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体外受精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492687阅读:来源:国知局
端插座。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插座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与所述导管组件的所述快速连接/断开接头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相配合。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插座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与所述外护套的至少一部分相配合。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被构造和布置成相对于所述导管在多个位置上支承和暂时锁定所述外护套,并且相对于所述导管延伸和缩回所述外护套。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导管组件在近端缩回所述外护套至第一限定位置,从而露出所述内导管的远端尖部,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导管组件在远端延伸所述外护套至第二限定位置,从而覆盖所述内导管的远端尖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被构造和布置成以单手握持和进行操作。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包括: a.枪形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手柄和枪管,所述枪管具有相对于所述手柄的远端和近端; b.导管组件支架,所述导管组件支架由所述枪管支承; c.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手柄的上部;以及 d.护套延伸和缩回组件,所述护套延伸和缩回组件安装在所述枪管中并且连接到所述触发器。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延伸和缩回组件包括: a.细长致动杆,所述细长致动杆具有从所述枪管的远端延伸的远端部分和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枪管中的近端部分; b.推进组件,所述推进组件连接到所述触发器并由所述触发器致动,所述推进组件与所述致动杆的近端部分接合; c.鼻形件,所述鼻形件固定到所述致动杆的远端部分;以及 d.缩回旋钮,所述回缩旋钮固定到所述致动杆的近端。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在所述枪管的上表面上形成的近端插座和在所述鼻形件上形成的远端插座。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软管包括三通排放口,所述三通排放口布置成与所述中心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固定在靠近所述远端连接件的位置。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插座的形状与所述三通排放口和所述远端连接件的形状相配合,以致于所述三通排放口和连接件能够暂时套入所述近端插座中,以及在其中,所述远端插座的形状与所述外护套的形状相配合,以致于所述外护套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暂时套入所述远端插座中。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到所述鼻形件的光源。26.一种执行体外受精(IVF)程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a.向生长培养基提供多个人受精卵; b.依次将受精卵抽吸送入IVF导管,并且在所述导管内用生长培养基柱围绕受精卵; c.将IVF导管插入患者的子宫内并且将所述IVF导管的远端尖部定位在靠近子宫壁的位置; d.从所述IVF导管分取出受精卵,依次将每个受精卵着床在子宫壁上, 其中使用远程控制器执行所述受精卵的抽吸和着床步骤。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预先编程的自动化控制器执行每个受精卵的抽吸和着床步骤。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免提式远程控制器执行每个受精卵的抽吸和着床步骤。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流过所述导管的相同流体流动状态下从IVF导管分取出每个受精卵的步骤。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流过所述导管的相同流体流动状态下抽吸出所述生长培养基中的每个受精卵并送入所述导管的步骤。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和记录所述IVF程序的每一步骤中流过所述导管的流体流动状态的步骤。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以下方式优化IVF成功率的步骤:计数成功发育成胚胎的受精卵的数目,将成功率和已记录的流体流动状态进行比较分析,以及计算IVF程序的最佳流体流动状态。33.一种优化体外受精(IVF)程序的成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生长培养基提供多个人受精卵; b.依次将每个受精卵抽吸送入IVF导管,并且在所述导管内用生长培养基柱围绕每个受精卵; c.将IVF导管插入患者的子宫内并且将所述IVF导管的远端尖部定位在靠近子宫壁的位置; d.从所述IVF导管分取出受精卵,依次将每个受精卵着床在子宫壁上; e.在受控制的、可测量的和预定的流体流动状态下抽吸和分取出受精卵; f.计数在使用步骤(e)所设定的状态下能成功发育成胚胎的受精卵的数目; g.在不同的流体流动状态下重复步骤(a)至(f),执行多个IVF程序;以及 h.对在步骤(a)至(g)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IVF程序的最佳流体流动状态。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IVF程序中使用相同的流体流动状态执行抽吸和分取出每个受精卵的步骤。35.