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诊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5869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X射线诊断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X射线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由X射线诊断装置拍摄的X射线图像之一,已知2维(2D:twodimens1nal)以及3维(3D:threedimens1nal)的路线图(Roadmap)图像。2D以及3D的路线图图像分别是2D以及3D的血管图像和被实时收集的X射线透视图像的合成图像,主要为了将导管引导至目的位置而拍摄。【
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该X射线诊断装置能够拍摄使被检体的主要由呼吸引起的运动的影响降低后得到的路线图图像。[0004]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有位置校正量取得部、位置校正部、以及显示图像生成部。位置校正量取得部基于从被插入有设备的被检体的X射线图像中依次检测到的所述设备的位置,来求取位置校正量。位置校正部基于所述位置校正量,依次进行描绘有成为所述设备的插入对象的血管且在所述X射线图像被收集前生成的血管图像与所述X射线图像之间的位置校正。显示图像生成部基于所述位置校正后的所述X射线图像以及所述血管图像,生成描绘有所述设备以及所述血管的显示图像。【附图说明】[0005]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图。[0006]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0007]图3是说明基于设备的位置偏差量的第一算出方法的图。[0008]图4是说明基于设备的位置偏差量的第二算出方法的图。[0009]图5是说明基于设备的位置偏差量的第三算出方法的图。[0010]图6(A)?图6(B)是将伴随位置偏差校正而生成的3D路线图图像与没有进行位置偏差校正而生成的3D路线图图像相比较而示出的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有位置校正量取得部、位置校正部、以及显示图像生成部。位置校正量取得部基于从被插入有设备的被检体的X射线图像中依次检测到的所述设备的位置,来求取位置校正量。位置校正部基于所述位置校正量,依次进行描绘有成为所述设备的插入对象的血管且在所述X射线图像被收集前生成的血管图像与所述X射线图像之间的位置校正。显示图像生成部基于所述位置校正后的所述X射线图像以及所述血管图像,生成描绘有所述设备以及所述血管的显示图像。[0012]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0013]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图。[0014]X射线诊断装置I具备拍摄系统2、控制系统3、数据处理系统4、以及控制台5。拍摄系统2具有X射线管6、X射线检测器7、C型臂8、基台9、以及诊视床10。此外,数据处理系统4具有A/D(模拟数字,analogtodigital)变换器11、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D/A(数字模拟,digitaltoanalog)变换器13、以及显示装置14。另外,有时A/D变换器11还与X射线检测器7—体化。[0015]X射线管6以及X射线检测器7以夹着诊视床10而对置配置的方式固定在C型臂8的两端。C型臂8由基台9保持。基台9具备电动机9A以及旋转机构9B,能够通过电动机9A以及旋转机构9B的驱动而将X射线管6以及X射线检测器7与C型臂8—起如螺旋桨那样高速地旋转到期望的位置。[0016]作为X射线检测器7,能够使用平板检测器(FPD:flatpaneldetector)或影像增强电视(1.1.-TV:imageintensifierTV)。此外,X射线检测器7的输出侧与数据处理系统4的A/D变换器11连接。[0017]控制系统3是通过对构成拍摄系统2的各构成要素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对拍摄系统2进行驱动控制的装置。控制系统3与作为输入装置的控制台5连接,能够从控制台5对控制系统3输入摄像条件等的指示信息。[0018]并且,拍摄系统2构成为,能够在控制系统3的控制下从可旋转的X射线管6朝向在诊视床10上放置的被检体O以相互不同的角度依次辐射X射线,通过X射线检测器7依次收集将从多个方向透过了被检体O的X射线,来作为X射线投影数据。被X射线检测器7收集的X射线投影数据作为X射线图像而输出至A/D变换器11。[0019]此外,在诊视床10上放置的被检体O的附近,设置有用于向被检体O注入造影剂的造影剂注入装置15。并且,通过从造影剂注入装置15向被检体O的血管内注入造影剂,能够进行被检体O的X射线造影拍摄。由此,在拍摄系统2中,具备至少收集被检体O的包含多个血管的图像化区域中的X射线造影图像的功能。当然,在拍摄系统2中,还具备收集非造影的X射线透视图像的功能。此外,关于造影剂注入装置15,也能够通过控制系统3来进行控制。[0020]接着说明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的结构以及功能。[0021]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的输入侧与A/D变换器11的输出侧连接。此外,在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的输出侧经由D/A变换器13连接有显示装置14。此外,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与控制台5连接。并且,通过控制台5的操作能够向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输入数据处理所需的指不?目息。[0022]进而,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经由网络I/F(接口,interface)16连接到医院内网络17。因此,能够从与医院内网络17连接的X射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装置18、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装置19、以及医用图像保管通信系统(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1nsystem)20等其他医用系统将所需的医用图像转发至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0023]另外,也可以与图1所例示那样的在X射线诊断装置I中内置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不同,作为独立的系统,将同样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经由医院内网络17连接到X射线诊断装置I等医用系统。[0024]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具有2维(2D:twodimens1nal)图像存储器12A、滤波部12B、仿射变换部12C、LUT(查找表,lookuptable)12D、3D重构部12E、图像分离部12F、3D图像处理部12G、位置偏差量辨认部12H、位置偏差校正部121、图像合成部12J、以及3D图像存储器12K。[0025]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能够通过使计算机读入医用图像处理程序而构筑。医用图像处理程序还能够记录至信息记录介质,作为程序产品而流通,使得能够将通用计算机用作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其中,为了构成医用图像处理装置12也可以使用电路。[0026]2D图像存储器12A是用于保存由拍摄系统2收集到的2DX射线图像的存储装置。从而,若以非造影的方式进行X射线拍摄,则非造影的2DX射线图像被保存至2D图像存储器12A,若将造影剂注入被检体O后进行X射线拍摄,则2DX射线造影图像被保存至2D图像存储器12A。[0027]滤波部12B具有对任意数据执行高频强调滤波器、低通滤波器、以及平滑化滤波器等的期望的滤波器处理的功能。[0028]仿射变换部12C具有按照从控制台5输入的指示信息来执行X射线图像的放大、缩小、旋转移动、以及平行移动等仿射变换处理的功能。[0029]在LUT12D中,保存有用于进行图像的灰度变换的灰度信息,能够通过参照灰度信息来进行应该显示在显示装置14中的图像的灰度变换。[0030]3D重构部12E具有通过针对多个2DX射线图像进行的图像重构处理而生成包含血管的被检体O的3DX射线图像的功能,其中,所述多个2DX射线图像是通过一边使拍摄系统2的X射线管6以及X射线检测器7旋转一边拍摄被检体O而收集到的与不同的拍摄方向对应的多个2DX射线图像。[0031]图像分离部12F具有以下功能:取得由X射线诊断装置I或X射线CT装置18、MRI装置19等其他医用设备(modality)拍摄到的3DX射线血管图像、3DX射线CT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1graphy)图像、3D磁共振血管(MR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1graphy)图像等3D血管图像,自动地分离出由除了血管占据的3D区域以外的3D区域构成的3D非血管区域图像、和由血管占据的3D区域构成的3D血管区域图像。[0032]3D图像处理部12G具有通过对3D图像进行的体绘制(VR:volumerendering)处理而生成体绘制图像的功能。体绘制处理不限于在3D重构部12E中重构后的当前第1页1 2 3 4 5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