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579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预防婴幼儿疾病成为一项重要的避免婴幼儿病患的主要措施,胶囊制剂是一种常用的婴幼儿预防药物的包装;一些婴幼儿营养液也采取了胶囊制剂的形式。例如,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可以有效促进婴幼儿钙的吸收。
[0003]由于胶囊剂量比较小,打开口,大人喂婴幼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药剂都沾到手上或滴在了地上,造成很大的浪费,使得婴幼儿服用的剂量难以达到需要的剂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奶嘴,避免大人喂婴幼儿胶囊制剂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使婴幼儿服用的剂量满足正常需要的剂量。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包括针管和奶嘴嵌合部,奶嘴嵌合部的中部设置针管,奶嘴嵌合部的中部的头部设置有吮吸孔;针管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与吮吸孔连通。
[0007]优选的,针管和奶嘴嵌合部一体化设置。
[0008]优选的,吮吸孔的头部设置弧状过渡。
[0009]优选的,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向内伸出加强筋,加强筋向内延伸连接针管。
[0010]优选的,加强筋的数量在2个以上。
[0011]优选的,加强筋呈辐射状,加强筋延伸方向沿针管的径向设置。
[0012]优选的,支撑部的数量在2个以上,相邻的支撑部的间距在I cm以上。
[0013]优选的,针管的头部距离最外侧的支撑部的距离小于I cm。
[0014]优选的,贯通孔的内径为0.1~10 mm。
[0015]优选的,贯通孔头部设置有刺破部。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包括针管和奶嘴嵌合部,奶嘴嵌合部的中部设置针管,奶嘴嵌合部的中部的头部设置有吮吸孔;针管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与吮吸孔连通。将该奶嘴嵌合部嵌入常规奶嘴的内部,使用针管刺破胶囊,在婴儿正常吮吸状态下,胶囊制剂通过针管的贯通孔和奶嘴嵌合部的吮吸孔进入婴儿的口部,针管内径小,药液残留少,避免了大人喂婴幼儿胶囊制剂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使婴幼儿服用的剂量满足正常需要的剂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有效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不言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做出其它附图。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的实施例一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的实施例一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的实施例一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的实施例二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的实施例二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的实施例二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针管;11-贯通孔11 ; 111-刺破部;2_奶嘴嵌合部;21_吮吸孔;211_弧状过渡;3-支撑部;31_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为了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特征、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白、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6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包括针管I和奶嘴嵌合部2,奶嘴嵌合部2的中部设置针管1,奶嘴嵌合部2的中部的头部设置有吮吸孔21 ;针管I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11,贯通孔11与吮吸孔21连通。
[0029]将该奶嘴嵌合部2嵌入常规奶嘴的内部,使用针管I刺破胶囊,在婴儿正常吮吸状态下,胶囊制剂通过针管I的贯通孔11和奶嘴嵌合部2的吮吸孔21进入婴儿的口部,针管I内径小,药液残留少,避免了大人喂婴幼儿胶囊制剂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使婴幼儿服用的剂量满足正常需要的剂量。
[0030]本实施例中,针管I和奶嘴嵌合部2 —体化设置,通过注塑工艺在针管I的头部注塑奶嘴嵌合部2,奶嘴嵌合部2呈乳头状,类似圆锥体,内部中空,后端开口,前部设置吮吸孔21。
[0031]本实施例中,吮吸孔21的头部设置弧状过渡211,吮吸孔21与常规奶嘴的头部的孔吻合,设置弧状过渡211可以使得吮吸孔21更好地吻合常规奶嘴的孔。
[003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部3,支撑部3向内伸出加强筋31,加强筋31向内延伸连接针管I。支撑部3的外侧与常规奶嘴的内部嵌合,保证针管I不弯曲,不变形。