一种用于使用宫内导管组件执行体外受精程序的注射器,所述导管组件包括:(I)内导管,所述内导管具有近端、于近端处的快速连接/断开接头,和开口远端;以及(2)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可滑动地包围所述内导管并且具有开口远端和于近端处的接头,所述注射器被构造和布置成相对于所述导管在多个位置上支承和暂时锁定所述外护套,并且相对于所述导管延伸和缩回所述外护套。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导管组件在近端缩回所述外护套至第一限定位置,从而露出所述内导管的远端尖部,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导管组件在远端延伸所述外护套至第二限定位置,从而覆盖所述内导管的远端尖部。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被构造和布置成以单手握持和进行操作。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 a.枪形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手柄和枪管,所述枪管具有相对于所述手柄的远端和近端; b.导管组件支架,所述导管组件支架由所述枪管支承; c.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手柄的上部;以及 d.护套延伸和缩回组件,所述护套伸出和缩回组件安装在所述枪管中并且连接到所述触发器。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延伸和缩回组件包括: a.细长致动杆,所述细长致动杆具有从所述枪管的远端延伸的远端部分和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枪管中的近端部分; b.推进组件,所述推进组件连接到所述触发器并由所述触发器致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致动杆的近端部分接合; c.鼻形件,所述鼻形件固定到所述致动杆的远端部分;以及 d.缩回旋钮,所述缩回旋钮固定到所述致动杆的近端。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在所述枪管的上表面上形成的近端插座和在所述鼻形件上形成的远端插座。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软管包括三通排放口,所述三通排放口布置成与所述中心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固定在靠近所述远端连接件的位置。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插座的形状与所述三通排放口和所述远端连接件的形状相配合,以致于所述三通排放口和连接件能够暂时套入所述近端插座中,以及在其中,所述远端插座的形状与所述外护套的形状相配合,以致于所述外护套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暂时套入所述远端插座中。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到所述鼻形件的光源。44.一种用于执行体外受精(IVF)程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A.控制单元(12),所述控制单元具有在公共端口处产生正流体压力和负流体压力的器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a.壳体; b.在所述壳体上的命令显示器; c.内置栗,所述内置栗以气动连通的方式与所述外部端口连接,所述栗被构造和布置成在所述端口处产生正压力或负压力;以及 d.可编程微处理器,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接收来自所述显示器的输入命令并且控制所述栗的操作;以及 B.柔性延伸软管,所述柔性延伸软管具有: i.在第一近端与所述端口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 ?.在远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被构造和布置成与鲁尔导管组件的鲁尔接头连接。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器,所述远程控制器用于致动、停止和逆转所述栗的流动。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器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脚踏开关。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编程,以在所述导管组件内重复地提供相同的抽吸和排出流动状态。4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编程,以在所述导管组件内提供定义顺序的抽吸和排出流体流动状态。49.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存储器,所述内置存储器记录所述IVF程序的每一步骤中所述导管组件内的流体流动状态。
【专利摘要】用于执行体外受精(IVF)并且通过优化将受精卵从生长培养基转移到子宫壁时的流体流动状态使成功受精率最大化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具有带外部端口和用于在端口处产生正流体压力和负流体压力的内置泵的控制单元。柔性延伸软管将端口连接到宫内导管组件。导管组件具有内导管和围绕内导管的外护套。控制单元包括接收输入命令并控制泵的操作的可编程微处理器。任选地,控制单元具有用于致动、停止和逆转泵的流动的远程控制器。控制单元可进行编程,以重复地提供相同的抽吸和排出流动状态流过导管组件。控制单元还可进行编程,以提供定义顺序的抽吸和排出流体流动状态流过导管组件。控制单元可包括内置存储器,用于记录IVF程序的每一步骤中流过导管组件的流体流动状态。通过记录IVF程序中的流体状态和计数在那些状态下能成功发育成胚胎的受精卵的数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IVF程序的最佳流体流动状态。
【IPC分类】A61B17/435
【公开号】CN105246418
【申请号】CN201380073176
【发明人】M·E·德吕蒙, N·M·迪特罗利欧
【申请人】德拉蒙德科学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8日
【公告号】EP2941212A1, US20140316214, WO2014100294A1, WO2014100294A8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