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12990阅读:来源:国知局
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病变范围缩小一半以上,病理组织学检查示慢性炎症减轻I个级度以上。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或恶化。
[0049](4)治疗方案:56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入选病例给予本实施例制备的片剂口服,每次服用量为5克(10片),每日服3次,每8小时服一次,连续服用2个月为一个疗程,用药I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0050](5)治疗结果:治疗I个疗程后,56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愈505例,有效4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96.65%。未发现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0051]实施例3:—种治疗胃肠疾病的水丸剂及应用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丸剂,由下列重量的原料组成:潞党参12克,广藿香8克,土炒白术12克,北柴胡I克,白茯苓12克,制香附I克,西甘草12克,香圆枳实6克,川芎I克,干姜片6克,山药12克,春砂仁I克,广陈皮12克,山里红12克,杭白芍12克。
[0052]将各味中药混合后粉碎成细末,过一百目筛后采用钴60灭菌,水泛为丸,每10丸重1.5克。
[0053]应用:
(I)临床资料:治疗胃或/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68例。
[0054](2)诊断依据:
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11年天津)制定的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的标准:①初步诊断: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伴反酸者。②基本诊断: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③确定诊断:胃镜发现消化性溃疡病灶(兼查Hp,方法如快速尿素酶实验或13C、14C-UBT)者。
[0055]良性溃疡内镜下分三期六级:活动期(A期、A1A2)、愈合期(H期、H1H2)和瘢痕期(S期、S1S2)。Al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血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A2期: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Hl期:溃疡处于愈合中,其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H2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SI期: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膜,称红色瘢痕期;S2期:溃疡的新生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称白色瘢痕期。
[0056](3)效果评价:
①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溃疡疤痕愈合或无痕迹愈合,Hp根除。②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溃疡达愈合期(H2),Hp根除。③有效:症状有所减轻,溃疡达愈合期(Hl),Hp减少(由+ + +变为+ )。④无效:症状、内镜及Hp检查均无好转者。
[0057](4)治疗方案:胃或/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68例入选患者给予本实施例制备的丸口服,每次服用量为5克,每日服3次,每8小时服一次,连续服用2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I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0058](5)治疗结果:采用上述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01例,显效97例,有效4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91.79%。
[0059]实施例4: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颗粒制剂及应用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制剂:由下列重量的原料组成:潞党参9克,广藿香5克,土炒白术9克,北柴胡I克,白茯苓9克,制香附I克,西甘草9克,香圆枳实4克,川芎I克,干姜片4克,山药9克,春砂仁I克,广陈皮9克,山里红9克,杭白芍8克。
[0060]将各味中药洗净,混合,提取、纯化、浓缩成清膏,低温烘干,粉碎成细末,然后加入药用糊精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制成颗粒;采用钴60灭菌。每5克颗粒装入I个药用铝塑袋中。
[0061]应用:
(1)临床资料:治疗胃癌患者328例,
(2)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2007大连)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中器质性消化不良(0D)的诊断标准:1、由胃癌等器质性病变所致,2、①餐后饱胀:食物长时间存留于胃内引起的不适感;②早饱感:指进食少许食物即感胃部饱满,不能继续进餐;③上腹痛:位于胸骨剑突下与脐水平以上、两侧锁骨中线之间区域的疼痛;④上腹烧灼感:局部的灼热感,与烧心不同。烧心是指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或不适,是GERD的特征性症状。
[0062](3)疗效评定标准:按照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减少多70% ;2、有效:症状减轻,证候积分减少多30% ;3、无效:症状减轻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加重者。
[0063](4)治疗方案:胃癌并消化不良患者118例给予本实施例制备的颗粒制剂口服,每次服用量为5克,每日服3次,每8小时服一次,连续服用2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I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0064](5)治疗结果:采用上述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结果:显效80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9.83%。
[0065]临床观察表明,采用本发明治疗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包括胶囊剂、丸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治疗各种胃肠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伴消化不良等疗效明显,药物使用方便,患者使用药物依从性好,安全,效价比高。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份计的配方为:潞党参I?100份,广藿香I?100份,土炒白术I?100份,北柴胡I?100份,白茯苓I?100份,制香附I?100份,西甘草I?100份,香圆枳实I?50份,川考I?100份,干姜片I?50份,山药I?200份,春砂仁I?100份,广陈皮I?100份,山里红I?100份,杭白芍I?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份计的配方为:潞党参6?60份,广藿香4?40份,土炒白术6?60份,北柴胡I?20份,白茯苳6?60份,制香附I?20份,西甘草6?60份,香圆枳实3?40份,川考I?20份,干姜片3?40份,山药7?80份,春砂仁I?20份,广陈皮5?50份,山里红7?80份,杭白芍6?6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潞党参8份,广藿香4份,土炒白术8份,北柴胡I份,白茯苓8份,制香附I份,西甘草8份,香圆枳实3份,川芎I份,干姜片3份,山药8份,春砂仁I份,广陈皮8份,山里红8份,杭白苟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潞党参12份,广藿香8份,土炒白术12份,北柴胡I份,白茯苓12份,制香附I份,西甘草12份,香圆枳实6份,川考I份,干姜片6份,山药12份,春砂仁I份,广陈皮12份,山里红12份,杭白芍12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潞党参9份,广藿香5份,土炒白术9份,北柴胡I份,白茯苓9份,制香附I份,西甘草9份,香圆枳实4份,川考I份,干姜片4份,山药9份,春砂仁I份,广陈皮9份,山里红9份,杭白苟8份。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能制成胶囊、片剂、水丸剂或颗粒制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的制法:将各味中药混合后粉碎成细末,过一百目筛后装入胶囊,每粒胶囊内装0.5克中药散剂;胶囊采用不破坏药效的红外线、紫外线或钴60消毒,以延长保存期。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的制法为:将各味中药混合后粉碎成细末,过一百目筛后,采用钴60灭菌,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I制剂通则附录ID片剂的规定加入经灭菌处理的医用淀粉和药粉,压片,包糖衣,每片重量0.5克。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丸剂的制法为:将各味中药混合后粉碎成细末,过一百目筛后,采用钴60灭菌,水泛为丸,每10丸重1.5 克。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制剂的制法为:将各味中药洗净,混合,提取、纯化、浓缩成清膏,低温烘干,粉碎成细末,然后加入药用糊精,混匀,制粒,干燥,制成颗粒;采用钴60灭菌;每5克颗粒装入I个药用铝塑袋中。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按照重量单位份计的配方为:潞党参1~100份,广藿香1~100份,土炒白术1~100份,北柴胡1~100份,白茯苓1~100份,制香附1~100份,西甘草1~100份,香圆枳实1~50份,川芎1~100份,干姜片1~50份,山药1~200份,春砂仁1~100份,广陈皮1~100份,山里红1~100份,杭白芍1~100份。该中药制剂对胃肠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服用简单,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IPC分类】A61P1/04, A61P1/14, A61K36/9068, A61P1/00
【公开号】CN105031587
【申请号】CN201510499055
【发明人】任德旺, 孙青萍, 任仲仪, 任仲玉
【申请人】任德旺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