[0033]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1的数量在2个以上。
[0034]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1呈辐射状,加强筋31延伸方向沿针管I的径向设置。
[0035]本实施例中,针管I的头部距离支撑部3的距离小于I cm。
[0036]本实施例中,贯通孔11的内径为3 mm。根据需要,贯通孔11的内径也可以是0.1mm.0.2 mm、2 mm.4 mm、6 mm、8 mm 或 10 mm0
[0037]本实施例中,贯通孔11头部设置有刺破部111。
[0038]实施例二
[0039]—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包括针管I和奶嘴嵌合部2,奶嘴嵌合部2的中部设置针管1,奶嘴嵌合部2的中部的头部设置有吮吸孔21 ;针管I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11,贯通孔11与吮吸孔21连通。
[0040]将该奶嘴嵌合部2嵌入常规奶嘴的内部,使用针管I刺破胶囊,在婴儿正常吮吸状态下,胶囊制剂通过针管I的贯通孔11和奶嘴嵌合部2的吮吸孔21进入婴儿的口部,针管I内径小,药液残留少,避免了大人喂婴幼儿胶囊制剂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使婴幼儿服用的剂量满足正常需要的剂量。
[0041]本实施例中,针管I和奶嘴嵌合部2 —体化设置,通过注塑工艺在针管I的头部注塑奶嘴嵌合部2,奶嘴嵌合部2呈乳头状,类似圆锥体,内部中空,后端开口,前部设置吮吸孔21。
[0042]本实施例中,吮吸孔21的头部设置弧状过渡211,吮吸孔21与常规奶嘴的头部的孔吻合,设置弧状过渡211可以使得吮吸孔21更好地吻合常规奶嘴的孔。
[004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部3,支撑部3向内伸出加强筋31,加强筋31向内延伸连接针管I。支撑部3的外侧与常规奶嘴的内部嵌合,保证针管I不弯曲,不变形。
[0044]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1的数量在2个以上。
[0045]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1呈辐射状,加强筋31延伸方向沿针管I的径向设置。
[0046]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的数量为2个,相邻的支撑部3的间距在I cm以上。根据需要,支撑部3的数量也可以为3个、4个、5个或者更多。
[0047]本实施例中,针管I的头部距离最外侧的支撑部3的距离小于I cm。
[0048]本实施例中,贯通孔11的内径为0.1-10 mm。
[0049]本实施例中,贯通孔11头部设置有刺破部111。
[005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I)和奶嘴嵌合部(2),所述奶嘴嵌合部(2)的中部设置所述针管(1),所述奶嘴嵌合部(2)的中部的头部设置有吮吸孔(21);所述针管(I)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11),所述贯通孔(11)与所述吮吸孔(21)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I)和所述奶嘴嵌合部(2 ) 一体化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吮吸孔(21)的头部设置弧状过渡(2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向内伸出加强筋(31),所述加强筋(31)向内延伸连接所述针管(I)。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1)的数量在2个以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1)呈辐射状,所述加强筋(31)延伸方向沿所述针管(I)的径向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的数量在2个以上,相邻的支撑部(3)的间距在I cm以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I)的头部距离最外侧的所述支撑部(3)的距离小于I c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11)的内径为0.1?10 mm0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11)头部设置有刺破部(1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用具,包括针管和奶嘴嵌合部,奶嘴嵌合部的中部设置针管,奶嘴嵌合部的中部的头部设置有吮吸孔;针管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与吮吸孔连通。将该奶嘴嵌合部嵌入常规奶嘴的内部,使用针管刺破胶囊,在婴儿正常吮吸状态下,胶囊制剂通过针管的贯通孔和奶嘴嵌合部的吮吸孔进入婴儿的口部,针管内径小,药液残留少,避免了大人喂婴幼儿胶囊制剂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使婴幼儿服用的剂量满足正常需要的剂量。
【IPC分类】A61J7/00, A61J11/00
【公开号】CN204814895
【申请号】CN201520497818
【发明人】霍如肖, 廖俊辉
【申请人】深圳市人和智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