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70833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 消化性溃疡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 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中医则认为消化性 溃疡与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气滞血瘀,脾胃虚寒有关。由于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因此人们对 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 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消化 性溃疡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药物。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海螵蛸、瓦楞子、浙贝母、川牛膝、党参、石斛、栀子、龙葵、白芍、 吴茱萸、高良姜、甘草、佛手花、五灵脂、白及、鹿角胶、仙鹤草、乌药、巴戟天、砂仁、厚朴、柴 胡、薏苡仁、郁金、大黄、牵牛子、诃子、肉桂、火麻仁、蒲公英原料药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 原料药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其中,选用海螵 蛸是因为其性味咸,微温,入肝、肾经,有除湿,制酸,止血,敛疮的功能,治胃痛吞酸,吐、衄、 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癥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选用瓦楞子是因为其性味 甘,咸,平,入肝、脾经,有化痰,软坚,散瘀,消积的功能,治痰积,胃痛,嘈杂,吐酸,癥瘕,瘰 疬,牙疳。选用浙贝母是因为其性味苦,微寒,归肺、心经,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的功能,治 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心胸郁闷。选用川牛膝是因为其性味平,味苦 微苦,无毒,入肝、肾二经,有祛风,利湿,通经,活血的功能,治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血 淋,尿血,妇女经闭,癥瘕。选用党参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有补中益气, 生津的功能,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选用石斛是因为其 性味甘淡微咸,寒,入有、肺、肾经,有生津益胃,清热养阴的功能,治热病伤津,口干烦喝,病 后虚热,阴伤目暗。选用栀子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胃经,有清热,泻火,凉血的 功能,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 伤肿痛。选用龙葵是因为其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能,治疔疮,痈肿,丹 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选用白芍是因为其性味苦酸,凉,入肝、脾经,有养血 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能,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 调,崩漏,带下。选用吴茱萸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有毒,入肝、胃经,有温中,止痛,理气,燥 湿的功能,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黄水疮。选用高良姜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经,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功能, 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膈反胃,食滞,瘴疟,冷癖。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 平,入脾、胃、肺经,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 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痈,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 食物中毒。选用佛手花是因为其性味辛酸,温,有理气化痰的功能,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 咳喘。选用五灵脂是因为其性味苦甘,温,入肝、脾经,生用有行血止痛的功能,治心腹血气 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 带不绝。选用白及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凉,入肺经,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观,敛疮的功能,治 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选用鹿角胶是因为其 性味甘咸,温,入肝、肾经,有补血,益精的功能,治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阴疽,男子阳 痿、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选用仙鹤草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平,入肺、肝、脾经,有 止血,健胃的功能,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 伤出血。选用乌药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有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的功 能,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满,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选用巴戟天是因为其性味 辛甘,温,入肝、肾经,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的功能,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 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选用砂仁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经,有行气调中,和胃、醒 脾的功能,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隔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选用厚朴是因为其性味 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功能,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 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选用柴胡是由因为其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和解少阳, 退热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选用薏苡 仁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凉,入脾、肺、肾经,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功能,治泄泻,湿痹,筋 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选用郁金是因为其性味辛苦, 凉,入心、肺、肝经,有行气解随,凉血破瘀的功能,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 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选用大黄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胃、大肠、肝径,有泻 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能,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 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痈疡肿毒,疔疮, 汤火伤。选用牵牛子是因为其性味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 虫攻积的功能,治水肿胀痛,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选用 诃子是因为其性味苦酸涩,温,入肺、胃、大肠经,有敛肺,涩肠,下气的功能,治久咳失音,久 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选用肉桂是因为其性味辛甘,热,入肾、脾、膀 胱经,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能,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 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选用火麻仁是因为 其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肠经,有润燥,滑肠,通淋,活血的功能,治肠燥便秘,消渴,热淋, 风痹,痢疾,月经不调,疥疮,癣癫。选用蒲公英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 毒,利尿散结的功能,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 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 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海螵蛸15-25克,瓦楞子10-20克,浙贝母15-25克,川牛膝7-12克,党参10-20克,石 斛10-20克,栀子5-15克,龙葵15-25克,白芍10-15克,吴茱萸10-20克,高良姜5-15克, 甘草5-10克,佛手花5-15克,五灵脂5-15克,白及5-15克,鹿角胶10-15克,仙鹤草10-20 克,乌药5-10克,巴戟天10-15克,砂仁5-15克,厚朴10-15克,柴胡5-15克,薏苡仁10-20 克,郁金10-20克,大黄5-15克,牵牛子5-15克,诃子10-20克,肉桂5-15克,火麻仁5-10 克,蒲公英7-12克。
[0008] 优选为 海螵蛸20克,瓦楞子15克,浙贝母20克,川牛膝9克,党参15克,石斛15克,栀子10 克,龙葵20克,白芍12克,吴茱萸15克,高良姜10克,甘草8克,佛手花10克,五灵脂10 克,白及10克,鹿角胶12克,仙鹤草15克,乌药8克,巴戟天12克,砂仁10克,厚朴12克, 柴胡10克,薏苡仁15克,郁金15克,大黄10克,牵牛子10克,诃子15克,肉桂10克,火麻 仁8克,蒲公英9克。
[0009]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 海螵蛸:刷洗干净,晒干,砸成小块; 2、 瓦楞子:洗净晒干,碾碎; 3、 浙贝母: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肩,打碎; 4、 川牛膝:拣去杂质,晾干; 5、 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 6、 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约至八成透,闷润,除去残根及黑枝,切段,撞去薄膜,晒 干; 7、 栀子:筛去灰肩,拣去杂质,碾碎过筛; 8、 龙葵:取原药材,除去老梗、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9、 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 片,干燥; 10、 吴朱英:取原药材,除去果柄、枝及杂质,师去碎肩; 11、 高良姜:拣净杂质,水洗,稍浸,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12、 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凉干; 13、 佛手花: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烘干; 14、 五灵脂:拣净杂质,打碎或筛去灰肩; 15、 白及: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晾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16、 鹿角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或研粉; 17、 仙鹤草:除去杂质残根,洗净,润透,切断,晒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