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26371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 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睑缘的炎症是睑缘的一种慢性炎症。睑缘炎(blepharitis)可因细菌、脂溢性皮肤 炎或局部的过敏反应所引起,且常合并存在。导致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亚急 性或慢性炎症,根据临床的不同特点,睑缘炎可分为三类:鳞肩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眦 角性睑缘炎。睑缘炎的病因是由于睑皮脂腺及睑板腺分泌旺盛皮脂溢出多合并轻度感染所 致其中鳞肩性睑缘炎多为酵母样霉菌或糠疹癣菌;溃疡性睑缘炎以葡萄球菌为主;眦性睑 缘炎则是摩一阿附双杆菌(Mo-rax-Axenfeld)感染引起其它如风沙烟尘热和化学因素等刺 激屈光不正眼疲劳睡眠不足全身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如维生素 B2的缺乏等都是引起三种 类型睑缘炎的共同诱因。
[0003] 睑缘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为:睑缘充血,睫毛及睑缘表面附着上皮鳞肩,睑缘表 面可有点状皮脂溢出、皮脂集于睫毛根端,形成黄色蜡样分泌物,干后结痂,鳞肩与痂皮除 去后,露出充血之睑缘表面,但无溃疡及脓点,睫毛易脱落,且能复生。如果炎症长期不愈, 可致睑缘肥厚后唇烃为钝圆,而不能与眼球紧密接触,如果伴有结膜炎,尚可出现泪小点肿 胀及向外翻转现象而致溢泪。由泪溢导致下睑湿疹,迫使患者经常搽泪而使下睑外翻,泪溢 加剧。如果长期不愈,伴发慢性结膜炎、泪溢,周围皮肤湿疹,甚至下睑外翻等,导致泪溢加 重,泪液又促使外翻和慢性结膜炎。
[0004] 目前治疗睑缘炎一般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副作用大,依赖性强,导致用药量越来 越大,并且治疗此病的西药多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长期使用会导致耳鸣、听力减退,甚至 永久性耳聋或是出现蛋白尿等肾炎症状。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能有效治疗睑缘炎并且无其 他毒副作用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睑缘炎具有 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特点。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睑缘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7]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 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选 择金银花、菊花、连翘、黄苳、黄连、薄荷、桔梗、栀子、赤苟、荆芥、淡竹叶、地肤子、漠藜、苍 术、黄柏、白鲜皮、牛蒡子、桂枝、淡豆豉、芦根、蝉蜕、蛇床子、乌梢蛇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 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疏风散热、祛风止痒的 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睑缘炎。
[0008]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0009] 其中:
[0010]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毛萼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 疏风散热。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热解毒,又善散痈消肿,为治疗一切阳证痈肿疔疮的要药。 临床上用于痈疽疔毒:常与紫地丁、野菊花等同用,能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以痈疽疔毒, 红肿疼痛。
[0011]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味: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目艮 目昏花。菊花疏风较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 燥等症。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 散风热,常配合蝉衣、白蒺藜等同用。
[0012] 连翅:为木犀科植物连翅Forsythia suspensa(Thunb · )Vahl的干燥果实。性味: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病,乳痈,丹毒,风热感 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连翘常与金银花同用,连翘性凉味 苦,轻清上浮,可治上焦诸热,尤能解毒消痈而散结,故为疮家的要药。连翘有广谱抗菌作 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 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抗炎作用。抗菌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 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连翘抗菌 谱很广,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促进炎性屏障的形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 [0013] 黄零:为唇形科植物黄零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 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黄芩的临 床应用抗菌比较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0014]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性味:苦、寒。归 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 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 疮,耳道流脓。本品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配黄芩、栀子等治疗口舌生疮、痈肿疔毒等。抗菌 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解 毒作用:对抗细菌毒素,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溶血素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 [00 15]薄荷:为唇形科(Labiatae)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薄荷属(Mentha)的地上部分。 性味:辛、凉。归肺、肝经。功效: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毒,疏肝解郁。本品味辛行 气,又能入肝经,故能疏肝解郁,常配伍柴胡、当归。杀菌作用:薄荷脑有很强的杀菌作用,d-薄荷脑比1-薄荷脑的抑菌作用强。该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 咽喉。
[0016]桔梗:为双子叶植物桔梗科Campanulaceae桔梗Platycodon grandif Iorum (Jacq.)A.DC.的根。性味苦、辛,微温。入肺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 血、补五劳、养气。桔梗为肺经气分药,苦心性平,即升且降,善于宣开肺气,故外邪犯肺,咳 嗽痰多,鼻塞胸闷等症,不论寒热皆可配用。
[0017]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 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 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 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 银花、连翘等同用。
[0018] 赤苟:为毛茛科植物苟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或川赤苟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散瘀止痛,清热凉血,消肿。用于温毒发斑,吐 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本品苦降,有活血 通经、散瘀消癥、行滞止痛的功效。常配牡丹皮。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本品苦寒,主入肝经, 善走血分,能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
[0019]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 味:辛、苦、微湿。归肺、肝经。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 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本品清扬散透,能祛风止痒,宣 散疹毒,可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另外荆芥还可用于疮疡初起,偏于风热这,配伍金银花 等,荆芥和防风相须为用,加强祛风解表作用。
[0020] 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 Ie Brongn.的干燥莖叶。性味: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效: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 疮。本品上能清心火而解热,下能降小肠火而利尿,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