯单体聚合形成的增稠剂,其所包含的聚氰基丙烯酸酯 其重均分子量可以为5, 000~4, 000, 000,较佳为5, 000~1,000, 000。
[0024] 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于黏合剂中加入塑化剂以调整其黏性并使其变软。塑化剂 可以选自甘油酯、脂肪酸酯、柠檬酸酯、癸二酸酯、纤维素酯、聚乙二醇醚所组成的组中,例 如:三乙酸甘油酯、甘油三丙酸酯、甘油三丁酸酯、三己酸甘油酯、三戊酸甘油酯、三癸酸甘 油酯、2-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肉豆蘧酸乙酯、肉豆蘧酸异丁酯、硬脂酸乙酯、癸二酸二甲酯、 癸二酸二乙酯、乙基纤维素或聚乙二醇二醚,但不仅限于此。
[0025]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其步骤与反应条件及其结果仅为例示,可以 依不同产量与所需效果进行相关条件的调整。
[0026] 实施例1 :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制备
[0027]取1800ml去离子水,加入0? 7g(约0? 04重量%)氢氧化铵(NH4OH),搅拌约3分钟。 之后取32mln-氰基丙烯酸丁酯(nBCA单体,Chemence公司),一滴一滴加入稀释的氢氧化 铵溶液中。持续搅拌0.5小时后,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即逐渐聚合产生。之后将聚氰 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倒出,并于65°C下真空干燥8小时。以凝胶层析仪测定后其分子量为 57, 300。
[0028] 实施例2: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A的制备
[0029] 取285g2_氰基丙烯酸辛酯(2-0CA单体,其黏度在20°C下为6cP)装于圆底烧瓶 中,启动转动子以200RPM转动。缓慢倒入15g于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合 物A,于KKTC下加热60分钟,即可形成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A。以毛细管黏度计测量后,其 黏度在20°C下为43cP。
[0030] 实施例3: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B的制备
[0031] 取285g2-氰基丙烯酸辛酯(2-0CA单体,其黏度在20°C下为6cP)装于圆底烧瓶 中,启动转动子以200RPM转动。缓慢倒入15g于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合 物A,之后再缓慢倒入15g2-乙酰朽1檬酸三丁酯(tributyl2-acetylcitrate),于100°C下 加热60分钟,即可形成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B。以毛细管黏度计测量后,其黏度在20°C下 为 39cP。
[0032] 实施例4: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合物B的制备
[0033]取1800ml去离子水,加入Ig(约0? 06重量%)氢氧化铵(NH4OH),搅拌约3分钟。 之后取32mln-氰基丙烯酸丁酯(nBCA单体,Chemence公司),一滴一滴加入稀释的氢氧化 铵溶液中。持续搅拌0.5小时后,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合物B即逐渐聚合产生。之后将聚氰 基丙烯酸酯聚合物B倒出,并于65°C下真空干燥8小时。以凝胶层析仪测定后其分子量为 41,200。
[0034] 实施例5 :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C的制备
[0035] 取285g2_氰基丙烯酸辛酯(2-0CA单体,其黏度在20°C下为6cP)装于圆底烧瓶 中,启动转动子以200RPM转动。缓慢倒入15g于实施例4中所制备的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合 物B,于100°C下加热60分钟,即可形成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C。以毛细管黏度计测量后,其 黏度在20°C下为31cP。
[0036] 实施例6 :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D的制备
[0037] 取285g2_氰基丙烯酸辛酯(2-0CA单体,其黏度在20°C下为6cP)装于圆底烧瓶 中,启动转动子以200RPM转动。缓慢倒入15g于实施例4中所制备的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合 物B,之后再缓慢倒入15g2-乙酰朽1檬酸三丁酯(tributyl2-acetylcitrate),于100°C下 加热60分钟,即可形成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D。以毛细管黏度计测量后,其黏度在20°C下 为 28cP。
[0038] 实施例7 :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B的加速老化测试
[0039] 分别取0. 8ml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B装于300根铝管中并密封灭菌后准备测试。 将前述样本分成5组(第一~五组),每组60根,分别依下表1,于60°C环境下模拟进行 20°C下不同时程的加速老化测试,其后并于20°C下测量黏度,其结果亦显示于表1中。
[0040]表1
[0041]
[0042]
[0043] 实施例8: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B的伤口封合强度测试
[0044] 于实施例7做完老化测试后进一步进行伤口封合强度测试,测试方法是依据ASTM F2458,将每一样本涂敷于猪皮切开所产生的伤口上,然后测试将该伤口拉开所需的力量。 涂敷时每个样本统一涂敷在2片切开猪皮相邻处2. 5cmXI.Ocm的面积中,将2片猪皮黏 和,每一组进行10个样本测试。黏合后的样本置入密封的塑料袋中,于约30°C(±1°C)下 置放约1小时(± 15分钟)。待黏合剂硬化后即可取出进行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上表1所 /Jn〇
[0045] 由表1的结果可以发现,虽然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B的黏度会随着时间逐渐变大, 但其对于伤口的封合强度在老化测试下经过12个月后仅降低一些,其甚至于经过18个月 时,仍然具有8. 3N的封合强度,因此可知藉由本发明所制备的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确实 可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